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汀類藥物防治腦卒中的作用機理、用藥指導及不良反應

2023-12-02 12:43賈紅芳葉雪趙穎董林森
中國藥物濫用防治雜志 2023年10期
關鍵詞:類藥物膽固醇服用

賈紅芳,葉雪*,趙穎,董林森

(天津康復療養中心神經內科1,重癥醫學科2,天津 300381)

腦卒中是指由于腦血管破裂、腦供血阻塞導致的腦組織壞死的總稱,對發病初期的腦卒中患者應給予積極的治療,可阻止疾病進一步發展,減輕腦損害。臨床治療腦卒中疾病中,應根據患者不同病因、發病機制、臨床類型、發病時間等情況確定治療方案,給予個體化治療,發揮積極影響[1]。他汀類藥物是一種3 羥甲基戊二酸單酰輔酶A 還原酶抑制劑,可通過降低血液中的LDL-C、TG 的水平減少脂質在血管內皮細胞的沉積和侵襲,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減緩動脈粥樣硬化發生,從而減少腦卒中的發生[2]。本文對他汀類藥物應用于該病治療的相關進展進行綜述,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1 他汀類藥物防治腦卒中的作用機理

1.1 藥物作用機理

他汀類藥物,內含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成分,其HMG-COA 為膽固醇合成限速酶[3]。該藥物與HMG-CoA 還原酶的親和力強,較HMGCoA 與MG-CoA 還原酶高2000~20 000 倍,當人體服用他汀類藥物后,可抑制HMG-COA 還原酶,阻斷體內HMG-COA 轉化,減少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使肝細胞內膽固醇的生物合成減慢,并反射性引起細胞膜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體表達增加,加快血漿清除LDL,同時膽固醇合成減少也可使肝臟合成apoB100 減少,從而降低血清總膽固醇TC 及LDL-C 水平,發揮調脂作用[4]。樊春荔等[5]研究指出,應用他汀類藥物治療腦卒中,控制好藥物劑量,可提升臨床療效,降低他汀類藥物不良反應。崔海峰[6]研究指出,腦卒中患者服用他汀類藥物治療的短期療效顯著,不會增加顱內出血情況,有利于患者恢復。高膽固醇是腦卒中發作的危險因素,降低人體膽固醇,也是防治腦卒中發作的關鍵,而他汀類藥物具有降脂作用,在腦卒中高危人群中應用他汀類藥物,對于防治疾病發作可達到一級、二級預防作用[7]。

1.2 他汀類藥物種類

就腦卒中患者而言,由于其體內膽固醇水平增高,可通過低脂飲食、增加運動量等降低血脂水平,也可通過服藥他汀類藥物調節體內血脂水平,預防疾病復發[8]。他汀類藥物是一類降脂藥的總稱,可大致分為天然化合物和人工合成化合物,天然化合物包括普伐他汀、洛伐他丁、辛伐他汀、美伐他汀等,人工合成化合物包括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羅伐他汀、氟伐他汀等。市場中常見的他汀類藥物主要有五類,包括瑞舒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以及阿托伐他汀。臨床中常用的降脂他汀類藥物包含洛伐他汀、普伐他汀、羅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其中羅伐他汀調脂作用強,可降低高脂血癥患者體內LDL-C 水平42%~52%,降脂作用強于其他他汀類藥物。劉海梅[9]研究指出,針對臨床腦卒中患者,采用他汀類藥物聯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進行治療,患者凝血功能得到顯著改善,提高臨床治療效果。馬憲等[10]研究指出,與單一他汀類用藥效果比較,采用他汀類藥物聯合普羅布考治療腦卒中患者的效果優異,可降低血脂水平,改善預后。

1.3 他汀類藥物藥效周期

他汀類藥物是臨床中有效的降脂藥,可降低腦卒中發病風險[11]。腦卒中患者在服用他汀類藥物4~6周期間藥效發揮最大作用,可將機體LDL-C 水平降低1 mol/L,降脂效果明顯,在持續用藥后,LDL-C水平維持在穩定水平,且長期服用該藥物不會造成患者體內血脂水平持續降低,并降低病情復發風險[12]。因此,臨床防治腦卒中疾病中,應在患者服用他汀類藥物后4~8 周內,監測患者的肝功能,若肝功能正常,可持續用藥,并在后續治療過程中,每隔半年復查一次,依據病情變化,動態調整用藥方案,以發揮最大藥效[13]。

2 他汀類藥物防治腦卒中的用藥指導

2.1 腦卒中患者用藥指導

在臨床應用中,需結合患者病情,合理選擇他汀類藥物種類與劑量,以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提高疾病治療效果。在患者服用他汀類藥物期間,醫護人員需為其講解藥物治療注意事項;出現發熱、乏力、肌痛、肌壓痛以及肌無力癥狀時,需測量血磷酸肌酸激酶水平,若血磷酸肌酸激酶水平升高且超正常水平5 倍,應立即停藥,保障患者身體健康。趙連博[14]研究指出,應用瑞舒伐他汀+注射用巴曲酶治療腦卒中疾病,療效確切,安全性高,可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及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變情況,發揮治療效果。

