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法行使權利”教學設計

2023-10-20 04:15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實驗初級中學沙海紅
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3年8期
關鍵詞:行使依法公民

文/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實驗初級中學 沙海紅

一、學科核心素養分析

本課主要內容為教授學生作為公民應該如何依法行使權利,目的是幫助學生增強公民意識,特別是增強公民權利意識、責任意識,引導他們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行為實踐中健全人格。

二、教學內容分析

“依法行使權利”是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三課“公民權利”的第二框的教學內容,本框由“行使權利有界限”和“維護權利守程序”兩目組成,闡述了行使權利的邊界—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介紹了維護權利的方式和程序,強調公民權利既受法律保護,又受法律約束,行使權利和維護權利應按照法定程序,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分清責任、達成協議、化解矛盾糾紛。

三、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法治觀念和權利意識,但是他們的權利意識更多停留在對自我權利的認知上,并沒有具備尊重他人權利是實現自我權利的保證的覺悟。

通過之前課程的學習,學生對憲法和法律有了初步的認識,知道了一些基本權利,但是由于認知有限加之閱歷不足,在如何依法行使權利、如何依法維權方面知之甚少,甚至存在一些誤區。比如,行使權利毫無邊界意識,忽視其他人的合法權益;當自身權利受到侵犯時,不知道用何種維權方式和程序,個別學生甚至認為必要時應用暴力手段解決糾紛;不珍惜權利,認為行不行使權利是自己的事;等等。因此,澄清學生對權利的模糊認識,糾正其錯誤觀念,引導他們正確、合法、合理維權非常必要。

四、教學目標

本框旨在幫助學生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加強對法律規則的理解和感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樹立法治觀念,依法參與社會生活,為成為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打下堅實基礎。

1.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珍視公民權利,增強權利意識,具有依法行使權利、依法維權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明確權利邊界,樹立法治觀念,增強程序意識。

2. 能力目標:學會依法行使權利,提高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正確對待權益糾紛,學會依照法定程序維護自身權益;能夠尊重他人的合法權利,學會自覺規范自身行為。

3. 知識目標:知道行使權利的界限,懂得依法行使權利;了解維護權利的方式,知道如何正確維護權利。

五、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懂得依法行使權利。

確立依據:在《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第四學段(7—9年級)的“法治教育”學習主題明確要求學生要“懂得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正確行使公民權利,自覺履行公民義務”。

2. 教學難點:維護權利守程序。

確立依據:在初中階段,學生參與社會生活的范圍不斷擴展,往往會面臨如何處理與他人、與國家及國家機關、與社會組織關系的情況。學生不僅需要知曉由法律規定的公民權利和義務,從而對自身所擁有的權利有明確的認知與理解,還要知道怎樣保護自己的權利、尊重他人的權利,按照權利與義務關系的規則來規范自己的言行。

六、教學過程

1. 時政導入

教師播放視頻,學生觀看視頻,思考問題。

【視頻內容】2022年,北京冬奧會舉辦期間,吉祥物冰墩墩憑借可愛呆萌的形象成為名副其實的“頂流”,甚至造成了一“墩”難求的景象。

教師:你想實現“冰墩墩自由”,于是自己動手制作冰墩墩去售賣,你的行為違法嗎?

【設計意圖】法律是抽象的,但通過導入時政話題,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拉近他們與法律的距離;另一方面也可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話題,在情境中得到啟發,明白只要不是出于商業目的,自己制作冰墩墩是不違法的,但是擅自生產、銷售冰墩墩是違法的。通過案例分析,自然導入本課學習主題。

2. 正式授課

環節一:尋界限

總議題:如何依法行使權利。

分議題1:權利的界限在哪里?

議題情境1:

全國首例!制售盜版冰墩墩獲刑一年!

