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那曲唑與他莫昔芬在乳腺癌治療中的應用的效果對比

2023-12-13 03:50
北方藥學 2023年10期
關鍵詞:莫昔芬那曲內分泌

游 強

(大冶市人民醫院,湖北 黃石 435100)

乳腺癌是好發于女性的惡性腫瘤,易發生轉移以及局部復發,預后較差,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均構成不同程度的威脅[1]。有研究顯示,所有惡性腫瘤中,乳腺癌的發病率在7%~10%,是僅次于宮頸癌的第二大惡性腫瘤,以40~60歲的女性發為好發人群,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加和習慣的改變,發病患者逐漸年輕化[2]。乳腺癌發病后需進行及時的治療以控制疾病發展和轉移,改善患者預后。臨床對于乳腺癌的治療在手術、放化療治療的同時,對于雌激素受體(ER)陽性患者可進行內分泌治療。通過內分泌治療調節內分泌功能,減少或者抑制雌激素分泌,起到對乳腺癌的治療作用。他莫昔芬屬于雌二醇競爭性拮抗劑,使用后能與乳腺細胞中的雌激素受體結合,對于雌激素受體陽性患者的療效更加顯著,能控制疾病發展,促進腫瘤細胞凋亡,但是有導致子宮內膜癌發生的可能[3]。阿那曲唑為芳香化酶抑制劑,為強效非甾體類藥物,能夠有效降低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乳腺癌復發以及患者死亡的風險。本次,將對阿那曲唑與他莫昔芬在乳腺癌治療中的應用的效果進行對比和探究,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20年—2022年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采用計算機法將患者以(0.001~0.080)進行隨機編號,設0.040及以下(0.001~0.040)為對照組,設0.041及以上(0.041~0.080)為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年齡37~62歲,平均年齡(53.54±3.71)歲,髓樣癌7例,浸潤型導管癌27例,其他6例;觀察組年齡37~65歲,平均年齡(54.13±3.75)歲,髓樣癌6例,浸潤型導管癌28例,其他6例;經過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研究通過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1.1 納入標準

(1)符合《乳腺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4]中對乳腺癌的診斷標準;(2)經過病理學檢查確診;(3)符合內分泌治療指征;(4)具有溝通能力;(5)患者及家屬對研究知情同意。

1.1.2 排除標準

(1)合并嚴重的糖尿病、高血壓;(2)合并其他惡性腫瘤;(3)肝、腎等臟器器質性病變;(4)1個月內使用過雌激素;(5)對研究藥物不耐受;(6)依從性差無法參與有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他莫昔芬治療:枸櫞酸他莫昔芬片(生產廠家: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1472;規格:10mg)口服,10mg,2次/日(早晚各一次),治療6個月為1個周期。

觀察組阿那曲唑治療:阿那曲唑片(生產廠家: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H20133110;規格:1mg)口服,1mg,1次/日,治療6個月為1個周期。

1.3 觀察指標

血清腫瘤標志物、雌二醇水平、臨床療效以及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1.4 評判標準

1.4.1 血清腫瘤標志物

患者入院時和治療后抽取靜脈血,測量患者血清標志物水平,包括CA153、CA125以及CEA并進行兩組對比。CEA正常值為0~5.0ng/mL,CA125正常值為0~35U/mL,CA153正常值為0~25U/mL。

1.4.2 雌二醇水平

測定患者入院時、治療1個月后、治療3個月后以及治療6個月后的血清雌二醇(E2)水平進行兩組對比。E2正常值為50~200pg/mL。

1.4.3 臨床療效

以實體腫瘤療效的評價為判定標準,于治療結束后進行評價,完全緩解為影像學檢查下腫瘤全部消失;部分緩解為影像學檢查下腫瘤部分消失在50%及以上;病情穩定為影像學檢查下腫瘤縮小不足50%,但是在25%以上;疾病進展為影像學檢查下腫瘤體積增加25%及以上且有新病灶出現;疾病控制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病情穩定)/總例數×100%。

1.4.4 不良反應

記錄患者經過治療后便秘、惡心、血小板減少、白細胞降低、粒細胞減少以及肝腎功能不全等并發癥的發生率。

1.5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血清糖類抗原-153(CA153)、125(CA125)、癌胚抗原(CEA)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CA153、CA125、CEA均低于治療前,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對比

