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大食物觀引領雅安市茶產業能級提升對策

2023-12-13 22:50戴馨儀王煜
南方農業·上旬 2023年9期
關鍵詞:茶產業對策

戴馨儀 王煜

摘 要 茶產業是四川省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和雅安市現代農業“5+3”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雅安市茶產業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擦亮四川農業大省金字招牌、推動四川省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的重要抓手。當前,雅安市茶產業面臨著綜合生產能力提升壓力大,提質增效面臨瓶頸制約,縮小茶農內部收入差距面臨群體分化障礙,對縣域經濟、集體經濟帶動能力不足等挑戰。如何在大食物引領下探索雅安市茶產業能級提升發展路徑,是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議題。

關鍵詞 茶產業;能級提升;大食物觀;對策;四川省雅安市

中圖分類號:S571.1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7.056

2022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樹立大食物觀,從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發,掌握人民群眾食物結構變化趨勢,在確保糧食供給的同時,保障肉類、蔬菜、水果、水產品等各類食物有效供給,缺了哪樣也不行?!贝笫澄镉^拓展了傳統的糧食邊界,不僅指的是糧食作物,而是從更廣的維度把握糧食安全問題。在確保主糧自給的基礎上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實現各類食物供求平衡,因地制宜、穩定發展茶葉等經濟作物的生產和供給,有助于實現糧食安全戰略高質量發展[1-2]。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三農”工作高度重視,明確要求四川“農業大省這塊金字招牌不能丟”“推動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雅安市茶葉資源優勢顯著,茶葉面積位居四川省第一,單產水平高。雅安市進一步發展茶產業,推動四川省現代農業發展,基礎良好,大有可為。

1? 雅安市茶產業站在新起點

1.1? 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茶產業能級提升具備堅強的政治基礎與良好的政策基礎

2018年底,雅安市提前兩年實現現行標準下9.4萬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61個貧困村全部退出。截至2020年,雅安市茶產業發展輻射帶動65萬人,帶動貧困戶2.9萬。扶貧產業作為農村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起貧困戶的“造血”功能,成為精準扶貧的核心[3],是促進平衡發展、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茶產業成為雅安脫貧攻堅的支撐力量、茶農脫貧奔康的強大引擎,助農人均增收8 000元以上。反過來,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對雅安茶產業能級提升提供良好的政策基礎,一系列圍繞著脫貧攻堅的重大舉措為現代化茶產業體系提供了有力政策。

1.2? 茶產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升,繼續推進能級提升具備更好的生產力條件

近年來,雅安茶產業生產指標呈現穩定增長態勢,提質增效成果顯著,為進一步能級提升提供了良好的生產力條件。1)雅安市茶葉產量大。2011年以來,雅安市產茶總量連續位居四川茶葉主產區的第1位。2020年雅安產茶總量9.34萬t,占四川省的27.12%,位居第一。這說明雅安地區的土壤、氣候等資源稟賦適合茶葉生產。2)雅安市茶園種植面積大。2020年雅安市茶園面積56 111 hm2,接近四川省茶園面積的1/5。2011—2020年,雅安市除漢源外的各區縣茶園面積持續增加。雨城區和名山區茶園面積較大,已形成規模優勢。3)雅安茶產業品牌整體數量和質量有了大幅提升。2021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見表1),“蒙頂山茶”品牌價值達40.99億元,在全國排名第10位,較2014年上升9位,持續位列四川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第一?!把虐膊夭琛逼放苾r值達20.71億元,位列四川黑茶第一,進入中國黑茶第一方陣。4)雅安市茶產業生產效率高,單產水平高。雅安市茶葉單產水平呈現上升的趨勢。2020年雅安市茶葉單產水平是1.6 t·hm-2,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

