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鐵礦精礦脫硫脫氟技術研究進展

2023-11-13 09:39肖巍楊娟劉劍飛宋群李宏靜張鶴余俊甫
礦產保護與利用 2023年4期
關鍵詞:鐵精礦活化劑含硫

肖巍,楊娟,劉劍飛,宋群,李宏靜,張鶴,余俊甫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資源工程學院,陜西 西安 710055;

2.包鋼集團礦山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 包頭 014000;

3.安徽恒宇環保設備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阜陽 236000

引言

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鋼材質量標準也越來越高,世界范圍內的鋼鐵工業都在努力降低鋼鐵原料鐵精礦中硫和氟等有害雜質含量。鐵精礦是鋼鐵冶煉的主要原料,其含硫與含氟的多少將直接影響生產的鋼鐵產品的質量。

作為煉鐵的原材料,鐵精礦若含硫超標會使鋼鐵產品產生“熱脆性”和“冷脆性”,還會危及高爐生產,因此,冶煉要求鐵精礦含硫量在0.40%以下[1]。而磁鐵礦精礦中的硫主要以黃鐵礦和磁黃鐵礦形式產出,難以脫除。在焙燒或燒結過程中,鐵精礦中的氟會以氣態SiF4、HF 和含氟粉塵的形式進入大氣,造成嚴重的氟污染問題。此外,高氟原料還會使高爐冶煉中燒結礦產生疏松多孔薄壁結構,不利于煉鐵[2-3];冶煉要求鐵精礦中氟含量不高于0.40%[4-6]。鐵精礦中主要含氟礦物是螢石(CaF2),其次是氟碳鈰礦[7]。螢石是生產氫氟酸的原料,世界50%以上的螢石用于生產氫氟酸,而氫氟酸是整個氟化工產業的基礎產品[8]。而化工原料用的螢石對品位要求比較高,CaF2含量需大于95%[9]。

由于磁黃鐵礦的強磁性,高硫磁鐵精礦脫硫一般采用浮選法脫除磁黃鐵礦,螢石礦一般也采用浮選法與磁鐵礦分離。高硫氟磁鐵礦精礦脫硫脫氟長期以來都是鋼鐵行業面臨的難點也是重點,加大對高硫氟磁鐵礦脫硫脫氟工藝的研究勢在必行。

1 高硫磁鐵礦精礦脫硫技術

1.1 磁鐵礦精礦中磁黃鐵礦難以脫除的原因

磁黃鐵礦化學通式為Fe1-xS(x=0~0.233),式中x表示磁黃鐵礦結構中空位的數量,內部構造中鐵原子空缺的多少決定其磁力的強弱。磁黃鐵礦表面呈暗青銅黃色,常呈致密粒狀塊體,晶形呈板狀,硬度3.5~4.5,磁黃鐵礦具有易碎、易泥化和易氧化的特性,浮選中容易被抑制,可浮性差,難以被浮選分離。

磁黃鐵礦分為單斜、六方和斜方3 種同質異象變體,因為斜方磁黃鐵礦在自然界中幾乎不存在,目前所研究的磁黃鐵礦主要為單斜和六方晶系[10-11],晶體結構的不同直接導致礦物性質和分選過程的不同,并且兩者在礦物磁性、可浮性和化學作用方面具有不同的性能,磁性越強,可浮性越好[12]。六方磁黃鐵礦具有順磁性,S/Fe 比值相對較小,在其組成成分中鐵原子摩爾分數約為47.8%~47.0%[13],單斜磁黃鐵礦具有鐵磁性,S/Fe 比值相對較大,在其組成成分中鐵原子摩爾分數為47.0%~46.5%[14]。陳北辰[15]提出,磁黃鐵礦的浮選行為會受到其自身硫鐵原子比的影響,硫鐵比越高,磁黃鐵礦的浮選回收率越高。磁鐵礦精礦中磁黃鐵礦難以脫除的主要原因如下:

