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親自然情感的培養策略

2023-12-09 22:36張掖市高臺縣第四幼兒園公會娟
山西教育·幼教 2023年10期
關鍵詞:感性繪本生命

■文/張掖市高臺縣第四幼兒園 公會娟

在幼兒教育中,培養幼兒的親自然情感是家長和教師不可忽視的一環。與大自然的親近不僅僅能夠使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得到寶貴的生活經驗,還對他們的身體健康、心靈成長有深遠的影響。然而,在現代都市生活的快節奏中,幼兒與自然的接觸正逐漸減少,因此培養他們的親自然情感變得尤為重要。

一、觀察體驗,建立幼兒對自然的初步認知

幼兒時期是對外界充滿好奇的階段。要培養幼兒對自然的親切感,首先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自然的美好,通過觀察、感知和體驗,開拓幼兒的思維,逐步建立起幼兒與自然的初步聯系。

自然觀察。幼兒只有身處自然,才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律動。幼兒來到種植園、小樹林、山地、田野,鮮艷的花朵、悠揚的鳥鳴和那些活潑可愛的小動物都在訴說著大自然的故事。這樣的觀察既能夠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也可以幫助他們形成對自然的初步印象。如:觀察蝴蝶飛舞,體會生命的活力,觀察小鳥筑巢,理解生存的智慧。

自然體驗。種植園里,經過日復一日地澆水、施肥,當綠植茁壯成長時,幼兒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奇跡和力量。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不僅培養了責任感,還對生命產生了敬畏感。每一片新生的葉子、每一個新長出的芽,都是大自然賦予生命的禮物,是幼兒勞動的結晶,也是幼兒努力付出的回報。

自然思考?;蚴窃诠珗@與蝴蝶嬉戲的美好時光,或是在鄉村聽到的聲聲鳥鳴,每一個與自然有關的經驗都是寶貴的,都包含了幼兒對于自然的觀察和體驗。在觀察和體驗的過程中,幼兒運用已有經驗,經過對比、分析,自然而然地生發出一系列思考。比如,為何植物需要陽光和水?為什么晝夜會更替?為什么城市里很少看到星星,農村卻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思考能幫助他們不斷突破已有認知,拓展思維的邊界。通過后續的提問和討論,幼兒逐漸建立起對自然的認知體系,并學會與自然和諧共存。

二、故事啟示,深化幼兒對自然的感性認知

有趣的繪本故事對于幼兒有強烈的吸引力。生動的故事情節可以啟發幼兒的自然情感,幫助他們形成對自然的感性認知,尊重自然、珍惜自然、敬畏自然。

生動的故事中,隱藏著大自然的智慧和生命的哲理。在自然主題的繪本閱讀活動中,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需求為幼兒提供了《向日葵》《一粒種子的旅行》《一寸蟲》等繪本。幼兒聽到繪本中植物為傳播種子做出的種種努力時,為它們的智慧感到驚奇和佩服,讀到一寸蟲為了生存與各種動物斗智斗勇時,嘰嘰喳喳地為一寸蟲想辦法渡過難關。這些繪本將大自然的美景和生命的力量描繪得淋漓盡致,引領幼兒走進一個奇妙的自然世界,讓他們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與堅韌,加深了對自然的感性認知。

三、實踐探索,培育幼兒對自然的理性認識

除了情感上的親近和認知,我們還需要培養幼兒對自然的理性認知。這需要幼兒通過實踐探索,了解自然現象背后的科學原理,理解人與動植物、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從理性的角度去認識自然、保護自然,樹立科學的自然觀。

教師和家長可以根據幼兒的意愿發起各類實踐探索活動,如戶外郊游、鄉村體驗、科學探險、自然博物館之旅等,這不是簡單的外出,而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探索的過程。如,在田野中捉小蟲時,農民伯伯為幼兒介紹不同種類的昆蟲和糧食作物,讓幼兒知道了糧食、蔬菜是怎么來的。在自然博物館看到各種植物時,幼兒通過講解員的介紹,了解了許多動植物背后的故事和它們的生長習性,對大自然的多樣性有了更加深入的認知。

教師還可以在主題活動中引入科學實驗,通過實驗的形式解釋幼兒的種種疑惑。如,為什么夏天熱、冬天冷,為什么總是先看到閃電再聽到打雷,為什么太陽從東邊升起,為什么植物的葉子是綠色的,人從哪里來,動物如何繁衍生息,等等。當幼兒真正體驗到大自然的氣候變化,了解了生命的起源與演化,就會對自然萬物產生持續的興趣,而且能夠從科學的角度去認識和欣賞自然。

培養幼兒的親自然情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師和家長的持續努力和引導。教師應幫助幼兒真正地與自然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紐帶,培養他們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習慣和意識,讓幼兒在自然的滋養下茁壯成長。

猜你喜歡
感性繪本生命
感性工學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繪本
繪本
繪本
分析網絡新聞的感性面對及思考
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崇尚感性意味著什么
感性的解放與審美活動的發生——對馬克思一個早期思想的引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