1.3? 茶產業發展格局系統性再造,全面推進能級提升具備新的動能

“十四五”期間,全球新一輪產業分工和貿易格局加快重塑,我國茶產業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進入全面提高茶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的重要窗口期,茶產業發展新格局系統性再造。推動川茶產業能級提升,是四川加快建設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和雅安加快建設現代農業“5+3”產業體系的迫切要求。四川茶產業基地堅持“兩帶兩區”發展原則,將雅安名山區、雨城區和滎經縣列入川西南名優綠茶產業帶生產重點縣。此外,川茶以綠茶為主,紅茶、黑茶和茉莉花茶為輔的“一主三輔”茶產品格局形成。其中,雅安名山區、雨城區和滎經縣被納入川西名優綠茶加工區,同時屬于藏茶加工區。

1.4? 茶農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具備了歷史性的條件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茶產業是雅安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力量,是茶農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截至2020年,雅安市25萬農戶從事茶產業,涉茶人口65萬人,茶產業助農增收人均超過8 000元,占雅安市茶農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以上。

2? 雅安市茶產業能級提升面臨的挑戰

2.1? 茶產業綜合生產能力提升壓力較大

2.1.1? 人力資本不足

雅安市茶產業面臨著勞動力過剩和結構性短缺并存的問題。2020年雅安市有勞動適齡人口83.89萬人,勞動力資源充足。但茶產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且茶葉生產具有季節性,因此易出現勞動力季節性短缺現象。此外,隨著我國城鎮化不斷推進,農村人口不斷由農村向城市轉移。2020年雅安市城鎮化率為52.78%,屬于初級城市型社會。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雅安市戶籍人口省內加省外人口凈流出93 334人。調研數據顯示,雅安市茶農主要是34~45歲和45~55歲年齡階段,分別占比35.51%和39.86%。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流導致涉茶勞動力老齡化嚴重。這部分勞動力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綠色生產認知不足、新技術采納能力較差,成為限制茶產業綜合生產能力提升的關鍵因素之一。

2.1.2? 茶葉機械投入量不足

與人工采茶相比,采茶機的采茶效率高10~12倍[4],可以有效地提高采茶效率和單位面積產出率。調研數據顯示,只有11.23%的茶農使用采茶機采茶。雅安市茶葉機械投入量不足主要是由于茶農意愿不足,僅有34.42%的茶農意愿使用農機采茶。這是因為相比人工采摘春茶,采茶機所采摘的夏秋茶雖然采摘時間長,但是夏秋季節茶樹碳素代謝旺盛,茶樹芽葉中多酚類物質積累較多,夏秋季節茶葉滋味澀味較重,鮮爽度不如春茶。夏秋季節的茶葉相較于春茶品質較差,價格便宜,主要作為大宗茶葉的原材料以低價出口國外。

2.1.3? 茶葉生產成本持續走高

由于勞動力季節性短缺、機械化程度較低,為了滿足生產需求,政府、企業和農戶需要從外地大量招募茶葉采摘人員。外聘采茶工需要進行培訓,這就導致成本陡增。

2.2? 茶產業提質增效面臨瓶頸制約

2.2.1? 質量安全意識不足,農用化學品施用強度高

農藥殘留是茶葉生產中面臨的不可忽視的問題,農戶農業化學品的投入嚴重影響茶葉品質和質量。調研數據顯示,茶園施用農業化肥的茶農比例在53.89%,說明農用化學品的使用比例較高。農戶農業化學品的投入使用行為受到其自身稟賦情況的影響。1)雅安市茶園播種面積細碎化程度高、小農戶家庭經營,不利于現代化農業生產基礎設備和技術的應用,限制了農戶借助現代生產工具提升化肥、農藥使用效率的途徑,同時耕地細碎化嚴重導致化肥使用效率的提升。2)盡管自由市場提升了要素與農產品的流動效率,但在“小農戶,大市場”的基本格局下,小規模農戶面臨著較大的市場風險與信息不對稱,影響其農用化學品的投入決策。

