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華簡《參不韋》新見“符”字考釋 *

2023-12-11 12:11蔡一峰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年6期
關鍵詞:古璽簡帛古文字

蔡一峰

在近期出版的《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貳)》中,收錄了一篇擬題為《參不韋》的長篇戰國竹書。該篇共124 支簡,是繼《系年》《五紀》之后,清華簡又一逾百支竹簡的長篇佚籍,重要性不言而喻。簡文主要敘述天帝使者參不韋對夏啟的訓誡,核心內容是將“五刑則”,即五則、五行、五音、五色和五味,授予夏啟,指導他設官建邦、修明刑罰、祭祀祝禱、治國理政①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黃德寬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貳)》,上海:中西書局,2022年。?!秴⒉豁f》全篇近三千字,其中有一新見字凡三見(姑記作“△”),它的出現引起了研究者的濃厚興趣。為便于討論,先將簡影及所處文例盡列如下(釋文盡量用寬式):

1. 乃秉則不違,共△不屖(遲),走趣以幾,骨節唯諧,三末唯齊,翼翼祗祗,天之命是依。(簡19—20)

“共△”之“共”與前面“秉則”“秉德”之“秉”對言,讀“拱”可從?!稜栄拧め屧b下》:“拱,執也?!惫弊ⅲ骸皟墒殖譃楣??!雹偃钤?蹋骸妒涀⑹琛?,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2576頁?!秶Z·吳語》:“行頭皆官師,擁鐸拱稽?!表f昭注:“拱,執也?!雹谛煸a撰,王樹民、沈長云點校:《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第548頁。金文也多有“共”“秉”對舉,如“共明德,秉威儀”(叔向父禹簋,《集成》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以下簡稱《集成》。4242)、“秉德共屯(純)”(善鼎,《集成》2820;伯簋,《集成》4115)。既有“共明德”,也有“秉明德”(梁其鐘,《集成》187)、“龏德”(何尊,《集成》06014)、“龏寺(持)明德”(競孫也鬲,《銘圖》④吳鎮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以下簡稱《銘圖》。3036),等等?!褒?、共”舊多讀為“恭”,謝明文指出應是秉持、奉持一類意思⑤謝明文:《說“臨”》,《商周文字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32—33頁。原載《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6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共、龏”皆可讀為“拱”?!肮病惫盼淖鳌稗谩?,象兩手向上對舉之形,正是“拱”的初文。

整理報告有一說言△是“從廾鳧聲”字,當最可信?!傍D”甲骨文已見,源流脈絡也較清晰。將古文字中有關“鳧”的代表字形列舉如下,再與竹簡△之“廾”旁上部構件稍加比較便可識出。

△從鳧聲可取,但報告將之讀為“彟”則不妥,循音求之可讀為“符”?!墩f文·竹部》:“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狈帕x與規約義關系密切?!痘茨献印ぶ餍g》:“執柄持術,得要以應眾,執約以治廣,處靜持中,運于璇樞,以一合萬,若合符者也?!备哒T注:“符,約也?!雹輳堧p棣:《淮南子校釋(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1034、1038頁?!妒酚洝堘屩T唐列傳》:“夫士卒盡家人子,起田中從軍,安知尺籍伍符?!迸狍S集解引如淳曰:“伍符亦什伍之符,約節度也?!雹匏抉R遷撰,裴骃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第3319、3321頁。:“戰守之道,抑有前符?!薄段倪x》收錄陸機《辨亡論》等李善注:“符,猶法也?!雹呤捊y編,李善注:《文選》,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739頁。馬王堆帛書《經法》:“是非有分,以法斷之。虛靜謹聽,以法為符?!薄队衿ぶ癫俊罚骸胺?,節也。分欲兩邊,各持其一,合之為信?!雹囝櫼巴酰骸端伪居衿?,北京:中國書店,1983年,第271頁?!啊鳎ǚ彼谥駮Z境正與上下文之“桼(節)”“則”“幾”“紀綱”等相對應?!肮胺豹q言“秉符”“執符”,報告已正確指出“共△”有‘秉持法度’之意。馬王堆帛書《九主》:“名命者,符節也,法君之所以強也。法君執符以聽,故自強之臣,莫[敢]偽會以當其君。佐者無徧職,有分守也。謂主之命,佐主之明,并列百官之職者也。是故法君執符以職〈聽〉,則偽會不可得主矣。偽會不可得主,則賤不事貴,遠不事近,皆反其職,信符在己心?!贝颂幩摽膳c簡文合讀。

