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銀行業:2023年回顧與2024年展望

2023-12-19 20:33孫國申
清華金融評論 2023年12期
關鍵詞:建議稿巴塞爾銀行業

2023年,美國銀行業總體經營良好,但大型銀行與中小銀行表現分化。展望2024年,美國經濟將要放緩是大概率事件,美聯儲何時降息及美國國債長端利率波動將從多個層面影響銀行業經營,討論中的美國銀行業巴塞爾協議Ⅲ最終改革舉措對美國銀行業經營的影響將逐步顯現,特別對幾家全球性系統重要銀行將構成重大的監管環境挑戰。

2023年,美國銀行業總體經營良好,基本經受住了2023年3月硅谷銀行等區域性銀行危機事件的沖擊,同時得益于持續加息下美國經濟出人意料的韌性增長,整體盈利增速、資產質量、流動性和資本充足率保持較高水平,但大型銀行與中小銀行表現分化。展望2024年,各種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大,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較2023年初與年中預測時有所下降但依然存在,美國經濟將要放緩是大概率事件,美聯儲何時降息及美國國債長端利率波動將從多個層面影響銀行業經營,討論中的美國銀行業巴塞爾協議Ⅲ最終改革舉措對美國銀行業經營的影響將逐步顯現,特別對幾家全球性系統重要銀行將構成重大的監管環境挑戰。

美國銀行業2023年表現

總體表現良好,大型銀行與區域性銀行表現分化

美國銀行業2023年規模保持穩定。據美聯儲數據,2023年三季度末,美國商業銀行業總資產和總負債規模分別達到22.9萬億美元和20.8萬億美元,與2022年三季度末基本持平。貸款余額達到12.2萬億美元,較上年三季度末增長約4%,存款余額達17.3萬億美元,較2022年三季度末下降約3%。

美國銀行業盈利增速保持較高水平,但大型銀行與區域銀行表現分化。據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數據,2023年二季度末,美國銀行業平均資產回報率(ROA)、平均資本回報率(ROE)分別達到1.21%和12.60%,同比分別上升13個基點和105個基點。凈息差3.28%,同比上升48個基點。從已披露的美國幾家大型銀行和區域性銀行的三季度報告看,美國大型銀行盈利增速保持較高水平。2023年第三季度,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銀行、富國銀行四大銀行的凈收入(Net Income)同比分別增長35%、10%、2%、60%。但區域性銀行的凈收入表現遜色許多,US Bancorp、PNC、Truist同比分別下降6%、4%、30%。美聯儲的持續加息對美國的銀行業利息收入總體帶來正面影響。

美國銀行業資產質量保持穩定,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提升。根據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數據,2023年二季度末,美國銀行業不良貸款率(這里的不良貸款口徑指不能正常收息貸款及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為0.76%,同比僅上升1個基點。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升至224.78%,同比提升21.14個百分點。

美國銀行業流動性和資本充足率保持在較高水平。根據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數據,2023年二季度末,流動性資產(現金、存放聯儲、回購項下證券)占非保險存款比例為84.7%,是201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同比下降7.7個百分點。美聯儲2023年11月發布的監管報告指出,2023年二季度末,流動性資產占總資產比例同比下降,存款下降的同時批發性融資占總資產比例同比上升。盡管2023年區域性銀行危機期間銀行流動性承壓,但銀行流動性水平如流動性資產占總資產比例仍高于疫情前水平。2023年二季度末,美國銀行業普通股股權一級資本(CET1)充足率達12.5%,同比上升0.4個百分點。

受2023年3月區域性銀行危機的沖擊,以及對加息環境下對經濟可能陷入衰退、存款利率上升、債券投資浮虧與房地產風險暴露等的擔憂影響,2023年美國銀行業股價整體表現不盡如人意。截至2023年11月15日,道瓊斯美國銀行業股票指數比年初下跌約7%,落后于整個大盤指數2023年以來5.6%的上漲,包含24家大型銀行和區域性銀行的KBW 銀行指數2023年以來下跌19%。

存款、債券投資浮虧與商業房地產風險狀況變化

2023年3月美國區域性銀行危機爆發時的一些觸發因素,如存款快速流失、債券投資浮虧嚴重、商業房地產風險敞口過大等,在2023年二三季度沒有進一步發酵,美聯儲提供銀行定期融資計劃等緊急救助措施在阻止危機的進一步蔓延上發揮了作用。但這三個風險因素并未得到根本緩解,只是各銀行受到的影響與沖擊有所不同,風險緩釋與化解也隨之各有差異。