(1)磁黃鐵礦[16]易泥化,顆粒質量小、動量小、與氣泡的碰撞概率小,磁黃鐵礦礦粒與氣泡之間的能壘難于克服,難以黏附于氣泡表面,加大浮選分離難度。

(2)磁黃鐵礦易氧化,相同條件下是黃鐵礦氧化速度的幾十倍。易在磁黃鐵礦表面生成FeO(OH),Fe(OH)3等親水層[17],加大黃藥類捕收劑在其表面吸附的難度,可浮性降低。

(3)梁冬云[14]通過浮選試驗證明了單斜晶系磁黃鐵礦的可浮性優于六方磁黃鐵礦,兩者可浮性的參差不齊,導致在同一選別條件下無法將兩種晶系的磁黃鐵礦同時從高硫磁鐵礦中有效脫除。

(4)從磁鐵礦精礦中難以脫除其中的單斜磁黃鐵礦[18-19]。在磁選分離過程中,因單斜磁黃鐵礦有磁性[20],易富集于磁鐵礦精礦中,因此磁黃鐵礦與磁鐵礦通過磁選分離是很難的[21-22],磁選后,剩磁作用還會使二者發生磁團聚,讓磁鐵礦和磁黃鐵礦通過磁選法進行分離變得更加困難[23]。

1.2 浮選脫硫工藝

1.2.1 浮選脫硫工藝

浮選法是目前脫除磁鐵礦精礦中硫的主要方法,浮選法用于磁鐵礦精礦脫硫時,污染少,效果好,但成本高,浮選一般在酸性下效果很好,而酸性條件下又不利于設備維護,而輔加磁選又可助脫其中磁性較差的六方磁黃鐵礦。

階段磨礦-階段浮選脫硫工藝適于處理嵌布粒度較細、含硫類型(磁黃鐵礦和黃鐵礦)單一的鐵礦石,適當磨礦還能有效擦洗硫化礦表面的氧化薄膜,但過磨又會使磁黃鐵礦等含硫礦物泥化,聚集在鐵精礦表面,不利于浮選分離。張建超[24]針對江西某銅鐵礦處理產出的鐵精礦含硫高的問題(硫主要以磁黃鐵礦和黃鐵礦的形式存在),將試樣磨礦至細度為-45 μm 占70.68%,進行了2 次反浮選,戊基黃藥作為捕收劑,選用氟硅酸鈉作活化劑,最終精礦含硫量降至0.39%。李博琦[25]針對吉林某選廠S 品位為0.64%的高硫鐵精礦進行了脫硫試驗(硫主要以磁黃鐵礦的形式存在),比較了磨礦后浮選和直接浮選兩種選別工藝:磨礦后再浮選最終硫品位為0.104%;直接浮選最終鐵精礦硫品位為0.112%。云南某鐵礦石鐵品位較低僅為20.18%,硫含量高,謝峰[26]采用階段磨礦階段選別反浮選工藝,最終得到鐵品位為64.15%、S 含量低至0.26%的合格鐵精礦。劉興華[27]對朝陽新華鉑礦磁鐵礦精礦進行了浮選脫硫試驗(硫主要以磁黃鐵礦的形式存在),對該磁鐵礦精礦再磨至-0.044 mm 含量占85%,選用捕收劑丁黃藥與異丁基黃藥混合,進行了1次粗選2 次精選,最終獲得硫含量為0.43%的鐵精礦,S 去除率達53.16%。徐修生[28]進行了磁鐵礦與磁黃鐵礦的分離試驗,在-76 μm 占85%的情況下,進行了一次粗選兩次精選反浮選試驗,最終獲得硫品位低至0.25%的鐵精礦。

