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數民族文化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研究
——基于平果壯族嘹歌發展典型數據的分析

2023-12-14 08:18■李
創新 2023年6期
關鍵詞:平果壯族少數民族

■李 萍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推動國際傳播守正創新,積極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初步構建起多主體、立體式的大外宣格局,我國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顯著提升。2023 年10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強調,“圍繞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新的文化使命,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著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充分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不斷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1],闡明了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深化文明交流互鑒的中國立場,為新時代我國進一步提升國際傳播能力指明方向、提供科學指引。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是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而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推動少數民族文化走上世界舞臺,提升少數民族文化國際傳播力、影響力,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鑒中展示中華文化的多樣性,是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不可忽視的一環。

一、文獻綜述及問題的提出

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近年來成為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夏康健對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體系化”特征進行系統分析[2];何得桂和宋依文對習近平關于國際傳播能力建設重要論述的生成、要義和價值進行了探討[3];劉強認為新時代背景下要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4];孫宜學結合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對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進行了思考[5];李倩嵐和李資源強調要把少數民族文化傳播擺在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戰略的高度來認識,提出構建創新平臺、構建有效實現機制、拓寬渠道等思路[6];王校羽和王帣斐以翻譯傳播學作為理論框架,結合滿族文化對外傳播,嘗試對少數民族文化對外譯介提出建議[7];等等。既有的研究成果為研究民族文化國際傳播能力提供了極其重要的學理支撐、視角啟發和方法創見。但該領域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當前學者主要聚焦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層面上的宏觀討論,以傳播學、翻譯學等為主要學科依托,對如何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進行了路徑與策略的分析論證,專門針對少數民族文化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研究相對單薄,因此探討現代背景下少數民族文化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對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提升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具有積極的參考價值和學術意義。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以壯族嘹歌為例研究我國少數民族文化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問題?!班诟琛笔菈炎遄罹叽硇缘拈L篇古歌,于2008年入選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在傳統社會相對封閉的環境中,壯族嘹歌文化有著相對穩定的流傳空間,主要流行于右江中游的廣西平果市①2019 年12 月26 日,經國務院批準,民政部印發《關于同意廣西壯族自治區撤銷平果縣設立縣級平果市的批復》,同意撤銷平果縣,設立縣級平果市。平果市由自治區直轄、百色市代管,其管轄行政區域及人民政府駐地維持不變。本文在有具體時間指向的行文中,對平果的行政區劃稱謂采用的是實時稱謂;在沒有具體時間指向的行文中,對平果的行政區劃稱謂采用的是現時稱謂,即“平果市”。、田東縣等地,以廣西平果市為盛。此外,紅水河流域的馬山縣、大化瑤族自治縣和屬邕江流域的武鳴區等地也有少量的嘹歌流行。2003年,隨著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日益受到重視,廣西平果縣開始著手策劃和啟動嘹歌文化保護和傳錄工作。在此背景下,嘹歌賴以生存的文化環境變化很大,加速了壯族嘹歌文化的傳播擴散,重構了嘹歌文化的生存空間?;诖?,筆者以“歌者”“樂隊”“節慶”“書籍”為線索,分析在打造地方文化品牌的過程中嘹歌文化的傳播規律。需要說明的是,由于文化傳播是一個復雜的現象和過程,平果壯族嘹歌的發展也存在相應的階段性過程,筆者在考察平果壯族嘹歌文化的傳播規律時,考慮不同領域的發展階段的典型性,分別選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材料進行傳播走向及規律的分析梳理,如選取2018—2019 年平果嘹歌協會的演出交流數據,考察近年民間歌者推動平果壯族嘹歌從鄉土到國際的傳播;選取哈嘹組合2005—2013 年演出交流數據,考察平果壯族嘹歌以樂隊演出為路徑從本土到國際的傳播;選取2010 屆、2011 屆“壯鄉天籟·歌圩音樂節”為案例,考察平果壯族嘹歌通過節慶“走出去”的傳播形式;選取2004—2014 年出版的“嘹歌文化叢書”在國內外傳播的情況,考察壯族嘹歌文化的學術傳播。本文旨在以平果壯族嘹歌為案例探討當前我國少數民族文化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為進一步推動我國少數民族文化“走出去”、提升我國國際傳播能力提供理論依據和路徑參考。

