?

大中小學法治教育有效銜接問題研究

2023-10-20 04:15劉彩鳳
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3年8期
關鍵詞:學段法治青少年

文/劉彩鳳

引言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在講話中他強調:“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非常必要,是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痹谖覈?,法治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構建大中小學法治教育一體化體系已成為必然趨勢。學校法治教育在建設法治國家、造就法治人才和培養守法公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開展法治教學的主陣地,學校要注重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各學段之間法治教育的銜接,做到學段銜接工作常態化。

一、大中小學法治教育銜接的必要性

(一)時代發展的要求

我國開展法治教育的歷程可以以黨的十八大為界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是黨的十八大之前施行的“法制教育”階段,這一階段的法制教育開展了一些具體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隨著時代的變化已經不能適應高速發展的社會的需要了;第二是黨的十八大之后的“法治教育”階段,在全面依法治國大背景下,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成了一個公民應具備的基本要求。

2016年6月28日,教育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聯合印發實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以下簡稱“《大綱》”),明確從義務教育階段到高等教育階段都要加強法治教育?!洞缶V》的出臺,使我國青少年法治素養培育和中小學的法治教育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我國青少年的法治價值觀已經初步養成,并且初步具備了遵守法律和運用法律的意識。但是,也存在若干不足,比如青少年對法律常識的掌握水平仍然偏低,青少年法治素養存在多個維度的不平衡,中小學法治教育配套資源不到位、不充足等。①央廣網:《〈我國青少年法治教育發展報告(2018)〉發布》,http://m.cnr.cn/news/20180417/t20180417_524201496.html,最后訪問日期2023年5月15日。這些因素,影響著我國法治教育的長足發展。

(二)解決法治教育中存在的現實問題的需要

我國的法治教育工作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在不斷摸索前進中掌握了一定的運行規律,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成就。但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問題,比如教學內容重復、教育目標脫節、教師理論水平差距較大等,阻礙著我國法治教育的發展。其中,學段教育教學銜接方面出現的問題尤為突出,主要表現為大中小學法治教育內容的螺旋式銜接和漸進式建設存在不足。當下,我國教學內容的科學性是以學生在不同教育階段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為基礎建立的,這樣的設定雖符合學生發展需要,但也不可避免地使大中小學各學段之間出現各自為政、銜接不暢、知識贅余或缺失的現象。大中小學法治教育應當遵循學生身心成長規律層次推進、相互銜接,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法治思維觀念打好基礎。

(三)時代公民現實生活的需要

教育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法是抽象的、理論的,猶如空中樓閣,若不將之與生活中的場景一一對應,必定難以理解、轉瞬即忘。將法治與現實生活產生聯系,不但能加深青少年對法治內容的理解,還能促進青少年學習法治的積極性,更能檢驗法治教育的成果。因此,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法治教育的內容與形式應更加貼近生活,因為新穎有趣的教學內容才能在課堂上受到青少年的歡迎。還要通過生動的實例,引導青少年從身邊事物認識法、懂得法。

二、當前大中小學法治教育在銜接上存在的不足

(一)目標體系的層次性不夠鮮明

法治教育的目標決定了法治教育應如何開展。當下,《大綱》雖然對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開展方式按照不同學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目標設置了不同的要求,但在實踐中,仍然存在目標體系層次不夠鮮明的問題。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法治教育目標的定位不夠準確,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實際需要,設置了不適合他們的教學內容,進而影響了法治教育的有效開展,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第二,法治教育目標的層次不夠清晰,沒有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設置難度有序遞進的教學內容,知識點之間也缺乏邏輯關聯性,難以培養學生的法治思維;第三,法治教育目標之間的聯系不強,沒有將法治教育總目標與各學段目標統籌在一起,各學段目標也十分零散,以致影響了法治教育目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大中小學法治教育作為一個整體,各學段的法治教育工作應有著共同的目標以及緊密的聯系,廣大思政課教師應該在明確學段差異的基礎上,兼顧整體性,設計出層次分明、錯落有致、呈現螺旋上升趨勢的教學內容。

(二)課程結構欠缺整體性

法治教育的課程結構是法治教育目標轉化為教育成果的抓手,是整個課程體系的骨骼,支撐著法治教育教學工作的運行。要想實現法治教育的目標,課程結構要與之相匹配。當下,我國大中小學法治教育課程結構各有其特點,根據《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其知識構成“體現社會發展要求,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道德與法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突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革命傳統和法治教育,有機整合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國家安全教育、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勞動教育等相關主題”。在小學和初中階段,法治教育的課程結構比較完整、全面,但是這樣的情況在高中和大學階段沒有得到延續。在高中階段,法治教育主題不多且內容分散,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各省區市對教材的使用情況也有差異,分科選修課程的設置方面甚至存在空白的現象,從而加劇了學生之間在法治學習上的差距。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高中、高校與中小學在法治教育課程結構的銜接方面存在斷裂的情況,不能夠充分保障非義務教育學段學生的學習需求。

(三)教學內容銜接性有待加強

教材是實現教育目標的工具,是教學內容的載體。在我國,法治教育是思政課的一部分,法治教育的課本也是思政課的課本。目前,大中小學所使用的課本在法治內容的銜接上缺乏系統科學的聯系。學習內容銜接不暢不僅浪費了教育資源,還可能使學生產生輕視學習的心理,難以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甚至因對新知識的期待被破壞而出現厭學情緒。還會導致不同學段思政課教師之間的隔閡加深、各自為政,表現為教學手段五花八門、教學進度參差不齊。這樣的情況是教材制定者對大中小學法治教育一體化理解不到位的結果。

