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研究

2023-10-24 10:36陳彩君
課程教育研究 2023年9期
關鍵詞:滲透研究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教育

陳彩君

【摘要】在新課標這一改革浪潮下,語文作為眾多學科中的基礎性課程,主要以教材為載體,涵蓋知識范圍非常廣泛,蘊藏豐富的內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只傳授基礎知識,更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滲透,豐富教學內容,創設多元化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德育育人的功能和價值,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對生活、人生有明確目標和積極的情緒,培養學生思想道德、行為品質、文學素養等各方面的能力,將德育教育與文化教育相融合,落實到實踐之中,讓學生擁有健康的審美,提高學生綜合能力?;诖?,本文主要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研究進行了分析,以期幫助學生實現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德育教育? 滲透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3)09-0049-03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從以往老舊傳統的教學方式中脫離出來,對各個教學環節進行規劃、設計,豐富教學內容,融入全新的理念和形式,給予學生科學、合理的指導,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知識探究的能力,并加強學生人文素養的熏陶,朝著綜合型人才的方向培養。這就需要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期間,將德育教育全面滲透,根據語文教材中的內容,篩選教學素材,充分發揮德育育人的功能,創設各種不同的教學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啟發學生對各種道德知識的學習與實踐,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

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未來。在素質教育如火如荼的今天,對學生的精神品質培養越來越重視,尤其是小學階段,是學生接受正規教育的起點,應當注重德育教育,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與發展。小學階段語文教材中主要以文字語言為主,教師應當將德育教育與語言文字聯系起來,豐富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學習和生活,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注重學生道德發展,有效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率。

(一)提高整體效果

語文作為小學階段各個學科基礎中的基礎,知識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系性,學科之間也不例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將教材中的內容傳遞給學生,還要將德育教育與教學內容融為一體,根據教學內容來引出德育知識,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有助于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語文學科知識,充分體現語文學科的本質特色。語文教學中所涉及到的知識面非常廣泛,不斷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學生思想道德。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對德育教育的重視度不足,并沒有在實際教學中發揮德育育人的作用及價值。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注重德育教育,將德育教育滲透在教學中的各個環節,促進學生道德品質、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滲透德育元素,通過學習語文知識,能夠掌握德育方面的知識,并積極參與到實踐活動之中,從多角度、多方面來加強學生德育意識,突出語文學科在德育教育中的地位,有效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效果。

(二)塑造正確三觀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尚小,心智、認知、思想等各個方面都處于成長發育過程中,很多家長、教師會認為學生年齡太小,不宜過早培養學生三觀,感覺離小學生有些遙遠,還是把心思回歸到學習上,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過于關注,并沒有把塑造學生三觀放在重要位置。當然,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小學生都是家中的掌上明珠,從小被家長溺愛,成為家中的小太陽,導致他們很自我,目中無人、無理取鬧,心中缺乏道德這一概念,對未來的成長有直接影響。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把德育融入其中,塑造學生正確三觀,讓學生們能夠認識到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重要性,具備良好的精神品質和道德思想。語文教材中就的唐詩宋詞、精選佳作等具有豐富的人文精神,蘊藏深厚的內涵,加上德育的引入,體現出高質量的語文教學,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

(三)豐富教學資源

在實際小學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的講授內容、講授風格有些沉悶、枯燥,課堂失去活力,使學生們失去對學習的熱情,學習態度過于被動,思維邏輯不夠清晰,有一種盲從心態,這主要成因是教師對教學資源的掌握程度有限。若是在教學中,教師能夠改變以往教學方式,將德育知識與語文內容融合,使課堂教學內容變得豐富、飽滿、新穎,制造多種多樣的氛圍感,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熱情,以及在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德育教育的引入,是語文教學知識的補充,同時也是教學內容的延伸,獲得豐富的德育素材,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面和思維,將核心素養貫穿于課堂始終。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建立明確德育目標,將德育知識科學、合理、有序地穿插在教學之中,充分體現語文學科的積極作用,有效提升學生綜合能力、文學素養以及道德素養。

(四)培養自主能力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教學中把握德育與智育之間的內在聯系,需要在語文課堂上充分發揮兩者的作用和優勢,讓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德育的價值,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應用性、思想性等特點,成功地將德育與智育綁定在一起,兩者發揮各自的優勢。這樣一來,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彰顯學科特色,將德育貫穿于教學始終,成為語文課堂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有效提升德育教育的實效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學習語文的重要性,而且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認真鉆研的精神,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一定要有自主性和鉆研性,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自身能力。語文學科與德育教育有機融合,能夠帶來較好的輔助作用,幫助學生避免畏難情緒,將語文知識與德育雙重結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對知識分析思考,從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實現德育育人的教學目標。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研究

