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協同培養的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路徑

2023-12-20 05:12李凌霄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協同體系大學生

李凌霄

(阜陽師范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阜陽 236041)

高校就業創業課程是高校課程改革創新的重要內容,對其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與構建更是課程建設的關鍵。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需求下,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具有較強的必要性與可行性[1]。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以高校就業創業實踐的引導教育為主要內容,包括就業創業的方向選擇、規劃、行動落實、效果評估等,以實踐教學為切入點,以教學體系建設為落腳點,貫穿于高校人才培養的全方面與全過程。從本質上講,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需要實現多維度要素的協同,為此本文從協同培養視角出發,探尋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的新模式。

1 基于協同培養的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可行性

1.1 實踐教學體系內涵及價值

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源于人才高質量發展下的協同培養需求。一方面,就業創業形勢發展迅速,高校就業創業課程的開展需要借助校外資源[2]。通過整合校內外資源,形成人才培養合力,有助于促進高校大學生盡快完成角色轉變與適應,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另一方面,社會企業等組織機構對人才的需求也需通過及早與學校合作予以明確。通過就業創業課程,企業在校園階段即開始進行職業生涯的規劃與實踐,能有效節約社會篩選人才、再培養人才的時間,實現人才的針對性培養。由此,協同培養是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完善的必由之路。

一方面,基于協同培養理念構建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有助于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走入社會通過就業創業實現自我、發展自我是每位高校大學生的需求,也是高校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構建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是高校大學生打通就業創業實踐的具體操作路徑,有助于有效節約高校大學生在職業生涯發展中漫無目標獨自摸索的時間精力,有助于促進高校大學生成長成才[3]。另一方面,基于協同培養理念構建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有助于促進穩定就業,推動社會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通過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的引導,有助于為高校大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就業創業嘗試機會,提升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意愿,促進高校大學生盡快適應社會需求,參與社會建設。同時,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搭建,有助于完成高校資源與社會資源的對接,實現人才針對性培養,穩定就業創業市場。

1.2 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可行性

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具有較高的可行性。一方面,實踐教學的理念符合時代要求,適應教育需求,而協同培養更是有助于實踐效用的最大化發揮。實踐教學的推行,為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實踐教學強調教育教學與學生發展以及社會需求相適應,鼓勵打破“死讀書、讀死書”現象,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正是對這一理念的落實和踐行,其教學成果轉化為人才培養成果的路徑更加通暢。另一方面,在協同培養理念下,豐富的社會資源為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提供了開放化的平臺。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發展,社會對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總體持包容開放、鼓勵支持的態度。社會機構可為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一定的定向機會。同時,以高校大學生為主的年輕一代是新時代互聯網經濟下消費的主力軍,高校大學生對社會潮流感知的敏銳度更高,也更容易挖掘創業轉化機遇。這使得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得以站在一定社會資源的基礎上,不需要從零開始,只要合力盤活社會資源,融入教育教學活動,便可有效提升教學體系構建效率[4]。

2 基于協同培養的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思路

基于協同培養的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應對其出發點、核心步驟和落腳點進行全面把握與分析,才能夠多方整合資源,確保協同培養效益最大化。

2.1 以滲透職業精神、貫徹集體精神為出發點

在協同培養視角下,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需要以滲透職業精神、貫徹集體精神為出發點。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設計需要始終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方可堅守初心,走得更深更遠。

一方面,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需要在其中有效滲透職業精神。以敬業樂群、愛崗奉獻等為主題的職業精神是高校創新創業課程的第一課。通過職業精神的有效滲透,高校大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在面對職業選擇、職業誘惑等分歧時,能夠把握通用性的思想原則以應對,最大程度避免了在職業生涯中走彎路乃至誤入歧途。職業精神在實踐教學體系中的滲透有助于激活教育效果的長效性,真正為高校大學生的職業生涯系好第一顆扣子,立好指南針和信號塔[5]。

