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雞市渭濱區經濟林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探析

2023-12-13 22:50高冬紅劉高揚
南方農業·上旬 2023年9期
關鍵詞:經濟林產業發展現狀

高冬紅 劉高揚

摘 要 經濟林產業是新興朝陽產業,是帶動“三農”協調發展的新路徑,更是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途徑。在秦嶺北麓的陜西省寶雞市渭濱區發展經濟林產業,可以有效推進區域林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保障渭濱區經濟林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在對渭濱區經濟林產業發展現狀進行細致分析的基礎上,深入探討了渭濱區經濟林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如自然條件限制,產業化程度低;經營不科學,品種結構不合理;龍頭企業帶動不明顯,示范效果不顯著;投入資金不足,配套設施建設滯后;技術力量薄弱,勞動力流失嚴重;重視程度不高,作物管理粗放等。針對性提出了總結經驗借鑒成果,脫離自然條件限制;龍頭企業引領示范,提升質量效益;加大資金投入,完善配套設施;強化指導培訓,吸引技術人才;強化地方品牌,拓寬銷售市場等對策。

關鍵詞 經濟林;產業發展;現狀;對策;陜西省寶雞市渭濱區

中圖分類號:F326.2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7.066

渭濱區是陜西省寶雞市主城區,也是寶雞市經濟、文化中心之一,發展渭城區經濟林產業對推進區域經濟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本文從渭濱區經濟林產業發展實際著手,在全面了解渭濱區經濟林產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深入探究影響渭濱區經濟林產業發展的問題,并以問題為導向,分析提出推進渭濱區經濟林產業發展的對策措施。

1? 現狀

1.1? 經濟林發展現狀

渭濱區位于關中西部、秦嶺北麓,因地處渭水之濱而得名,是寶雞市經濟、文化中心之一,轄區內有5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區內有1個國有林場。渭濱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06°54′02″~107°16′11″,北緯34°07′15″~34°28′57″。行政區域土地總面積842.12 km2,其中林業用地面積63 105.2 hm2,占土地總面積的74.94%,森林總面積46 691.1 hm2,森林覆蓋率55.44%。

渭濱區統計局2022年統計數據顯示,渭濱區經濟林面積4 645 hm2,總產量32 726 t,產值35 546.94萬元;園林水果面積2 272 hm2,主要有獼猴桃334 hm2、葡萄494 hm2、櫻桃839 hm2、桃152 hm2、蘋果52 hm2、杏25 hm2、柿37 hm2;干果面積2 373 hm2,其中核桃1 244 hm2、花椒995 hm2、板栗133 hm2。

1.2? 因地制宜示范帶動現狀

按行政區域劃分,渭濱區高家鎮主要發展獼猴桃、板栗、核桃、花椒等產業,神農鎮主要發展櫻桃、核桃等產業,石鼓鎮主要發展獼猴桃、核桃、花椒等產業,馬營鎮主要發展核桃、花椒等產業,八魚鎮主要發展櫻桃、葡萄等產業。通過不斷發展經濟林產業,當地農民的收入有了顯著提高。

近幾年渭濱區聚力發展產業集群,根據各鎮實際情況,發揮各自的優勢,高標準打造“渭濱五寶”——龍山玉珠·好葡萄、秦嶺瑾瑜·紅玫瑰、蒲豐佳禾·蒲公英、坡地旱作·大櫻桃、綠澤佰旺·赤松茸等示范品牌,帶動全區經濟林產業高標準、高質量發展。

1.3? 經濟林苗木來源和配套設施情況

據調查,渭濱區共有各類苗圃10處,其中50 hm2以上苗圃2處,以白皮松、國槐等綠化用苗為主;15 hm2以上苗圃2處,以白皮松、紅豆杉等為主;總產量(在圃)150萬株左右,除個別農戶育花椒苗供自用外,無其他經濟林苗木。全區經濟林年用苗量約25萬株,主要是從周邊地區調運。

受寶雞市城區發展及地理條件限制,渭濱區經濟林果園大部分位于塬區臺地和山區坡地,除龍山玉珠葡萄園、秦嶺玫瑰園配套修建了滴灌等灌溉設施外,大部分為大田旱作,靠雨水或蓄水池中的水人工澆灌。

2? 存在的問題

2.1? 自然條件限制,產業化程度低

經濟林生產對自然條件有一定的依賴性[1]。渭濱區經濟林果的豐產受氣候條件和地形條件的限制,集中連片、成規模的地塊少,難以形成規?;N植、產業化發展格局,山地坡度較大,灌溉、防護等配套設施及管理措施不到位。調查發現,受城區擴建、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政策的影響,渭濱區經濟林總體規模難以擴大,如龍山玉珠葡萄因發展受限,已在千陽、麟游等周邊縣區擴展近200 hm2。目前,渭濱區休閑農業、林下經濟等經濟林產業發展模式的規模相對較小,很多處于初級建設階段,周期長、見效慢,造成產業化程度較低。