麥笑宇[29]針對含硫0.22%的金山店鐵精礦采用丁基黃藥、松醇油進行一次反浮選,使得鐵精礦硫含量降到了0.04%,脫硫效果顯著。在磁選工藝的合適地點放置德瑞克高頻細篩,能有效克服磁選磁團聚給浮選帶來的影響。孫炳泉[30]在浮選前脫磁處理消除磁團聚,可以使磁黃鐵礦回收率從78.69%提高到83.07%,脫硫效果顯著。張錦瑞[31]通過浮選前脫磁處理硫品位為1.92%的含磁黃鐵礦的磁鐵礦,最終得到硫品位為0.20%的鐵精礦。龍冰[32]發現柿竹園磁鐵礦粗精礦礦石粒度細、含硫高(硫主要以磁黃鐵礦的形式存在),決定先脫磁再反浮選脫硫,捕收劑選用丁基黃藥與丁銨黑藥,再通過階段磨礦階段選別,最終獲得含硫0.99%的磁鐵礦粗精礦。

1.2.2 浮選脫硫藥劑

晶體中缺鐵結構導致磁黃鐵礦易被氧化,是降低磁黃鐵礦可浮性的主要原因,合理使用活化劑[33]則成為了浮選法脫硫分離的主要研究方向。

目前浮選脫硫活化劑主要有:(1)無機酸類,如磷酸、硫酸、碳酸等;(2)有機酸類,如醋酸、草酸、羧酸等;(3)無機鹽類,如硫化鈉、氟硅酸鈉、碳酸鹽、硫酸鹽、銨鹽等。國內最常用的活化劑主要是硫酸和CuSO4,大部分選礦廠還采用多種活化劑組合的方式,而伴隨著工藝、設備的不斷更新,大量新型藥劑也不斷得到驗證并涌入市場。

李亮[34]利用新型活化劑MHH-1 對新疆地區某鐵選廠和進口某高硫磁鐵礦精礦(硫化礦物主要為 Fe1-xS和 FeS2)進行反浮選脫硫 ,最終可實現鐵精礦含硫量均降到0.27%以下,效果比普通活化劑好,且成本較低。某高硫鐵精礦鐵品位為60%、含硫高達4.15%,主要含硫礦物為磁黃鐵礦,黃榮強[35]對鐵精礦進行細磨、加活化劑碳酸鈉,浮選后硫含量降到了0.45%。寧發添[36]針對某磁鐵礦精礦含硫高的問題(其中硫化礦物主要為磁黃鐵礦),以碳酸銨為調整劑、GN 為捕收劑、GA 為活化劑,在弱堿性的礦漿中反浮選脫除硫,得到的鐵精礦含硫低至0.18%。為脫除山東萊州鐵精礦中的磁黃鐵礦,李桂芹[37]添加硫酸銅以及氟硅酸鈉作活化劑,浮選掃選尾礦再磁選,使鐵精礦中硫含量降低至0.42%。常富強[38]針對云南龍陵磁鐵礦高含硫的問題(硫化礦物主要為磁黃鐵礦和黃鐵礦),通過試驗對比了不同類型活化劑效果,結果發現在140 g/t 用量的硫酸銅與200 g/t 的硫酸組合使用時,鐵精礦中硫含量從0.95%降到了0.2%。

雖然對磁黃鐵礦活化機理研究較少,但目前認為黃鐵礦和磁黃鐵礦活化機理基本一致,兩者可以通用。針對磁黃鐵礦被抑制原因,活化劑活化機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39]研究:(1)與礦漿中Ca2+、Fe2+、Fe3+、OH-反應時,生成難溶鹽或絡合物,從而消除這些離子的不利影響,如活化劑的 SO42-等陰離子能消除 Ca2+等的影響,大量研究表明磁黃鐵礦容易受到溶液中鈣離子的抑制,因為其易與磁黃鐵礦表面氧化產生的SO42-離子反應,生成硫酸鈣親水薄膜[40];(2)H+等陽離子能降低礦漿 pH 值,清洗礦物表面的親水膜,露出新鮮表面,如加入H+、銨鹽或硫酸鹽等,能與礦物表面親水物質CaSO4、Ca(OH)2和 Fe(OH)3等發生反應,去除了磁黃鐵礦表面的親水膜,露出新鮮表面;(3)提高自身氧化電位,防止氧化的進一步進行,有研究[41]結果表明,磁黃鐵礦被石灰抑制后,硫酸、草酸對其均可活化,且草酸的活化效果更明顯,其活化機理[42]是,降低溶液的pH 值,提高了磁黃鐵礦表面氧化電位,抑制礦物表面的氧化,還能絡合溶液中過量的鈣離子,防止鈣離子與磁黃鐵礦表面硫酸根離子反應生成硫酸鈣親水膜;(4)與硫化鈉鹽類反應,產生HS-,可排擠在磁黃鐵礦表面生成的CaSO4等親水薄膜,還會吸附在磁黃鐵礦表面上,進而氧化生成單質硫,利于捕收劑的吸附。