(一)挖掘教材,道德品質

語文學科具有人文性、工具性、應用性等特點,教材的編寫都是經過專業人士、學者、專家以及團隊對每一篇文章精挑細選,編寫成冊,蘊藏著深厚的文化背景、民族特色、德育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對語文教材認真研讀,將教學內容進行整合、篩選,刪減一些邊緣內容,汲取重點知識進行講授,并將德育知識融合進來,全方面進行整合,通過各種渠道或方法來搜集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材料。同時,教師還要從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思想認知、興趣愛好等多方面來采集信息、挖掘資源,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道德觀、是非觀。教師在開展教學期間,應當對教學內容進行全面了解,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通過新穎的內容來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喚起學生內心的求知欲、探索欲,帶領學生一起吃透課本,將知識學精、學透,有效推動語文教學的順利開展。例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時,這篇課文主要表現這五名英雄面對敵人時,毫不畏懼、英勇頑強、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課文中對狼牙山五壯士神態、動作等描寫惟妙惟肖,從描寫豪言壯語的詞句中體會不服輸、不畏懼的精神品質,這種精神激勵著每一個學生,這樣的道德品質深深地刻在學生們的心中。又如,在學習《劉胡蘭》這篇課文時,這篇課文主要記敘了劉胡蘭嚴守黨的機密,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堅貞不屈,最后壯烈犧牲的感人事跡,歌頌了劉胡蘭忠于黨、忠于人民、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在這篇課文中,從劉胡蘭與敵人的對話,能夠體會劉胡蘭英勇不屈的精神,還有那句“要殺要砍由你們,怕死不是共產黨員!她迎著呼呼的北風,踏著烈士的鮮血,走到鍘刀前?!边@段對劉胡蘭進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淋漓盡致。教師帶領學生們分角色朗讀,能夠站在不同角度去體會,培養學生愛國精神、堅定的信念。

(二)唐詩宋詞,民族精髓

古詩詞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孕育著中華人民敢于追求、自主創新、實現夢想的奮斗精神,體現了中國精神、中國特色,創造了獨樹一幟的燦爛文化。古詩詞作為國學經典,它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由于時間的跨度,從古至今詞義也在發生著一定的變化,語境不同表達出來的意思也截然不同,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應當注重古詩詞中一些詞語的變化,通過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便于接收、深入理解,能夠掌握古詩詞中的詞語內涵,提高學生文學素養和學習能力。古詩詞的語言精湛短小,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覷,每一個字都蘊藏著深刻的含義,樸實自然、發自肺腑,不僅要讓學生明白字詞句的意思,更要去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詩詞的意境。

古詩詞中都蘊藏著很多文質兼美的作品,充分表達古人高尚的追求,使學生受到文化熏陶,培養學生閱讀古文、理解古文的能力,多讀、多背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尋找到學習古文的正確方法和技巧,體現出古文在我國歷史文化中的真正價值。通過學習古詩詞,讓學生們能夠感受古詩的韻律和不同詩風,如田園、詠物、抒情、敘事等寫作手法紛繁多樣,同時能夠積累豐富的詞匯,拓展學生的知識空間,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例如,王安石的《梅花》,讓學生們了解到梅花在臘月開放,“凌寒獨自開”贊美了梅花不畏嚴寒的高貴品質,“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睂懗隽嗣坊伾珴嵃?,暗香撲鼻的特點。還有唐朝詩人胡令能的一首《小兒垂釣》,詩中的“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泵鑼懥艘粋€小孩在河邊聚精會神學釣魚的情境,讓學生們做任何事都要專心致志。還有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一詩中“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背蔀榍Ч偶言?,充分體現了詩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人生哲理,要讓學生不斷進取、奮發向上。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感和好奇心,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好習慣,獲取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好地理解文章內涵,領會到詩中的道理和品質。

(三)德育為先,書寫習慣

見字如面,通過寫出的字就能大概看出一個人的品質。語言文字是人類在特定環境下相互傳遞信息和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推動人類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從進入學校大門的那一刻起,就能看到宣傳欄中張貼的幾個大字“講普通話、寫規范字”,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果實,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傳遞語言文字規范化的思想。因此,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寫字培養應從小學開始,要想練得一手好字,也要對漢字文化進行深入的了解,書寫的筆順、字體的結構、書寫的規范等都要熟練掌握,采用科學引導的方法練習寫字,培養學生寫字興趣,有助于寫字教學的全面開展。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小學階段對寫字教學的重視度有所提升,培養學生書寫習慣,逐漸養成良好的書寫方法,給予學生正確指導,對一些坐姿不端、字跡潦草、握筆姿勢等不正確的學生給予指導,在教師的監督下規范書寫,強化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意識和行為。如果沒有改變學生對寫字的思想觀念,很難從行為上有所改變。因此,在教學活動中,需要教師通過對漢字的講解、故事引入等方面建立學生正確書寫意識,寫字練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積累和勤奮練習,教師要給予學生鼓勵和支持,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還可以定期舉辦一些書法展、寫字競賽等活動,轉變學生對寫字的消極態度。教師在講授過程中,一定要加入一些使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可以講一些關于練字的小故事,比如岳飛在沙中練字、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因為練字太入神,把墨當成芝麻醬吃掉了等等,不僅讓學生能夠掌握寫字的方法和技巧,還能聽一些有趣的故事,調動寫字的積極性。

除此之外,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在每一個方面樹立典型、樹立榜樣,比如遵守紀律、勞動衛生、樂于助人、拾金不昧等,都可以作為正面教材進行教育。教師需要用善于發現的眼光去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用好的行為、好的言語、好的作風去影響、去感化,不要求去強硬地改變一個人,但是可以通過創設良好的環境、班風、樹立榜樣等去影響他人,在具有正能量的環境中,學生久而久之也會慢慢地提高自身意識和行為,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在每一個學生心中播種一顆德育之種,每一個學生都像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朵,在綻放之前,應當積極引導和啟發,揮灑陽光、澆灌雨水、修剪枝葉,給予學生滋養,不斷接受道德熏陶,培養學生心智,鍛煉學生持之以恒的精神,讓德育之花無限綻放。

參考文獻:

[1]宋貴.教書育人,潤物無聲——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4(2):57.

[2]魯秀芬.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課外語文,2016(12):166.

[3]黃濤.淺談如何增強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A].2016年全國教育科學學術交流會[C].2016.

[4]陳千.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今天,2021(22):1-2.

猜你喜歡
滲透研究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教育
強化師生互動, 保持課堂活力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數學文化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