存款流失有所緩解,但存款競爭趨于激烈,存款付息成本上升。根據美聯儲統計數據,2023年三季度末,美國商業銀行存款總額17.34萬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約3%,其中,前25家大銀行的存款總額為10.78萬億美元,同比下降約4%;其他銀行的存款總額為5.28萬億美元,同比下降約1%(不包含外資銀行及埃奇法案和協議公司2023年9月末存款總額1.28萬億美元)。在經歷2023年3月存款快速流失(將近4000億美元)后,存款流失有所緩解。2023年三季度末,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富國銀行的付息存款成本分別為2.53%、2.22%、3.41%和1.92%,同比分別上升1.80個、1.82個、2.20個和1.69個百分點。

債券投資浮虧情況總體上未進一步惡化。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美國銀行業持有可供出售債券浮虧達2480億美元(比上年末的2770億美元有所減少),持有到期類債券浮虧3100億美元,兩者相加達5580億美元。據統計,盡管2023年以來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但截至三季度末,美國銀行、花旗、摩根大通及富國銀行的累積其他綜合收益為負的1010億美元,同比還適當減少了20億美元的虧損,這主要歸因于可供出售債券組合規模的下降,抵消了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而導致的價格下跌。

商業房地產貸款風險依然較大,前景仍不明朗。根據美聯儲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統計數據,無論是房地產拖欠貸款比例還是不良貸款比例均在上升。從存量商業房地產貸款到期分布看,根據Trepp數據分析公司估計,2023年到期5369億美元,2024年到期5406億美元,2027年之前到期2.78萬億美元。銀行和儲貸機構存量商業房地產貸款2023年和2024年到期分別為2704億美元和2771億美元,幾乎占全部到期商業房地產貸款的一半。而美聯儲對約100家本地銀行和外資銀行的銀行高級信貸官三季度的調查表明,各銀行基本上繼續收緊房地產貸款信貸標準,由此導致新增房地產貸款特別是建設貸款大幅萎縮,存量到期貸款再融資由于利率高企和銀行信貸標準收緊變得困難重重,可以預料房地產貸款特別是辦公樓貸款的風險狀況將進一步惡化。商業房地產貸款風險敞口與風險緩釋方面,區域性銀行和小銀行受到的打擊更為嚴重。美聯儲關于商業銀行資產負債(H8)統計表顯示,商業房地產貸款占銀行業總資產約13%,但前25家大型銀行的商業房地產貸款占其總資產比例僅7%,而中小銀行的這一比例約在30%。如果幾家區域性銀行或小銀行由于商業房地產貸款大面積爆雷,不排除重現倒閉、被收購或接管的情形。

美國銀行業2024年前景展望

美國經濟增長放緩、衰退風險依然存在、利率環境偏緊從而導致貸款增長乏力、存款成本上升,以及債券投資浮虧、商業房地產風險暴露等沒有根本緩解,美國銀行業2024年整體業績表現將不如2023年。俄烏沖突、巴以沖突等地緣政治風險進一步加劇,全球經濟增長前景不容樂觀,加之美國銀行業監管環境特別是討論中的美國銀行業巴塞爾協議最終改革舉措將對幾家全球性系統重要銀行構成一個重要的監管環境挑戰。美國銀行業2024年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

美國經濟2024年是否陷入衰退

宏觀經濟表現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銀行業經營的外部環境?!度A爾街日報》2023年10月中旬發布的最新季度調查預測報告顯示,被調查的經濟學家對2024年美國經濟增長前景轉向樂觀,預測未來一年經濟衰退的概率從2023年初的61%降至48%,這主要是基于通脹水平下降,美聯儲已基本完成此輪加息,以及勞動力市場的強勁超出預期、消費者支出表現強勁和經濟增長。第三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4.9%,較第二季度的2.1%顯著加速,并創下近兩年來最大季度增幅。2024年美國經濟走勢基本上有兩種發展前景:一種前景是,美國經濟軟著陸,即勞動力市場溫和走弱,消費者支出增長減緩,金融環境收緊及前期累積加息的滯后效應導致經濟增長在長期趨勢線以下運行,通脹水平進一步向2%目標回歸。另一種前景是,地緣政治風險進一步惡化導致油價上漲或供應鏈被再次破壞,全球經濟復蘇前景黯淡,反過來制約美國經濟的一枝獨秀,或者由于本輪通脹本身的頑固性、反復性,而迫使美聯儲進一步加息,從而重現以經濟衰退為代價實現通脹控制這一典型途徑。從目前美國GDP增長情況、2023年10月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普遍低于市場預期的數據及各種內外部因素看,美國經濟的衰退并非迫在眉睫,經濟軟著陸的可能性在增長,但目前還無法排除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無論是美國經濟軟著陸還是經濟衰退,比較確定的是2024年美國宏觀經濟要走弱,這將很大程度上抑制美國銀行業2024年總體業績表現。

