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垂直骨面型病人下頜頰棚區骨量的CBCT測量

2023-12-14 11:00劉彩鳳崔淑霞
青島大學學報(醫學版) 2023年5期
關鍵詞:骨面骨量牙根

劉彩鳳,崔淑霞

(1 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口腔科,河南 鄭州 450000; 2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口腔科)

在下頜頰棚區置入微種植體越來越受到臨床醫生的青睞,因為下頜頰棚區相對于牙根之間置入微種植體,它不影響后牙的移動,而且下頜神經管多數位于下頜磨牙的舌側,碰到下頜神經管的概率較小,可以實現下牙列的整體大幅度遠移[1-5]。目前對于牙根之間牙槽骨的密度、近遠中寬度、頰舌側厚度、骨皮質厚度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已經非常成熟,而對于頰棚區置入微種植體遠移下牙列多集中在臨床效果及成功概率的研究,對于頰棚區骨量的分布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較少。目前,臨床醫生在頰棚區置入微種植體的選擇多來自于臨床經驗,缺少充足的理論和數據的支持。在臨床上發現不同病人頰棚區的骨量有所不同,甚至區別很大,有研究發現不同垂直骨面型是下頜骨形態、牙列特征及牙槽骨量的重要影響因素[6-11]。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過錐束計算機體層攝影術(CBCT)測量不同垂直骨面型病人下頜頰棚區的骨厚度,為臨床中不同垂直骨面型病人微種植體的置入提供更多的理論和數據的參考。

1 資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口腔科就診的病人中,按照以下標準進行研究對象篩選。納入標準:①年齡19~30周歲;②身體健康,無全身系統性疾病史;③無先天性的牙齒缺失;④下頜后牙區無明顯擁擠、錯位和缺失;⑤上下頜骨發育正常且基本對稱,ANB角在(2.7±2.0)°范圍內;⑥無影像學可診斷的牙周病變者;⑦CBCT圖像較清晰;⑧無手術及外傷史;⑨下頜后牙無明顯的牙根發育異常。按照前顱底平面和下頜平面之間的夾角(SN-MP 角),分為高角組(SN-MP角>40°)、均角組(29°≤SN-MP角≤40°)和低角組(SN-MP角<29°)共3組,從各組中分別按男女比例1∶1隨機挑選,組成高角14例、均角24例、低角24例,平均年齡(24.0±2.5)歲。

1.2 CBCT掃描

1.3 三維重建和測量

A:冠狀面;B:矢狀面;C:軸面;D:測量的截面。

測量平面的定位及測量分別由兩位具有多年經驗的臨床醫師完成,間隔1周后做測量者自身及測量者間的Kappa檢驗,配對t檢驗顯示測量者自身及測量者間均具有較高一致性,隨機選取一位測量者的測量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 果

檢測結果表明,3組除第1磨牙近頰根頰側距牙槽嵴頂3 mm處位點外,其他位點的不同垂直骨面型病人骨量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F=2.894~13.331,P<0.05);且低角組骨量>高角組骨量,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見表1。

表1 不同垂直骨面型病人骨量單因素方差分析及組間多重比較

3 討 論

CBCT掃描生成的口腔頜面部三維圖像精準度極高,基本接近真實的比例[13-17],可隨意展示頜面部的各個部位的影像,金屬偽影較少,可以在冠狀面、矢狀面及橫斷面3個截面上進行精確的測量[18-21]。BERCOM等[22]通過CBCT和測量軟件對顱面部的多個線性指標進行研究比對,結果表明,CBCT三維重建后測量的線性值準確可靠,且精確度高,甚至不會受病人拍攝時角度變化的影響。

正畸所用的微種植體與種植牙不同,它依靠其表面和周圍骨組織的機械嵌合力而非骨結合的方式來獲得長期穩定性,增加微種植體與周圍骨組織的螺紋接觸面積顯得尤為重要[23-25],所以本文研究通過測量頰棚區的骨量來評估微種植體能否獲得足夠的骨量支持。同時,為了避免在下頜頰棚區置入微種植體時碰到牙根或進入牙根之間,以下頜磨牙的牙根為參照,測量牙根頰側的骨量,評估微種植體能否安全置入。對于測量間距的選擇,如果測量間距較小,較難發現測量值之間的差別,如果測量間距較大,則可能降低實驗結果的精準度,一般每間隔2~3 mm進行1次測量[26]。所以本研究分別選擇距牙槽嵴頂3、6、9 mm進行測量。

當下頜頰棚區骨量較少時,不利于在不翻瓣的情況下直接置入微種植體。為了能夠置入而增加與牙根的角度,又有觸碰到牙根的風險[27-28],所以充足的骨厚度對于微種植體的初始穩定性來說是具有決定性的因素??紤]到至少1.7 mm的牙根安全距離、1.6 mm的微種植體直徑、1.7 mm的皮質骨安全距離,下頜頰棚區至少需要5.0 mm厚度才能確保微種植體的安全置入[29]。本文研究結果顯示,高角組、均角組及低角組的第1磨牙近遠中頰根頰側的骨厚度均明顯小于這個值,所以在頰棚區不建議選擇第1磨牙的頰側置入微種植體。有研究發現,頰棚區的骨量由近中向遠中逐漸增大[12,29-30],微種植體偏遠中置入觸碰牙根的風險減小,但并不是微種植體越向遠中置入越好,因為附著齦的寬度由近中向遠中逐漸減少,偏遠中更容易出現軟組織的腫脹和炎癥,影響微種植體的穩定性[31-32]。所以只能在附著齦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向遠中置入。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垂直骨面型頰棚區骨量之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且低角組的頰棚區骨量顯著大于高角組,表明不同垂直骨面型這一因素會對下頜頰棚區骨量有影響,低角面型這一特征更有利于正畸醫生在頰棚區置入微種植體。以上可能與不同垂直骨面型通過口唇肌力、咀嚼肌力、舌作用力及呼吸氣流作用力的差異,而對頜骨和牙槽骨產生不同的影響有關。

綜上所述,本文研究結果表明,頰棚區微種植體的置入區域主要在第2磨牙的頰側,不建議在第1磨牙頰側置入微種植體;垂直骨面型是下頜頰棚區骨量的影響因素,正畸醫生在選擇微種植體時應注意病人的骨面形態,低角面型更有利頰棚區置入微種植體;具體置入微種植體時,在追求骨量充足的情況下還應該考慮軟組織的因素。以上結果為臨床上在頰棚區置入微種植體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此研究的對象為成年人,在臨床上青少年也占較大的比例,伴隨下頜骨的生長,青少年和成人會存在一些差異,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及增加青少年這一年齡段進行分析,從而更精準、全面地為臨床頰棚區置入微種植體提供參考。

猜你喜歡
骨面骨量牙根
軍隊離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檢查結果分析
嬰兒低骨量與粗大運動落后的相關性研究
不同垂直骨面型青少年患者上氣道的CBCT研究
正常垂直骨面型與牙弓寬度的相關性研究
根管治療術后不同修復方式對牙根抗折性能的影響
“中原第一面”背后的品類創新與營銷
“中原第一面”背后的品類創新與營銷
復合樹脂加玻璃離子夾層修復老年牙根面齲的應用效果
正畸性牙根吸收的研究進展
武術運動員退役前后骨量丟失的身體部位及年齡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