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能力評價

2023-12-20 13:50
湖北畜牧獸醫 2023年11期
關鍵詞:湖北省職業院校學院

羅 想

(武漢交通職業學院,武漢 430065)

鄉村振興是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農村未來重點發展戰略,從提出之初就迅速成為全黨工作的重點。2021 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提出了實現鄉村振興具體的行動指引[1]。國家涉農相關行業都要將鄉村振興工作作為其未來發展的方向之一,如快遞物流行業、商貿企業、種業、基礎設施建設行業等。職業教育也應該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積極服務鄉村振興工作,為鄉村振興工作提供人才儲備和智力支持。職業院校服務鄉村振興工作有著天然的優勢,職業院校的生源主要來自農村,學生對農村情況較為了解,對反哺鄉村振興工作有一定的積極性。職業院校在高職擴招工作中招收了大量新型職業農民,積累了部分鄉村培訓經驗和鄉村人脈資源。

湖北省是農業大省,省內農業資源和農產品結構豐富,湖北省職業院校應主動對接省內鄉村振興工作,評價和提升院校服務鄉村振興工作的能力。全國職業教育主要在社會服務能力方面設定了一定的評價體系,但是在服務鄉村振興評價體系方面存在缺失,研究成果不多,鄉村振興工作也是社會服務能力的一部分,科學設立湖北省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評價體系,職業院校能夠將這些指標作為具體的工作目標,查找自身弱勢,對標指標要點,爭取為湖北省鄉村振興工作做出貢獻。

1 職業教育促進鄉村振興的主要表現

1.1 智力支持

職業院校扎根基層教育,職業院校教師對區域經濟很熟悉。職業院校是當地鄉村振興研究的智囊團。很多職業院校成立了鄉村振興研究機構,分析國家政策,研究當地的鄉村振興工作,有些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應用于實踐,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2 人才支持

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支持,只有人才將新的觀點、新的技術和新的生活方式帶入鄉村,才能改變鄉村相對落后的面貌。職業院校培養目標就是面對基層,廣大農村地區有著職業院校畢業生施展才能的空間和舞臺。在廣袤的農村村委會、鄉鎮小企業和田間地頭都活躍著職業院校畢業生,他們給鄉村振興帶來了希望。

1.3 文化支持

職業院校培養的學生具有積極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的責任感和較高的職業素質,他們是鄉村振興中文明鄉風的傳承者。他們不僅帶來新的思想,而且會不斷挖掘具有鄉土情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一步對這些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和宣揚。鄉村振興既要有農村現代化,又要保護當地文化的根[2]。

2 湖北省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工作的情況

2.1 專業設置緊跟鄉村振興需求

湖北省職業院校很多,每個縣都設立了職業教育中心,并設置了相關涉農專業,如園藝、種植養殖和電子商務等專業。市區內都設有高職學院,武漢市高職學院眾多,部分院校專業設置緊跟當地農村經濟發展需求,辦學很有特色。如江漢藝術職業學院所在地為潛江市,當地湖泊資源豐富,小龍蝦等水產品豐富,該校就成立了小龍蝦學院,該學院有營銷、餐飲管理和烹飪等專業,這些專業直接對接小龍蝦全產業鏈,畢業生畢業后服務當地,將該產業打造成潛江市知名農產品品牌。隨州市是全國知名的香菇之鄉,2021 年,隨州市香菇產業出口創匯突破8.53億美元[3]。隨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了服務區域經濟和鄉村振興,建立了香菇學院,主打食用菌技術等相關專業,并積極對接當地的短期培訓。湖北生態職業技術學院隸屬于湖北省林業廳,該校專業有著非常悠久的涉農背景,服務湖北省各大林場,特色的專業有林業技術、風景園林設計、茶葉生產與加工技術、花卉生產與花藝和森林生態與康養等專業,這些專業主要面對農村地區就業。

2.2 畢業生扎根基層鄉村振興工作

鄉村振興離不開年輕人,尤其是有著文化素養和先進技能的職業院校學生。湖北省職業院校也深知鄉村振興中人才的重要性,積極引導畢業生去鄉村就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樹立了一些榜樣人物,有一定的正能量宣傳價值。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從2018 年就開始實施“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培養了1 166 名返鄉就業大學生,其中有578 名畢業生直接回到學校所在地孝感市做起了新型職業農民。這些返鄉學生主要從事旅游、養殖和電商等行業,通過開辦公司引領當地農民共同富裕,實現鄉村振興。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同樣在“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中碩果累累,多名畢業生進入村“兩委”班子,其中不乏主職干部,這些畢業生的加入大大夯實了基層干部的綜合素質,并且將學習到的技能投入到村級的生產和管理中[4]。同樣實施該計劃的還有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咸寧職業技術學院、恩施職業技術學院等。除了以上職業院校,其他職業院校每年也有大批畢業生選擇返鄉就業,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進行項目開發,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為當地鄉村振興添磚加瓦。