2022年2月,北京快偵、快訴、快判一起制售盜版冬奧吉祥物冰墩墩玩偶的案件,犯罪嫌疑人任某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4萬元。該案也成為全國首例侵犯北京冬奧吉祥物著作權的刑事案件。

議學活動1:案例分析,討論探究,交流展示。

議學任務1:討論任某為什么會被判刑,說一說其行為有什么危害。

教師歸納提升:雖然任某有銷售商品的權利,但他在沒有經過北京冬奧組委許可的情況下,擅自生產、銷售冰墩墩屬于侵權行為。由此可見,任何利益的取得都必須有法可依,任何權利都是有界限的。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法律的規定,更不能濫用權利。任某這樣做會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擾亂正常的市場秩序、破壞國家的正面形象?!吨腥A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十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p>

【設計意圖】選用典型案例,容易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且該案例理解難度不大,符合初中學生的理解能力范圍。其中,議學任務給予學生自主思考的空間,使其能交流討論所思所悟,踴躍發言表達觀點,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啟智增慧,培養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

通過案例分析,引導學生在參與社會生活時規范自身言行,明確權利的邊界,自覺維護公共利益。教師補充相關法律條文,可以更加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公民行使權利時不能超越法律的規定,明確“限制即為保護,界限帶來自由”的道理。

環節二:明界限

議題情境2:

捏造事實詆毀國家工作人員的犯罪嫌疑人說:“我在行使批評建議權?!?/p>

散播謠言的犯罪嫌疑人說:“我在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p>

傳染病毒的密切接觸者拒絕隔離,說:“我在行使人身自由的權利?!?/p>

議學活動2:結合以上三個議題情境,交流討論。

議學任務2:思考問題,言論自由、人身自由、批評建議是權利嗎?情境中的人是在正確行使權利嗎?為什么?

教師歸納提升:公民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不能以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為代價,也不能損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有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基本權利并不代表其可以被肆意行使。

【設計意圖】議學活動是基于課前調查得到的學情—學生的認知困惑進行設計的,旨在調動學生的思辨積極性,引導其針對不同情境思考問題,在合作探究中深刻認識公民享有權利的同時也應該遵守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履行不造謠不傳謠不詆毀的義務;在交流討論中相互啟發,理解不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就是公民行使自由和權利的界限。

議題情境3:

《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規定,“未經奧林匹克標志權利人許可,任何人不得為商業目的使用奧林匹克標志”。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的形象和名稱屬于我國法律法規確定的奧林匹克標志,未獲得北京(冬)奧組委的許可,任何人不得以商業目的使用冰墩墩的形象和名稱。

議學活動3:案例分析,討論探究,交流展示。

議學任務3:假如你想生產、銷售冰墩墩,應該怎么做呢?

教師歸納提升:權利需要辯證看待。一切權利的行使都要有邊界,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也不能損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行使權利時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步驟進行。

【設計意圖】基于八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特點,議學任務的難度需要逐步遞增,以引導他們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這個案例在上一個環節中已經出現并對其進行了初步討論。本環節對其再進行深入討論,可以加深學生對其中蘊含的知識內容的記憶,這樣的設計既符合學生的認知習慣,也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注意,這個活動也是引出第二目“維護權利守程序”的鑰匙,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環節三:守程序

分議題2:維護權利的科學程序是什么?

議題情境4:

張先生花上萬元網購冰墩墩,結果卻收到其他形象的玩偶。

議學活動4:小組合作探究,討論解決方案。

議學任務4:

(1)思考討論:張先生該如何維權?請給他支著兒并說明理由。

(2)交流感悟:張先生受騙的經歷給我們帶來了什么警示?

教師歸納提升:通過討論,我們知道每個公民都應該樹立依照法定程序辦事的意識,并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方式維護自身權利。根據我國法律的相關規定,當公民權益受到損害時,可以跟對方協商和解,然后雙方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解決爭議。當協商無果時,可以請求調解或者向有關部門投訴,提請仲裁機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等。

【設計意圖】本環節以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網購被騙案例創設議學情境,目的是驅動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在完成任務的同時明確事理、融洽同學關系。這樣的設計不但便于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也有助于培養塑造其健全人格。注意,此環節重在引導學生樹立每個公民都應該依照法定程序辦事觀念,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方式維護自身權益,遵守正當的程序行使權利,從而有效避免和化解矛盾糾紛。

議學情境5:

在行車途中,小李的爸爸的車與前車發生追尾事故。

小林的父母離婚后,小林的父親以小林不隨父姓為由,拒不支付撫養費。

小張給小李起具有侮辱性質的綽號。

小王買到了假冒偽劣醫用口罩。

在小區散步時,小潘被突然跑過來的狗咬傷,狗是鄰居家的。

議學活動5:自主思考,合作討論,交流展示。

議學任務5:

(1)選擇你認為適宜的維權方式去解決問題,并說明理由。

(2)按小組分享討論結果。

可分4組:和解組、調解組、仲裁組、訴訟組。討論時結合參與人、依據、優勢、適用范圍等方面探討適合的維權方式。

教師歸納提升:維權方式沒有好壞之分和主次之別,可根據具體問題和當事人的需要靈活選擇使用,從而化解矛盾糾紛。

表一 歸納四種維權方式

【設計意圖】教學不是僵化而是靈活的活動,方式應隨課而動,隨生而變。本環節通過自主思考、合作討論、交流展示,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突出他們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表格直觀、簡潔地介紹了四種維權方式的不同之處,加深了學生對維權方式的直觀印象。通過分享,讓學生明確維護權利守程序的意義,幫助他們依據糾紛的性質對維權方式進行選擇,樹立程序意識,培養法治思維,提升法治素養。

3. 課堂總結

教師:行使權利有界限、維護權利守程序。希望每個同學將之牢記于心,在以后的生活中努力成為一名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依法規范自身言行,自覺維護公共利益,助力法治中國建設!

七、作業設計

1. 某中學八年級學生在學習了本課內容之后,決定開展以“依法行使權利”為主題的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活動任務。

現 象 評 析小明同學在觀看學校舉行的藝術節演出時大聲喧嘩,引起周圍同學的反感。有同學制止他時,他卻說:“這是我的權利和自由,我想怎樣就怎樣?!甭?。

2. 有同學在調查后發現,日常生活中仍存在很多不正確行使權利的行為。為此,請你擬寫一份正確行使權利的倡議書,向全校同學發出倡議。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關注生活、學以致用的思維與習慣,引導其將所學知識運用在解決日常出現的問題上,從而加深他們對公民權利的理解,增強其社會主人翁意識。作業能及時檢測和反饋課堂成效,從而做到有的放矢,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

八、教學反思

本課采用議題式教學,以北京冬奧會吉祥物一“墩”難求的現象導入,用全國首例制售盜版冰墩墩獲刑、張先生花上萬元網購冰墩墩結果卻收到其他形象的玩偶案例創設議題情境,并設計了多個議學活動?;顒又?,學生進行數次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成了課堂與學習的主人,完成了學習任務。整節課以學生為核心,教師只起到點撥學生提升教學效果的作用,是課堂的引導者而不是主導者。本課在知識邏輯上遵循從認知到實踐的發展變化,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作為終極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激發學生道德情感,培養其正義之心,采取訓練思維能力、強化實踐行動的教學策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法治教育和價值引領。

本教學設計圍繞核心概念“權利”展開,著眼于培養學生法治觀念和責任意識,引導其理解依法行使和維護權利對自己、他人、集體、國家和社會的價值,明確行使權利的界限在哪里以及維護權利的法定程序是什么,讓學生在討論探究中相互啟發,從而實現課程價值和知識的有機統一。

本教學設計充分挖掘生活資源,聚焦生活實際,讓學生明確行使權利要明界限,知曉維護權利要守程序;此外,基于學生的真實困惑進行教學,注重學生的體驗內化,從而有效實現課程主導性和主體性的統一。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提高公民的道德修養和法治素養,是促進社會全面進步、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道德與法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基于社會發展和學生成長的需要,以正確的政治思想、道德規范和法治觀念對學生開展循序漸進的系統化教育。讓學生在參與、互動、思辨的過程中充分感悟體驗,將所學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實踐中提升關鍵能力,涵養核心素養。

猜你喜歡
行使依法公民
依法保護生態環境要堅持“抓小打早”
暫停行使金融合同提前終止權的國際實踐及其啟示
論公民美育
逾期清稅情形下納稅人復議權的行使
為常委會依法履職當好參謀助手
牢記使命擔當 依法履職盡責
依法履職盡責 獻計振興發展
黨員應如何行使黨員權利?
論FRAND原則對標準必要專利權行使的限制
隱私保護也是公民一種“獲得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