貨幣政策與利率環境

美聯儲目前的貨幣政策可簡單歸納為盯住2%的通脹目標水平,根據經濟表現、通脹水平、就業狀況等數據及對未來各種風險和不確定因素的分析判斷,來決定利率下一步走向及縮表進程。2023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美聯儲議息會議決定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區間在5.25%~5.5%不變。目前美聯儲判斷通脹在減緩,但仍沒有達到2%的目標水平,要達到2%的目標水平需要一段時間,其間可能會有反復;勞動力市場正逐漸冷卻,待招聘的崗位缺口正從高點逐漸回落,薪資增長也逐漸回落至與2%目標通脹相稱的水平,但勞動力市場仍偏緊;2023年第三季度美國經濟強勁增長,第四季度及2024年經濟會放緩,經濟軟著陸的可能性增加,但要持續地達到2%的通脹目標水平,需要未來經濟有一段時期運行在趨勢線以下及勞動力市場的進一步走弱。綜合分析,從近幾個月的數據表現看,美聯儲此輪激進加息已明顯緊縮了金融狀況,抑制性的貨幣政策正在發揮作用,加之近期美國國債長端利率的上漲也已部分替代了美聯儲加息的效果,因此市場判斷美聯儲此輪加息已近尾聲,并預測2024年6月開始降息。

美聯儲議息會議決定聯邦基金利率,同時發布的利率指引對長期利率產生影響,但短期聯邦基金利率與長期利率走勢常常背離。21世紀初,時任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就稱之為“謎題”,即當時美聯儲連續提高聯邦基金利率而長期利率頑固地拒絕隨之上漲。2022年3月以來,美聯儲面臨同樣的謎題,美聯儲連續快速提高聯邦基金利率,但市場基于通脹將很快回落、經濟將很快陷入衰退的預期,長期利率并未有相應幅度的上漲,導致收益率曲線倒掛,2年期美國國債與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之差在2023年7月初曾高達100個基點以上。但收益率曲線倒掛程度在2023年7月25日至26日議息會議后出現很大變化,10年國債收益率從3.85%快速上升至100多基點,10月中下旬幾乎突破5%。

導致長期利率攀升的原因,一般認為有四個要素:一是2023年初市場預期的經濟衰退遲遲沒有出現,反而看到了2023年夏季以來強勁的經濟增長,也認識到這次通脹的長期性與頑固性,因此原先對美聯儲降息時間點預測就相應往后推了。二是投資者預期與技術調整因素,投資者原先持有或買入較低收益率的長期國債而放棄高收益率的隔夜存放或短期國庫券(負息差),除了必要的資產分期限擺布考慮外,主要是基于預期收益率將很快下降,從而實現長期債券投資的保值增值,但較長時間的負息差(比如1年以上)將大大打消投資者持有或買入長債的意愿,這種預期的改變與投資者拋售長債的趨同行為也是導致10月中下旬長期國債收益率觸及5%的重要因素。三是對美國長期國債供求關系的認識在發生一些有意義的轉變,美國巨額債務規模及2023年度美國財政赤字導致的長期國債發行量增長、部分國家持續減持美國國債導致的需求縮減及擔憂美國政府再次關門、惠譽下調美國信用評級等,都影響投資者持有或買入美國長期國債的意愿。四是投資者開始認識到,導致當前通脹的原因在發生結構性變化。全球化以及相伴隨的大量廉價商品涌入美國從而壓低美國通脹水平的時代在逐漸遠去,逆全球化、供應量重構及所謂的“去風險化”,使當前美國控制通脹不能僅以調控總需求為主,而是需要在需求端與供給端兩端發力,但供給端的調整需要時間,這就決定了本輪通脹有其頑固性。同時投資者還認為本輪通脹可能會出現反復,即使美聯儲通過加息縮表等緊縮性政策暫時控制住了通脹,但隨著地緣政治風險加大,不排除油價暴漲及供應鏈再次中斷的可能,那么通脹水平將有很大的波動性。通脹的頑固性與可能的反復性也導致投資者對美國長債的胃口在減少??傊?,美聯儲認為近期的長期美債收益率上漲主要受到投資者期限溢價的驅動,這一金融環境的收緊必然影響經濟活動,從而對未來美聯儲的利率決策產生影響。

