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德樹人視域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徑探析

2023-12-14 16:30
關鍵詞:立德育人管理工作

張 彧

(沈陽音樂學院, 遼寧 沈陽 110818)

2016 年底, 習近平總書記在高校思政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 要堅持將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 將思政工作全面貫穿在教育教學的全過程,開創高等教育事業新格局。 2018 年,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再次強調: 要將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 文化知識、 社會實踐教育各個環節, 學科體系、 教學體系、 教材體系與管理體系都要圍繞該目標來設計, 凡是不利于實現該目標的做法都要堅決改過來。 2019 年3 月, 習近平總書記在高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 為了切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高校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 以協調發展為導向, 充分形成系統合理、 高度融合各育人要素, 持續延展各育人階段, 形成協同效應[1]。 在此形勢下, 深化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對充分激活學生管理工作中的育人元素, 發揮其隱性育人功能, 實現學生管理工作提質增效意義深遠。

1 立德樹人視域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1.1 創新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現實要求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入, 落后的學生管理理念及單一的管理模式都難以適應時代發展的新要求。 而思政教育的融入能夠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引領, 提高學生遵守校紀校規、 配合各項管理工作的自覺性, 這無疑為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提供了思路。 不僅如此, 大思政理念的滲透轉變了傳統重硬性管理、 輕實踐感悟的現狀, 突出了管理育人的全員性、 全程性及全方位性, 使學生管理工作逐步趨于精細化、 規范化[2]。

1.2 是新時期思政教育工作的任務與使命

隨著經濟文化全球化的發展及多元價值觀的傳播,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活動逐步呈現出多變性、 獨立性與差異性等特征, 加上高校管理方式、 學費制度、 就業方式等改革的沖擊, 學生受經濟、 就業、 心理等壓力的影響, 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信仰迷茫、 理想模糊、 價值扭曲、 責任缺失、 心理狀態欠佳等問題。 在此背景下, 黨和國家不斷強調 “教育與管理相結合”, 將思政教育融入學生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 實現自律與他律、 激勵與約束的有機結合, 以此引導大學生的思想與行為, 有效落實新時期思政工作的任務與使命。

1.3 構建立德樹人教育體系的應然選擇

作為高校育人體系的要素, 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政教育理念協同、 相得益彰, 統一于立德樹人大格局中。 高校立德樹人的目標導向決定了內部要強化協同意識, 深刻把握大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的行為特征和關鍵節點, 促使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的高度融合, 使二者同頻共振、 效果疊加,形成系統合力與協同效應, 確保立德樹人教育體系整體層面的關聯遞進與高效運轉, 最終獲得最優化的育人工作模式[3]。

2 立德樹人視域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政教育融合的邏輯基礎

2.1 育人目標一致

2017 年2 月,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 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致力于 “培養又紅又專、德才兼備、 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而 《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 的第一條將學生管理工作的落腳點放在“培養德、 智、 體、 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可見, 二者均聚焦于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這一任務, 育人目標體現出高度的一致性。 2017 年12 月, 教育部出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 明確提出 “構建管理育人質量體系”,并釋放了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政教育相融合的信號, 體現出黨和國家對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殷殷期盼[4]。

2.2 工作理念相通

從立德樹人視域來看, 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秉承 “以學生為本” 的理念, 因此, 學生管理工作需要在尊重學生主體意識、 遵循學生成長成才規律的基礎上, 開展寬嚴有度、 規范有效的管理工作, 以贏得學生的思想認同與行動支持。 與學生管理工作相似, 思政教育也是 “做人的工作”, 需要全面把握大學生的思想、 態度、 行為, 理解其思想行為邏輯, 在“共情” 的基礎上調動各類育人資源與手段, 引導其科學認識事物、 看待問題、 協調好矛盾沖突, 繼而達到思想引領之效。 可見, 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政教育的基本價值向度一致, 在“以學生為本” 的理念與方法上存在相互融促、互為借鑒的可能性[5]。

2.3 教育職能互補

在立德樹人過程中, 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政教育職能發揮上具有互補性。 一方面, 學生管理工作通過規范學生行為保障教育教學與生活秩序,而思政教育則通過規范學生價值觀, 引導其思想認識使之自覺規范自身行為, 二者相輔相成, 統一于立德樹人目標; 另一方面, 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在育人實踐中經常運用相同的理論方法分析和解決學生問題, 在工作內容方面也存在很大交集, 職能互補性表現突出, 這為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政教育的融合提供了動能。

2.4 教育效果互促

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政教育還具有效果的互促性。 一方面, 科學的學生管理模式充分尊重學生權利訴求, 致力于為學生自我管理、 自我引導與自我教育創設良好的條件, 由此營造的和諧氛圍為思政教育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也為其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滲透提供了融嵌載體; 另一方面, 思政教育的價值引領為學生管理工作提供了精準的目標定位, 其以法紀、 道德與規范等觀念引導學生, 配合學生管理工作具體的行為規則, 使這些觀念深刻植入學生思想中, 實現隱性育人之效[6]。