所以目前來看,活化理論和新型活化劑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43-46]。大量試驗均驗證了活化磁黃鐵礦是高硫磁鐵礦精礦浮選脫硫的必要手段[47-53]。

1.3 微生物脫硫

微生物脫硫是一個由好氧、嗜酸性鐵或硫氧化細菌或古細菌使金屬硫化物氧化至金屬離子和硫酸鹽的過程[54-56],是一種有效的鐵精礦脫硫方法,同時也是對環境污染較低的一種方法?,F有研究主要從微生物生長、選育,微生物與礦物的作用等方面展開?,F如今國內外研究者已經對鐵精礦微生物法脫硫做了大量的研究[57-59]。盧夢[60]以嗜酸菌 LM-1( 嗜酸菌群)與菌株 LM-2(嗜酸性氧化亞鐵硫桿菌(T.f 菌)對鐵精礦進行脫硫試驗,結果表明嗜酸菌群對鐵精礦的脫硫率達到 79.8%, 含硫量從 2.08%降到 0.42%,T.f 菌對鐵精礦的脫硫率達到 45.7%,含硫量從 2.08% 降到1.13%。劉德洪[61]也采用了微生物法對朝鮮某朝鮮硫鐵礦燒渣經磁選后獲得的鐵精礦進行了脫硫處理,采用的微生物是氧化亞鐵硫桿菌,最終含硫量從1.14%降到0.45%,脫硫率達60.5%。Qin 等[62]的研究結果表明,混合嗜酸菌與氧化亞鐵硫桿菌可有效降低鐵精礦中的硫含量,30 d 內硫脫除率分別為79.8%和45.7%。

微生物浸出技術是生物、冶金、化學和礦物等多學科交叉的一門技術。截至目前,據報道[63-66]可用于浸出硫化礦物的微生物有多種,在有氧的情況下,它們可通過氧化硫化礦物、.gog 鐵離子以及元素硫等來獲得能量,并依靠固定碳或一些有機營養物而生長。經長期研究,目前主要鐵精礦脫硫的微生物如表1 所示:

表1 鐵精礦脫硫的微生物匯總表Table 1 Microbial summary table for desulfurization of iron concentrate

截至目前,關于鐵精礦生物浸出[67-68]金屬硫化物的機理一直存在著很多爭議,而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占據著主導地位。

(1)直接作用機理

直接作用機理[69]是指細菌吸附在礦物表面,通過釋放相應酶促進硫化物溶解的過程。

但是更深層次的研究結果顯示,直接作用機理[70]并沒有真實發生,金屬硫化物的細菌氧化是通過Fe3+和H+對其晶格的腐蝕作用所導致的,而并非細菌的酶的催化作用所導致。

細菌與鐵精礦直接作用是微生物鐵精礦脫硫的一種重要的方式。細菌直接附著在硫化礦上,盧夢[60]利用鐵氧化酶和硫氧化酶的催化氧化作用,將表面的硫化礦溶解為可溶性硫酸鹽進入到浸出液中,從而降低硫含量。

(2)間接作用機理

硫化礦的浸出過程是將三價鐵作為中間體的氧化還原反應完成的,三價鐵作為氧化劑氧化金屬硫化物,產生了二價鐵離子和元素硫,在細菌浸出過程中,會將二價鐵氧化成三價鐵,最終三價鐵又重新參與到溶解反應過程中,構成了一個氧化循環。反應過程產生的元素硫會被硫氧化菌進一步氧化成硫酸,能消除部分硫膜的覆蓋帶來的抑制作用,并為反應系統提供酸性條件,此過程不一定需要細菌吸附在礦物表面。