2.2? 經營不科學,品種結構不合理

渭濱區經濟林品種單一、經濟效益較低,多年來偏重發展獼猴桃、葡萄、櫻桃、花椒及核桃等,品種老化,急需更新換代。雖然近些年大力發展甜柿子等新型水果類經濟林優質品種,成功打造“渭濱五寶”等品牌,但種植面積小,年產量較低,很難形成大規模經營。例如,高家鎮于2018年發展適合本地生長的油用牡丹近135 hm2,但因投資不足、管理不善,未起到示范帶動作用,實際已經發展失敗。

2.3? 龍頭企業帶動不明顯,示范效果不顯著

龍頭企業帶動性不明顯,企業與農戶沒有形成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難以產生規模效應,經濟林建設缺乏典型示范效應。龍頭企業和各種專業合作社沒有形成標準化生產,市場配套體系建設不健全,沒有形成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和貯存一體化服務的新格局,多數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輻射帶動作用有限,可持續發展增收能力較弱。

2.4? 投入資金不足,配套設施建設滯后

近年來,渭濱區本地經濟林苗木規模較小,發展經濟林所需的大多數種苗都依賴外調,周邊的眉縣槐芽鎮、陳倉區香泉鎮、西安市周至縣等地區已成為渭濱區經濟林種苗的主要來源地。經濟林發展除苗木購買資金外,配套灌溉、防護圍欄等基礎設施投入資金需求也很大,但除政府撥付的少部分補貼資金外,農戶及合作社等主體的融資很難落實到位,導致配套設施建設滯后,無法應對極端天氣。例如,2023年5月櫻桃采收時遭遇連續陰雨天氣,因缺少足夠的防雨設施,造成櫻桃大面積裂果,種植戶收益大幅降低。

2.5? 技術力量薄弱,勞動力流失嚴重

渭濱區是寶雞市主城區,受城區務工收入高的影響,區內青壯年勞動力大多外出務工,發展經濟林的村民很少,且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觀念相對守舊,相關專業技術培訓較少、村民參加培訓的意愿也不高。此外,村民接受新知識、新技術和發展新產業的意識不強,實際生產經營能力弱,缺乏抵御風險的能力,通過經濟林增收致富的意愿不高,發展經濟林的內生動力不足。渭濱區有關部門對有意愿發展經濟林的種植戶的技術指導、信息提供不及時、不到位,導致很多種植戶需要自己摸索,增加了種植戶的投資成本。

2.6? 重視程度不高,作物管理粗放

渭濱區很多種植戶完全抱著靠天吃飯的態度,只在種植階段下功夫,不愿投入資金和勞力開展撫育管理,采取粗放式經營,忽視作物后續管理、病蟲害防治,不重視提升經濟林質量標準,造成經濟林結果率低、果品質量不高,收益長期低下,導致經營管理的意愿和積極性進一步降低,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3? 對策

3.1? 總結經驗借鑒成果,突破自然條件限制

雖然渭濱區發展經濟林的自然條件處于劣勢,但與其他自然條件相似的地區相比,如周邊的陳倉區、眉縣和西安市的周至縣等,仍獲得了相對不錯的經濟林產業發展成效。渭濱區在不能盲目擴大規模的前提條件下,可以通過更新換代、嫁接改造等方式,引進“瑞玉”“翠香”“農大金獼”等獼猴桃新品種和“天地一號”“齊早”“布魯克斯”等大櫻桃新品種,學習眉縣相對成熟的栽培技術和營銷模式;也可借鑒隴縣、鳳縣等周邊地區大力發展鮮食核桃、精品花椒的作物管理技術和經驗,重振渭濱區核桃、花椒等經濟林產業。

3.2? 龍頭企業引領示范,提升質量效益

推動渭濱區經濟林發展,需進一步加強龍頭企業的建設,培育產業化龍頭企業,推行“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積極發展訂單農業,突破原面貌、改變初加工,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拓寬增收鏈。同時,堅持以精深加工、采后分級和冷鏈貯運為重點,培育類型多樣、資源節約、產銷一體、效益良好的龍頭企業,暢通經濟林產品的銷售渠道[2]。

