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的問題與對策

2023-12-12 06:18
食品安全導刊 2023年30期
關鍵詞:準確性食品檢驗

李 敏

(高青縣檢驗檢測中心,山東淄博 256300)

食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工作與食品的質量與安全有直接關系,和公眾的健康密切相關。要求相關單位重視食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工作,提升食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工作的質量,推動食品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1-2]。

1 食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的重要性

1.1 規范食品檢驗檢測流程

做好食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工作可以規范食品檢驗檢測流程,有效提升檢驗檢測結果的精確度,為相關檢測檢驗機構提供參考依據,從而為相關部門制定完善的食品安全政策創造有利條件[3]。

1.2 食品安全和公眾的健康息息相關

食品安全和公眾的健康息息相關,做好食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工作可以從源頭入手預防食品安全問題,避免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場,為公眾的生命和健康保駕護航。

1.3 助力食品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做好食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工作,可以助力食品產業健康持續發展,通過構建食品檢驗檢測體系,改善檢測設備與技術,規范食品檢驗檢測流程,使食品生產企業重視食品安全生產工作,引導企業完善食品安全生產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健康和安全有保障的食品,為食品企業持續發展注入活力[4]。

2 食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 控制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

很多食品檢測部門沒有健全的管理制度,食品檢測質量水平不高,檢測效率低,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食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標準操作規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不 健 全。SOP是一種詳細的書面文檔,用來描述和規范食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的任務、工作流程、程序標準化步驟與操作方法。在沒有明確SOP 的情況下,不同的檢測人員可能會根據個人經驗或理解來執行檢測程序。這種不一致可能包括操作步驟的順序、使用的設備和儀器、樣品的處理方法等,最終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②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不足。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是質量管理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質量控制措施包括使用質控樣品、定期校準設備、監測操作員技能等,以確保檢測的準確性。質量保證措施涵蓋了流程審查、數據審核、質量文檔管理等,以確保檢測的可靠性。質量管理流程中的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措施不夠嚴格,導致檢測準確性和可靠性難以保證[5]。

2.2 檢測技術的限制

我國目前在食品質量檢驗技術上研發能力較弱,當前的技術水平已難以滿足實際工作所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①檢測靈敏度的限制。國內現有的探測技術在探測微量或稀有物質方面有限制,對某些污染和危險物質的探測能力還不夠強。②檢測速度的限制。一些食品樣品的檢驗方法耗時較長,對要求快速、準確檢測的生鮮食品質量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生鮮食品供應鏈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在生產、運輸、銷售環節中,時間是關鍵因素。檢測過程耗時太長,可能會導致食品在運輸或儲存過程中質量下降或腐敗,影響供應鏈的效率和食品的質量。③檢測特異性的限制。檢測的特異性是指檢測技術對目標物質的選擇性。一些技術可能對多種物質具有交叉反應,難以將目標物質與其他物質區分開,影響檢測準確性。蔬果農藥殘留檢測需要特別關注檢測的特異性。蔬果可能會被多種農藥污染,這些農藥的化學成分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缺乏特異性的檢測方法很難保證食品的安全性和品質。

2.3 缺乏一致的檢測標準和方法

目前,我國在食品安全領域尚無統一的檢測標準和方法。食品安全領域涉及不同類型的標準,包括產品標準、衛生標準、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以及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評審準則等。

2.3.1 產品標準

在產品標準方面,不同地區或標準制定機構的產品標準對于相同類型的食品產品的質量要求可能存在差異。例如,某些食品的水分含量在某一區域內可以小于一定比例,但在其他區域內要大于該比例,提高了檢驗單位的操作和管理成本。

2.3.2 衛生標準

在衛生標準方面,不同地區或標準制定機構對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要求可能不同,包括大腸菌群、沙門氏菌、霉菌以及酵母菌等微生物的允許數量和限制標準。微生物標準不一致可能會導致食品在不同地區的衛生要求不同,增加檢測的難度,降低一致性和食品的安全性。

2.3.3 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

在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方面,我國對添加劑的使用已進行了較為嚴格的規定,但也存在不統一之處。例如,《食品安全標準》對硫酸鉀的使用進行明確要求,在一些食物中,可以用硫酸鉀作保鮮劑,但要注意使用濃度和用量。有些地方法規對硫酸鉀的使用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有的甚至禁用硫酸鉀。地方標準和規范一般由各省、自治區或市級監督部門制訂,與國家規定的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不一致,會給檢驗帶來困難。

3 食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工作的優化對策

3.1 制定和完善食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的管理制度

3.1.1 建立完善的SOP 標準操作規程

建立完善的SOP 標準操作規程對于完善食品檢驗檢測的管理制度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確保檢測過程中的一致性和準確性。①明確檢測流程。SOP應該明確描述整個食品檢測流程,包括樣品采集、樣品準備、檢測方法的選擇、實驗操作、數據記錄、結果分析和報告等環節。對于每個環節,SOP 應該指定操作時間、溫度、濕度、操作人員的職責以及相關的文檔記錄要求。②標準操作步驟。SOP 應詳細列出標準的操作步驟,包括操作的順序、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項。確保不同檢測人員在執行相同任務時能夠采用相同的方法,操作步驟應具體到操作員需要采取的每個動作,包括樣品的稱量、溶解、稀釋、儀器的設置和校準等。

