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言接觸下山西境內百年移民方言文白異讀聲母演化路徑探微*
——以安澤境內河北武安移民方言為例

2023-12-25 05:18亢小井
陜西開放大學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晉語武安聲母

亢小井

(河北師范大學 文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4)

一、文白異讀界定

漢語方言的文白異讀,學界多有討論:王洪君1986、2015,張振1989、1990,劉勛寧2003、王福堂2005、2006,吳子慧2007,瞿建慧2022。本文所說的文白異讀,有三層意思:

“文白讀在古今音對應關系上表現為一個或一組來源字在今分為幾套讀音”[1]。文白異讀在音韻層面上與古音來源有關的字有規律成系統的交替對應。

“文白異讀語音形式有風格色彩的差異。表現在有較強的詞匯環境限制,語用色彩濃厚。一般來說文讀詞多出現在書面語、新詞語、莊重場合,白讀出現在土語、成語、古語詞、地名、日常生活中”[2]

文白異讀的形成是歷時系統不同時期語言競爭后的疊置現象也是受到共時層面不同語言接觸演化的成果,即歷時不同層次的共時平面融合。

二、安澤地理

安澤縣位于山西臨汾東部,太岳山東南麓,東經112°05’01”~112°34’20”,北緯35°53’28”~36°32’38”之間。北隔勝負嶺、安子山與沁源相望,南接古堆嶺、白馬山與沁水相鄰,西起黑虎嶺、東塢嶺與古縣、浮山相連,東抵摩柯嶺、尖山與屯留交界。[3]“安澤縣總面積1967平方公里,轄6鎮,67個行政村,總人口75574?!雹?/p>

三、安澤方言概況

山西省安澤縣移民及后代人口占全縣90%,境內人口來源復雜。移民方言主要以山東冀魯官話(萊蕪話)、河南晉語邯新片獲濟小片(林州話)、河北晉語邯新片磁漳小片(武安話)為主,語言混雜融合,此外當地還有少數晉語上黨片(沁水、本地居民)、并州片(平遙)方言,龐大的移民群體,造成語言交錯復雜的局面。且由于安澤特殊的地理位置安澤方言本身處晉語上黨片與中原官話汾河片接緣地帶又置于晉語上黨片方言中,不同方言區的深度融合交替進一步豐富了安澤方言語言接觸環境。今山西省安澤縣方言屬晉語上黨片。[4]

其中河北武安移民源方言從晉語邯新片磁漳小片方言移入山西安澤語言環境中,在周邊中原官話汾河片(古縣、浮山)及晉語上黨片(沁源、屯留、長子、沁水)密切影響下,與境內其他移民方言(山東冀魯官話、河南晉語邯新片獲濟小片、河北晉語邯新片磁漳小片)等融和在安澤縣晉語上黨片的環境中。歷經百年的接觸更替,河北武安移民方言(下文河北武安移民方言我們簡稱武安型②)在今安澤境域有豐富且復雜的文白異讀,疊置著不同的語音層次。兼顧縣域其他武安移民方言調查點的原則下③,以使用人口最多的和川村為代表音系。

1.和川村移民方言聲韻調(見表1)