二、鄉土傳播:民間歌者的演出交流動態

為團結民間歌手力量、助力地方嘹歌文化品牌打造,2007 年平果縣成立平果嘹歌協會。為進一步了解民間歌手推動下嘹歌文化從鄉土到國際的傳播走向,筆者以平果嘹歌協會2018 年和2019 年的演出交流活動為觀照對象①2020年之后,受疫情影響,此類活動銳減。,對嘹歌民間歌者演出交流活動的區域分布情況進行分析。表1 是根據內容形式及活動地域對平果嘹歌協會演出交流活動進行的整理。

表1 2018、2019年平果嘹歌協會演出交流活動一覽表

通過表1,我們可以看到2018年和2019年平果嘹歌協會的演出交流動態大致趨同。其一,平果嘹歌協會的演出交流活動主要在平果本地開展,以民間娛樂、演出交流、參賽競技、教學培訓、座談研討為主要形式,活動范圍輻射平果市所屬鄉鎮、村屯,受眾對象主要為平果本地的基層民眾和學校師生及部分外地師生、學者;其二,平果嘹歌協會在平果周邊地區的活動也比較頻繁,以培訓授課、交流演出、節目錄制為主要形式,受眾對象主要為百色市下轄其他市、縣(區)及南寧市等地的師生、歌手、媒體行業工作者等;其三,跨省、跨國界的演出交流也是平果嘹歌協會的活動形式之一。因此,廣西區外及國外的專家及民歌愛好者也是平果嘹歌協會交流、展示嘹歌文化的受眾對象。

三、樂隊傳播:哈嘹組合的演出交流動態

2005年,在平果縣打造嘹歌文化品牌工作領導小組的推動下,以壯族嘹歌和流行音樂元素的結合為創作風格、由當地愛好音樂的年輕人組建的哈嘹組合在平果誕生。傳統與現代有機銜接的音樂,民族與流行水乳交融的作品,再加上青年歌手的全新演繹和媒體的爭相報道,使哈嘹組合如同一顆冉冉升起的閃耀新星,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走紅,將壯族嘹歌推向了更廣闊的舞臺?;诠诮M合所取得的突出成績和社會影響力,筆者以該組合2005—2013 年①2013年后,哈嘹組合因人員結構有較大變動,演出活動明顯減少。的代表性演出交流活動為例(見表2),分析嘹歌文化的傳播走向。

表2 哈嘹組合代表性演出交流活動區域分布統計表(2005—2013年)

根據筆者收集的資料,哈嘹組合以參加文藝匯演、歌詠比賽為主要形式,在平果本地及平果周邊田東、田林等地區的活動較為密集,再擴展至如南寧、崇左、桂林等地。與此同時,還以節目錄播、交流演出、參賽競演為主要形式,在北京、廣東、江西、甘肅、寧夏、臺灣等地表演。此外,還多次應邀赴國外演出,主要國家有澳大利亞、越南、美國等??梢钥闯?,哈嘹組合不僅推動著嘹歌文化走出平果、邁出壯鄉,而且不斷走向全國并開始邁向世界,使壯族嘹歌文化空間得以不斷擴大、延伸。

四、節慶傳播:嘹歌節慶活動參與群體的區域分布

“壯鄉天籟·歌圩音樂節”自2008 年到2011年在平果舉辦,每年一屆,共舉辦了四屆。該節慶以“到平果,趕歌圩,唱嘹歌,聽音樂”為宣傳口號。從首屆起,基本堅持四個板塊辦節模式,即節慶活動由“音樂盛典”“文化論壇”“歌圩活動”“旅游經貿”等相關內容組成。在當地政府的組織和宣傳下,該節慶活動備受社會各界人士及各類媒體的關注?;谝怨潙c活動為載體形成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嘹歌文化的品牌效應不斷提升。鑒于“壯鄉天籟·歌圩音樂節”的重要性和影響力,筆者以2010屆、2011 屆歌圩音樂節的舉辦為觀照對象,對嘹歌節慶活動受眾群體(即辦節主體與媒體、嘉賓人員、演出人員)的區域分布進行分析,以此梳理嘹歌文化以現代節慶為依托的傳播走向。

