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itespace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研究的可視化分析

2023-12-05 17:33唐冰開李康寧
關東學刊 2023年4期
關鍵詞:應急能力可視化分析領導干部

唐冰開 李康寧

[摘 要]運用引文可視化分析軟件,選取CNKI數據庫中有關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研究的相關文獻為對象,將文獻關鍵詞作為關鍵變量,繪制關鍵詞共現、聚類圖譜,以此系統梳理該領域的研究現狀、熱點與前沿趨勢。結果表明:近二十年該領域的研究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當前研究熱度逐漸回落邁入成熟,研究熱點集中于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研究、應急能力建設與評估研究以及應急能力教育培訓研究三個方面。未來關于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的研究應在四個方面發力:危機治理的精準化、能力評估的科學化、治理主體的多元協同化、危機管理的現代化、治理理念的人性化。

[關鍵詞]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熱點與趨勢;可視化分析

[基金項目]吉林省教育廳社會科學規劃重大項目“領導干部應急管理能力指標體系建構與測評研究”(JJKH20210768SK)。

[作者簡介]唐冰開(1969-),女,政治學博士,長春工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李康寧(1995-),男,長春工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長春130012)。

一、引言

本世紀以來,隨著現代化進程的高速推進,各類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在我國時有發生,如2003年的“SARS”事件、2008年的汶川地震及南方雪災、2019年江蘇響水化工企業爆炸事故、2020年的南方洪澇災害、2021年的河南特大暴雨災害等。面對突發危機事件如何有效應對,取決于各級政府的執政能力和應急水平,更牽扯到國計民生。每一次突發事件的出現都證明了領導干部的應急能力和水平是政府進行應急突發事件處置的核心和關鍵,是建設我國應急管理體系中的重要一環。

近年來,關于應急管理能力的建設問題開始被高度重視。2018年3月,國務院組建應急管理部,應急管理體制發生了“脫胎換骨”的重大變革。2019年4月,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黨政領導干部考核工作條例》中第八條規定:全面考核領導干部履職盡責特別是應對突發事件、群體性事件過程中的政治能力、專業素養和組織領導能力等情況,將

政府干部應急管理能力納入政績考核中。同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問題進行第十九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應急管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及時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擔負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使命,要發揮我國應急管理體系的特色和優勢。借鑒國外應急管理有益做法,積極推進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2020年10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年輕干部應該加強七種能力建設,其中提高干部應急處突能力是其重要能力之一。

于此可以看到,新時代國家對領導干部應急能力建設問題的重視程度有了明顯提升。同時,國內關于應急能力研究領域的文獻不斷增加,但基于文獻計量學對應急能力領域的現狀分析、熱點主題和發展趨勢等綜述性的研究仍然較少。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運用文獻計量的分析方法,從作者及機構合作網絡、關鍵詞的整體分析、研究熱點以及發展趨勢等方面進行可視化梳理和分析,使用Citespace軟件構建知識圖譜,直觀展現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研究領域的研究現狀和熱點趨勢,旨在為后續的研究與實踐提供參考。

二、研究設計

(一)數據來源

為系統全面地了解我國專家學者在領導干部應急能力領域的研究成果、研究熱點及演化趨勢,本文選擇中國知網(CNKI)期刊數據庫作為數據分析的數據來源。以“領導干部”“危機管理”“處突能力”“應急能力”為主題檢索詞進行組合檢索,考慮到我國所經歷的幾次重大突發應急事件的時間節點,選取2002年至2022年的期刊論文數據,檢索文獻為2410篇。再通過閱讀文獻標題、摘要和關鍵詞,剔除書評、廣告、會議摘要及關聯性小的文獻,最終得到有效文獻829篇,導出為Ref-works格式文件備用。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擬用美國德雷塞爾大學陳超美教授團隊研發的CitespaceV6.1.R6軟件對我國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研究進行分析。Citespace是一款基于科學計量學、數據和信息可視化發展起來的多元、分時、動態的引文可視化分析軟件,可以將科學知識的結構、規律和分布情況通過可視化手段呈現出來,也稱為“科學知識圖譜”。該工具目前已在全球多個國家廣泛應用。在實際操作中,將CNKI中篩選出的有效文獻以Refworks格式導出,并導入到Citespace中,時間跨度為2002-2022年,時間切片(TimeSlicing)為1,數據類型根據需要選擇關鍵詞、作者、研究機構等,閾值標準選TopNperSlice,取值為50,其他設置為默認參數,然后繪制出作者合作網絡、關鍵詞共現聚類及突現圖譜,以探尋研究歷程、探測研究熱點、探討發展趨勢。