盡管市場對美聯儲本輪激進的緊縮政策有各種疑問,但從目前看,美聯儲至少維持了其促進充分就業與保持物價穩定及長期2%通脹目標的可信度。在面對種種不確定性時,美聯儲努力通過貨幣政策操作的艱難平衡來實現通脹回落至2%的目標,既不想因過分緊縮而對經濟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也擔心加息不到位甚至過早的放松導致通脹成為根深蒂固的頑疾,最終不得不付出更高的代價來治愈。

財政赤字與國家債務規模

在分析長期美債收益率上漲時,筆者提到了市場對巨額美國債務及財政穩健性的關切及長期美債供求關系的變化。盡管過去幾十年的利率模型肯定考慮了財政赤字與債務規模等因素,但在低利率和量化寬松時期,財政赤字與債務規模并不構成對美聯儲利率決策的重要變量。然而在高利率和緊縮政策時期,這種在過去并不顯著的外部因素可能會逐漸或突然地發生作用。誠然,美元是全球儲備貨幣,美債是全球流動性最好的市場,美國由此擁有天然的優勢,可以持續累積赤字發行國債來維持其國內經濟的平衡,但這并不意味著美國可以無限制地擴大債務規模。美國國會兩黨持續的政治兩極分化,長期以來圍繞債務上限及應該支出哪些項目、不應該支出哪些項目爭論不休,已顯示出各方對巨額債務規模的擔憂及對財政可持續性的關切。標普、惠譽已先后調降美國信用評級至AA+,穆迪最近也將美國評級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最近關于債務可持續性水平的研究表明,若不采取有效的糾正措施,金融市場無法支撐未來20年的美國債務累積規模與速度。根據2023年10月美國財政部的數據,截至9月30日的2023年財政年度,美國聯邦政府財政赤字高達1.7萬億美元,赤字比上財年擴大3200億美元,赤字占GDP的比例也從上財年的5.4%升至6.3%。截至2023年9月30日,美國債務規模已達到33.17萬億美元,與GDP之比已達123%,2023財年債務利息支出已高達8790億美元,占聯邦政府各項支出合計的14%,成為僅次于社保、醫療保險后的最大支出項目。隨著利率的攀升,2023財年應付債務的平均利息成本已達2.97%??梢灶A期,隨著長期國債利率的上行及巨額國債規模持續的滾動發行,今后美國國家債務的利息支出將更加沉重。另外,巨額債務規模滾動發行必然導致比以往更大的國債發行規模,美國財政部2023年7月至9月向私營部門凈發行債券達1.01萬億美元,遠超以往發行規模,是導致美國長債10月中下旬收益率攀升的一個因素。10月30日財政部公布10月至12月預計發行規模7760億美元,稍有縮減,也是引起10月末以來長期美債收益率下行的因素之一。但季度波動沒有改變今后美國國債發行規模居高不下的態勢,因此,在美債總體供求關系發生變化的背景下,長期美債收益率下行空間有限。而長期美債收益率變化將對銀行債券投資組合產生影響,更重要的是,對銀行貸款及更廣泛的金融市場交易、投行業務等構成較大影響。