2.2 高危人群用藥指導

臨床對于腦卒中高危人群,包括高齡,且既往有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糖尿病、腦卒中病史的患者,需合理使用他汀類藥物,降低LDL-C 水平,從而控制患病風險[15]。針對此類人群,在應用他汀類藥物治療中,需復查血脂水平。對于LDL-C 水平大于26 mmol/L 的患者,可繼續使用該藥物治療,而對于基線LDL-C 水平降至21 mmol/L 以下的患者,需定期監測患者血脂水平。同時,對于高?;颊?,需配合轉變患者生活方式的方案,合理調整降脂藥物用量,加強運動,降低體質量,進而降低LDL-C 水平,調節高膽固醇癥狀,發揮臨床療效[16]。

2.3 共病多藥人群用藥指導

臨床中針對腦卒中共病患者,需采取多重用藥方案進行治療,而由于不同藥物于他汀類藥物作用,對患者產生的影響也不同。相關研究指出[17],對于臨床因共病而服用多種藥物的腦卒中患者,停用他汀類藥物會增加心臟衰竭的風險,影響身體健康?;诖?,應當對共病多藥人群進行用藥指導,如有呼吸系統疾病史、缺血性心臟病史、腦血管病史患者,合理調整藥物劑量,有助于減少用藥負荷。如臨床中因共病服用他汀藥物的患者,辛伐他汀與維拉帕米、地爾硫?合用時,確保辛伐他汀劑量不超過10 mg/d;服用經CYP3A4 代謝的他汀類藥物,避免與替格瑞洛合用,以降低患者橫紋肌溶解風險。對接受達比加群治療的老年患者,避免服用辛伐他汀藥物,以降低出血性卒中的風險[18]。

3 他汀類藥物防治腦卒中的不良反應

他汀類藥物的廣泛使用,雖有較高的有效率,但是同時存在一定的不良反應。該類藥物可對脂肪酸氧化產生不良影響,降低肌膜膽固醇,并消耗類異戊二烯,對鈣穩態、脂類化合物代謝等途徑產生干擾,引發機體自身免疫,造成線粒體功能失調,輔酶Q 和輔酶Q10 表達量的減少,進而導致一系列以下相關不良反應[19]。

3.1 肝損傷不良反應

應用他汀類藥物防治腦卒中,藥物使用不當,有潛在不良反應風險。在用藥過程中發現如果使用他汀類藥物時間過長或劑量過大,往往會對肝細胞造成損害,導致轉氨酶升高,肝功能異常,影響患者身體健康。因此,臨床對腦卒中患者,需規范用藥,合理控制他汀類藥物劑量,不僅可強化發揮藥物降脂作用,降低藥物不良反應,藥物安全性高,也可達到疾病防治目的,發揮積極應用價值[20]。

3.2 骨骼肌溶解不良反應

腦卒中患者使用他汀類藥物會影響肌肉的形成,造成骨骼肌溶解、肌肉不良反應,導致患者出現彌漫性血管內溶血、急性腎功能衰竭等疾病。在患者應用他汀類藥物后,機體中輔酶Q10 的合成被抑制,造成線粒體呼吸功能異常,影響肌細胞能量合成[21];同時,其會使骨骼肌脂質出現沉積,增加細胞質中鈣離子濃度,造成細胞凋亡。針對此類不良反應,臨床需合理調節用藥劑量,采取低劑量藥物治療方案,降低他汀類藥物對腦卒中患者造成的肌肉損害,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22]。

3.3 腦出血不良反應

在實際臨床診治腦卒中疾病中,患者服用大劑量他汀類藥物易造成腦出血,其原因可能為他汀類藥物具有多效性,可影響血小板功能(血小板-4 因子)及凝集因子(t-PA,PAI1),因此理論上他汀類藥物可能促進血腫的擴大,使腦出血風險增加。趙麗瑩等[23]研究指出,使用他汀類藥物治療腦卒中疾病,其用藥劑量與顱內出血風險相關聯。臨床應用他汀類藥物防治腦卒中,由于患者個體不同,他汀類藥物發揮的藥效也不同,實踐治療中需結合患者個體因素,綜合分析選擇合適的用藥方案,以確保達到血脂調節效果,預防疾病發作或復發,阻斷病情進展[24]。

4 總結

綜上所述,臨床中應用他汀類藥物,可發揮降脂作用,調節人體血脂水平,從而有效控制腦卒中發作,合理用藥,調節用藥劑量,在防治該病方面發揮臨床應用價值,降低臨床不良反應,可在實踐中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類藥物膽固醇服用
談談膽固醇
降低膽固醇的藥物(上)
降低膽固醇的藥物(下)
服用二甲雙胍 謹防維生素B12 缺乏
服用三七的“科學打開方式”
服用降壓藥警惕不良反應
膽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藥嗎等7題…
氟喹諾酮類藥物臨床常見不良反應觀察
土家族“七”類藥物考辯
良書每月一副,按編囑服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