三、基礎統計分析

一個領域研究結果的數量是評價該領域研究熱度的重要指標,通過數量的變化可以直觀看到某學科在特定時間段內研究熱度的變化。由圖1可知,關于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的研究從2002年開始就已經有學者關注,相關的研究成果從2007年開始急速增長。在2009—2013年間呈現高位運行,隨后態勢下滑。2019年及2021年間自然與人為災害頻發,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的研究再次受到學者重視,發文量迅速增長至199篇,達到近20年研究的頂峰,而后隨著形勢穩定,文獻量逐漸下滑??傮w來看該領域的研究成果基本呈現出一種波動上升的態勢。根據圖1可將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的研究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在2003年以前,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災害對城市發展的影響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這一時期的研究熱點主要聚集在城市災害應急管理、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管理方面,強調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構建城市災害綜合管理體系【郭冬巖、郝春新:《強化城市災害應急管理能力研究構建城市災害綜合防御體系》,《城市與減災》2002年第6期?!?,而關于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的研究較少。

第二階段:2003-2007年。在“9·11”事件、“SARS”事件、禽流感事件和各種自然災害事件發生的背景下,更多的學者開始研究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的要素構成及提升路徑,同時由于媒體產業的發展,領導干部的媒體素養也逐漸被概括到應急能力中。如唐鐵漢強調了危機管理的重要性,提出應該努力提高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的危機應對能力【唐鐵漢:《不斷提高危機管理的能力——由防治“非典”引發的深層思考》,《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3第4期?!?,張志海提出領導干部要善用媒體宣傳政策、化解矛盾【張志海:《領導干部要提高應對媒體的能力》,《黨政論壇》2006第5期?!?。

第三階段:2008-2018年。汶川地震、南方雪災等一系列重特大突發自然災害給我國應急管理工作帶來極大挑戰。這一時期對領導干部應急管理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體制機制研究、應急管理能力建設和評價研究、應急管理能力培訓等。相較于之前,這一時期更側重于以構建模型為主要方法的標準化研究。

第四階段:201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成立,我國應急管理體制發生了重大變革,此后發文量不斷增長。加之此階段各種自然災害、人為災害頻發,關于領導干部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方面的研究發文量急速增長,達到近二十年頂峰,此后發文量緩慢回落。

四、文獻知識圖譜可視化分析

(一)作者共現知識圖譜分析

通過對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研究的發文作者進行統計分析,形成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研究作者共現知識圖譜(圖2),對主要發文作者進行關聯分析。圖中共有990個節點、384條連線,網絡密度為0.0008,節點字體的大小表示該作者發文量的多少,節點間連線的粗細表示學者間聯系的緊密程度。從數量上看,朱瑞博、于新恒、劉曉玉、任賢良、張光雄等人在應急領域的研究成果最為豐富。從時間上看,盤世貴、沈小平等主要活躍于2008年之前;任賢良、薛瑞漢、劉曉玉、劉玉瑛等在2009-2018年比較活躍;王艷、趙世明、唐鈞等在2018之后較為活躍。從關聯上看,節點數量較多,但節點間連線數量較少,表明從事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研究的學者以獨立研究為主,相互之間的合作關系較為松散。比較顯著的研究群體為蔡志強、凌玉祥和李金英等。

(二)機構共現圖譜分析

發文機構共現圖譜可以呈現我國領導干部應急管理領域研究機構的發文情況及其合作關系。將時間跨度設為“2002—2022年”,時間切片設置為“1”,運行后得到機構共現知識圖譜如圖3所示,圖中字體越大,代表發文機構出現頻次越多;節點之間的連線越明顯,則說明機構之間的合作越密切。

