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理論與實踐的互動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2023-12-02 22:30韓喜平安睿穎
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 2023年3期
關鍵詞:理論創新中國式現代化社會主義

韓喜平 安睿穎

[內容提要] 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為實現民族復興鍥而不舍的追逐目標,貫穿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以及新時代的歷史進程。中國共產黨人以問題意識為導向,以滿足不同階段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目標指向,創造性地實現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的現代化實踐相結合,完成了從被動卷入到主體性的自覺喚醒,通過對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探索與實踐,實現了從器物層面的現代化到人與物協調發展的整體現代化的突破,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理論??茖W的理論指導為實踐的開展提供了思想來源與智力支持,同時實踐的檢驗也深化了黨對執政規律的認識,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

[關鍵詞] 中國式現代化;社會主義;理論創新

[作者簡介] 韓喜平,經濟學博士,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安睿穎,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人民至上價值及實踐研究”(項目批準號: 2 0 Z D A 0 0 4) ;吉林大學“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與人類文明新形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創新團隊項目“中國式現代化基礎理論研究”(項目批準號: 2 0 2 2 C X T D 0 8)的階段性成果。

理論是行動的先導,重大的實踐都蘊含著重大的理論問題,偉大的實踐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指導?;仡櫚倌挈h史,中國共產黨人進行的革命、建設、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說,都是圍繞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開的。在不斷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過程中,我們對現代化的探索經歷了“工業化—四個現代化—中國式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這一不斷深入的過程。在大歷史觀下厘清這一發展歷程,深化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特征、本質要求及其發展規律的認識,能夠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智慧。

一、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由被動卷入到主動探索中國的現代化道路

現代化是人類文明發展與進步的顯著標志,是社會實踐的必然結果。從世界范圍內來看,現代化始于1 6世紀前后的西歐,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啟、新航路的開辟、資產階級革命浪潮的產生而興起。因其促進了生產方式的變革,推動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成為世界各國追求的目標。西方國家占據了現代化發展早期優勢,掌握了對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建構權和解釋權,并通過殖民擴張和掠奪加速自身的發展,一舉成為世界強國,因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成為發展落后國家的現代化樣板。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指出:“資產階級使農村屈服于城市的統治,……它使未開化和半開化的國家從屬于文明的國家,使農民的民族從屬于資產階級的民族,使東方從屬于西方?!盵 1]“各個相互影響的活動范圍在這個發展進程中越是擴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閉狀態由于日益完善的生產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間的分工消滅得越是徹底,歷史也就越是成為世界歷史?!盵 2]現代化的進程將世界歷史劃分成現代化的西方和“從屬于西方”的東方社會。

中國現代化道路的開啟是在西方世界的擴張下被動展開的。鴉片戰爭后,伴隨著世界現代化進程,當時的中國遭遇了亙古未有的危機與挑戰。落后就要挨打,在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的民族危亡時刻,無數仁人志士尋求以各種方式挽救民族和國家,先后進行了洋務運動、維新變法、辛亥革命等運動,希望改變中國落后的社會面貌。其中,向西方學習現代化的歷史經歷了一個由“器物—機制—制度—文化”的摸索過程,也由此開啟了中國對現代化的理論探索?!艾F代化”一詞最早出現于1 9 2 2年的《東方雜志》,文中稱頌了阿富汗模仿日本明治維新所啟動的現代化改革; 1 9 3 3年我國近代主要刊物《申報》還曾專門設立一個討論現代化問題的專欄,這是我國首次關于現代化問題的大討論。[ 3]但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無論是對現代化的早期實踐還是理論探索,都尚未從根本上解決實現現代化的民族主體性問題,只能停留在對西方現代化形式層面的簡單模仿,這也決定了當時中國對于沒有科學理論指導的各種現代化的探索只能以失敗結束。歷史證明,資本主義現代化在中國不可能成功。

1 9 2 1年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改變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也使得中國現代化的進程與馬克思主義建立起了必然的聯系。如果說,中國早期的現代化探索是在西方資本主義擴張之下被迫開啟的,那么,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則使得中國人民的現代化意識開始主動覺醒。1 9 4 0年,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提出了一個重大問題:“中國向何處去?”[ 4] 6 6 2其給出的答案就是“我們要建立一個新中國”[ 4] 6 6 3??梢娒珴蓶|對于當時中國的目標定向是非常清晰的,它不同于被動的現代化道路,而是對于自身的發展方向開始有了明確的自主意識,開始走向主動探索的現代化發展道路。