據Qin[62]等報道,在細菌A.ferrooxidans 的作用下,Fe2+被氧化為Fe3+后,Fe3+作為氧化劑氧化硫化礦,生成Fe2+和S0。A.ferrooxidans 又將Fe2+和S0依次氧化為Fe3+和SO42-。Fe3+還可以氧化鐵精礦中的硫,從而顯著提高浸出率[71-73]。

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其作用機理如圖1 所示。

圖1 硫化礦物細菌浸出直接/間接作用機理Fig.1 Direct/indirect mechanism of bacterial leaching of sulfide minerals

(3)聯合作用[74]機理

在浸出過程中既有細菌直接作用,又有經鐵離子氧化的間接作用,尤其是有鐵離子的情況下,很多時候這兩種作用都會同時發生,只是說兩種作用的主次不一樣。馮雅麗[75]以含硫量為 3.18%的黃鐵礦燒渣為研究對象,利用氧化亞鐵硫桿菌進行黃鐵礦燒渣脫硫,研究了礦漿濃度、Fe3+及 pH 值對脫硫率的影響。研究表明,T.f菌對黃鐵礦燒渣脫硫是直接浸出作用與間接浸出作用的結合,將硫含量降至 0.42%,達到了冶煉鋼鐵原料的標準。

雖然微生物法脫硫的效果非常顯著,但同樣存在缺陷,其浸出時間過長,效率太低,微生物菌體的培養環境也隨礦物種類、季節、地域的不同受到很多的限制,均需要大量的試驗去改善[76],且當前利用微生物法脫硫的各項研究還不夠完善,大多數為小型試驗或者批量試驗。在機理方面,雖然目前關于金屬硫化礦物細菌浸出方面的研究有很多,但對機理的認識還不是很統一,存在著一些爭議,因此,為更好地了解細菌如何溶解或暴露金屬硫化物,繼續探究細菌對硫化礦物的浸出機理很有必要。

1.4 聯合脫硫工藝

硫含量對冶煉產品的工業性能會有嚴重的破壞[75]。在實際生產中鐵精礦中硫含量是決定鐵精礦產品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高硫磁鐵礦精礦中的強磁性的磁黃鐵不能通過磁選分離,必須聯合其他工藝。常見的有磁選-浮選工藝、磁選-磨礦-浮選、磁選-焙燒-浮選工藝[76]。

對于理論品位低、含硫種類多的弱磁性鐵礦石,通過磁選-浮選聯合工藝可得到雜質含量低的鐵精礦,有效提高產品質量。馬崇振[77]針對國外某高硫鐵礦先采用階段磨礦階段磁選,進而采用一次粗選三次精選三次掃選的反浮選進行脫硫(硫化礦物主要是磁黃鐵礦),最終得到了鐵精礦硫含量0.047%、硫脫除率97.35%的良好選別指標。齊銀山[78]針對山東牟平某含硫0.402%的選鐵尾礦(硫化礦物主要是磁黃鐵礦),先弱磁選預處理,粗精礦磨礦至-0.076 mm 占92%,采用一粗二掃浮硫,最后經一段弱磁選,得到鐵精礦含硫0.915%的選礦指標。蒙古國某磁鐵精礦含硫較高,李永亭[79]采用磨礦+反浮選+磁選工藝,該工藝獲得的鐵精礦含硫0.35%,達到了降硫的目的。羅帥[80]對原礦硫品位為3.92%的云南某高硫鐵礦(硫主要以黃鐵礦和磁黃鐵礦的形式存在)進行了脫硫試驗。對磁選拋尾后得到的鐵精礦,先經過磨礦,再進行了一次粗選一次精選二次掃選浮選,尾礦再進行一次磁選,獲得含硫量為0.29%的鐵精礦。趙志強[81]對云南某高硫鐵礦石(主要硫化礦物為磁黃鐵礦和黃鐵礦)進行了脫硫試驗,將磨礦細度定為-74 μm 占60%,經1 次弱磁選,再對弱磁選精礦進行反浮選,選用組合活化劑NC 和新型捕收劑DY,最終獲得的優質鐵精礦含硫低至0.08%。孟憲瑜[33]發現,在弱酸性介質中添加硫化鈉和硫酸銅組合可以強化磁黃鐵礦浮選,然后采用先浮選后磁選的聯合工藝,最終鐵精礦中硫的含量降到0.11%。