美國銀行業巴塞爾協議Ⅲ最后階段改革舉措

2023年7月27日,美聯儲與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貨幣監理署聯合發布關于加強大型銀行資本要求的征求意見稿。監管的目的是為有效應對2023年3月美國區域性銀行危機暴露的監管薄弱與監管缺陷,通過修改與提升大型銀行的監管資本要求以更好地應對潛在風險,并增強大型銀行計量風險的一致性和透明度。同時,這些政策變化是美國銀行業實施巴塞爾協議Ⅲ的最終部分,因此也稱為巴塞爾協議Ⅲ最后階段(Basel Ⅲ endgame)。巴塞爾協議Ⅲ最后階段建議稿改變目前美國銀行業資本要求的主要內容是:一是將監管資本要求擴展到資產規模1000億美元以上的大型銀行;二是將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與金融衍生風險的資本要求框架標準化,減少對銀行自身內部模型的依賴;三是要求將可供出售類債券的未實現損益納入資本充足率計算中。根據監管部門評估,實施建議稿提出的巴塞爾協議Ⅲ最后階段,將增加大型銀行總體16%或1700億美元左右的普通股股權一級資本要求,主要影響幾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和資產規模7000億美元以上的大銀行(增加19%左右),目前大多數大型銀行的資本充足水平能滿足建議稿提出的更高資本要求。因各方對建議稿反應強烈,三家監管機構將征求意見的截止時間從原定的2023年11月30日延長至2024年1月16日。主要的反對意見或疑問關切是:一是建議稿顯著提高了資本要求,但缺乏足夠證據證明這樣的改革舉措是收益大于成本,是否已充分評估了改革舉措對銀行客戶獲得信貸或其他金融服務,以及對更廣泛經濟活動的深刻影響。二是美國銀行業實施巴塞爾協議Ⅲ最后階段是為了遵循巴塞爾協議,但許多要求和規則比歐盟等其他地區更嚴,而監管部門此前一直聲稱美國銀行體系資本充足,可以很好地應對壓力情形,問題是更高的資本要求是否違背了巴塞爾協議的初衷,反而造成大型國際活躍銀行資本要求上的不一致,是否與監管部門一直聲稱的美國銀行體系資本充足這一說法相違背;更進一步,若根據2023年3月美國區域性銀行危機后的反思應對和美國銀行業的風險特征,需要提高資本要求及其風險敏感性,則問題在于是否合理把握了超出巴塞爾協議統一框架的程度。三是建議稿將更高的監管標準要求擴展到資產規模1000億美元以上的銀行,其初衷是將硅谷銀行等資產規模超過1000億美元的區域性銀行納入更高的監管要求框架內,但這偏離了目前以風險為基礎的分類訂制化監管方法,且資產規模在1000億至2500億美元的銀行其業務活動與風險特征有很大差異,這種回到“一刀切”的資本要求是否有效,是否與2018年《經濟增長、放松監管和消費者保護法案》相沖突。

由于巴塞爾協議Ⅲ最后階段建議稿對幾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增加資本要求的比例或金額更高,以摩根大通為代表的幾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對建議稿的反應尤其強烈。摩根大通在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發布時測算,按建議稿操作將增加摩根大通25%或500億美元的普通股股權一級資本要求,因此摩根大通強烈建議在根據新規則增加風險加權資產計量的同時,相應調整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資本和監管壓力測試下的儲備資本要求比例,而非遵循建議稿中的重疊或過度要求。

筆者分析,監管部門在收集研究銀行業及其他相關方的修改意見后,將會對巴塞爾協議Ⅲ最后階段建議稿進行調整,特別是進行一些技術上的調整,適當軟化部分過于嚴格的要求。但對于大多數資產規模超過1000億美元的區域性銀行而言,由于在2023年區域性銀行危機后其飽受內部管理薄弱、監管約束不足(如可供出售債券投資浮虧沒有在普通股一級資本中扣除)等詬病,估計沒有多大的話語權要求建議稿大幅修改。也正因為如此,巴塞爾協議Ⅲ最后階段的實施必然將對銀行業務經營模式與客戶金融服務需求及更廣泛的經濟活動帶來影響。但建議稿同時提出了過渡期,讓銀行有充分時間準備適應新的資本要求,目前的建議是要求大型銀行2025年7月1日開始過渡,2028年7月1日完全遵循,因此2024年仍是建議稿完善及美國各大銀行研究分析應對措施的一年,部分大型銀行將會根據修訂完成的資本要求提前進行相關業務策略的調整及資本規劃的重新擬訂,但現在要具體分析巴塞爾協議Ⅲ最后階段改革舉措對美國銀行業2024年總體經營的影響尚需時日。

(孫國申供職于中國工商銀行,本文不代表作者所在單位意見。本文編輯/孫世選)

猜你喜歡
建議稿巴塞爾銀行業
2023巴塞爾藝術展巴塞爾展會格萊斯頓畫廊展位
河北省銀行業協會
辦理銀行業務須謹慎
銀行業對外開放再定位
多元市場下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
《電子數據規則》(學者建議稿)
網絡暴恐信息篩查標準(建議稿)
巴塞爾Parterre One多功能休閑空間
中國國際民事訴訟原則與規則:外國法院判決的承認與執行(建議稿)
巴塞爾:萊茵河畔的博物館之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