1 9 3 8年,毛澤東在領導革命的過程中首次將現代化一詞運用在軍事領域,強調“革新軍制離不了現代化”[ 4] 5 1 1,并提出要“發展新的軍事工業”[ 4] 4 7 0。同時,毛澤東還明確指出,機器大工業是發展新民主主義社會強有力的經濟基礎,“沒有獨立、自由、民主和統一,不可能建設真正大規模的工業。沒有工業,便沒有鞏固的國防,便沒有人民的福利,便沒有國家的富強”[ 5] 1 0 8 0。所以,革命的目標就是要推翻三座大山,建立平等自由民主的新中國,為實現富強的現代化國家提供政治前提和制度保證。

可以說,帝國主義的侵略與中國的現代化探索相伴而生,現代化的道路迂回曲折。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說道:“帝國主義的侵略打破了中國人學西方的迷夢。很奇怪,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學生呢?中國人向西方學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總是不能實現?!盵 6]通過對近代以來中國革命慘痛教訓的分析,毛澤東深刻認識到走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并堅定地指出“社會主義是中國的唯一的出路”[ 7]。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指導下,我們黨通過武裝革命斗爭的實踐,重新確立了中華民族的主體地位,使得中國現代化的道路實現了從被動卷入到主體性自覺喚醒的轉變,這也確證了只有擁有獨立自主的政治前提以及精神自覺才能為探索、建構起中國式的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科學指引和精神支持。

二、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向工業化與四個現代化目標前進

1 9 4 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這為進行現代化理論與實踐的探索創造了獨立自主的政治基礎,使中國自主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成為可能。近代以來中國屈辱歷史的經驗教訓使黨和人民清醒地認識到,現代化是實現國家強大的必要途徑,“要中國的民族獨立有鞏固的保障,就必需工業化”[ 8]。毛澤東從中國當時的基本國情出發,在《論聯合政府》中第一次提出“使中國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 5] 1 0 8 1的現代化目標,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工業國提出了初步設想,也為中國現代化的實踐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從此,中國開啟了現代化的新征程。

然而,面對剛剛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窮二白的中國,實現由落后的農業國向先進的工業國的轉變,只能“以蘇為師”。但在實踐過程中,蘇聯模式的水土不服逐漸顯現,不能適應中國的現代化發展要求。因此,如何在中國這樣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東方大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成為擺在全黨、全國人民面前一個非常艱難而復雜的問題。解答這個問題既要把握現代化理論的精髓,更要創造性地結合實際進行探索。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統一,在經過大量的調研后,作了題為《論十大關系》的報告。在報告中,毛澤東深刻分析了中國面臨的發展環境,指出了蘇聯模式的弊端和不足,并提出中國不能簡單地照搬蘇聯模式,應以蘇為鑒,實行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的國民經濟發展總方針,統籌處理好十大關系,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開辟出屬于中國的現代化道路。毛澤東在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進行理性的反思,在學習借鑒國際經驗的同時予以批判與重構,突破西方現代化模式,努力走一條屬于自己的現代化道路,這也意味著我們開始從外源被動到內生自覺地獨立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理論的產生建立在實踐基礎之上,我們對現代化的認識同樣也建立在對現代化歷史性實踐的本質與規律性的洞見之上。隨著現代化建設的深入,我們黨認識到工業化雖然是實現現代化的基礎和核心,但它并不是全部要義,中國的現代化發展需要整體化。于是周恩來在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提出四個現代化的概念:“如果我們不建設起強大的現代化的工業、現代化的農業、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業和現代化的國防,我們就不能擺脫落后和貧困,我們的革命就不能達到目的?!盵 9]同時我們黨也認識到,現代化的進程是長期而艱巨的,必須要有頂層設計、長期規劃和重點部署,因此作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兩步走”戰略安排,這意味著中國在贏得政治和經濟上的獨立之后,為社會主義的發展和繁榮奠定了堅實的物質條件,為探索現代化在中國的深入發展提供了穩定的政治環境,明確了正確發展方向和目標。

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圍繞四個現代化的目標開展了理論與實踐上的積極探索,但由于當時社會發展水平的限制和國際國內環境的影響,導致我們對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規律認識不足,探索經歷了曲折和迂回。不過也正是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對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探索,明確了將其作為國家的戰略目標,初步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在科學技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探索走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提供了寶貴經驗、物質基礎和理論支撐。