劉占華[82]針對經過浮選產生的S 含量為5.87%的高硫鐵尾礦,采用磁選-直接還原焙燒聯合工藝方法獲得S 含量0.39%的直接還原鐵產品。余俊[83]針對巴彥淖爾高硫鐵礦,在800 ℃條件下將含硫的鐵礦物進行焙燒,得到的鐵精礦品位58.27%、硫品位0.43%。由于焙燒過程中硫被氧化產生SO2、SO3等污染物污染環境,且焙燒成本較高且對選廠的密閉環境要求較高,故焙燒-浮選聯合工藝沒有得到大范圍推廣。

2 高氟磁鐵礦精礦脫氟工藝研究現狀

螢石礦物屬等軸晶系,晶形多呈立方體,少數為菱形十二面體及八面體。螢石常與石英、方解石、重晶石、高嶺石、金屬硫化礦物共生。目前,我國針對螢石礦的選礦方法主要是手選法、重選法、浮選法[84]。而目前現有技術中,針對微細粒礦物最好的選別方法便是浮選,同時也是目前分離螢石與磁鐵礦的最佳方法[8]。

在螢石的浮選過程中,常用的捕收劑有脂肪酸類、烷基磺酸鹽及烷基硫酸鹽類、磷酸類等,另外有研究人員使用胺類捕收劑也取得了較好的浮選效果。目前最常用的是脂肪酸類捕收劑,特別是油酸,由于其價格低廉、捕收性能好,且能在礦物表面形成穩定的化學吸附,因而長期被應用于螢石的浮選。

康德偉[85]針對白云鄂博磁選鐵精礦氟含量較高的問題,進行了反浮選脫氟試驗,該礦石氟含量為2.40%,用GE-28 作為捕收劑,采用1 次粗選1 次精選浮選流程,獲得了氟含量為0.42%的磁鐵精礦。石小敏[86]將餐飲廢油經預處理、皂化、酸化等步驟合成出了JZQ-F 捕收劑,應用于鐵精礦反浮選脫氟試驗后,獲得了良好閉路試驗指標:鐵精礦中鐵品位達到67.31%,鐵回收率96.50%,氟品位降低到0.36%??档聜87]針對包頭某鋼鐵廠鐵精礦脫氟問題,使用兩種不同的捕收劑TF-1 和GE-28 分別對鐵精礦進行脫氟研究,采用“一粗一掃一精”的閉路試驗流程,使用捕收劑 TF-1 比捕 收劑 GE-28 降低氟含量 0.16%,鐵精礦品位提高 0.20%。歐陽崇鐘[88]對某高氟鐵礦進行了脫氟的工藝研究,采用階段磨礦-階段弱磁選-弱磁鐵精礦反浮選-浮選尾礦再磨再選工藝流程,獲得氟含量為0.38%的鐵精礦,脫氟效果良好。溫貴[89]對包鋼白云鄂博鐵礦原選廠磁鐵礦采用了階段磨礦、階段弱磁選、反浮選工藝,浮選精礦氟含量降低了0.01百分點達到0.26%。丘世澄[90]對某碳酸鹽型低品位螢石進行工藝試驗,采用脫硫-粗選螢石-精選,通過1 次粗選5 次精選2 次掃選,獲得的螢石精礦CaF2品位為98.07%、回收率為80.80%。