從發文量上看,當前我國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福建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中共河南省委黨校、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等單位,研究機構較為單一,黨校(行政學院)是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研究的“主戰場”。從時間上看,廣西民族學院管理學院、中共招遠市委黨校、吉林大學行政學院較早開展了此方向的研究工作,而中國浦東干部學院、中共中央黨校、中國人民大學危機管理研究中心等雖然在時間上稍后,但就目前而言成果較為豐富,分別有10篇、6篇、4篇的發文量。至于合作關系層面,由圖3整體來看,網絡關系稀疏、密度小、聚合度低,說明各機構之間雖然也有一定的合作關系,如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與陜西行政學院、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與中國應急管理協會等;但整體來看,多為獨自研究,合作強度不大。因此,基于發文機構的知識圖譜分析,表明我國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較少,未來我國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研究應加強機構間的合作,形成更具凝聚力的科研群。

(三)基于關鍵詞共線、聚類圖譜的研究熱點分析

1.關鍵詞共現圖譜分析。

關鍵詞是能夠反映論文主體概念的一組主題詞,出現頻率高的關鍵詞一般代表了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在設置界面NodeType中勾選關鍵詞“keyword”,各時間切片閥值設置為“Top50”,其他設置不變,運行后得到關鍵詞共現圖譜如圖4所示。每個節點表示一個關鍵詞,關鍵詞圈層的大小表示關鍵詞出現的頻次高低,即圈層越大,對應的關鍵詞出現的頻次越高;而每個圈層內都存在不同深淺的顏色環,顏色越淺表示關鍵詞出現的年份越近。

圖譜顯示以“領導干部”“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網絡輿情”“領導力”等為核心的多核放射分布圖形。根據普賴斯公式,筆者將所選主題中出現頻次大于7次的關鍵詞確定為高頻關鍵詞并導出,得到前20位高頻關鍵詞的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緞⑥壬?、王玉琳、李明鑫:《詞頻分析法中高頻詞閾值界定方法適用性的實證分析》,《數字圖書館論壇》2017第9期?!恐薪橹行男允菧y量節點在網絡中重要性的一個指標,用來發現和衡量節點的重要性,具有高中介中心性的關鍵詞通常是連接兩個不同節點的關鍵樞紐。其中“突發事件”這一關鍵詞中介中心性最高為0.45,說明這一關鍵詞的樞紐作用最強,其次“領導干部”“治理能力”“公共危機”“網絡輿情”等關鍵詞的樞紐作用較強,中介中心性達到0.37、0.29、0.25、0.21。

2.關鍵詞聚類圖譜分析。

根據Citespace的開發者陳超美的理論,Citespace通過自動抽取和選擇具體化,對有實際意義的名詞短語進行聚類標識。利用軟件的聚類功能生成某一研究領域的知識子群,“依據網絡結構和聚類的清晰度提供了模塊值(Q值)和平均輪廓值(S值)兩個指標。一般而言,Q值一般在[0,1]區間內,Q>0.3時意味著劃分出來的社團結構是顯著的;當S值在0.7時,聚類是高效率令人信服的,若在0.5以上,聚類一般認為是合理的?!薄娟悙?、陳超美、劉則淵等、胡志剛、王賢文:《Citespace知識圖譜的方法論功能》,《科學學研究》2015年第2期?!抗P者通過Citespace軟件進行關鍵詞聚類分析,得到模塊值Q=0.8154,平均輪廓值S=0.9627,因此該聚類網絡結果具有較高的可信性,且結構顯著。得到的聚類分別是“#0應急能力”“#1危機決策”“#2基層干部”“#3領導者”“#4領導干部”“#5危機管理”“#6突發事件”“#7應急處突”“#8執政能力”“#9領導力”,如圖5所示。

進一步按照其自身屬性將產生的聚類結果劃分為三個研究熱點方向(表2),分別為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研究、應急能力建設與評估的研究以及應急能力教育培訓的研究。

