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融入《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設計改進措施研究

2023-11-12 17:06宋來勝蘇楠
關鍵詞:宏觀經濟學融入改進措施

宋來勝 蘇楠

摘 要:《宏觀經濟學》課程是經濟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設計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闡述了課程思政融入《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設計的意義,對課程思政融入《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設計進行了舉例,分析了課程思政融入《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課程思政融入《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設計改進措施建議,以期能夠為擔任該課程的授課教師起到一定借鑒作用。

關鍵詞:課程思政;融入;《宏觀經濟學》;教學設計;改進措施

一、課程思政融入《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設計的重要意義

在2016年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立德樹人的思想政治理念貫徹到教育過程,課程教學要與思政教育相輔相成,利用好課堂教學這個環節,樹立學生正確的道德準則和愛國情懷。2019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將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結合起來,運用課程中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力爭全員全程培育人?!段鞣浇洕鷮W》是針對經管類專業一、二年級學生開設的核心基礎課程,對剛入大學校門三觀尚未成熟的18歲、19歲大學生來說,《西方經濟學》以理性人假設作為基本分析前提,以實現利益最大化為決策目標的一些導向,很容易形成理解誤區。以往《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中,學生能否掌握各類知識點作為最終教學目標是否完成的主要評價依據,由于課程具有很強的理論性,知識點眾多且龐雜,需要借助理論模型進行分析,這就造成部分學生理解相關知識點存在一定難度,并且線上線下混合教學使得課堂教學實踐受到限制,有限時間完成知識目標都有問題,客觀也增加了思政教育融入難度。因此有必要探索如何在《宏觀經濟學》課程理論教學中積極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在日常教學設計過程將立德樹人和經濟原理教學自然結合、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實現學生養成正確思想道德目標,通過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與《宏觀經濟學》課程教育科學融合,讓學生成為牢固樹立“四個自信”意識、根植家國情懷的建設者與接班人。

二、課程思政融入《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設計舉例

在《宏觀經濟學》課程授課過程中,將符合我國國情的思政元素、愛國主義教育、中國經濟發展偉大成就傳遞給學生,提高學生對中華民族和國家建設成就的認同感,提升個人道德修養、加強社會責任的認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要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課程思政理念,傳統的教學目標需要進行適當調整,除了要求掌握基本學科知識點,具有將經濟理論應用實踐分析的能力要求以外,還需要社會道德價值塑造目標,探索創新課程設計,使課程思政元素與經濟學理論教學有機融合。

(一)在消費與儲蓄教學環節中融入思政內容

在講授消費和儲蓄相關理論時可以結合我國國情適當加入思政內容。居民消費是總需求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拉動國家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在授課過程中以往是以消費的內涵、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凱恩斯消費曲線的變化規律、消費傾向這些內容為主,按照教材知識點進行講述,要求學生記筆記掌握這些內容,達到教學知識目標。關于我國消費的現狀可以結合數據加以擴展,我國居民消費支出一直以來所占比重偏低,不但遠低于發達國家,甚至低于很多發展中國家,這就造成內需不足的問題,國內市場疲軟導致企業生產受到影響,經濟持續走低,老百姓面臨失業率上升的風險,部分企業不得不尋求海外市場,這在客觀上也帶來更多貿易摩擦。我國作為世界制造業大國,隨著這些年技術水平提高,很多中國商品已經撕掉了廉價山寨貨的標簽,很多產品的品牌號召力走向全世界。講授這部分內容要引導學生的愛國消費觀念,作為一名學生、一名中國社會公民,愛國不能僅僅停留在喊口號,或是在網絡胡亂發泄,至少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購買國貨開始,鼓勵學生在條件許可范圍內盡量購買中國產品,為拉動國內需求貢獻自己的力量。這部分可以向學生展示我國高科技領域的進展,代表性的中國制造如華為、小米、格力、高鐵等,增進學生對民族品牌的認同。

在講授儲蓄相關內容時,除了教材規定授課內容以外,首先還可以結合我國儲蓄水平過高的問題進行分析,例如我國儲蓄率高達45%以上,遠超英、美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的15%左右的平均水平,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國如此之高的儲蓄率,可以從正反兩方面進行分析,說明高儲蓄率對宏觀經濟造成的影響。其次,可以結合一些調查數據說明我國家庭儲蓄、企業儲蓄和政府儲蓄的變化規律,近年來家庭儲蓄呈現下降趨勢,這也反映我國降低儲蓄水平、提高消費支出的政策是有效果的。第三,高儲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可以結合美國、中國年輕人各自生活費用和工資水平的對比,在教育、住房、結婚、購車、醫療、養老等方面的花費多少,可以說明我國儲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來源于以上幾方面預期費用太大,所以家庭不得不進行儲蓄。而我國近年以來逐步在解決上述問題,比如政府在大病醫療保險方面做出的巨大改革,使得家庭因病返貧的現象大大減少,可以結合電影《我不是藥神》談談醫療改革內容。此外,近年來政府在減輕家庭教育負擔方面的成效,例如取消各類培優輔導機構,取消五花八門的學科競賽、高考加分這些讓教育不公平的活動,結合學生自身感受來談談這方面的問題。