(一)辦節主體與媒體組成

為提高節慶活動質量、擴大節慶活動影響,平果在籌辦活動的過程中非常注重吸納廣西區內外專家及相關單位、機構的參與。其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廣西大學、廣西廣播電視臺、廣西人民廣播電臺、廣西日報社、廣西新聞網、新華網廣西頻道等多家單位參與了2010 屆“壯鄉天籟·歌圩音樂節”的組織策劃與宣傳工作。2011 屆“壯鄉天籟·歌圩音樂節”與2010屆相比,其活動主辦單位在2010 屆的基礎上,增加了中國音樂學院、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播歌選》雜志社;協辦單位由2010 屆的廣西人民廣播電臺、平果電視臺調整為廣西藝術學院民族藝術研究所、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學院、百色學院等單位;宣傳媒體在2010 屆的基礎上,增加了中國廣播網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辦的刊物《中國廣播》。

(二)嘉賓人員組成

2010屆“壯鄉天籟·歌圩音樂節”總共邀請了41名嘉賓①信息來源:平果市打造嘹歌文化品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供。。其中,廣西區外專家學者4人,分別來自中國音樂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廣東省人民廣播電臺等單位;廣西區內(不包括百色市)專家學者26 人,分別來自廣西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廣西社會科學院、廣西民族研究所、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廣西民族藝術研究院、廣西藝術學院、廣西民族大學、廣西大學、《三月三》雜志社等單位;百色市內專家學者6 人,分別來自中共百色市委、百色市人民政府和百色學院、百色市文化局、百色市旅游局、百色市右江民族歌舞團、百色市群眾藝術館等單位;廣西媒體工作者5 人,分別來自《廣西日報》、《南國早報》、廣西易傳廣告傳媒有限公司和廣西億東集團。

2011 屆歌圩音樂節不僅邀請了廣西區內的專家領導,還邀請了廣西區外如北京市、上海市和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地的學者,另外還包括一些東盟國家的學者、演員等。受邀出席2011屆歌圩音樂節的嘉賓共600余人,主要來自廣西區內的一些單位及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播歌選》雜志社、中國音樂學院、中央民族大學、上海音樂學院、香港中文大學、臺灣政治大學,以及泰國瑪希隆大學、越南社會科學院、越南高平省文工團、越南河江省文工團等國內外機構、單位和學校。

(三)演出人員組成

2010 屆歌圩音樂節的“音樂盛典”環節主要由《壯族故事》群星演唱會和哈嘹組合專場演唱會組成。值得注意的是,群星演唱會既有廣西平果本地的樂隊,也有來自北京、廣東深圳和廣州、廣西南寧的知名歌手。在哈嘹組合專場演唱會中,除了有哈嘹組合帶來的《月亮》《趕圩樂》《思念歌》《夜了天》《樂逍遙》《故鄉》《表哥》《山中畫眉》等觀眾耳熟能詳的歌曲,多位國內知名歌手也演唱了《山歌好比春江水》《兄弟》等歌曲。

2011 屆歌圩音樂節,平果立足更高站位,提出了“打造文化強縣,讓壯族嘹歌走向世界”的目標。與此相應,“音樂盛典”環節的策劃安排也融入了更豐富的資源。2011 屆“音樂盛典”環節中的“八面來風”主題晚會,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播歌選》雜志社負責編導,邀請中國音樂學院青年教師藝術團、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組成的土風藝術團、哈嘹組合、廣西區內外一線明星歌手,以及越南高平、河江兩地民歌歌手等參與演出;“七彩百色”主題民歌晚會由百色市文化和新聞出版局負責編導,邀請百色市下轄其他市、縣(區)及河池市東蘭縣、巴馬瑤族自治縣、鳳山縣等地具有代表性的優秀民歌歌手參與演出;“壯族故事”時尚音樂會以哈嘹組合為主,并邀請廣西區內兄弟樂隊、優秀歌手登臺助陣。

綜上所述,歌圩音樂節的組織策劃人員、宣傳媒體、嘉賓和演出人員,分別來自中國廣西、北京、上海、香港、臺灣等地,以及泰國、越南、緬甸、老撾等國家。不可否認,地方節慶活動的舉辦,受眾人群主要還是當地民眾。但從上述分析中,我們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平果縣舉辦的以歌圩音樂節為主的節慶活動,從節慶參與人員的區域分布上看,與全國接軌、與國際接軌已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并且會加速嘹歌文化的傳播。