另一方面,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還應貫徹集體主義精神。這與協同培養以發揮教育合力的初衷是一致的。職業精神更多圍繞高校大學生個人的職業生涯展開,在微觀層面具有更強的現實性和實用性,為具體的職業發展情景提供了思想指南。而集體主義精神則立足于更高的格局與視野,從社會發展的宏觀角度探索職業思想。只有秉持集體主義精神,將高校大學生的就業創業融匯到社會主義建設的大潮中,就業創業才更有可能找到精神歸宿,其中的堅持才更有意義。

2.2 以深入密切合作、實現協同培養為核心步驟

深入密切合作、實現協同培養是高校就業創業實踐課程的核心步驟,也是協同培養內涵的體現。就業創業不是單打獨斗的行為,只有培養合作思維,打通合作路徑,發揮團隊合力,才更有可能使團隊中的個人揚長避短,充分實現最大價值。

一方面,在協同培養理念下,高校就業創業實踐課程體系建設應突出合作性特點,這體現在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各方面。合作不僅局限于教學體系課堂內的合作,還應打通渠道,從校內、校外、畢業生校友、家長社會等各方面謀求合作資源,完成就業創業實踐與社會現實的融合銜接,使合作精神和合作思維根植于高校大學生的職業生涯。

另一方面,在協同培養過程中,應在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的各個流程節點滲透協同與合作思想。合作不是機械地將流程拆分為各個模塊步驟,增加復雜的行政流程,讓本可以由一個人完成的工作由多人多條線完成。相反,合作是有效整合資源,使本來由一人單線條完成的工作由團隊分工合作多頭進行,提升工作效率。由此,在協同培養理念下,高校就業創業課程踐行需要重實質行動而輕形式,在教學中需要注重全過程的引導,包括從團隊組建到項目選定乃至成果推廣,都需要團隊精神的引領。

2.3 以充分引導學生、推進成果轉化為落腳點

在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中,應以充分引導學生、推進成果轉化為落腳點。協同培養不是多頭管教、推諉責任,而是揚長避短、授之以漁。

一方面,應充分引導學生,推進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效果提升。實踐強調切身躬行,需要探索行動,而在此過程中,教師無法替代學生完成這一系列動作。教師在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過程中應該發揮引導的角色,即通過啟發式教學、榜樣示范等形式因材施教,引導學生在自身的就業創業道路中走好走直[6]。

另一方面,應推進成果轉化,充分促進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成果落地。在這一過程中要強調激活學生主觀能動性,不直接將“應然”告訴學生,而是引導學生在主動探索中挖掘“實然”,激發學生內在動力與資源,幫助學生走好自己的道路。而就業創業本身確實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實踐課程,通過有效引導及成果導向,學生在探索過程中更有可能對自身性格特點、選擇偏好、專業特長、社會環境等有切身體會,進而選擇更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

3 基于協同培養的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路徑

3.1 多層級協同:完善教學體系頂層設計

頂層設計是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引擎。完善的頂層設計有助于理順教學體系構建的邏輯,促進教學體系構建可持續高效發展?;趨f同培養的教育體系頂層設計有助于有效協同各層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一方面,教學體系頂層設計需構建完善的教學隊伍。首先,要完善教學管理隊伍。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應由專職部門組織管理,一般由就業指導中心等部門的專職人員負責課程設計組織以及師資選拔培訓等工作。教學管理隊伍決定了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前進方向,是頂層設計中的重要部分,處于頂層設計的起點與開端。其次,要完善教學師資隊伍。教學師資隊伍直接參與一線教學工作,決定了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的水平和高度。師資隊伍是頂層設計框架內的中流砥柱,涉及人員較多,可從高校輔導員等群體中落實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師的選拔。最后,要完善教學督導隊伍。教學體系的建設與完善離不開有效的督導。由此,教學督導隊伍也應納入頂層設計的框架之內,與管理隊伍以及師資隊伍并行,組成網格狀頂層設計矩陣[7]。教學督導隊伍輻射范圍要廣,應切實保證督導隊伍的專業度,從而為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提供更專業的反饋。為此,可從政府相關部門聘請就有就業創業管理經驗的人員加入督導隊伍,也可返聘專業退休教師、邀請熟悉市場的企業管理人員等進行督導。