(1)關于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的研究(#0、#1、#5、#8、#9)。

應急能力主要是指各級領導干部在面對突發事件時的處置能力。這種能力主要體現在領導干部為應對突發事件而進行的一系列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等工作過程。其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領導干部的應急水平是政府進行突發事件處理的關鍵,直接影響到人民群眾的財產和生命安全。鑒于此,如何提高領導干部的應急能力成為學者們關注的重點。二十年來,關于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的研究著眼于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有學者對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現狀進行考察,發現不同類型的危機事件對領導干部的危機處理能力要求也不盡相同。肖文濤、林輝認為領導干部在處理群體性事件時要注重培養政治鑒別能力、風險預警能力、應變決斷能力、現場處置能力和輿論引導能力【肖文濤、林輝:《群體性事件與領導干部應對能力建設論析》,《中國行政管理》2010年第2期?!?。付玉聯考慮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不同特征,提出領導干部應注重提高科學、協同、精準治理的能力?!靖队衤摚骸额I導干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的提升策略》,《重慶行政》2021年第2期?!慷P世貴、韋淑玲認為目前對于危機的區分較為籠統,并不能完全解釋危機所包含的真正內涵和外延,需要進一步區分為突發性危機、誘發性危機、漸發性危機,并提出領導干部在面對漸發性危機時應增強風險意識、強化底線思維,提高面對危機時的戰略定力?!颈P世貴、韋淑玲:《領導干部如何有效應對漸發型危機》,《中國應急管理科學》2022年第11期?!看送鈶惫芾眢w制機制的完善程度也影響和制約著領導干部的應急水平和管理效果。甄貞、陳爽、劉大中提出,地方政府應加強管理理念、預案體系和應急教育等方面的建設,提升地方政府應急管理能力,推進地方政府進行制度創新?!菊缲?、陳爽、劉大中:《地方政府應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制度創新》,《商業時代》2010年第20期?!刻泣S鳳、楊婧認為,要提高領導干部和普通黨員的危機應對能力,完善城市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有效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政黨主導型城市應急管理體系?!咎苹束P、楊婧:《中國特色政黨主導型城市應急管理體系:運行機制與優化路徑》,《學?!?021第5期?!?/p>

其次,對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的相關因素研究,厘清領導干部應急能力和其他因素的關系也是研究者關注的熱點。吳浩將公共衛生事件應對中領導干部的綜合能力分析納入整體研究中,深入剖析多因素綜合作用下領導干部的能力困境,并提出優化建議?!緟呛疲骸吨卮笸话l公共衛生事件應對中的領導能力審視與優化路徑》,《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21第5期?!坷罨?、滕五曉探討了基層行動主體在綜合減災工作中的執行邏輯及策略選擇的影響因素,發現激勵—沖突機制、成本—收益計算規則、領導注意力分配、政策執行專業能力等影響綜合減災工作執行效果,有助于推進基層應急管理體系改革,提升基層應急治理效能?!纠罨?、滕五曉:《綜合減災工作的基層執行邏輯及影響因素研究——以上海市Y區“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動態管理過程為例》,《領導科學》2022年第6期?!?/p>

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學者們對提升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的策略進行了探討。盤世貴在預防為主、靶向治療的原則上不僅要求領導者個人培養危機意識和底線思維,提高領導者面對危機時的戰略定力,同時要推行風險管理,建立健全風險防控機制?!颈P世貴、韋淑玲:《領導干部如何有效應對漸發型危機》,《中國應急管理科學》2022年第11期?!繀呛普J為面對領導能力困境,需要深化危機治理重要性的認知,重視個體內在能力的培養,完善領導體制機制,夯實應急理念和法治,并以此作為領導能力持續建設的發力方向?!緟呛疲骸吨卮笸话l公共衛生事件應對中的領導能力審視與優化路徑》,《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21年第5期?!?/p>

(2)關于應急能力建設與評估的研究(#2、#3、#6)。

進行應急能力評估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整改不足來持續改進應急管理工作,在重大事故發生之前審查應急準備工作的進展情況,確保應急預案的有效性,提高應急救援的水平。目前關于這一方向的研究主要聚焦以下幾方面。

