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市數字農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

2023-12-13 15:25張玉加吳濤
南方農業·上旬 2023年9期
關鍵詞:發展現狀重慶市問題

張玉加 吳濤

摘 要 數字農業既是數字經濟發展的短板,也是依靠科技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重慶市在推進農業生產智能化、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和數字農業技術創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成效。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2020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報告》顯示,重慶市位列全國第8。按照國家對數字鄉村建設的要求,與東部地區相比,目前重慶市數字鄉村發展總體還處于起步階段,尚存在頂層設計亟待完善、基礎設施短板明顯、產業數字化水平不高、人才支撐能力不足、資金投入還需加強等問題,建議統籌規劃,加快完善農業大數據系統;融合創新,促進農業數字化水平快速提高;鼓勵扶持,優化數字農業創業創新環境;多措并舉,大力強化數字農業人才支撐。

關鍵詞 數字農業;發展現狀;問題;對策;重慶市

中圖分類號:F49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7.022

黨的十九大以來,重慶市通過全面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行動計劃,聚焦高質量、供給側、智能化,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數字化水平不斷提升。但與全國數字農業發展的先進地區相比,重慶市數字農業的發展質量和效益都還有較大差距。數字農業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最終突破資源要素瓶頸,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能力和生產效率。加快數字農業發展是實現重慶市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順應信息化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本文分析近年來重慶市的調研數據,結合該方面具體現狀,進行問題探討,以期推進發展。

1? 現狀

1.1? 推進農業生產智能化方面

實施“生產智能化”行動,推進智慧農業試驗示范。聚焦智能化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圍繞糧豬菜保供產業和山地特色高效農業開展智慧農業技術攻關和智能化先行試點,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管理、加工流通、市場銷售、安全追溯4個關鍵環節融合應用。截至2021年底,重慶市已建成市級智慧農業試驗示范基地240個,AI、5G、區塊鏈等新型信息技術和農業機器人、智能農機等創新技術成果逐步投入數字農業建設。其中,重慶市農業科學院魚菜共生工廠實現5 000 m2年產100 t魚和160 t菜的高效生產,被農業農村部評為全國十佳智慧農業新技術應用模式。巫山縣通過數字果園平臺建設,打造巫山脆李(柑橘)“一張圖”全產業鏈大數據平臺,建立從生產端到銷售端全過程數據庫,運用生產記錄、圖片和視頻上傳和物聯網技術,在線完成“病蟲害防治”“肥料使用”“樹體管理”“田間管理”等生產溯源數據集中。

1.2? 推進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方面

實施“經營網絡化”行動,發展農產品電商。在引導農產品生產規?;?、標準化、品牌化上下功夫,大力拓展農產品電商流通和銷售渠道。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地處武陵山深處的秀山縣,電商產業扶貧先后被評為“全國農村電商十大模式”“全國貧困縣農產品電商銷售10強縣”,2014—2020年電商交易額、網絡零售額大幅增長,其中農特產品銷售額從1.6億元增至15.2億元,增長近10倍;快遞上行件從0.6萬件增至26.8萬件,增長40多倍,遠遠高于下行件,千家萬戶的農產品插上電商的翅膀出村“進城”。強化信息化服務能力,政企聯合開發“農品慧”平臺,并積極推廣試點。截至2021年底,該平臺已累計實現交易金額3.27億元,開票額達到1.15億元,入駐企業243家,覆蓋種養殖戶1 819戶,涉及348個農產品品類。據行業統計,2021年重慶市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150億元,同比增長15%。