三、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創新推進中國式的現代化和進行現代化戰略部署

現代化本身是一個發展的、動態的概念,在我們努力追趕世界腳步的同時,現代化的標準及其內涵又有了大的發展。鄧小平對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等國家的訪問使他清楚地看到了差距,重新思考在現實國情下現代化到本世紀末究竟要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水平。在此背景下,鄧小平提出了從中國特點出發的中國式的現代化,將現代化的目標更改為達到小康水平,并根據目標給出了現代化實現的行動步驟———“溫飽—小康—基本實現現代化”,即“三步走”戰略。在“三步走”戰略的指引下,通過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實踐,鄧小平深刻認識到要在經濟、文化落后的中國實現現代化,既要吸收和利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現代化所創造的文明成果,又不能完全照搬照抄,中國式的現代化只能從中國的實際出發,才能逐步達到世界發達國家的現代化水平。為此,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改革開放的方針,希望通過改革來推動開放,以開放倒逼改革,從而加快中國現代化的步伐。由于之前高度集中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已經嚴重束縛和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其一方面排斥著市場機制,阻礙了商品的正常流通,另一方面壓抑了廣大勞動人民和勞動集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 1 0]。從以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中心的農村改革到城市的經濟體制的改革,從經濟特區試點開始到逐漸形成全方位、多層級、多領域的開放體系,黨帶領人民充分利用世界其他國家現代化的先進成果,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打破了長期以來的思想僵化,激發了群眾的主動性和創新性,實現了經濟的快速增長與國際競爭能力的提升。

2 0世紀9 0年代,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采取新的戰略,在經濟建設方面,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明確在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非公有制經濟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打破了傳統經濟理論對國家經濟發展的束縛。這些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舉措,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又激發了市場主體的活力,調動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促進了生產力的飛躍提升,進一步推動了中國式的現代化發展。

在各項事業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時,中國共產黨認識到四個現代化這種局限于農業、工業、國防、科技單一且較為片面的現代化目標偏重于器物層面,不利于現代化的全面協調發展。于是,我們黨對現代化的認識從物的現代化層面轉移到了人與物的現代化相統一協調發展的層面。從歷史唯物主義的邏輯出發,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必須重點把握好人的現代化的發展重點與演進規律之間的關系問題,在積極提升和完善人的現代化素質中更具體有效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從人的現代化的客觀標準角度看,它有著一系列衡量指標,而這些的實現又必須以經濟的現代化作為基礎。但如果從人的主體性角度看,實現人的現代化,就是推動傳統意義上的人向現代化的人轉型,這種轉變涉及到人的思想觀念、素質能力、行為方式、社會關系等方面。為此,要大力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強調“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確立“兩個文明”的現代化格局,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兩個文明”建設相協調的現代化戰略布局的形成。黨的十三大報告更是提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1 1],進一步豐富了現代化建設的理論和實踐維度。

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面對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嚴重挫折的嚴峻形勢下,著眼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在黨的十四大報告中將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質文明一起列入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發展布局。在“三大文明”中,政治文明不僅作為政治現代化的集中體現,而且對其他兩大文明建設發揮著制度規范和保障作用。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命題由此提出,標志著黨對現代化的認識增加了民主、法治的新維度。

2 1世紀,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關鍵期,面臨“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 1 2]等問題和挑戰,這也是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切認識到科學發展對社會建設的重要性,明確指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更加明確地由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發展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盵 1 3]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提出,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全新的視角,拓展了現代化的建設布局。

四、新時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新時代對理論創新提出了迫切要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新的發展階段,聚焦人民美好生活的價值目標,圍繞如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一新命題進行了理論創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

中國共產黨人對現代化的認識不僅是一個實踐探索的過程,也是一個理論不斷創新的過程,而理論與實踐實現良性互動的邏輯起點則是問題意識。正是在現代化建設、實踐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問題,才促使我們進行理論研究和建構,并通過實踐進行檢驗。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各領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時也面臨著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難題。

為了破解這一重大問題,高質量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積極發揮歷史主動精神,迎難而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這些新的理論成果集中體現在: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堅持依法治國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法治保障,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為中國式現代化保駕護航;統籌推進“五位一體”、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推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現代化;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支撐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等。黨對現代化的認識在西方現代化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對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實踐探索,創造和發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寶庫,并以實踐為檢驗,不斷推動理論創新。通過這種互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重大歷史性突破,使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