關于評價指標選取及模型建立的研究。國內關于領導干部應急能力指標體系的研究是借助勝任力模型的理論框架來逐步開展的。張建、吳建南從勝任特征的角度概括了基層黨政干部危機管理的9項能力,即認知能力、預防能力、感受能力、判斷能力、控制能力、溝通能力、學習能力、恢復能力和成長能力?!緩埥?、吳建南:《從勝任特征切入看基層政府應急管理人力資源現狀》,《中國應急管理》2007年第6期?!繌埮嗔荚诶盟刭|冰山模型歸納出公務員應急能力要素集合的基礎上,提出公務員應急能力的核心內容,即掌握信息、快速反應、協調各方、掌控局勢、應急決策、有效處置?!緩埮嗔迹骸稑嫿ü珓諉T應急能力模型探析》,《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5年第12期?!縿蕴K將勝任力模型與地方黨政干部應急能力研究結合起來,提出組成地方黨政干部應急能力要素的三大模塊,分別為應急知識、應急能力和應急特質,并從群體能力結構匹配角度為提升領導干部應急水平提出對策?!緞蕴K:《論地方黨政干部應急能力及提升路徑》,《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3期?!慷惣淹ㄟ^規范分析搭建出地方領導干部突發事件應急治理勝任素質模型,并從三個層次遞進的維度對素質欠缺的表現、問題和原因予以分析?!娟惣眩骸痘趧偃瘟δP偷牡胤近h政領導干部突發事件應急治理素質研究》,《領導科學論壇》2022年第1期?!?/p>

近年來,由于風險的不可控性逐漸提高,一些學者以跨學科思維提出“韌性領導”的概念【張紅國:《領導者韌性領導力的增進思路》,《領導科學》2021年第2期?!?,而付春香、趙婭在新形勢下又賦予其新的定義,更加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的立場和“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則,并構建出領導干部韌性領導力的“6+2模型”。其重點在于涵蓋個體層次和人際互動層次兩方面,通過健全容錯糾錯機制、構建多元主體參與結構等路徑,全面提升領導干部的韌性領導力?!靖洞合?、趙婭:《VUCA環境下領導干部韌性領導力的多維結構與提升路徑》,《領導科學》2022年第9期?!?/p>

關于應急能力評價的研究方法。在應急能力評價指標的設計過程中,主要使用方法為扎根理論法、德爾菲法等。如鄭曉明、郭一蓉、劉爭光在收集多類型數據后,依次進行開放性編碼、選擇性編碼和理論性編碼,最終提煉出包含預警力、擔當力、信念力、駕馭力、凝聚力、成長力的危機領導力六力模型,深入系統地探討了危機領導力的內涵和結構?!距崟悦?、郭一蓉、劉爭光:《危機領導力的理論模型構建:基于中國機長劉傳健案例的質性研究》,《管理學報》2021年第1期?!縿⒔?、胡欣月等人在確定應急能力指標體系的過程中,通過專家意見詢證來優化和改進評估指標集,并結合實地調研總結最終確定具有8個一級指標和21個二級指標的社區應急能力評估指標體系?!緞⒔?、胡欣月、楊溢、王婉青、董超:《云南省社區應急能力指標體系構建及評估應用》,《安全與環境學報》2023年第4期?!吭诖_定應急能力指標權重時,學者們普遍采用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灰色綜合評價法、德爾菲法等。如石薇、王佳怡等人采用層次分析法構建出賦有權重的重大地震災害政府應急響應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石薇、王佳怡、第寶鋒、李涌:《基層政府地震應急處置能力評價——以“9·16”瀘縣地震為例》,《中國應急管理科學》2022年第8期?!?;張朝玉、李金波和孫中賢選取基于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的多層次模糊評價方法,對河北省與周邊省市跨域危機應急聯動能力進行評價,最終從應急預案、信息溝通渠道、應急協調機制三方面提出改進建議?!緩埑?、李金波、孫中賢:《重大疫情下跨域危機應急聯動能力評價研究——以河北省與周邊省市為例》,《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2022年第2期?!空剷杂?、黃雪艷在已有評價模型的基礎上,通過熵權法和灰色關聯分析法對多個城市的應急物流保障能力進行評價,并針對評價結果中的薄弱環節提出相應的優化建議?!菊剷杂?、黃雪艷:《基于熵權灰色綜合評價法的應急物流保障能力評價》,《湘南學院學報》2021年第2期?!?/p>