表1

2.和川村聲韻調白讀層特點

①全清聲母今逢塞音、塞擦音部分一二等字白讀送氣,如:躁tshɑo34|撣th?214;次清聲母三四等部分字白讀不送氣,如:杞ti34|屜ti34|觸t?u34。

②遇攝前非敷母,白讀為[ph]、[p]。如甫赴phu53|杏~脯phu214|孵~小雞pu214|訃pu53|殕食生白毛phu214|赴phu53。

③書禪匣母今白讀為同部位的塞擦音t?h。如:深=塵t?hn31|匙=池馳遲t?h214|械=介戒借ti?34。

④遇通攝。通攝白讀[ou],遇攝白讀[i]。如:軸t?ou214|住t?ou53,女ni53|去thi34|譽i34。

⑥效攝。效攝開口一等白讀[u]與遇攝合口一等合流。如:堡pu53|抱pu34|菢pu34。

⑧全濁入聲舒化后派入陽平、去聲且二者占比接近,少數歸上聲。

四、武安型與本地話、源方言、境內其他移民方言、周邊方言文白異讀差異比較

以占比最大的武安型老派為典型,與源方言邯新片(武安話)、本地話上黨片、周邊方言上黨片長治小片(沁源話、屯留話、長子話、沁水話)、境內移民方言邯新片獲濟小片、冀魯官話(林州話、萊蕪話)、接緣點中原官話汾河片(古縣話、浮山話)比較。(見表2)A全濁聲母逢塞音、塞擦音聲母送不送氣;B假蟹咸山開口二等曉匣母白讀;C泥日組仄聲字白讀;D書禪匣母開口二三等聲母今讀塞擦音;E止攝三等部分字今白讀;F效攝開口一等白讀;G遇通攝合口一三等精莊泥組字白讀;H通攝合口一等白讀。從以上八個方面看其特征,具備條件的用+,完全不具備的用-,文白兩讀的用±。

表2

從上表可看出武安型較多的受到了晉語邯新片(源方言)、周邊上黨片(長子方言、本地話)、境內冀魯官話(萊蕪型)及接緣點中原官話汾河片(古縣方言)的影響,受周邊沁源話、沁水話、浮山話、林州型影響較小。綜合各項條件,武安型受相關方言的影響度可排序:源方言>長子話>本地話>古縣話>萊蕪型>屯留話>沁源話>沁水話>林州型>浮山話。換句話說,從文白異讀看武安型明顯一定程度上繼承源方言底層,又融合沉淀了百年的本地話部分特征,語言接觸下受到境內萊蕪型影響且具有接緣點語言混合性質。不過武安型的代表是老男,是過去一個階段不同來源的音類以詞匯為單位在同一古音類的發展軌跡,文白異讀新的發展趨勢改變了文白異讀舊有格局,將在六中提到。

五、武安型文白異讀類型及演化路徑

武安型移民方言文白異讀主要體現在聲韻母兩個方面,聲母發生在幫系、端系、知系塞音/擦音/塞擦音;韻母十六攝中,文白異讀出現在13攝。文白競爭的階段存在戰略防御、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個階段。文白讀受源方言底層的影響又百年處于中原官話汾河片與晉語上黨片的交界地帶上,加之與內部移民方言的磨損融合,與周邊方言的相互接觸,造成武安型移民方言演化路徑的復雜性多樣性。武安型文白異讀以詞為單位經歷了音類的移植,仿擬,底層疊置,語言內部自身的變化等發展演變。

底層疊置:在單純的語言環境中,受詞匯或語境制約因素的音類或詞,今處于共時層次的不同音類來源于同一古音類,古音類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競爭、演變、接觸,形成不同層次。準確的說,新舊形式是以詞為單位的競爭過程,甚至在新形勢占絕對優勢后,舊形式仍在相當時間保留(地名、姓氏、常用口語詞等),文白讀形式“是同一方言不同歷史層次字音的疊置?!盵5]

自身演變:受方言自身演變規律的影響,在語言使用中出現內部的調整,局部的變化造成同一來源的其他音類與之異化,進入同一音類的不同時間的語言現象疊置在共時系統中,隨著進一步的演變原音類可能被擠壓直至消失。

音類移植:以音類為單位受借方言向不同來源的與之接觸的其他方言中施借某一音類,可能但不限于音類的聲韻調部分或者整體形式的借入。包含兩種情況,一是擴散式音變:不受詞匯或語境限制,音類自由的從施借方言借入某一語音現象,借入通常是個別的,也可能是小規模的一類音。換言之受語言接觸的影響,施借方言以字或詞為單位逐漸擴散到受借方言,在某一音類中二者出現趨同現象;二是條件式音變:在某一語音條件下,某字音和詞發生音值漸變式轉移。