另一方面,教學體系頂層設計的完善需明確相關規章制度。通過相關規章制度的梳理與明確,為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提供操作性指南。首先,需要明確教學體系構建的定位。其中,思政性原則是指導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的核心??蓢@思政性原則,具體從教學目標、課時設置等方面規定教學體系定位。同時,教師隊伍建設是教學體系構建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學效果的重要保障。其次,在制度建設中,可明確相應教學隊伍架構,明確人員配比以及師生比,并對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隊伍的管理定位作出界定,以制度推進教師發展、職稱評聘等工作的落實。最后,在教學體系建設中,還需要落實相應教學監督評估制度,可通過制定相關制度對評估專家資質、監督頻率、指導力度、評價方式乃至申訴調整等做出規定。

3.2 多主體協同:打通教學體系合作渠道

基于協同培養的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應充分打通教學體系中的合作渠道。

首先,需打通校企合作渠道。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需要“走出去、引進來”。一方面,可引進企業中對市場動態敏銳度較高的人才參與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另一方面,高校從事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的管理人員和教師也可到企業掛職鍛煉,加深對人才市場的了解,構建校內、校外雙線教學體系。

其次,需打通家校、校友合作渠道。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不應僅僅是高校大學生甚至畢業生面臨的一課,而應是貫穿于職業生涯啟蒙到自主發展的全過程。一方面,教學體系建設應提前至高校低年級學生的教育中,從入學起即啟蒙就業創業意識、提供就業創業平臺,促使高校大學生盡快完成從注重基礎理論知識學習的高中生,到為建設社會準備的大學青年的轉變。家校合作有助于提升這一銜接過程的效率。不少高校大學生的家長正值壯年,在社會中有一定的行業資源與社會地位,通過家校合作促進家長發揮以身作則的榜樣作用,有助于打通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的家庭通道。另一方面,教學體系建設應充分延伸至畢業后,從而實現對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生涯的有效追蹤。對于取得一定成就的校友,可邀請其作為教學嘉賓,分享經驗,挖掘帶教實習等合作機會,由此打通教學體系中的校友合作渠道。

最后,需打通師生合作渠道。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需以學生為出發點,打通師生合作渠道,有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赏ㄟ^產學研項目等形式為學生提供專業實踐機會,讓學生充分體驗就業創業實踐成果。

3.3 內外協同:激活教學體系發展動力

實現內外協同,有助于激活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發展動力。

從內部來看,激活教學體系內在動力是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著力點,是教學相長、師生協同的保障。一方面,教學體系內在動力的激活需要從學生興趣入手,引導高校大學生充分參與就業創業課程實踐??筛鶕r代熱點由學生選題明確項目,并通過自主研討、模擬市場、角色扮演等形式實現翻轉課堂,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為觀察員和引導者,以此最大程度減少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千篇一律、照本宣科的可能,為教學體系賦能。另一方面,教學體系內在動力的激活需要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擁有充分的自主性與靈活性。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的開展應根據市場動態、行業發展以及社會需求對接資源,安排真正有助于培養高校大學生職業技能與綜合素養的實踐內容,而非將實踐教學等同于形式上的任務項目??砷_拓更生動有趣的實踐活動,如走進企業體驗不同崗位的一個周期內的工作,以有限的固定資金或虛擬幣開展創業挑戰等,以此促進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中的教學相長。同時,可借助互聯網技術,通過建立群組、打卡監督等形式促進就業創業實踐的交流分享。