1.3? 推進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方面

實施“管理數據化”行動,推動農業農村大數據建設應用。1)建設“三農”大數據平臺,提升涉農數據資源“聚通用”水平。①在“聚”方面,以統一數據標準,匯聚4億多條數據,建成10大資源庫,形成20個專題,構建重慶市“三農”大數據管理平臺。②在“通”方面,建成跨領域跨行業多結構交叉的數據集成共享平臺,整合農民專業合作社數據,多維度對重慶市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規范管理;匯聚農產品加工企業數據,對重慶市農產品加工企業產值、構成、出口等情況進行分析。③在“用”方面,利用生豬數據專題,實時掌握各區縣存、出欄量情況,用大數據工具可初步預測變化趨勢,為產能恢復提供參考;利用農產品市場專題,對重慶市“糧豬菜”等7大類740個品種每日開展價格監測,自動生成價格分析報告和價格走勢圖,為穩價保供提供數據支撐。2)開展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挖掘農業大數據價值,開發農業大數據產品,促進農業提質增效。截至目前,已建成生豬、柑橘、脆李等7個區域性單品種大數據管理平臺。其中,國家級重慶(榮昌)生豬大數據中心已累計接入1.2億條生豬結構化數據、3.8 TB非結構化數據,已建成“管、養、賣、貸”四大平臺,成功打造全國首個生豬活體電子交易市場,累計交易額近1 000億元。統籌布局區域中心和區域市場,積極推動川渝兩地生豬資源共建共享、互聯互通,成功在四川內江、自貢打造國家級生豬大數據分中心。

1.4? 推進數字農業技術創新方面

重慶市畜牧科學院2010年就在全國率先建立了數字化養豬場,對生產全過程中種豬的各種營養指標和生理指標(如母豬營養狀況、發情妊娠狀況等)進行準確測定、復雜計算、科學判斷,并自動調整飼養管理方案,實現自動操作和智能化管理,以確保豬群健康,減少飼料浪費,準確掌握發情時間、適配期,達到全面提升母豬生產能力的目標。2019年國家級生豬大數據中心落地重慶市榮昌區,上線首個“生豬數字監管平臺”,實現生豬全程數字化監管預警。由國家級生豬大數據中心研發運行的“區塊鏈生豬監管電子簽章平臺”已正式發布。平臺運用“區塊鏈+電子印章”技術,搭建區塊鏈生豬監管電子簽章平臺,統一對生豬免疫、動物產地檢疫、動物屠宰檢疫+品質檢驗、無害化處理及車輛洗消等生豬產業鏈的各個檢疫環節進行全方位全流程簽章監管,實現章章關聯、證章關聯、人章關聯、時空章關聯。2016年重慶市農業科學院積極與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等國內領先團隊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系,協同開展基于亞米級的重慶山地地塊生產與智能解譯、農作物長勢與產量的遙感監測應用、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與評估、農田環境信息監測與分析、農業數據共享平臺開發等方面研究。目前,重慶市農業科學院初步研制形成的“農業遙感監測管理平臺”,可實現重慶全域水稻、玉米、油菜、茶葉等主要作物的遙感智能識別、種植規模的智能提取、長勢的實時監測和產量的提前預測等;研制的“無人果園數字化管理平臺”,可實現從選址、建園、栽植、灌溉、智能農機等生產過程的精準數字化管理;正在研建的“數字鄉村管理平臺”,可提供“鄉村資源、鄉村規劃、鄉村產業、鄉村治理、鄉村服務”等功能模塊的一體化數字鄉村解決方案。

2? 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數字鄉村建設,采取了一系列舉措。2020年,農業農村部等有關部門相繼發布《2020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關于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工作的通知》;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工程;2022年1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按照國家對數字鄉村建設的要求,與東部地區相比,重慶市數字鄉村發展總體還處于起步階段。參考相關數據,結合重慶市實際情況的綜合分析,目前重慶數字農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5個方面。

2.1? 頂層設計亟待完善

農業農村數字化是生物體及環境等農業要素、生產經營管理等農業過程及鄉村治理的數字化,是一場深刻的技術和社會革命。由于數字鄉村建設涵蓋了鄉村振興的方方面面,與所有黨政管理部門都有關。由于部門利益割據造成的信息孤島仍較突出,數據平臺多、資源分散的情況尚未根本改變,引發的重復建設不僅造成大量浪費,也讓政府工作效率乃至公信力打了折扣。由于頂層設計方案不完善,各涉農主體在數字鄉村建設中的定位不明確,職責與分工不詳細,共建共享機制不完善,數據安全管理不清晰,現有數據資源無法有效整合;政府引導、市場運行的機制尚未建立,無法調動參與各方的積極性。