2.2.2? 產能高但附加值低

雅安市茶產業的精加工水平和茶葉的復合利用水平較低,川茶的加工復合利用率為50%,綜合利用價值僅為40%[5]。此外,雅安大量茶葉在粗毛茶階段就被外地茶企采購,或就地貼牌加工后在市場流通,茶產業鏈條延伸不充分,利潤空間收窄,茶葉附加值低。

2.2.3? 生產經營主體缺乏競爭力

1)雅安市茶葉生產經營主體多為小規模農戶,過小的規模限制了其基礎設施建設與維護、技術選擇與采用、風險承擔與控制、市場經營與議價等能力。2)雅安市龍頭企業規模較小,缺乏競爭力。2020年,雅安市市級(茶葉)以上龍頭企業48家,中國茶行業百強企業4家,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家。雅安市雖然茶企數量、省級龍頭企業數量在四川省最多,但是相比省內其他地區,雅安市龍頭企業的規模較小、競爭能力和對茶產業的帶動能力較弱。

2.3? 縮小茶農內部收入差距,面臨群體分化障礙

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農業生產的內外部環境發生變化,農民群體在收入和消費上出現差距和分化[6]。在雅安市茶農收入逐年上升的同時,內部收入差距仍然很大,面臨群體分化差距大的現狀。2020年茶農人均純收入8 000元,占雅安市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以上。調研數據顯示,茶農內部最低20%群體年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為6.31%;最高20%的群體收入增長速度是11.64%。雅安市茶農內部收入面臨差距大、經濟不平等問題,農民分化在資源要素差異性特征擴大,茶農群體分化差距大,阻礙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2.4? 茶產業對縣域經濟、集體經濟帶動能力不足

茶產業在求得自身發展的同時,還應對縣域經濟的發展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有著帶動作用。2020年雅安市茶產業產值占雅安市地區生產總值的5.94%,茶產業綜合生產總值占雅安市地區生產總值的25.48%,雅安市茶產業的產值占第一產業生產總值的29.51%。這表明雅安市茶產業對縣域經濟的帶動能力不足,起到的效益共振不明顯。

目前,雅安市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增長速度快,但是規模相對較小。2020年雅安市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2 475萬元,比2019年增加260萬元,增長11.7%。大多數村的情況是集體資金少、資源少、規模小、收入來源渠道少、缺乏核心主導產業支撐,資產資源閑置嚴重,盤活利用率普遍不高??梢?,雅安市茶產業對集體經濟的帶動能力不足。

3? 以大食物觀引領雅安市茶產業能級提升的對策

3.1? 精準落實科技興農戰略,把強化供給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以現代科技帶動茶產業增產增效,把確保重要農產品供給作為首要任務,積極推廣現代農業技術在茶葉生產、加工各環節中的應用,為樹立大食物觀提供科技支撐。1)強化人才支撐,加快科研人才培養。加強茶產業人才隊伍建設,重視科技人才培育,加強與市內外農業高等院校、茶葉科研院所的交流和合作。2)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茶葉質量。加大茶葉科研經費投入,開展茶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3)實施機械強農,健全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生產體系。加大對智能、高端、安全農機裝備支持力度,提高茶園管理智能化和茶葉生產機械化程度。4)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強化雅安市高校、科研機構和龍頭企業之間的合作,加強茶園土壤治理,加快茶葉育種創新和有機化肥等綠色生產技術的推廣,提高茶園良種率和專用化水平。

3.2? 樹立大食物觀,搶抓發展新機遇,擴大開放合作,奮力實現茶產業高質高效

樹立“大食物觀”,優化“非糧化”為“非食物化”,構建可持續的食物安全保障體系。1)在不破壞耕作層、不影響糧食生產能力的情況下,增加雅安市糧食種植的靈活性,聚焦茶葉等重點產業的發展,推動茶產業轉型升級。2)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創新驅動產業升級,延伸茶葉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3)不斷打造雅安茶葉區域公共品牌和企業品牌,打造全國知名、走向世界的品牌,最終實現大食物安全和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的有機統一。

3.3? 堅持茶農主體地位,以鄉村建設為抓手,加快補齊短板,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奮力推動實現鄉村宜居宜業