2.2 E2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E2水平對比(P>0.05),治療1、3、6個月后,觀察組E2水平低于治療前,對照組E2水平高于治療前,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E2水平對比

2.3 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臨床療效對比[n(%)]

2.4 不良反應對比

治療期間,觀察組便秘、惡心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不良反應對比[n(%)]

3 討論

乳腺癌的發病率占惡性腫瘤的7%~10%,臨床認為乳腺癌的發病與遺傳以及情緒因素相關[5]。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加和習慣的改變,乳腺癌的發病率逐漸增加且呈年輕化。由于該病易發生轉移以及復發,所以需要進行及時的治療,以控制疾病的發展。臨床對于乳腺癌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放療、化療以及內分泌治療等,ER與雌激素發生特異性結合,對系列基因產生刺激,能夠促進細胞生長導致腫瘤轉移[5]。所以,乳腺癌ER陽性表達患者需要進行內分泌治療以控制雌激素水平升高,提升治療效果。

他莫昔芬屬于非甾體類抗雌激素藥物的一種,是乳腺癌內分泌治療的常用藥,通過與ER競爭性結合,阻斷雌激素與E2結合并產生相互作用,從而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相關研究顯示,乳腺癌患者通過內分泌治療在預防癌癥轉移的同時能夠降低疾病復發的風險。但是劉凱[6]在研究中發現,乳腺癌患者使用他莫昔芬治療后會增加雌二醇水平,增加子宮內膜患病風險,影響治療效果。

阿那曲唑具有抑制芳香化酶的作用,屬于強效非甾體類藥物,能夠抑制雌激轉化,有效降低機體雌激素水平,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用于輔助內分泌治療,具有顯著的效果[7]。有研究稱,阿那曲唑進入機體后,選擇性更高,不會影響甲狀腺正常功能,同時不會對糖皮質激素以及腎上腺皮質類固醇激素起到刺激和抑制的作用,治療效果理想,具有較高的安全性[8]。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乳腺癌患者在接受阿那曲唑治療后,對于疾病的控制率高于接受他莫昔芬治療的患者。這說明,阿那曲唑在 ER 陽性表達的乳腺癌患者治療中有顯著優勢。

CEA作為廣譜性腫瘤標志物的一種,在多種腫瘤中均有表達,能夠直觀的反應腫瘤的淋巴轉移和浸潤程度,在腫瘤的發生和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CA125為卵巢癌的特異性指標,能夠對乳腺癌是否發生卵巢轉移進行診斷和預測。CA153為乳腺癌的特異性指標,是診斷乳腺癌最重要的標志物,能夠對乳腺癌的預后進行反應。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經過治療后,兩組血清CEA、CA153、CA153的水平均有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阿那曲唑使用后能降低腫瘤標志物水平,對腫瘤標志物的表達起到抑制作用,且效果好于他莫昔芬。

有研究顯示,導致乳腺癌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為雌激素,對于腫瘤細胞的增殖、分化起到調控作用。E2具有促進乳腺癌生長的作用,通過對小丘腦進行負反饋調節,抑制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使性激素的表達受到影響。本研究顯示,使用阿那曲唑治療后1、3以及6個月后,患者的血清 E2水平有所降低,而均他莫昔芬治療后的E2水平有所升高,這說明,阿那曲唑為具有強效選擇性非甾體類藥物,對于芳香化酶起到抑制作用,阻斷雌激素合成,降低雄烯二酮、睪丸酮向E1、E2轉化,從而降低體內雌激素水平,進一步抑制腫瘤增殖。

總之,使用阿那曲唑在乳腺癌治療中的應用能夠降低患者腫瘤標志物和E2水平提升治療的有效率,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較低,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猜你喜歡
莫昔芬那曲內分泌
我校成功中標西藏那曲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編制項目
援藏是一首奮進之歌
前列腺癌的內分泌治療
什么是乳腺癌的內分泌治療?
FKBP51表達降低促進雌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藥機制初探
那曲河邊
絕經期前乳腺癌患者輔助內分泌治療效果研究
首都醫科大學內分泌與代謝病學系
穩住內分泌
口服甲地孕酮分散片及他莫昔芬片治療晚期卵巢癌復發轉移患者1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