也有不少學者借鑒其他領域的方法,為應急能力評估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如王永明深入剖析重大突發事件情景構建的概念,并對情景構建技術路線進行具體分析,將情景構建應用到預案管理、應急演練和應急體系建設中?!就跤烂鳎骸吨卮笸话l事件情景構建理論框架與技術路線》,《中國應急管理》2015年第8期?!客蹀?、曹亞采用物理—事理—人理系統方法構建出由4個一級指標及其下54個二級指標組成的突發事件政府應急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并利用BP神經網絡算法消除人為因素的干擾,建立科學、系統、全面的評價模型對突發事件的政府應急管理能力進行綜合評價?!就蹀?、曹亞:《基于BP神經網絡的政府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能力評價》,《科技管理研究》2018年第19期?!?/p>

關于應急能力評價的規范研究和實證研究。近年來部分學者雖然將規范性、實證性和混合性研究方法融入到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研究之中,并從概念界定、原因溯源、生成機理、影響效應、理論模型等微觀層面提出了改進之策,但研究過程依舊存在方法單一和權威性不足的問題。譬如在領導干部應急能力評價研究中,運用邏輯思辨式的規范性分析來尋求對能力困境問題的回應與解釋仍然是主流的研究方法,而較少采用大樣本和連續性數據實證分析領導干部的應急素質。當然,這并不代表“數據驅動”的量化研究在結果上一定比規范研究來得更加真實和可信,但量化研究所具備的因果關系探尋優勢能夠有效直觀地展示提升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的影響因素,為改善領導干部群體應急素質提供了數據參考。

綜合來看,學者們開展的關于領導干部應急管理能力評價的研究多側重于理論方面,評估對象主要是以各級政府、社區等群體層面為中心,對個體層面的評估體系、評價指標和權重研究較少。評價指標的設計大多缺少基礎理論支撐,多以實際工作經驗判斷為主,且評估方法比較單一,大多采用層次分析法、德爾菲法等,新穎的研究方法較少。

(3)關于領導干部應急能力教育培訓的研究(#4、#7)。

對于干部的教育培訓工作是應急隊伍建設的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工程,是增強干部應急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徑。我國學者對應急能力培訓形式及內容、培訓派遣評估、數字技術賦能應急教育方面進行了歸納總結。

應急能力培訓應該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堅持目標導向,培訓內容應注重實用化。翟慧杰、龔維斌提出建立健全分級分類的進階式應急管理培訓課程體系框架,不斷豐富整建制培訓內容。在培訓方式方面,應學習借鑒現代培訓理念,積極探索和完善以案例分析和模擬演練為特色的參與式、體驗式培訓方法??蛇x擇暴力恐怖襲擊、破壞性地震、特大暴雨(暴雪)、涉外突發事件進行案例開發和模擬情境設計,培訓學員跨區域應急聯動、軍地協同、巨災應對準備、新聞發布與輿情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在課程體系方面,應該建立全領域、標準化、進階式、分級分類的整建制應急管理培訓課程體系,建立適應各類指揮部培訓對象需求、種類比較齊全的應急管理課程庫。建立適應新形勢要求的培訓組織機構和基地,也可以在黨校系統和其他干部培訓實踐中增加應急管理的培訓模塊?!镜曰劢?、龔維斌:《借鑒國外經驗建立整建制應急管理培訓新模式》,《行政管理改革》2018年第2期?!?/p>