2.2? 基礎設施短板明顯

近幾年來,網絡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步伐日益加快,但是涉及農業生產經營的數字化設施還不夠便捷有效。受限于農業生產環境的自然性、開放性和不確定性,大量水、光、熱、土壤、氣象等數據采集與精準投放需要高昂的成本,大量地塊、農戶、合作社、企業、消費者等個性化數據積累、保存、傳輸、計算等設施設備投資和個性化解決方案都需要更高的建設水準,但目前農業經營過程所需要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尚不能滿足這些需求。重慶山區面積大,耕地零碎,基礎設施建設難度大,使用成本高,網絡覆蓋率較低,智能監測數據的采集成本較高。根據全國統計數據,重慶數字農業信息基礎不僅明顯低于全國平均值和四川省,也低于陜西和廣西,與江蘇、廣東等東部發達省市差距更大。

2.3? 產業數字化水平不高

一批已建成的信息化應用系統不能滿足市場主體需求,如現有追溯系統更多基于為政府監管服務,而非為市場主體生產經營服務,導致市場主體缺乏使用的主動性。在農業生產領域,現代信息技術與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產業融合不充分,信息化應用程度偏低。盡管規模主體數字生產技術應用需求強烈,但重慶市產業主體對數字技術在農業農村領域應用相對滯后。據調查分析,2019年重慶市農業數字經濟增加值僅占數字經濟生產總值的1.2%,占農業增加值8.2%,規模和體量均遠低于第二、第三產業。2020年重慶市農業生產信息化水平為8.48%,其中大田種植信息化水平為22.91%,設施栽培信息化水平為21.75%,畜禽養殖信息化水平為23.47%,水產養殖信息化水平為16.37%,農產品網絡零售占比為11.27%,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水平為13.57%。

2.4? 人才支撐能力不足

發展數字農業,雖然核心要素是數據,但關鍵還在人。既需要中高端的專業人才,還需要大量的技能型農民。目前,重慶雖有65所高校,2021年高校畢業生達24.4萬人,但還沒有開辦一個數字農業或智慧農業相關的專業。由于農業科研單位,特別是涉農企業人才集聚能力較弱,所以既缺乏數字農業的領軍人才,也缺乏農業大數據、智慧農業相關的專業人才和創新人才。由于農村人力資本流失嚴重,留守農民的年齡偏高、文化水平普遍較低,現代化農業生產意識比較淡薄,對互聯網信息技術了解應用較少。由于教育的專業設置滯后,基層干部普遍對數字農業的發展缺乏認識,基層既懂產業發展又懂信息化的專業技術人才嚴重匱乏。

2.5? 資金投入還需加強

2020年,重慶市數字農業財政投入共計17.62億元,鄉村人均財政投入為99.34元,較2019年增加17.34元;數字農業社會資本投入共計19.39億元,鄉村人均社會資本投入為109.35元,較2019年減少28.65元;縣級數字農業管理服務機構綜合設置率為83.33%,較2019年增加5.04個百分點。目前,重慶市涉及農業農村信息化的財政投入主要用于支持部分基礎系統和示范基地建設,各級財政對數字鄉村領域投入規??偭科?,尚未形成健全的資金投入和增長機制。缺乏鼓勵社會資本投向數字鄉村建設的專項政策和措施,財政資金引導撬動社會資本投入作用尚不明顯,資金投入支出結構還需優化。

3? 對策建議

數字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核心內容,是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推動我國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的必然路徑。要進一步推進重慶市數字農業發展,必須圍繞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的全過程開展數字精準化、智能化升級改造,構建政府引導、市場運行的雙輪驅動良性發展機制,強化關鍵技術研發和基礎裝備制造能力,大力開展示范推廣應用,探索形成數字農業創新體系和發展模式。針對目前重慶市數字農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如下5個對策建議。