出土文獻中“鳧”聲字與“付”聲字音近多可通。清華簡《尹至》簡5“湯往征弗”,“(鳧)”讀為“附”①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清華簡〈尹至〉〈尹誥〉研讀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1年1月5日。。茈的“”包山遣冊作“”(258),竹笥上所系竹簽則記作“苻”(2:52—2、2:188—1)②李家浩:《信陽楚簡中的“柿枳”》,《簡帛研究》第2輯,第6頁。。楚地遣冊中鳧旌鳧旃之“鳧”既可作“”(曾侯乙簡46、86、89)“、”(望山簡2—13)③單育辰:《談戰國文字中的“鳧”》,《簡帛》第3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1—28,26頁。,也可作“”(包山簡273)④范常喜:《〈包山楚簡〉遣冊所記“”新釋》,《簡帛探微——簡帛字詞考釋與文獻新證》,上海:中西書局,2016年,第83—90頁。原載《文史》2014年第3期。。

“鳧”所從“勹”是“俯”的初文,上博簡《卜書》簡1—2 中有“兆馗〈〉=(勹首—俯首)納趾,是胃陷,”合文中的“勹”就讀為“俯”④何有祖:《讀〈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九)〉札記》,《中國文字》新41期,臺北:藝文印書館,2015年,第146頁。。古文字中的獨體字“勹”也能讀“付”聲字,最典型的莫過于燕國璽陶文中的“勹”,如“大司徒長勹乘”(《璽匯》⑤故宮博物院編,羅福頤主編:《古璽匯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以下簡稱《璽匯》。22)、“單佑都市王勹鍴”(《璽匯》361)、“東陽海澤王勹鍴”(《璽匯》362)、“中陽都王勹”(《璽匯》5562)、“昜安都王勹鍴”(《陶錄》⑥王恩田:《陶文圖錄》,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以下簡稱《陶錄》。4·21·2)、“無中市王勹”(《陶錄》4·21·3)、“陶工勹”(《陶錄》4·41·3)⑦承陳偉武師賜教,陶工勹之“勹”也可能是陶工名。、“酉城都王勹鍴”(《陶錄》4·211·1、《遼寧省博物館藏金石文字集萃》⑧遼寧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藏金石文字集萃》,北京:文物出版社,2021年。108)等。前輩學者已指出其中的“勹”讀為符印符信的“符”⑨何琳儀:《古璽雜識續》,《安徽大學漢語言文字研究叢書·何琳儀卷》,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3 年,第249—252頁,原載《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輯,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曹錦炎:《古璽通論(修訂本)》,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7年,第102、188—189頁。舊曾將“勹”釋為“卩(節)”,如今看來已不可據?!摆唷惫盼淖肿鱾让婀蜃诵?,或于膝蓋關節處有指示曲筆作,是“厀/膝”的表意初文,說詳陳劍:《“羞中日”與“七月流火”——說早期紀時語的特殊語序》,《古文字與古代史》第四輯,臺北:中研院史語所,2015年,第144—145頁。清華簡《參不韋》中多見的“節”都寫作“桼”,足可印證。。尤可注意,清華簡《五紀》簡108 有:“其黃犧之脂,是為韋端(瑞),其丹帛之幣,是為(鳧)端(瑞),世萬以為尚?!币延袑W者指出“(鳧)端”讀為“符瑞”⑩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清華簡《五紀》初讀”,ee發言(2021年12月18日)。。三晉古璽中就有見“(鳧)”作自名,如“春之(鳧)”(《鑒印山房藏古璽印菁華》30)、“(鳧)璽”(《戰國古璽印聚》1·21),“(鳧)”讀為“符”亦文從字順?單育辰:《楚地戰國簡帛與傳世文獻對讀之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第95頁;肖毅:《古璽文分域研究》,第341頁。。楚璽中“符”字即作從土付聲的“”,如“士君子之信(符)”(《平盦考藏古璽印選》1·89)?吳振武:《朱家集楚器銘文辨析三則》,《黃盛璋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北京: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第295頁;田煒:《古璽探研》,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55—56頁。此承蒙石繼承賜示。。今將諧“鳧”聲的“△”釋讀為“符”,恰能與以上材料相互印證。