堅持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優化扶持發展戰略,推進產業化經營,通過實施渭濱區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在確?,F有經濟林面積不減少的前提下,改造提升建設獼猴桃高標準示范園120 hm2、水蜜桃/油桃高標準示范園100 hm2、大櫻桃高標準示范園120 hm2,示范帶動全區經濟林高標準果園建設,提高經濟林產品品質,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3.3? 加大資金投入,完善配套設施

吸取2023年5月大櫻桃受雨災影響裂果的深刻教訓,借鑒學習大連市大櫻桃產業發展經驗,加大政府資金扶持力度,動員企業、合作社和種植戶落實資金和人力投入,完善經濟林果園配套設施建設。1)完善果園灌溉設施。修建雨水收集蓄水池,有條件的修建滴灌設施。2)修建果園防護設施或推廣果實套袋。對不耐雨水、不耐強光的經濟林樹種修建防雨防曬棚或對果實進行套袋,降低雨水、強光對果實品質的影響。3)修建果品儲存設施。建設能夠滿足當地經濟林果品儲存需求的果品恒溫貯存庫,同時建設鮮果產品低溫配送和處理中心,保障后續及時進入市場。

4)優化公共交通條件。落實石鼓現代農業園連接道路、晁峪地區田園綜合體道路等交通項目,以適應農業采摘觀光園等休閑觀光農業的發展。

3.4? 強化指導培訓,吸引技術人才

1)做好技術指導和技術服務。定期開展專業技術培訓,提高農林業基層干部業務素養和農民職業技術水平,采取培訓班、專業技術講座和技術一對一入戶等方式,深入經濟林種植企業、專業合作社和種植戶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工作,努力提高經濟林建設質量[3]。及時提供新品種、新技術和極端天氣、病蟲害等自然災害預防防治的最新信息,督促農村種植戶接受新知識、新技術的培訓,提高實際生產經營能力,增強種植戶致富和抵御風險的能力,實現農民增收。2)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人才振興是關鍵,經濟林產業的發展,同樣離不開人才[4]。吸引發掘農村經濟發展的“領頭羊”,制定相對有吸引力的政策引導農林人才返鄉創業,為農林技術人才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為愿意返鄉創業的年輕優秀人才和農林高校大學生提供平臺,改變農村種植戶年齡偏大、學歷較低、觀念守舊的現狀,為經濟林產業發展提供內生動力。

3.5? 強化地方品牌,拓寬銷售市場

要加強市場建設,引導健康消費,積極培育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經濟林產品市場。依托渭濱區位于寶雞市主城區的優勢,建設區域性的產地、集散地批發市場,大力發展冷鏈貯運、連鎖經營、產銷對接、電子商務等現代物流業和新型營銷方式[5]。繼續加強龍山玉珠·好葡萄、秦嶺瑾瑜·紅玫瑰、蒲豐佳禾·蒲公英、坡地旱作·大櫻桃、綠澤佰旺·赤松茸等品牌的宣傳,打造新的經濟林產品品牌,搭建產業合作、招商引資、經貿洽談平臺。加強市場供求信息服務,幫助農民規避市場風險。利用互聯網和社交電商平臺(微信、微博、抖音、快手、淘寶等)、公益廣告和科普讀物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渭濱區經濟林產品,促進寶雞市居民形成科學健康的水果飲食習慣,并提高對本地水果的認可度。

4? 結語

分析了渭濱區經濟林產業發展現狀,總結了渭濱區經濟林產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自然條件受限、投入不足、技術和人才短缺、內生動力不足、經濟林品種結構不合理、種植戶重視程度不高、作物管理粗放等問題,并以問題為導向提出了綜合性改善措施,以推動全區經濟林產業提高質量、增加效益、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臧春林.呼和浩特市經濟林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分析[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06(5):70-71.

[2] 倪偉,趙婷,劉濤,等.巴彥淖爾市推進經濟林產業發展[J].內蒙古林業,2020(3):28-29.

[3] 牛秀雨.經濟林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9(4):167.

[4] 閆晉華.大同地區沙棘經濟林栽培技術[J].防護林科技,2018(5):87-88.

[5] 郭學雄.淺析山丹縣經濟林產業發展現狀及發展對策探索[J].農家參謀,2022(24):154-156.

(責任編輯:劉寧寧? 丁志祥)

收稿日期:2023-06-21

作者簡介:高冬紅(1977—),女,陜西寶雞人,本科,林業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及林業技術推廣。

E-mail:461693651@qq.com。

猜你喜歡
經濟林產業發展現狀
經濟林新資源食品的種類及前景
經濟林栽植密度與營造方式
厚樸經濟林促發展
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策略探析
紅色旅游產業現狀分析及發展中管理問題研究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我國建筑安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的措施
淺析經濟林中生物災害的防治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