3.1? 頂層規劃,加快完善農業大數據系統

建議重慶市政府將農業大數據系統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基礎工程,建立工作專班或聯席會議制度,統籌推進和規范市、縣、鄉各級政府部門之間涉農數據的采集、管理、共享和開放。將農產品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管理體系進行數字化融合,為政府宏觀管理和農業生產經營提供全維度、權威性的決策建議。在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縣和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點鄉鎮,率先推動農業大數據系統性改革,實現區域農業大數據開放共享。

3.2? 搶抓機遇,積極發展基礎裝備制造配套能力

發展數字農業離不開數字農業裝備的支撐。抓住全國數字農業爆發增長機遇,利用重慶市現有工業物聯網、傳感器、無人機、機器人等精密機械制造和加工配套能力基礎,在產業配套適宜的區縣設立數字農業裝備產業園區。通過提供優惠扶持政策,引進國內外先進龍頭企業,孵化中小高科技企業,吸引科研團隊入駐,圍繞農業田間作業、設施栽培、健康養殖、精深加工、儲運保鮮、銷售追溯等環節,開展農業物聯網、傳感器、大數據、無人機、機器人等領域的先進智能裝備的技術研發、技術集成、生產制造、推廣展示,集聚產業發展所需的高端要素、高端企業、高端人才,打造智能農業裝備產業集群和創新高地。

3.3? 融合創新,促進農業數字化水平快速提高

建立數字農業成果轉化信息服務平臺,推動政府與科研機構、企業間數字成果信息互通共享,實現創新成果與市場需求有效對接,逐步建立健全數字農業技術創新體系。組建跨專業、跨學科、跨領域的數字農業技術創新團隊,開展“一對一”幫帶行動,實現科技創新成果在數字農業基地中轉化運用。打造農業企業創新的數字生態,充分發揮政府創新引導作用,鼓勵農業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動創新鏈高效服務農業產業鏈。積極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資本、技術、資源要素集約化跨界配置,推廣農產品“生鮮電子商務+冷鏈宅配”“中央廚房+食材冷鏈配送”等服務新模式。推進農村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到村,建設涉農信用應用系統,建立信用評價標準,引導金融機構開發適配性金融產品,為涉農融資主體提供金融服務。

3.4? 多措并舉,大力強化數字農業人才支撐

實施數字農業高層次人才“引智”計劃、新型生產經營主體人才培育計劃,打造一支老中青結合的領軍人才、創新人才和農村技能人才相結合的數字農業人才隊伍。采用智力兼職、項目合作等方式柔性引進業內頂級專家或院士,參與重慶市農業農村數字化建設。組建一批產業型、區域性的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數字技術體系創新團隊和農業科技型企業。

3.5? 鼓勵扶持,優化數字農業創業創新環境

出臺支持農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資金、人才、補貼等有針對性的政策,提高政策精準性。鼓勵農業龍頭企業、農業科技企業、互聯網平臺企業、高??蒲性核?、新型經營主體等搭建農業數字化應用開發平臺,加大技術應用層面的集成開發。開展重慶市數字農業農村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典型案例征集,定期對適用性強、有良好運用場景的新產品、新模式進行發布推廣,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探索推動農業數字裝備補貼政策,降低農業生產者投入,進一步拓展數字農業創新應用范圍。

(責任編輯:敬廷桃)

收稿日期:2023-04-14

作者簡介:張玉加(1981—),男,四川隆昌人,軟件工程碩士,大數據智能化高級工程師,從事農業大數據、農業信息化研究。

E-mail:44420471@qq.com。

猜你喜歡
發展現狀重慶市問題
重慶市光海養蜂場
重慶市光海養蜂場
鑄造輝煌
——重慶市大足區老年大學校歌
天然氣儲運技術經濟分析
巨災債券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淺析家庭農場發展現狀及面臨困境—以麗江市為例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