(二)講解總供給-總需求模型融入思政元素

總供給-總需求模型這部分內容是《宏觀經濟學》課程中非常重要的核心知識點,不僅分析需求面的沖擊,還結合了供給面的影響,使得經濟分析更具有整體性。這部分內容可以結合時事新聞資料來制作案例內容,例如來自總供給的沖擊對一國經濟的影響、以及政府應該采取哪些措施干預經濟,俄烏戰爭爆發引起的石油、天然氣危機就是最好的素材,可以講解AS曲線的含義、移動和均衡變化。

俄烏沖突帶來最大的問題就是節節攀升的能源價格,歐洲國家也因為能源危機鬧得不可開交??梢酝ㄟ^消費者價格指數、經濟景氣指數、天然氣、原油價格走勢、以及各類新聞材料和圖片視頻加以對照說明歐洲國家在石油、天然氣受到沖擊前后的經濟表現,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讓西方國家陷入滯漲,一方面歐盟主要成員國通貨膨脹率達到兩位數,另一方面生活成本上升壓力推動了此起彼伏的游行罷工,可以幫助學生們更深刻地理解供給側危機帶來的影響,并了解世界上重要的國際關系和地緣政治問題,理解一個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意義。

對于政府來說,面對滯漲的難題應該采取哪些手段來解決?可以通過國際經濟新聞進行分類論證,首先歐美這些國家利用以往霸權施加威脅,逼迫沙特等產油國加大產量以打壓國際油價,對俄羅斯出產的原油、天然氣制定最高限價,威脅其他國家不得購買俄羅斯能源產品等等,希望通過這些手段緩和總供給帶來的沖擊,但這些舉動明顯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其次,歐洲國家為了刺激國內經濟,一些強硬反華政客開始重新對我國示好,希望中國能夠恢復在歐洲投資,大量購買歐洲產品,這些舉動主要是通過刺激總需求曲線向右移動來擺脫經濟蕭條困境,但會帶來更高的通貨膨脹問題。第三,為平抑高漲的物價,歐洲央行選擇采取貨幣緊縮,在2022年已累計加息200個基點,但貨幣政策無法有效解決供給側帶來的價格上漲問題,不但難以在短期解決通貨膨脹問題,而且還會加大經濟衰退風險。通過以上新聞材料不斷和理論模型的相互印證,可以通過這個案例讓學生在弄懂AS-AD模型的內容,還可以讓學生理解時事政治問題,理解一個強大的中國對每個人的意義,激發學生愛國情懷。

因此,在宏觀課程中合理融入思政元素,需要大量結合國內、國際政治經濟的變化,引領學生認識我國為什么要提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的格局,為什么要提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我國的政治制度優勢在哪里,如何理解我國政府抗擊疫情的措施,在授課過程中,將這些問題融入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立德成才、端正三觀。

三、課程思政融入《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

高?!逗暧^經濟學》課程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屬于專業基礎課,一般面向大一、大二學生開設,設置為3個學分51課時,也有安排48課時。教學一般都是傳統課堂授課模式,這幾年由于疫情影響,教學模式也做出一些創新和探索,例如采取混合式教學、線上輔助式教學、翻轉課堂等多元化教學探索,但主要集中在教學方法的改進,課程思政在融入教學過程中教學設計也面臨一些難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程課時安排存在一定現實困難

《宏觀經濟學》的課程性質體現了“公共課”和“專業課”的雙重屬性,一方面它是經管類專業其他專業課程的前置基礎,講授宏觀經濟運行的基本原理、規律,大量使用圖形、表格、經濟理論模型輔助分析,知識點眾多,比較抽象和理論化;另外研究領域范圍非常廣,以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為主干,包括了經濟增長、失業、通貨膨脹、經濟周期、經濟政策等方面內容,很多學生在知識的接受、理解方面都存在一定困難,專業知識講授基本占滿了有限的授課時間,因此增加課程思政內容無形就加大教學壓力,需要重新計劃安排各環節時間分配。另一方面,宏觀又具有公共課的特征,與大學英語這些課程類似,學校經常安排合班教學以節約教育資源,人數一般在70人以上,學生基礎差別非常大,為照顧多數學生能夠盡可能掌握基本知識體系,最終導致授課進度總是難以跟上教學計劃,課時方面的捉襟見肘限制了思政內容的加入。