“勹(俯)”之所以能用為“符”,應是與俯倒按壓的動作有關。信印的“印”就得名自抑按之“?。ㄒ郑?。燕璽自名“勹鍴”的“鍴”舊多讀為瑞信的“瑞”①吳振武:《燕國璽印中的“身”字》,《胡厚宣先生紀念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年,第198 頁;李家浩:《燕國“洀谷山金鼎瑞”補釋——為紀念朱德熙先生逝世四周年而作》,《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56頁,原載《中國文字》新24期,臺北:藝文印書館,1998年。。田煒根據上海博物館藏燕國長條形璽印中頂端有反復錘擊變形的痕跡,主張“鍴”是來自表有錘義的“揣”,“鍴”的得名是由于其可用于錘鍛壓抑的緣故,“鍴”字從金表示材質②田煒:《戰國璽印自名解》,《田煒印稿》,上海:中西書局,2018年,第92—93頁。原載《中山大學學報》2013年第6期。。這也很有道理?,F結合“?。ㄒ郑敝凇坝 钡囊曷窂娇?,“揣”和“瑞”大概本就同出一源,“鍴”讀為“瑞”或“揣”不存非此即彼的實質矛盾。由此再看“勹鍴”之“勹(俯)”用為“符”,也可謂是異曲同工。燕國長條形璽印的印鈕均為細長直柄形,一般稱為“柱鈕”,孫慰祖指出此類形制是便于把握且專用于壓抑器銘而設計③孫慰祖:《戰國秦漢璽印鈕制的演變》,《孫慰祖論印文稿》,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第95頁。。類似的還有戰國的席鎮。出土于湖北天門彭家山楚墓的席鎮(《銘續》1385)有自名曰“勹釣”,曹錦炎讀“伏約”,謂“伏”表俯伏,“約”表約束節制,席鎮是用來壓席角(邊)防其上翹,有覆壓、節制之義,故銘文稱之為“伏約”④曹錦炎:《鳥蟲書通考(增訂版)》,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年,第284—287頁。。此說甚有理致,只是“勹釣”讀為“伏約”不如讀為“俯約”妥當⑤其中緣由在上文言“勹”不宜為“伏”之初文的部分已言及。。席鎮的使用和制作在西漢時達到鼎盛,造型上以動物居多,如有見虎鎮、豹鎮、羊鎮、鹿鎮、龜鎮、龍鎮、蛇鎮、駱駝鎮、牛鎮、熊鎮等等,動物多呈蜷縮俯臥狀⑥陸志紅:《先秦兩漢席鎮研究》,《考古學集刊》第19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年,第205—245頁。,有凸顯“鎮厭”的寓意,極為生動。這與著名的“甲兵之符”如新郪虎符(《集成》12108)、櫟陽虎符(《近出》1256)、陽陵虎符(《近出》1255)等皆作伏臥虎形的設計也旨歸相類。經此分析便不難體會,“俯”和“符”實有詞源關聯,這也是“勹、鳧”之能表“符”的文字學理據⑦由此回頭看“鳧(拊)鼓”的“鳧(拊)”,其得名除了叩擊拍打以節樂外,語源上大概也有強調叩拍時擠壓鼓面使之震動發聲的含義。。至于竹簡從廾從鳧的“△”,大概是為拱執符信的“符”而造,與“拱璧”是以兩手拱抱大璧同理,可喻珍貴珍視之物。古文字中以兩手奉物形且以所奉之物兼為表聲的還有“龏”“奉”等⑧裘錫圭:《釋郭店〈緇衣〉“出言有丨,黎民所”——兼說“丨”為“針”之初文》,《裘錫圭學術文集·簡牘帛書卷》,第391頁。原載《古墓新知——紀念郭店楚簡出土十周年論文專輯》,香港: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2003年。。