新時代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視野與領域,也意味著在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之上,需要更加先進、科學的理論來指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盵 1 4] 2 1中心任務的提出,反映了我們黨對自身發展的把握,回答了必須肩負的歷史使命,明確了中國式現代化是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方式。圍繞著新時代黨的中心任務,我們的路線圖進行了動態調整,“新兩步走”戰略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時間點提前至2 0 3 5年,在原有現代化建設的基本內容中添加了“美麗”這一新要求,強化了綠色發展的理念,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內涵,使之更加全面。同時,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的提出,意味著不僅要消除絕對貧困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要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

進入新時代,我們對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和實踐也有了新規劃和新目標?,F代化理論起源于西方,實踐的最初模式也是建構在西方國家的經驗基礎之上,因而我們走向現代化的途中也會不可避免地帶有“西方中心主義”的思想色彩。然而,西方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是建立于私有制條件下以資本邏輯為基礎的,其盡管在人類發展史上憑借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變革,創造出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實現了現代國家的轉變,但這種現代化也加劇了社會矛盾以及人的異化問題。因此,在面對西方現代化道路暴露出來的問題時,要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就必須揚棄西方現代化道路之弊端,開創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中國共產黨在百余年的接續奮斗中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這條新道路是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探索、開創出的道路,除了具有其他國家現代化的共同特征,還具有中國式的新特征,包含著一種繼承性與超越性相統一的動態發展過程。繼承性體現在中國共產黨人立足歷史方位,遵循現代化建設規律,在實踐中積累中國式現代化經驗的過程。同時,它還包含著一種超越性的價值范疇,這種超越是根據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和發展,對中國式的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的超越,即是對自身的超越,更是對“西方中心主義”現代化的超越。

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創造,不僅在世界現代化發展大趨勢中解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出路問題,而且以唯物辯證法的革命性打破了現代化理論的唯西方論,實現了實踐向理論的突破,創造出適合本民族實際的現代化理論體系。這是對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全新詮釋和演繹,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認識的總結和升華。中國式現代化在理論和實踐上回應了人類社會在現代化進程中的挑戰和難題,以嶄新的視角拓展了人類對于文明形態的認知和選擇。

在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和實踐不斷深入探索的背景下,黨的二十大報告對中國式現代化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闡釋,明確了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明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為“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1 4] 2 3 - 2 4。將現代化總目標落細落實,把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一宏大的總戰略拆解為可落地、能實行的各領域具體戰略安排,勾畫出中國式現代化未來發展清晰、系統、完整的藍圖,從而形成具有制度性、系統性的理論體系。中國式現代化既遵循世界現代化建設的普遍性規律,又牢牢把握住中國國情,更具整體性意蘊。同時,中國式現代化也屬于整個人類社會,為世界永續發展和人類實現現代化帶來了一種新的可能性,是可供參考、可借鑒、可推廣的現代化選擇。

參考文獻

[ 1]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0 9: 3 6.

[ 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1 2: 1 6 8.

[ 3] 程美東.論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文明蘊涵[ 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2 0 2 2( 9) : 1 8 -3 0, 1 0 8.

[ 4] 毛澤東選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1.

[ 5] 毛澤東選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1.

[ 6] 毛澤東選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1: 1 4 7 0.

[ 7]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 0冊) [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1 9 9 4: 1 1 0.

[ 8]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2 1冊) [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 0 1 1: 2 7 2.

[ 9] 周恩來選集(下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8 4: 1 3 2.

[ 1 0] 鄧小平文選(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4: 1 5 0.

[ 1 1]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 [ 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 0 1 1: 1 3 .

[ 1 2]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 [ 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 0 1 1: 6 4 9 .

[ 1 3]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 [ 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 0 0 6: 6 9 6 .

[ 1 4]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2 2.

(編輯:王然)

猜你喜歡
理論創新中國式現代化社會主義
全面認識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國式現代化”的如椽巨筆
理論·歷史·實踐: 三維探析中國式現代化
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的堅守與創新
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創建新時期高中思想政治課堂
新形勢下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路徑研究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學生社團建設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鄧小平南方講話關于生產力問題的理論創新
2015~2016年中國國際政治學研究熱點述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