(二)學科跨度導致思政元素說教過多

課程思政內容與《宏觀經濟學》存在學科跨度,如何將兩者自然有機結合起來,目前仍然還在探索階段,雖然已經高度強調加入思政內容并向學生進行言傳身教的重要性,但還缺乏統一、權威的引導,現有教材并沒有體現思政元素融入問題,仍然是按照傳統知識體系進行安排,因此《宏觀經濟學》這門課程在授課過程中,思政方面內容完全由授課教師根據個人喜好、自身理解來制定,教師年齡閱歷、道德修養都會影響到思政內容選擇,沒有統一標準進行要求,這就導致在嵌入思政內容時可能出現生搬硬套或者說教過多的問題,有時選擇的內容又和學生有代溝,不容易引起共鳴,最終導致效果不明顯。

(三)教材案例以歐美國家實踐為主

課程思政元素要融入《宏觀經濟學》課程授課內容之中,必須選擇合適的融入點,《宏觀經濟學》課程包括大量的理論概念、經濟原理、分析論證、結論,在分析過程中需要借助公式、圖形、現實案例進行深入分析驗證,這些不同類型的知識點里容易和思政內容結合的主要是案例分析,教師授課過程中能夠靈活把握,通過案例素材的選擇穿插思政內容,引導學生完善自我道德修養、培養愛國情懷。但目前常用的《宏觀經濟學》教材選擇的案例很多以歐、美國家的市場經濟為背景,尤其是關于美國的經濟實踐,國內教材有些直接從曼昆、薩繆爾森等版本教材選擇相關材料。但中國和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在市場經濟、社會文化、社會管理方式和制度等具有明顯差異,因此國外的案例對很多學生顯得非常陌生,無疑增加學生理解難度。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要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搜集適合的案例材料,雖然中國市場經濟在不斷成熟,能夠為我們的分析提供更多關于中國經濟實踐案例,但每個人的視角、思路都不一樣,因此案例編寫就沒有統一模式,思政內容是否達到預期效果就缺乏評判標準。

四、課程思政融入《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設計改進措施建議

課程思政的融合雖然面對客觀事實,在實施上存在一定的困難,但仍然還有不斷改進的余地,改進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大幅提高案例分析討論質量

現在課時安排有限,大量教學時間要給學生講解基本概念、經濟原理、習題作業,留給案例討論的課時非常有限。很多學生也不適應案例討論分析,還是希望教師以講解為主。案例分析要在有限時間內完成,并且爭取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案例討論中要做好引導,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弄懂相關知識點,鼓勵學生提問、提出自己的見解,形成課堂上的良性互動。

(二)盡可能加入更多的中國元素

編寫教學案例過程中,盡量搜集我國時事熱點問題,將這些內容加入課堂分析中,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討論,對于網絡一些認識誤區、偏激言論加以鑒別,提高學生對社會經濟方面的認知能力。

(三)學生參與到思政內容活動中

現在信息獲取門檻非常低,教師授課傳統的說教、單方面的知識擴散效果遞減,思政內容可以通過發布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去搜集和課程內容相關的材料,以平時成績作為獎勵,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參與思考,教師設置明確目標,圍繞講授的知識點,加入學生自己理解的思政材料,可以開拓案例分析視角,年齡代溝在一定程度也會緩解,讓分析更能從學生角度出發,激發學生參與熱情。

參考文獻:

[1] 周顯信,袁麗.習近平家國情懷的時代意蘊與實踐邏輯[J].理論探討,2020(5):55-61.

[2] 周洪勤,程棟,韓平.基于中國實踐的微觀經濟學教學設計創新:案例設計與情景模擬[J].商業經濟,2021(11):190-192.

[3] 王曉青,許成安.“課程思政”的教學理念、元素挖掘與實踐路徑——以西方經濟學課程為例[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18(10):139-142.

[4] 梁赟玲.本科生宏觀經濟學課程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7(45):162-163.

[5] 楊穎,王琴.問題導向型的知識建構方案設計——以“宏觀經濟學”為例[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10):37-38.

作者簡介:宋來勝(1979- ),男,湖北武漢人,湖北經濟學院經濟與貿易學院講師,博士,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和中國少數民族經濟;蘇楠(1974- ),男,湖北武漢人,湖北經濟學院經濟與貿易學院講師,博士,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研究。

猜你喜歡
宏觀經濟學融入改進措施
宏觀經濟學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社會實踐中的作用
關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融入“概論”課教學的幾點思考
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方法論
醫院會計制度的缺陷及其改進措施探討
冷鏈物流基礎上的生鮮電商發展研究
公路工程監理存在的問題和一些改進措施
MBA宏觀經濟學[HT19.H]教學理念的多維視角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