陳新明、蕭鳴政提出通過培訓和演練項目的完善落實,增進應對風險經驗,鍛造綜合應對能力??山⑦m應新形勢要求的培訓組織機構和基地,也可以在黨校系統和其他干部培訓實踐中增加應急管理的培訓模塊,不斷完善和落實演練項目,以優化地方干部應對處置能力?!娟愋旅?、蕭鳴政:《公共危機下地方黨政領導干部的綜合治理能力及其提升路徑研究》,《領導科學》2020年第7期?!繌埛胶?、盧永坤等人提出開展第一響應人培訓,建立貫通省、州(市)、縣三級的培訓合作機制,拓展培訓的廣度和深度?!緩埛胶?、盧永坤、李春光、馮瑤、張偉、鄧樹榮:《提升基層應急能力探討——以地震災害為例》,《城市與減災》2023年第2期?!?/p>

王喆、況星園等人針對突發事件下應急救援隊伍的培訓派遣問題,運用邊際效用函數和勝任力模型等方法,建立應急救援人員技能培訓評估模型。以最大化培訓效用和最小化培訓派遣時間為目標,建立應急救援人員培訓派遣一體化的優化模型,有效地提高應急救援人員的救援能力和培訓效果,實現對任務的科學分配?!就鯁?、況星園、楊棟梁、方丹輝:《基于邊際效用函數的應急救援人員培訓派遣模型》,《安全與環境學報》2023年第5期?!看鞲O?、王美蓮建立以對培訓派遣總體時間滿意度最大和應急救援人員培訓派遣總成本最低為目標的突發事件下應急救援人員培訓派遣優化模型,探究應急培訓對應急救援人員技能掌握程度以及派遣方案的影響,實現應急救援人員與各受災點救援任務合理分配,最大程度提高整體救援效率?!敬鞲O?、王美蓮、王喆、況星園:《考慮時間滿意度的應急救援人員多技能培訓派遣模型》,《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22年第7期?!?/p>

在應急培訓中,應急演練是提高應急機構和人員應急救援處置水平的一個重要方式。與傳統課堂式培訓相比,應急實戰演練具有培訓效率高、培訓成本低的優勢。而構建具有實戰氛圍的演練環境是應急教育中亟需解決的關鍵問題。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三維可視化技術構建一個仿真應急培訓環境,真正提高指揮人員、執行人員的臨場指揮、應急決策、協調資源等能力。

綜上所述,應急能力培訓研究的側重點逐漸偏向以案例教學和模擬演練為特點的應急管理教育培訓模式,同時堅持系統規劃與需求導向、綜合培訓與專業培訓、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科研咨詢與交流合作相結合。

(四)基于關鍵詞突現圖譜的趨勢分析

運行Citespace軟件的關鍵詞突現探測功能,利用controlpanel里的burstness繪制領導干部應急能力關鍵詞突現圖譜(見圖6),其中“治理能力”“應急管理”“危機處突”這幾個詞時間跨度皆延伸到2022年,結合研究階段分析,發現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研究的趨勢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危機治理的精準化。在危機治理全過程中要精準施策、精準治理,通過技術賦能實現治理效能的提升。事前,通過數字化技術建立精準預警系統,強化動態監控,落實安全責任,做好預防管理;事發,精準研判風險走勢,迅速執行應急預案,及時進行與公眾、媒體、上級、同級部門的危機溝通,注重提高信息發布公信力,增強危機事件中的信息回應度,提升危機溝通的針對性和精細化水平;事后,進行針對性的成因溯源、教訓汲取,同時加強危機學習,以倒逼制度層面的調適優化及價值層面的思維認知,由事后反思的被動適應性學習轉向事前預防的主動探索性學習。精準治理作為國家治理中的一個新要求,應該落實到應急管理全過程,找準著力點、切入點、關鍵點。實現精準治理應當以全面準確的個體化信息集合為治理基礎,在民眾需求的引導下理解民眾關注點,在信息挖掘的支持下,提高治理效能。為實現中國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必須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強化政府職能、實現精準監管和精準執法。