2.3 鄉村振興研究成果豐富

職業院校教師除了專心教學外,還要積極從事科學研究,鄉村振興是當前研究的熱點,湖北省職業院校的教師也積極研究熱點,為當地更好地實現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持。咸寧職業技術學院申報的桂花新品種“玉兔”和“嫦娥”順利通過評審,獲得桂花國際新品種登錄權,實現了咸寧自主培育桂花新品種[5]。武漢城市職業學院成立了職業教育與鄉村振興學院,已經完成相關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課題40 余項,科研成果頗豐。在襄陽市農業農村局和鄉村振興局的支持下,襄陽市鄉村振興學院落戶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其中主要針對鄉村振興人才培養、鄉村生態環境保護和區域農業發展展開研究[6]。2022 年初,教育部公布了職業教育助力鄉村研究典型案例,全國僅64 個課題入選,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課題“構建基層衛生健康人才培養體系賦能宜昌鄉村振興戰略”成功入選[7]。湖北省其他職業院校教師也以各種方式積極投入到鄉村振興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果。

2.4 產教融合服務區域經濟

產業振興決定鄉村振興的質量和高度,只有立足鄉村的產業興旺才能帶來資金、聚集人流,職業院校賦能鄉村振興要產教結合,服務區域經濟,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升鄉村產業競爭力,全面帶動當地居民安居樂業,實現幸福生活。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世界技能大賽插花技藝中多次獲獎,大賽指導教師深入利川鄉鎮,組織當地旅游企業進行技能講座、插花技藝、茶藝現場技能展示,全面提升企業職工技能水平。黃岡職業技術學院主動對區域經濟進行調研,分析當地產業結構特點,在政府協調下主動對接和服務企業。2021 年12 月,該校與蘄春縣政府簽訂合作協議,主要圍繞該縣重點的中藥種植、旅游康養和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集群,開展人才定制培養、新技術研發和職工技能培訓等方面的合作[8]。

3 湖北省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評價指標設立

3.1 指標設立的原則

3.1.1 完整性和獨立性相結合 指標體系應覆蓋面廣,從多角度評價學院在鄉村振興中的服務能力。這些指標應分成一級指標和更加具體的二級指標。為了體現學校的特色,在指標上應增加體現該學院辦學特色的指標。這些指標也應具有一定的彈性,鄉村振興隨著區域經濟發展深入會有不同的時代發展要求,評價指標應該是一個動態的調整機制,周期性地對指標進行修改和完善。

3.1.2 評價與引導相結合 科學設立院校服務鄉村振興的評價指標,一方面讓學校了解職業院校服務鄉村振興的情況、成績和問題,通過指標評價科學地量化當前職業院校服務鄉村振興與其他優秀院校之間的差距,具體到每個指標之間分數的差距。評價院校分數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是通過設定指標引導院校更好的查缺補漏,尋找自身服務鄉村振興中存在的問題,通過評價給出最終建議,加大職業院校辦學改革,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社會服務的深度和廣度。通過這些指標的評價,引導院校在人才、資金和物力方面的投入,全面提升職業院校服務鄉村振興的能力。

3.1.3 自我評價和外部評價相結合 為了科學地進行評價,院校要形成自我評價和外部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模式。自我評價就是學校內部人員根據指標結合情況進行打分,內部人員可以由學生代表、教師代表、學校領導和職能部門相關人員共同組成。外部考核是相關涉農企事業單位對職業院校服務能力的評價,因為職業院校直接為他們服務,這些單位評價最具有可行性,評價結果相對真實。此外,相關行政部門和兄弟院校也可以進行評價,如教育行政機構和涉農行政機構,他們能夠從宏觀上評價院校服務鄉村振興的水平。還可以聘請社會專業第三方調查和咨詢公司或者機構參與考核,使考核更有專業性、權威性,也便于未來的整改和提高[9]。

3.2 評價指標的選取和權重

為了更好地評價湖北省職業教育服務鄉村建設能力,發揮職業院校、教師和畢業生從事鄉村振興的積極性,需主動咨詢涉農企業專家、職業教育專家、職業院校教師和管理人員等,設定多維度指標進行合理的評價,每個指標還需要合理地分配權重。通過調研、整理和分析,最終從畢業生涉農就業服務、涉農培訓服務、涉農技術服務、涉農公益服務和涉農合作交流服務5 個方面進行評價,這5 個方面作為評價的一級指標,分解成13 個二級指標。根據專家意見,湖北省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能力的表現根據重要程度由強到弱排序為畢業生涉農就業服務、涉農培訓服務、涉農技術服務、涉農公益服務和涉農合作交流服務。具體的評價指標體系和指標之間不同的權重見表1。

表1 湖北省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4 評價指標運用實踐

指標設定完后需要進行實踐運用,一方面在實際運用中能夠發現問題,對指標進行不斷的優化、調整;另一方面對評價學校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對湖北省多家職業院校進行評價,能夠在整體上掌握湖北省職業院校服務鄉村振興的水平,分析優勢,找出不足,更好地相互學習、抱團發展,讓湖北省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能力快速提升。