明確堅持農民主體地位的本質內涵是正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前提。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茶產業是雅安地區的主導產業,因此必須堅持茶農的主體地位,加強對茶產業資源的整合,實現雅安茶產業經濟發展的穩步推進。1)發展茶產業旅游,挖掘茶文化資源內涵,以鄉村建設為抓手,補齊美麗鄉村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2)積極打造精品茶旅線路,開發茶旅研學項目。全面推進茶、文、旅、康融合發展,力爭打造成為國家級茶文化研學旅游目的地,使美麗鄉村的發展建設能帶動鄉村地區多產業融合發展,實現鄉村宜居宜業。

3.4? 加快低收入茶農增收,促進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雙富裕,奮力推動實現茶農富裕富足

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要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多渠道、多方位增加茶農收入。1)加快經濟結構轉型,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促進低收入茶農增收。加快工業化、城鎮化、城鄉融合發展進程,持續不斷地為未來農村勞動力在城鎮和農村創造大量的非農就業機會,使有限的水土資源向不斷減少的農業生產者集中,大幅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2)加快茶產業現代化進程。在保障糧食安全的背景下,提高土地、資本和技術的集約經營水平,延伸茶葉產品的價值鏈來發展高值農業,促進茶產業現代化發展。3)加快農村經濟轉型和促進農民共同富裕的農村人才振興發展戰略。重構農業高等教育體系,建立高素質茶農培育制度,培育大批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就業和創業等高素質、復合型人才。4)壯大村集體經濟和縣域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通過土地使用權流轉、入股和合作經營等方式參與農村新業態,發展茶葉相關的鄉村文化旅游、特色產業等,多渠道增加茶農的財產性收入和就業機會。

3.5? 生產要素賦能,園區經濟與片區經濟聯動,優化涉茶企業營商環境,提升茶產業帶動力

1)引入茶葉經營大戶和龍頭企業園區經濟建設,進一步完善茶葉集散中心、茶葉市場等各種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堅持“兩帶兩區”發展原則,以園區創建為抓手,優化片區產業布局,整合片區產業資源,加強片區產業協作,推動茶葉優勢產業片區化、集群化、特色化發展。2)暢通茶葉產品銷售市場,探索和利用“互聯網+”模式,以茶葉優勢資源為依托,聯接各個生產環節,形成農業內部緊密協作、循環利用、一體化發展的經營方式,同時構建精準化的農業扶持政策。

參考文獻:

[1]? 陳萌山.大食物觀——運用新發展理念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生動實踐[J].中國食物與營養,2022,28(4):2.

[2]? 鄭良燕,金娟,魯長根,等.大食物觀理念下保障浙江省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研究[J].浙江農業科學,2023,64(3):512-520.

[3]? 劉建生,陳鑫,曹佳慧.產業精準扶貧作用機制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7,27(6):127-135.

[4]? 沈童菲.四川省茶葉生產布局變遷及影響因素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22.

[5]? 蔡臣,王云,何希德,等.四川茶產業競爭力分析及對策研究[J].四川農業科技,2020(4):71-74.

[6]? 高帆.中國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的農民分化及其引申含義[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60(5):149-158.

(責任編輯:敬廷桃)

收稿日期:2023-03-16

基金項目:四川省農村發展研究中心項目“川茶產業綠色發展的路徑與典型模式研究”(CR2225)。

作者簡介:戴馨儀(1993—),女,四川雅安人,碩士,研究方向為農業經濟、綠色發展。E-mail:445315386@qq.com。

*為通信作者,E-mail:w0207wangyu@163.com。

猜你喜歡
茶產業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關于職工隊伍穩定的認識和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走,找對策去!
宣城市茶產業轉型升級的思考和建議
福建安溪鐵觀音茶產業化發展研究
絲綢之路經濟帶中陜茶產業及文化發展的幾點思考
淺析以恩施旅游業助推茶產業的發展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