從外部來看,應注重探尋更加靈活的實踐形式。一方面,確保組織實踐教學的形式更加靈活。傳統實踐教學的開展往往以線下實體教學為主,但突破時空限制在不久的將來或有可能。在時間上,隨著延時科技、AI互動等技術的發展,實踐教學的形式得以不局限于同一時空。在空間上,實踐教學更是可以通過智能設備以模版化路徑設置的形式,在教學準備中實現多路徑模擬預演,在教學實踐中實現一對一演練互動,極大節約教學資源,提升教學效率。另一方面,確保參與實踐的形式更加靈活。傳統參與實踐的認證和評估多以完成任務、獲取學分為標志。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大學生參與就業創業實踐的形式必然更加多樣,可能通過“實踐碼”等互聯網技術記錄實踐進度與線索,甚至可能依靠區塊鏈等技術對就業創業實踐情況進行系統跟蹤反饋[8]。

3.4 多載體協同:打造優質高效實踐資源

首先,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應保持與時俱進,挖掘更多樣的載體,協同更先進的技術力量培養實踐人才。一方面,原有載體的創新應用。目前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中,動畫展示、投影等現代化電子工具已然是常見的載體。但對此類載體的應用,更多的是分享展示式,其互動體驗感仍有待加強。在未來的發展中,靈活創新已有載體是大勢所趨,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掃碼、投屏、彈幕等形式融入新媒體的應用,提升實時互動效果。另一方面,新載體的研發。隨著科技與時代的發展,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也必然與更先進的技術融合。人工智能、深度學習、交互體驗等技術很可能不再停留在概念構造中,而更有可能走進課堂,成為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的得力助手。同時,技術的發展創新將進一步把高校大學生從單調重復的機械勞動中解救出來,為高校大學生完成從執行者到管理統籌者的角色轉變提供了機會,從而有助于促進高校人才培養的落地與就業創業質量的提升。

其次,打造精益求精、豐富優質的教學實踐資源,為推進協同教學保駕護航。在互聯網信息過載的時代,內容始終是質量的核心與根本,這對于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也不例外。只有持續打磨、豐富內容,才能延伸大學生就業創業課程教學的內涵和外延[9]。一方面,內容的打磨將融入更體系化更深入的理論框架。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雖然落腳于實踐,但并不意味著這是一門剝離理論、純經驗分享式的課程。相反,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中的理論應更深入扎實。究其原因,高校大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基于信息獲取的便捷性,往往已經通過互聯網等渠道對就業創業理論有所接觸,但內容較為零散,并未整合成體系,也未能高效運用理論指導實踐。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理論框架搭建與內容完善有助于填補這一空白,通過更新完善教材以及與此配套的手冊、實操指南、提示錦囊等,可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更全面的富有可操作性的理論指導。另一方面,內容的豐富在某種程度上建立于拓寬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外延上。高校大學生就業不應局限于找到合同簽訂單位,創業也不應等同于“做小生意”,而應在此基礎上囊括更彈性靈活的范疇。如靈活就業、彈性工作等也應納入高校就業框架,互聯網運營、新媒體等也應作為創業的一種形式,至此,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內容得以拓寬,在此框架下針對具體實踐準備、項目篩選、成果驗證以及評價等方面的內容也必然更加豐富。

4 結 語

基于協同培養的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符合新時代實踐型人才的培養需求,符合穩就業、促進高質量發展的社會預期,具有較強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在高校就業創業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中,需瞄準其出發點、核心步驟和落腳點,完善就業創業頂層設計、打通就業創業合作渠道、激活就業創業內在動力、打造優質高效實踐資源,推動教學體系建設走深走實。

猜你喜歡
協同體系大學生
蜀道難:車與路的協同進化
構建體系,舉一反三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四化”協同才有出路
大學生之歌
三醫聯動 協同創新
“曲線運動”知識體系和方法指導
協同進化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