三、大中小學法治教育銜接有效性對策

(一)打造專業教師隊伍

思政課教師在法律方面的專業性和職業素養對培育學生的法治素養有著重要且積極的作用??梢詮囊韵氯c出發,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建設工作。

第一,加強思政課教師與法律行業人才互動。學??梢耘c法律機構合作,讓彼此聯動的成果運用到法治教育課堂上,還可以聘任執業律師等法律從業人員,定期到學校幫助教師開展法治教學。第二,聘請思政課教師時,將“有法學背景”作為必選項。有法學專業背景的思政課教師,一方面能給學生帶來更為準確的教學內容,另一方面可以從大中小學法治教育一體化的要求出發,更好地做好各學段的教學銜接工作。第三,鼓勵思政課教師踴躍參加法治培訓。學校要利用暑假和寒假的時間,組織教師開展法律知識的學習與實踐,幫助教師更新教學方法。這些手段和措施,不僅可以解決當下思政課教師法治專業素養不高、業務能力不強的問題,還能實現法治教育效果的全面提升,更好地完成國家對法治教育的各項要求。

(二)積極搭建銜接交流平臺

在保證法治教育教師隊伍穩定發展的基礎上,還要積極搭建不同學段法治教育工作者的溝通交流平臺,方便其更加科學順暢地開展法治教育工作。第一,建立大中小學法治教育工作者長效溝通交流機制。教育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搭建一個平臺可以方便教師在此交流思想、溝通有無,增進彼此的了解,遇到難題時更可集思廣益,快速解決問題,從而有效提高思政課教師開展法治教育的效率,做好大中小學法治教育的銜接工作。第二,開展以大中小學法治教育有效銜接為主題的研究交流活動,就教育內容的銜接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交流和研討,廣泛發動、匯聚大中小學法治教育工作者的力量,堅持大局意識,把握好政治方向,著眼于教學細節,改變現有局面,從而徹底解決法治教育各學段銜接不暢的問題。

(三)有關部門需加強教育教學的銜接管理

首先,教材內容設置應體現層次性與遞進性,前后連貫、承前啟后,邏輯清晰、條理分明,這對培養青少年的法治思維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教材編寫者應依據法治教育總目標與各階段目標的聯系與差異,設計能彼此關聯的法治知識體系,再用不同學段學生能夠接受的知識點與學習內容進行串聯,使法治教育體系內容豐滿有連貫性,幫助學生系統學習法治知識。

其次,法治教育的目標體系應體現出整體性與層次性。法治教育的目標是開展法治教育工作的指南,應當按照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與實際情況制定總目標與分目標?!洞缶V》已經明確指出了法治教育的總目標,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普及法治知識,養成守法意識,使青少年了解、掌握個人成長和參與社會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識和制度、明晰行為規則,自覺尊法、守法;規范行為習慣,培育法治觀念,增強青少年依法規范自身行為、分辨是非、運用法律方法維護自身權益、通過法律途徑參與國家和社會生活的意識和能力;踐行法治理念,樹立法治信仰,引導青少年參與法治實踐,形成對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價值認同、制度認同,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也規定了階段目標,教師可以根據《大綱》設置分目標。設置分目標的時候要以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依據,突出各學段教學的重點,各重點內容之間可以彼此銜接,使分目標與分目標之間既有差異又互為承上啟下的一部分。

最后,建立健全法治教育評價體系。法治教育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正確有效的評價體系至關重要。當下,應試教育往往只看重分數,忽視學生的綜合發展,與法治教育的目標及要求相背離。因此,在制定法治教育評價體系時,應當將各學段學生的學習和實踐表現定為標準,而不是將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判指標,要綜合看待學生的整體表現。例如在中學階段,建立學生個人綜合檔案,強調法治素養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對學生的言行表現進行記錄,并將該記錄作為該生期末成績甚至升學成績的重要評價參考。還要將學生的法治素養評價結果作為檢驗衡量思政課教師教學水平的依據之一,使他們重視教學評價,以便更好地促進法治教育體系發展完善。

四、結語

法治教育是幫助青少年成長成才,成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而法治教育在各學段內是否有效銜接將直接影響我國法治教育的成效。當下,大中小學法治教育由于缺乏一體化設計,難以形成整體性教育影響與教育合力,因此現行的教育模式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通過打造專業教師隊伍,積極搭建銜接交流平臺,加強有關部門對教育教學的銜接管理,將會促進大中小學法治教育的有機銜接,從而提高法治教育實效。只有將大中小學法治教育視作一個整體,從體系建設上研究和規劃其各個階段的教學實踐工作,才能推動我國學校法治教育工作不斷向前發展,讓法治更好地引領學生成長成才。

猜你喜歡
學段法治青少年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青少年發明家
放緩坡度 因勢利導 激發潛能——第二學段自主習作教學的有效嘗試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國
第二學段數學新授課“學導課堂”的教學范式
如何設計小學語文第一學段的家庭作業
高中各學段史料教學與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
激勵青少年放飛心中夢
治理下的法治與法治下的治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