3.1.2 強化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措施

強化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措施是完善健全食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管理制度的關鍵性步驟。①定期校準與維護設備和儀器。食品檢驗過程中使用的所有儀器和設備應定期進行校準。校準是確保儀器測量結果準確性的關鍵步驟。校準周期應根據儀器的性質和使用頻率而定,通常包括日常、定期、臨時校準。②設備和儀器應定期進行維護和保養,以確保其性能穩定。包括清潔、潤滑、更換零件和維護記錄的更新等。維護的目的是防止設備故障和性能下降,影響檢測的準確性。

3.1.3 使用質控樣品并建立質控圖

質控樣品是已知成分和濃度的樣品,用于檢驗檢測方法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定期檢測質控樣品,并與已知成分和濃度進行比對。如果質控樣品的檢測結果與已知值不符,就需要檢查并糾正可能存在的問題。建立質控圖,記錄并跟蹤質控樣品的檢測結果,有助于檢驗檢測方法的穩定性,及時發現任何異常。綜合以上措施可以加強食品檢驗檢測的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體系,從而提高檢測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對于確保食品安全、合規性、質量至關重要。

3.2 完善技術與設備

在食品檢驗檢測領域,保障食品的智能化、安全性、合規性是食品安全檢測的關鍵。但是,目前一些技術上的局限性,包括檢測靈敏度、檢測速度、檢測特異性等問題,可能影響檢測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為了克服這些局限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提升研發和技術水平、引入快速檢測技術、建立更嚴格的行業標準和加強國際合作等,幫助克服檢測技術的局限性,提高食品檢驗檢測質量的水平,從而更好地確保食品的質量、安全、合規性。

3.2.1 提升研發和技術水平

相關部門和產業領域可以增加研發資金的投入,加大食品檢測技術的研發力度,提升我國的研發能力和技術水平,同時鼓勵科研機構和企業進行創新,開發新的檢測技術和方法,特別是針對微量或稀有物質的檢測技術。

3.2.2 提高檢測靈敏度

引進和使用先進的儀器和設備,同時不斷改進檢測方法,包括優化反應條件、提高分析儀器的分辨率和靈敏度等,以提高檢測靈敏度。

3.2.3 引入快速檢測技術

采用快速檢測技術,如光譜技術、傳感器技術等,可以大幅縮短檢測時間,特別適用于生鮮食品的供應鏈檢測中;引入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檢測設備,能夠加速檢測過程,減少人工操作所需的時間。

3.2.4 采用多種檢測方法或技術

多重檢測方法可以提高檢測的特異性。例如,結合質譜和光譜技術進行多層次的檢測,并開發特異性標記物或探針,用于準確識別目標物質,降低誤報率。

3.3 建立統一的檢測標準

制定和完善食品檢驗檢測的國家標準,確保各地區、各機構的檢測方法和標準統一。需要各級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科研機構和企業共同參與,形成多方共建、共享的機制。

3.3.1 制定統一的國家食品標準

政府和相關部門應制定統一的國家食品標準,以統一產品質量和安全要求,減少地區差異。國家標準應考慮食品種類和用途的不同,確保標準既可以維護質量和安全,又有利于食品產業的發展。此外,行業協會和組織可以制定行業內的自愿性標準,以彌補國家標準的不足。這些組織可以協助制定行業最佳實踐標準,確保食品生產和檢測過程的一致性。統一的產品標準可以降低檢測機構在食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過程的管理與操作成本,提升檢測的有效性與準確性。

3.3.2 制定統一的國家微生物標準以及標準化檢測方法

相關部門應建立統一的國家微生物標準,包括對大腸菌群、沙門氏菌、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標準限制。這些標準應基于科學研究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確保食品安全性和衛生標準一致。同時,制定統一的微生物檢測方法標準,確保不同地區的實驗室能使用相同的方法來評估微生物的污染水平,并引入新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和自動化檢測設備,提高微生物檢測的準確性和效率,同時減少人為誤差。這些措施可以保證食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的效率與一致性,提高食品衛生和安全水平。

3.3.3 制定全國性的食品添加劑標準、加強地方標準的協調統一

政府應制定全國性的食品添加劑標準,明確不同添加劑的使用規定,包括濃度限制、使用范圍、使用條件等,有助于統一食品添加物的使用標準,減少地方性差異。各省、自治區和市級地方監管機構在制定地方性標準和規定時,應與國家標準保持一致,并遵循國家標準的基本要求。保證地方標準和國家標準的統一,減少不必要的差異。

制定全國性的食品添加物標準和加強地方標準的協調有助于提高食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的一致性、效率和效果,更好地確保食品的安全和合規性,從而更好地保障公眾的食品安全和健康。

4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了食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食品檢驗檢測工作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并針對相應問題提出了解決措施,希望相關政府機構可以制定和完善食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的管理制度,完善技術與設備,建立統一的檢測標準,保障公眾的食品安全。

猜你喜歡
準確性食品檢驗
序貫Lq似然比型檢驗
國外如何進行食品安全監管
2021年《理化檢驗-化學分冊》征訂啟事
對起重機“制動下滑量”相關檢驗要求的探討
食品造假必嚴懲
關于鍋爐檢驗的探討
竟然被“健康食品”調戲了這么多年
美劇翻譯中的“神翻譯”:準確性和趣味性的平衡
論股票價格準確性的社會效益
超聲引導在腎組織活檢中的準確性和安全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