能力評估的科學化。應急能力評估已經從單一方法向多元化方法的綜合應用轉變。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將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灰色關聯度等多種評價方法進行綜合運用,以提升評價方式和結果的適用性。新時代新征程,也對領導干部應急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這些方法恰恰為提升領導干部應急管理水平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徑。然而,如何以科學合理的方式將定量評估結果與實際問題相融合,準確闡釋評估結果所代表的實際意義,從而使評估更加有效地推動應急管理效率和效能的提升,仍需學者們進一步深入研究。

治理主體的多元協同化。隨著區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各地域間的互動變得越來越密切。公共危機在繼承了突發性、不確定性的特征之外,還出現了跨界的新特點,這導致地方政府在危機治理的過程中往往面對著“碎片化、條塊分割、職責同構、協同困難”等多種困境,這對國家應急管理體系構成極大的挑戰。推動風險治理能力實現現代化,并達到治理效能實現新高度無疑是一項充滿挑戰的系統性工程。應以整體思維為統領,通過構建具有主體多元化、協作性、動態性和開放性的協同治理機制,加強應急組織協同、機制協同、資源協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應急治理新格局。

應急管理的現代化。我國應急管理現代化的主要特征在于其所具有的時代性、政治性。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國際國內各種復雜矛盾交織疊加,各類突發事件頻繁發生,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嚴重影響。在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指引下,我國持續推動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使其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代化過程中,危機管理不僅融合了新時代科學社會主義思想理論,還不斷集成時代前沿科技的智能、智慧應急技術等,從而賦予其與時俱進的時代性特征。應急管理的高度政治性體現為三方面。一是一切行動聽指揮的高度政治性。只有在政治上一致,才能保持戰斗力和凝聚力。二是應急管理的民主化。在應急管理過程中,中央統一領導與地方積極創造緊密結合、政府主導與社會多元參與緊密結合、政府應急決策與民主評議綜合考慮,這是應急管理民主化的具體體現。三是應急管理的法治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應急管理工作,依法行政、依法應急,保證各項工作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治理理念的人性化。我國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研究歷經由“危機管理”向“危機治理”轉型,其核心是由“以事情為主線”向“以人為本”轉變。這需要領導干部向人民負責、向國家負責,牢固樹立國家站位與人民立場,將國家整體利益與人民根本利益放在核心地位,并以此為導向指引危機應對中領導活動的開展,引領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的長期化建設。一是必須具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領導干部必須真正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著力降低風險災害對人民群眾造成的財產損失,這就迫切需要領導干部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站穩群眾立場。比如在危機當前的嚴峻形勢下,做好群眾心理情緒撫慰、生活物資供給,及時掌握并反饋群眾合理要求。二是常懷進取心,更需實干行。應急管理作為防范風險災害、應對風險災害的一項具體針對性舉措,其實質就是為了造福人民群眾、維護社會穩定、推動社會發展,領導干部必須時刻堅持保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想盡一切辦法增進民生福祉,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帶領人民群眾建設好、發展好家園。

五、結語

本文以中國知網中“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研究文獻為樣本數據,總結梳理了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研究的整體概況、研究熱點及發展趨勢,研究發現:目前學術界在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研究領域主要以個體為單位進行獨立研究居多,研究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研究機構以黨校(行政學院)為主,研究主體單一,且機構間合作較少。

通過對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的關鍵詞共現、聚類圖譜分析,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研究、應急能力建設與評估、應急能力教育培訓是我國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研究的熱點,實踐層面的研究逐漸增多。

本研究利用突變率檢測從文獻中得出排名前10的關鍵詞,通過這些關鍵詞的特征總結了領導干部應急能力研究的發展方向:危機治理的精準化、能力評估的科學化、治理主體的多元協同化、危機管理的現代化、治理理念的人性化。

猜你喜歡
應急能力可視化分析領導干部
環境應急能力建設改進芻議
論中小學校園突發事件應急能力建設
我國職業教育師資研究熱點可視化分析
聲波吹灰技術在SCR中的應用研究
可視化分析技術在網絡輿情研究中的應用
國內外政府信息公開研究的脈絡、流派與趨勢
黨員干部要以好家風涵養好作風
參加體育運動對改善領導干部“亞健康”狀態的積極影響
領導干部如何做好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