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前急救有效出診2 448例流行病學分析

2023-11-16 07:04吳文思李軍軍楊華盛劉喬保
現代醫藥衛生 2023年21期
關鍵詞:疾病譜時間段月份

林 翔,吳文思,李軍軍,林 辰,楊華盛,劉喬保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福建 福州 350108)

院前急救是急診醫療服務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急危重癥患者發病初期給予及時、有效的現場搶救為患者接受進一步診療創造時間和條件,對挽救患者生命、減少傷殘率、死亡率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1-3]。院前急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地區人民享有相應醫療急救服務的水平及醫療工作管理的水準[4]。了解本區域院前急救流行病學特點及疾病譜可提高院前急救質量,對院前急救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5]。為了解急救患者流行病學及疾病譜特征,本研究對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院前急救患者相關資料進行了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1.1.1研究對象 收集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本院2 935例院前急救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2023KS-33-1)。

1.1.2納入標準 (1)院前急救有效出車;(2)資料齊全。

1.1.3排除標準 (1)“120”指揮中心通知任務取消;(2)患者或家屬取消出診或自行來院;(3)到現場未見患者;(4)患者拒絕就診、不配合登記信息。

1.2方法

1.2.1資料收集 統計院前急救呼救時間,以及患者性別、年齡、疾病診斷等信息。

1.2.2疾病診斷與分類 參照國際疾病分類標準分為創傷、神經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精神和行為障礙、酒精中毒、理化疾病、五官科疾病、孕產婦疾病、其他疾病(皮膚和皮下組織疾病、肌肉骨骼系統和結締組織疾病、內分泌營養和代謝疾病、血液系統疾病、免疫性疾病、腫瘤)12種。

1.2.3流行病學與疾病譜 統計院前急救在不同時間段、不同月份的分布,以及不同性別、年齡的多發疾病分布,不同疾病的構成比等。

2 結 果

2.1出診情況 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共出診2 935車次,有效出診2 448次,有效率為83.41%。

2.2時間分布 06:00-21:59為院前急救的主要呼救時間段。有2個高峰時間段,第1個高峰為08:00-09:59,占10.17%(249/2 448);第2個高峰在18:00-19:59,占11.40%(279/2 448)。深夜至清晨逐漸減少,凌晨04:00-05:59院前急救次數最少,僅占4.04%(99/2 448)。見圖1。

圖1 院前急救時間段分布特征

2.3月份分布 10月份最多,占10.17%(249/2 448),2月份最少,占6.17%(151/2 448)。秋季(9、10、11月份)較多,占29.67%(726/2 448),冬季(12、1、2月份)較少,占22.59%(553/2 448)。見圖2。

圖2 院前急救月份分布特征

2.4性別、年齡分布 2 448例院前急救患者中男1 493例(60.99%),女955例(39.01%),男女比例為1.56∶1.00。院前急救患者年齡10個月至99歲,平均(40.40±21.17)歲,男性平均年齡(40.15±20.97)歲,女性平均年齡(40.78±21.49)歲,不同性別患者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8.910,P=0.113)。各年齡段患者中男性均多于女性,但僅30~<45歲患者性別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年齡段院前急救患者性別分布情況[n(%)]

2.5疾病分布 2 448例院前急救患者中創傷排第1名[1 225例(50.4%)],排第2~4名者依次為神經系統疾病[287例(11.72%)]、呼吸系統疾病[190例(7.76%)]、循環系統疾病[176例(7.19%)],前4種疾病占76.72%(1 878/2 448)。見表2。

表2 院前急救患者疾病分布

2.6不同院前急救疾病患者性別比較 不同院前急救疾病患者性別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排前4名院前急救疾病患者中男性均多于女性。見表3。

表3 不同院前急救疾病患者性別比較[n(%)]

2.7排前4名院前急救疾病患者性別、年齡比較 排前4名院前急救疾病患者中男1 141例,占60.76%(1 141/1 878);女737例,占39.24%(737/1 878)。排前4名院前急救疾病患者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排前4名院前急救疾病患者年齡分布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創傷集中分布在15~<60歲人群,神經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集中分布在45歲及以上人群,呼吸系統疾病集中分布在15~<30歲人群。見表4。

表4 排前4名院前急救疾病患者性別、年齡比較[n(%)]

2.8排前4名院前急救疾病時間分布 排前4名院前急救疾病時間段分布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創傷主要集中在08:00-09:59、18:00-19:59;神經系統疾病集中在10:00-21:59;呼吸系統疾病集中在18:00-19:59;循環系統疾病未見明顯高峰期。見表5、圖3。

表5 排前4名院前急救疾病時間分布(n)

圖3 排前4名院前急救疾病與時間段的分布特征

2.9排前4名院前急救疾病月份分布 排前4名院前急救疾病不同月份分布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創傷主要集中在10-12月份;神經系統疾病在10-12月份發生較多;呼吸系統疾病在9、3月份發生較多;循環系統疾病無明顯高峰期。見表6、圖4。

表6 排前4名院前急救疾病月份分布(n)

圖4 排前4名院前急救疾病與月份的分布特征

3 討 論

隨著急診醫療服務體系的逐步完善和群眾對院前急救服務需求的不斷增強,高質量的院前急救顯得尤為重要[6-7]。本研究通過對院前急救患者病歷資料進行統計,以了解院前急救流行病學特點及疾病譜分布情況,旨在為院前急救人員科學培訓、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合理配置急救資源及民眾急救知識重點宣教提供理論依據。