3 立德樹人視域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徑

3.1 秉承管理育人理念, 做好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融合共進的頂層規劃

從立德樹人視域來看, 高校既有教育模式存在德智分離、 知行不一的問題, 因此, 高校要加快將教育重心由 “教” 轉變為 “育”, 在學生管理中充分發揮好思政教育的管理育人方式, 做好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融合共進的頂層規劃。 一方面, 高校要緊密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形成大思政育人思維, 突破學生管理工作重管理、 輕思想價值引領的思維壁壘, 并在學生管理工作開展中重視“三全育人” 的引領, 將育人與管理有機結合, 既要注重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體現育人目標與內容, 又要對融入式思政教育的形式與內容進行調適, 使之面向生活、 面向大眾、 面向現代化轉化, 并在管理育人工作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在二者的協同作用下推進管理育人工作提質增效[7]; 另一方面, 高校要從系統視角下內部治理體系的運行規劃出發, 以學生成長成才為核心進行頂層規劃與制度建設, 既要強調教管服的深度融合, 將管理育人全面納入高校全局性工作體系中, 又要強化思政教育調控機制建設, 圍繞全員德育觀打造“大德育” 模式下的實踐育人運行機制, 在德育場域下全面匯集、 整合協調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政教育的正能量, 促進二者的融合發展[8]。

3.2 推行輪崗調配機制, 促進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互動

為了強化主體賦能, 高校要全面推行輪崗調配機制, 通過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兩支隊伍的相互兼職、 互為融合, 及時發現問題并協調解決問題, 使學生管理成為思政教育的重要實踐途徑, 思政教育成為指導提升學生管理工作的科學方法, 形成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良性互動機制。一方面, 要明確學生管理工作隊伍與思政教師隊伍兼具教師與管理人員的雙重身份, 構建人員崗位調配機制, 既要加強思政部、 學工部等領導的輪崗交流, 提高其全局觀與協調配合意識; 另一方面, 要建立輔導員兼授思政課、 思政課教師兼任班主任的常態化機制, 既發揮思政課課堂教學對學生管理工作的理論指導, 又將學生管理工作作為思政教育的高效實踐場域, 促進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政教育的深度融促[9]; 此外, 要強化對學生管理人員的思想引領, 克服其 “本領恐慌” 等思想問題, 充分激發其職業發展意識, 針對部分人員因職業倦怠、 責任意識不足、 能力欠缺等原因而存在的安于現狀、 不思進取的情況, 要及時疏導, 助力其養成定期“充電” 的習慣, 幫助其重新定位角色, 做好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者。

3.3 促進理論實踐結合, 深化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耦合

為了實現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政教育的高度耦合, 需要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 緊密圍繞大學生的社會生活, 實現理論生活化的回歸。 一方面, 要充分發揮思政課堂主渠道育人作用, 或引入學生管理實際案例供學生課堂討論, 或在校規校紀教學中融入思政議題并組織學生開展小型辯論賽, 使思政理論課閃耀出實踐的光芒; 另一方面, 要充分發揮學生管理工作在處理學生問題時的近距離、 易實施等優勢, 利用近吸式教育模式作為學生思想溝通的紐帶, 將入學指導、 職業規劃、 社團建設、 網絡行為等問題全面納入思政教育范疇, 邀請專家學者圍繞教育管理工作開展校園專題講座、 個性輔導、 集體培訓等多元活動,形成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協同育人的工作思路與共識, 促進思政教育深度嵌入學生管理工作實際, 深化學生對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價值引領作用的理解; 此外, 要積極創新社會實踐活動方式, 為教育與管理深度融合提供平臺, 使學生在企業崗位體驗、 社會實踐基地實訓中提高思想認識、 規劃職業生涯, 通過拓展課堂實踐、 豐富校園實踐、 深化社會實踐 “三位一體”, 形成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政教育攜手并進的育人格局[10]。

3.4 搭建教育管理平臺, 創造全方位、 立體化、多樣性的管理育人環境

“互聯網+” 時代, 5G、 大數據、 云計算、 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應用不僅為教育與管理的融合提供了平臺, 還促進了高校教學及管理方式的改革創新。 因此, 高校要在技術賦能下積極推進教育管理平臺建設, 營造全方位、 立體化、 多樣性的管理育人環境, 提高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政教育的協同育人成效。 一方面, 要提高教育管理人員的數據服務意識與新時代網絡思政教育觀, 鼓勵其以互聯網思維分析、 處理和解決學生教育與管理工作問題, 探索思政教育傳統優勢與新技術、新媒體的融促理路, 確保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政教育融合發展更適應時代的要求; 另一方面, 高校要加快推進大數據管理平臺、 數字教育管理平臺的建設, 形成系統化的電子教育檔案, 開通心理咨詢、 教育指導等通道, 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教育服務, 有效紓解學生心理困惑與思想問題, 同時要利用新媒體強大的交互性與傳播功能轉變傳統育人工作單向灌輸模式, 將思想引領、 教學內容以圖文、 視頻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展現出來,還要注重強化教務、 管理等部門與學生之間點對點的溝通交互, 使思政教育逐步由現實空間延伸至虛擬空間, 使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政教育在網絡空間實現深度融合[11]。

4 結語

從立德樹人視域來看, 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實質上是為學生管理工作搭建有別于傳統課堂的育人平臺, 為高校提供更貼近學生學習生活實際、 更具實踐特征的思政教育渠道,充分提高管理育人的實效性。 因此, 高校要加強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政教育的融合互促, 加快建立立德樹人協同育人體系, 通過教育與管理工作的齊頭并進, 形成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的完整閉環, 持續推進學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創新。

猜你喜歡
立德育人管理工作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青脆李、脆紅李周年管理工作歷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討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踐探索
做好初中班級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
華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遠
立德樹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碩人才培養路徑
“嚴以修身”先立德
對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