五、學術傳播:嘹歌文化叢書收藏單位的區域分布

2004—2014 年,由平果縣牽頭組織撰稿、立項研究、資助出版了多部嘹歌文集和著作(以下簡稱“嘹歌文化叢書”)。其中包括由廣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壯族民歌文化叢書·平果嘹歌》(五冊);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平果壯族嘹歌》叢書(五冊);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平果壯族嘹歌(英文版)》叢書(五冊);由廣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壯族嘹歌研究》《嘹歌嘹亮》,以及《壯族嘹歌·平果卷》(上、下卷)。筆者于2023年6月通過“超星百鏈云圖書館”對上述文集和著作的收藏情況進行了檢索(見表3)。

表3 嘹歌文化叢書收藏單位分布一覽表

筆者在“超星百鏈云圖書館”上并未檢索到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平果壯族嘹歌(英文版)》叢書(五冊)的紙本收藏單位信息,但根據平果打造嘹歌文化品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供的材料,2014 年和2015 年,美國耶魯大學圖書館和美國密蘇里大學圖書館先后對該書進行收藏,并向作者頒發了收藏證書。

根據表3 可以看出,廣西是嘹歌文化叢書收藏的主要區域。在收藏嘹歌文化叢書的相關單位中,分布在廣西的單位數量最多。此外,叢書收藏單位還輻射我國的江蘇、上海、云南、浙江、陜西、四川、廣東、貴州、湖北、遼寧、重慶、北京、吉林、河南、山東、內蒙古等。另外,除了國內相關圖書館,美國的耶魯大學圖書館和密蘇里大學圖書館也對嘹歌文化叢書進行了收藏。由此可知,嘹歌文化系列叢書的出版發行,在很大程度上擴大了嘹歌文化的傳播空間。以專家學者的學術成果為媒介,嘹歌文化初步形成了以廣西為主要平臺,不斷向我國各地及國外擴散的傳播格局。

六、結論與啟發

綜上所述,筆者對以平果嘹歌協會為代表的民間歌者的演出交流動態、以哈嘹組合為代表的現代樂隊的演出交流動態及平果“壯鄉天籟·歌圩音樂節”參與群體的區域分布、嘹歌文化叢書收藏單位的區域分布進行了分析梳理,結果表明,地方政府的推動有效促進了嘹歌文化的跨界傳播,依托民間歌者的演出交流活動、嘹歌作品的現代演繹、現代節慶活動的舉辦、專家學者學術成果的出版發行,平果嘹歌文化的傳播較快突破了傳統的地理空間,初步形成了以平果為中心,以平果周邊地區為文化活躍地帶,不斷擴大到我國其他省份及地區,再向國外擴散的傳播格局。與此相應,壯族嘹歌形成了新的文化空間。需要說明的是,這里所論及的“文化空間”是基于文化動態性的描述,空間邊界既包括文化類型的相同或相近,也包括對文化的接受和認同或者對文化的欣賞與消費。筆者認為,嘹歌的現代發展是少數民族文化走出去的典型案例,對少數民族文化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有以下幾點啟示。

其一,“鄉土—世界”與少數民族文化新空間的構建。嘹歌的傳播發展路徑表明,少數民族文化的地方化和全球化是同步的。嘹歌文化以“歌者”“樂隊”“節慶”“書籍”為依托形成的文化新空間,蘊含“鄉土交流”與“世界共享”的雙重內涵特質。從政府到社會各界,從學者到民眾,從歌手到游客,從藝人到媒體,不同身份的人員群體都為壯族嘹歌的保護傳承和發展利用做出了努力,既使嘹歌文化能更進一步地服務地方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需求,又讓其成功進入了全國和世界人民的視野,被不同民族、不同區域、不同國度的民眾所了解、認同與享有。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鄉土傳播發揮著核心樞紐的作用,其傳播主體、客體和媒介,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其他傳播形式的推進;另一方面,樂隊傳播、學術傳播、節慶傳播等其他傳播形式的推進亦在很大程度上擴大了嘹歌文化的受眾群體,也同時活躍了鄉土傳播。由此我們不難得出,推動少數民族文化走出去,不僅可以讓世界各國人民享受文化的多樣性,進一步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還可以活躍少數民族文化的在地傳承與鄉土傳播,從而更好地延續民族優秀文化基因,保護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從這一角度看,加強少數民族文化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不僅需要正視以往所強調的全球化給民族文化生存發展所帶來的各種弊端,還應著手優化少數民族文化“鄉土交流”與“世界共享”的對話互動,加強鄉土文化在地化和全球化共贏發展機制的研究。這是推動少數民族文化走出去、加強少數民族文化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應重點關注的一個問題。