3.1出車次數及時間分布 本研究結果顯示,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總出診2 935次,有效出診2 448次,有效率為83.41%,空診487次,空診率為16.59%??赵\率與石河子市的15.55%[8]、襄陽市的17.3%[9]相近,高于昆明市的7.4%[10]、北京市的6.4%[11]。說明福州地區院前急救的有效利用率尚有待于進一步提高。過高的空診率會嚴重浪費急救資源,延誤真正需要得到救治的危重患者的病情。為避免急救資源的浪費,需做好急救常識科普,提高群眾自救互援意識;加大“120”宣傳力度,引導市民合理呼救;增設“120”急救網點,縮短急救半徑;加強接警員培訓,降低調度信息錯誤率[12]。本研究結果顯示,院前急救以06:00-21:59為主要呼救時間段,與人們生活起居、學習工作等習慣相近;以08:00-09:59、18:00-19:59為高峰時段,可見一天中人們工作、生活活躍階段也是院前急救發生的高峰時段。因此,在此期間接診患者時要充分考慮堵車等客觀現實原因,并注意呼叫等待時間,盡量讓患者獲得及時、有效的院前救治[13]。 2、8月份均較其前一個月有明顯下降,且其后一個月又明顯升高,可能與大學城放假期間人員活動減少形成院前急救減少,而在開學后人員活動增多形成院前急救量增多有關。

3.2年齡及性別分布 本研究結果顯示,院前急救患者平均年齡(40.40±21.17)歲,主要集中于15~<60歲[74.67%(1 828/2 448)]。與其他研究的人口分布不同。這種患者年齡分布可能與福州地區以師生和務工人員為主的人口分布特征有關,故青年與中年人群居多。本研究院前急救患者中男1 493例(60.99%),女955例(39.01%),男女比例為1.56∶1.00,年齡段男性患者均多于女性。與張婷婷[14]研究結果相似;30~<45歲患者中男性患者明顯多于女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赡芘c該年齡段男性比女性身體活動和社交活動更多,容易導致急性創傷性事件或更易成癮飲酒、吸煙等不良生活習慣,以及更大的社會壓力導致疾病增加有關[15]。

3.3疾病分布 本研究結果顯示,創傷為福州地區排第1名的院前急救原因,與國內外研究結果一致[16-17]。據統計,我國每年創傷患者達百萬例,因創傷所致的死亡人數超過50萬例[18]。創傷的主要發生時間段在08:00-09:59和18:00-19:59,創傷的發生時間與人們生產和生活時間高度相關,特別是上下班的早高峰期和晚高峰期,交通流量大,人員密集,這些均是導致意外傷害發生率增加的重要原因。創傷主要發生在秋季??赡芘c福州地區季節氣候及道路情況有關,給急性創傷事件造成了客觀和主觀條件。有研究表明,秋季天氣適宜,人們出行及活動較多,發生創傷的風險也相應升高[19]。本研究結果顯示,發生創傷的主要人群為15~<60歲,以男性為主,與北京[11,18]、上海地區[20]研究結果相似。宋瑞娟[21]研究表明,年齡是意外傷害的獨立危險因素,與環境因素及心理生理行為因素相互影響。15~<60歲人群是社會生產、生活主力軍,外出工作、交通及從事社會活動頻繁。同時,大部分危險的工作多由男性承擔,所以,創傷患者中男性較多。創傷具有突發性,時間不確定,病情較為嚴重,且病情發展迅速,病死率較高,傷亡過程評估難度較大,對院前急救人員的急救能力及現場應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加強醫務人員對創傷診治的培訓,也需要加強廣大群眾對危險行為的防范意識。在傷后1 h 盡快救治對降低致殘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義[22-23]。本研究排第2~4名者依次為神經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不同于上海、北京、廣州等調查結果[5,13,20],其差別原因可能與福州地區患者多為青年、中年人群有關,即年齡段分布的不同造成疾病譜的不同。呼吸系統疾病以青年人群為主,可能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間青年人群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熱癥狀需用“120”轉運有關。國內研究表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對院前急救疾病譜中發熱的呼叫事件產生了明顯影響[24]。針對這種情況,可建立完善的發熱轉運通道,減少對院前急救資源的占用。DALAKISHVILI等[25]發現,隨著年齡升高,循環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構成比增加,創傷構成比下降,與本研究結果一致,表明隨著年齡增長,心、腦血管疾病的突發已成為威脅居民健康的主要緊急事件。且這2類疾病的預后與救治措施、救治時間密切相關[26]。因此,應加強院前急救醫護人員對心、腦血管疾病救治技能的培訓,提高對老年人群心、腦血管疾病突發情況的預防和應對能力,實現現場第一時間關鍵性醫療急救措施的實施,以提高院前急救質量和效率。同時,還應在老年人群中宣傳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知識,做好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老年人群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綜上所述,本院的院前急救疾病譜及流行病學具有其特點,掌握疾病譜的構成和時間分布規律,根據不同疾病的呼叫高峰時間合理配置醫療資源,既需要加強民眾對急救知識的宣教,提高民眾自救互救意識和能力,合理應用急救資源;也需要加強急救人員對中青年人群,尤其是男性的創傷和老年人群突發心、腦血管疾病的應對能力,優化相應的急救流程,不斷提高院前急救效率,降低急重癥患者死亡率和致殘率。本研究以性別、年齡、時間為基礎,對福州地區院前急救的疾病類型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為專業人員的組織培訓和院前急救的合理分配提供了理論依據。

猜你喜歡
疾病譜時間段月份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譜
夏天曬太陽防病要注意時間段
2016—2018年上海市奉賢區院前急救疾病譜特征及動態變化
12月是最殘酷的月份
發朋友圈沒人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譜探析
不同時間段顱骨修補對腦血流動力學變化的影響
基層社區院前急救疾病譜7814例分析
不同時間段服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療老年非杓型高血壓患者31例
2月份國內煤炭需求依然旺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