4.1 問卷調查

選取湖北省10 個職業院校作為樣本進行指標評價。本次評價以問卷調查為主,發放對象主要是院校教師、管理人員、部分企業和優秀學生代表。問卷內容全部采取表1 的指標內容,問卷分為5 個方面,即5 個一級指標,每個方面分為多個小問題,即二級指標。參考李克特量表將每個二級指標分成5個等級,為優秀、良好、一般、較差和非常差,分別賦值為95、85、75、60、40 分。每個學校發放50 份問卷,總計500 份問卷,回收500 份,回收率達100%,剔除5 份無效問卷,問卷有效率為99%。

4.2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整理問卷調查結果,具體見表2 和表3,得出10個學校的平均得分為90 分,由此可知,湖北省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整體能力良好,但是學校之間有明顯差距,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隨州職業技術學院和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得分均為95 分,服務鄉村振興能力較強,部分學校服務鄉村振興能力在一般與良好之間。由表3 可知,一級指標得分相對較低的是涉農技術服務和涉農合作交流服務,其他3個指標表現良好。二級指標得分較高的有學生綜合素質、涉農下鄉指導、涉農職業培訓和駐村幫扶,這說明職業院校很重視學生思想素質教育,畢業生思想覺悟較高,有一定吃苦耐勞的品質。職業學院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每個職業院校都派出工作隊定點到湖北省發展較落后的鄉鎮進行駐村幫扶,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村民滿意度較高。 二級指標中涉農專業設置和涉農就業得分不高,在專業設置方面,還需進一步優化和調整,鼓勵學生返鄉就業和創業。涉農技術服務和涉農合作交流服務得分不高直接導致其二級指標得分也不高,說明涉農產教融合迫在眉睫,應通過技術合作,基于農業生產創造經濟價值。

表2 湖北省10 個職業院校服務鄉村振興能力得分

表3 湖北省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能力各指標得分

5 提升湖北省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建議

為了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工作,結合本次問卷調查結果,對湖北省職業教育提出了以下發展建議。

5.1 政府應進一步出臺支持政策

職業院校除了培養鄉村振興人才外,還要積極采取其他途徑服務鄉村振興。職業院校承擔鄉村振興工作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政府應該在政策上給予支持,一方面,給予職業院校更多的自主權力,如招生、培訓等;另一方面,政府應該出臺相應的獎勵政策,除了公開表揚和推薦典型事例外,還可根據鄉村振興成績給予資金獎勵,同時也應該對鄉村振興能力較差的職業院校給予扶持,如安排先進單位進行一對一交流扶持,專項資金申請和撥付等。

5.2 職業院校應提升主動服務鄉村振興意識

主動服務鄉村振興既是職業院校的基本屬性,也是新時代的政治任務,職業院校通過鄉村振興工作,實現共同富裕。職業院校應主動調整辦學服務方向,在專業設置、學生就業、職業培訓和社會服務方面主動向鄉村振興工作靠近,高職學院積極扶持湖北省偏遠地區的中職學校,合作開展中高職一體化辦學,全面提升本單位在鄉村振興工作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5.3 職業院校教師應主動加強涉農實踐能力

職業院校教師的實踐能力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工作崗位技能。職業院校專業課教師要不斷拓展自身知識范圍,加強技能學習和提高實操技能。如電子商務專業教師為了服務鄉村振興,主動調整專業方向為農村電子商務,除了熟悉傳統各種平臺操作、網頁設計制作外,還應積極學習新的知識,如區域特色農產品知識、直播帶貨知識、新媒體營銷知識等。

5.4 加強涉農企業和院校深度產教融合

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發展的最終方向,也是職業教育提升辦學質量的唯一途徑。職業院校要提升鄉村振興工作的深度和廣度就必須走產教融合之路。加強產教融合,首先,要積極對區域涉農經濟進行調研,根據區域特點制定專業發展規劃,通過調研崗位技能需求構建理論課程和實踐體系。其次,創新產教融合的模式,鼓勵區域涉農企業深入專業建設,對鄉村企業在參與辦學、實訓基地建設、專業和課程建設、技術研發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使更多鄉村企業符合培育條件,擴大鄉村產教融合型企業的培育范圍。最后,在區域內培育優秀鄉村教育型企業??梢葬槍︵l村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賦予一些有資質的“小而精”鄉村企業以教育機構地位,使其成為同等重要的職業教育辦學主體,同時讓企業專家和職業院校教師參與教學和培訓工作[10]。

猜你喜歡
湖北省職業院校學院
初等教育學院
如何加強職業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
淺談職業院校中的美術教育
學院掠影
春風化雨 深入淺出——記湖北省優秀理論宣講員龍會忠
支持水利職業院校發展
獨立學院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思考
獨立學院:“我該如何存在?”
職業院校不能僅培養一線普通工人
湖北省將再添6座長江大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