其二,“內生—外活”與少數民族文化新空間的拓展。動態性是文化空間持續生命力的重要彰顯。我們該如何去界定文化空間的動態性?結合嘹歌傳播發展的特征來看,筆者認為所謂的“動態性”可以從兩個層面理解。首先,對內而言,這一文化要被當地人高度認同,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常態化地應用和服務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其次,對外而言,這一文化的了解、認同、欣賞、消費人員群體要形成一定的規模且處于不斷擴大的過程中。正如我們在分析嘹歌傳播發展時所看到的,一方面,嘹歌傳唱人是嘹歌文化傳播的主體,嘹歌與當地人的生活密切相關。人們在民間節慶、娛樂、喬遷、待客及學校教育、政策宣傳、文化交流等情境場合,都會自發自覺融入與嘹歌相關的歌唱活動。另一方面,嘹歌文化的認同與消費主體,包括從事研究的專家學者、從事創作的藝人作家、采風的師生、觀光的游客等,已形成相對穩定的人員規模。前者從縱向延續了嘹歌文化的生命力,后者從橫向擴大了嘹歌文化的影響力。兩者交錯影響、相互促進,有效拓展了嘹歌文化空間。因此,筆者認為可考慮將加強少數民族文化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提升至國家文化發展戰略層面加以統籌,與文化惠民工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等聯合起來,將推動文化“走出去”與解決文化“活下來”聯動布局與系統實施,在保護傳承和發展利用民族文化的同時,推動民族文化在更大的區域范圍內被更多的受眾群體所認同、接納與享有。

其三,“自我—他者”與少數民族文化新空間的鞏固。文化空間,在縱向上囊括了古往今來的歷史,在橫向上指向了文化的傳播范圍。一個穩定文化空間的形成,首先需要具備相對穩定的文化持有者群體,這一群體掌握著相對完整的儀式活動,影響著文化的縱向傳承,是文化空間的核心部分,即“自我”。其次需要有一定規模的外來人員群體對該文化了解、認同、欣賞和消費,這一群體與文化的橫向擴展密切相關,是文化空間的外延要素,即“他者”。需要說明的是,在這一文化空間中,不同人員群體對文化的認同方式和認同程度帶有明顯的差異性。比如壯族嘹歌,當地人以歌代言、借歌傳情,將之視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對于外來人員,人們把它當作藝術作品、學術資料、旅游產品和教育媒介,既可以用來欣賞和消費,也可以用來教學和研究,具有“他者”的屬性。這就意味著,我們在推動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各類群體在文化認同上的差異點,正確處理好守正與創新的關系,在強化民族文化在地傳承的同時,不斷完善、優化、密切“文化”與“他者”的對話互動,以此鞏固日益拓展的民族文化新空間。壯族嘹歌之所以能夠成功走向世界舞臺、進入國際視野,是因為以活躍的鄉土傳播為基礎。此外,依托學術研究、樂隊演出、節慶活動等路徑對傳播方式的開拓和對傳播內容的創新,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國際傳播成為嘹歌文化現代發展的一種常態。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少數民族文化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必須要正確處理好“鄉土交流”與“世界共享”、“在地傳承”與“跨界傳播”、“文化守正”與“文化創新”三重關系。這三重關系分別與傳播環境、傳播機制、傳播方式三個層面的內容相對應。換言之,傳播環境的優化、傳播機制的構建、傳播方式的選擇,是當下我們加強少數民族文化國際傳播能力建設需要密切關注和優化解決的三大問題。

猜你喜歡
平果壯族少數民族
平果800 kt/a再生鋁項目投產
壯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廣西平果:油茶“加油”綠色發展
百色平果規劃新建多所中小學校
我認識的少數民族
“壯族三月三”來對山歌
少數民族治療感冒的蕨類植物(一)
少數民族治療感冒的蕨類植物(二)
請來平果唱嘹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