竹簡“共△不屖”讀為“拱符不遲”,意謂秉執符節且不怠慢?!肮病鞑弧闭韴蟾驷屛淖鳌肮病鞑唬ɑ剩?,大概是取“”讀為“皇”。注釋僅言“共△不(皇)”與“共△不屖(遲)”相對、“不(皇)”與“不屖(遲)”相反,但無詳解。按“”讀“皇”可從,所謂“相反”僅能就語義色彩言,若以為“皇”與“遲”成反義對舉則不足?、嵫芯空呋蛑鲝垺啊弊x為“遑”訓急,旨在尋求與“遲”相對,見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清華簡《參不韋》初讀”,tuonan(2022年12月7日)等發言。按遑急之急是彷徨無措之急,非懇摯迫切之急,唯后者方能與不遲之“遲”呼應相反,否則于文義終覺未協,故此不取。另承鄔可晶賜告,“拱符不”的“”或可讀為“匡”訓正,“拱符不匡”就是“執符不端正”之義,從攴的“”可能是匡正之“匡”而造的專字。按上引程浩文亦將“不”讀為“不匡”,謂即不恭敬、不標準。謹錄此備參。?!啊弊诌€見于春秋金文“龢鳴且(皇)”(楚大師鄧辥慎鐘,《銘圖》15511;楚太師鄧子辥慎镈,《銘續》1045)、“=(皇皇)煕煕”(許子镈,《集成》153—154)等。這種用法的“”也有寫作“皇、皝、韹、、锽、諻、喤”等,都是形容鐘聲的美盛、昭著,與“皇”古有“大”“美”“盛”“正”等常用義相應。簡文之“(皇)”應也不外乎此。準是,“共△不”讀為“拱符不皇”,概言執符而不正大顯揚,與下文“下有赫赫,上有皇皇”也相照應?!肮胺睍r既要“皇”又不可“遲”,猶如拊鼓作為節樂之器,掌控著整個樂隊的節奏快慢。節拍律奏不顯豁或者反應遲緩,都會導致“走趣不行”的后果⑩本篇簡51“同行同桼(節)”、《五紀》簡87“退有次,進有行”皆可參。研究者已指出“走趣不行”之“行”是表行次,見武漢大學簡帛網簡帛論壇“清華簡《參不韋》初讀”,tuonan(2022年12月10日)、哇那(2022年12月10日)等發言。。文意的貫通疏朗,反過來也加強了將“△”釋為“符”的合理性。

猜你喜歡
古璽簡帛古文字
《20世紀以來出土簡帛文獻美學思想研究》評介
分析晚清時期的古璽式創作
——以吳昌碩、黃牧甫為例
戰國秦漢璽印封泥文字零釋
釋古文字中的“杪”及相關字
如何學習古璽印
古文字“刀”“匕”混同——兼説舊釋“從宜從刀”之字
簡帛文獻中的“呂遂”相關問題初探
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
從古文字的角度看李陽冰對《說文》的說解
簡帛學的學科分支新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