3 高硫氟磁鐵精礦脫硫氟新方法

高硫氟磁鐵精礦脫硫氟的研究報道中,反浮選異步脫硫脫氟是常規的方法。從鐵礦脫硫、脫氟技術的研究可知,異步脫硫脫氟存在流程相對復雜、藥劑添加種類多、藥劑用量大等諸多問題。硫酸銅常作為脫硫過程中的活化劑,張波[91]發現,銅離子、鐵離子活化螢石效果很好,在堿性條件下,銅離子、鐵離子會形成氫氧化物、絡合物沉淀,吸附在螢石的表面,為捕收劑創造吸附的活性位點,實現了對螢石的活化。歐陽崇德[88]采用水玻璃作抑制劑、脂肪酸類藥劑CY-50 作捕收劑,對鐵精礦進行選擇性脫氟試驗,取得較好的脫氟效果。而螢石浮選常使用的抑制劑水玻璃,還能作為分散劑,有效減少因為磁團聚帶來的浮選脫硫問題,為硫氟同步脫除奠定了基礎。

一直以來,包鋼生產燒結礦或球團礦的主要含鐵原料都是自產的白云鄂博鐵精礦,針對包鋼磁選鐵精礦硫氟超標問題,其中氟元素主要以螢石、氟碳鈰礦等形態存在,硫主要以黃鐵礦和磁黃鐵礦的形式存在。為了實現對高硫氟磁鐵礦精礦硫氟的高效率、低成本脫除目標,結合磁黃鐵礦以及螢石礦物學特征,作者進行了一系列反浮選同步脫氟脫硫初步探索試驗,主要是黃藥類捕收劑與黑藥組合,同步加入脂肪酸類捕收劑,添加活化劑草酸、分散劑六偏磷酸鈉以及pH 調整劑等藥劑,初步結果顯示,相比分步脫硫脫氟試驗效果,同步浮選硫和氟的回收率均大幅上升,效果顯著,因此,含硫含氟磁鐵礦精礦同步反浮選展現出較好前景。

而關于高效脫硫脫氟捕收劑以及調整劑實現硫氟的同步浮選技術今后是否能有效實施,主要在于以下2 個方面:(1)不同礦物藥劑同步添加是否會出現礦物的競爭吸附,降低目的礦物的捕收效果。(2)能否在實現硫氟有效回收的同時也能實現對磁鐵礦物的有效抑制。

4 結語

雖然我國鐵礦儲量大,但是礦床種類多,成因及成礦條件較為復雜,開采難度越來越大。高品質的鐵礦產品生產是21 世紀以來中國礦業一直追求的目標。鐵礦石中含硫含氟量越低越好,而浮選法在磁鐵礦脫硫脫氟工藝中普遍應用,磁黃鐵礦的藥劑研究方向主要在活化劑和捕收劑上,螢石浮選藥劑的研究方向則集中在抑制劑和捕收劑方面,而在同步浮選脫硫脫氟工藝研究中,新型組合捕收劑及活化劑的開發則是高硫氟磁鐵礦脫硫脫氟技術的主要發展趨勢,同時,在同步浮選脫硫脫氟過程中實現對磁鐵礦的選擇性抑制也將是此類磁鐵礦資源高效開發的重點。突破傳統脫硫脫氟工藝,尋求更為高效的脫硫脫氟新方法,更有望實現高硫氟磁鐵礦石脫硫、脫氟。

猜你喜歡
鐵精礦活化劑含硫
一種基于鐵精礦采選精益成本六環六控數字化管控方法
兩親聚合物活化劑對稠油的拆解-聚并作用及其動態調驅機理
白馬釩鈦磁鐵礦提質降雜研究及工業實踐
一種應用于高含硫氣井的智能取垢器系統設計
含硫柳汞廢水處理方法研究
攀西地區釩鈦鐵精礦球團制備工藝及應用
高分子量活化劑性能及其對稠油的拆解降黏與解吸附作用*
奇菌植物基因活化劑對甜菜產質量的影響
全球向低含硫清潔燃料看齊
新疆某鐵礦粗精礦制取超級鐵精礦的試驗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