音類仿擬:某一音類由于受到移民方言底層影響,借入本方言系統外的一套條件并根據這套條件孳乳出施借方言沒有的新的音類現象,融合在本方言的系統中。(見圖1)

圖1

1.聲母的文白讀及演化路徑

(1)非敷母遇攝合口三等白讀[ph][p],與遇攝合口一等幫組合流。(見表3)例如:甫=赴=簿phu53、脯=殕phu214

表3

武安型非母白讀送氣,敷母內部存在一對二現象,即兩母并存。(見圖2)“孵”~小雞口語色彩濃厚,非敷母最底層應是讀[p],同發音部位送氣音是后起音。今兩聲母具有同等地位是并列現象,非敷母讀[ph]存在著兩層疊置,表層的送氣層下掩蓋著不送氣的方言底層,武安型敷母白讀[p][ph]的共時平面語言現象背后包含了不止一個平面的語言接觸及層次。首先源方言“孵”[p][f]兩讀的痕跡表明武安型繼承了源方言這一音類特點并發生了底層疊置,不過今源方言非組(幫滂並)幾盡合流做唇齒音[f],可見在語言的發展中武安型反而繼承源方言底層并發展速度落后于今源方言敷母音類的演變速度。另外武安型周邊方言長子話也有敷母白讀[p]的現象,鑒于源方言敷母白讀幾乎消失的情況,

圖2

武安型可能一定程度從長子話進行了音類的移植因此固化了敷母的白讀。部分音類“訃”“赴”[ph]等白讀送氣音更是從本地話直接借貸進入武安型非敷母系統,換句話說以非敷母白讀音類為單位武安型作為受借方言向不同來源的與之接觸的本地、長子話中施借非敷母白讀音,這一階段發生了音類的移植現象。非組字出現唇音現象,證明該地唇音尚未完全分化,此類現象最晚可推至中晚唐之前⑦(公元九世紀)[6]。

(2)古全濁聲母今逢塞音,白讀仄聲送氣。(見表4)例如:鰾=漂phiɑo53、族=醋tshu34

表4

古全濁聲母仄聲白讀送氣應是繼承源方言而來進行了底層疊置,又受到周邊方言晉語上黨片本地話的浸染及中原官話汾河片無論平仄一律送氣的音類系統移植。(見圖3)山西晉南地區廣泛存在此現象。此外武漢、合肥、揚州、長沙、雙峰、南昌、梅縣“族[tsh]”白讀送氣音,陜西關中地區普遍有此規律,這一特殊語音的保留,揭示了唐宋西北方音。

圖3

(3)①一二等韻類中,古清聲母今逢塞音、塞擦音白讀送氣。(見表5)例如:胞⑨phɑo214、撣=嘆=炭th?⑩、躁=糙tshɑo34

表5

②三四等韻類中,古清聲母今逢塞音、塞擦音白讀不送氣。(見表6)例如:屜ti34、觸t?u34、杞=計ti34

表6

武安型古清聲母今逢塞音、塞擦音白讀分兩個類型,一是一二等韻類中讀送氣音,(見圖4)一是三四等韻類中為不送氣音。(見圖5)一二等韻類中,源方言古清聲母少數字中(痹、撣、側)還保留著白讀送氣音[7],武安型應是經歷了以古清聲母一二等韻為條件的源方言繼承過程,換句話說武安型古清聲母一二等韻白讀首先在方言中進行了底層疊置現象。其次在周邊中原官話汾河片無論平仄一律送氣的強大音類系統下,更加固化了武安型古清聲母一二等韻類白讀,武安型在語言接觸中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音類移植。另外,古清聲母今逢塞音、塞擦音逢三四等韻類白讀不送氣音。源方言當中僅“觸”字白讀不送氣音[t?],武安境內本地話、林州型、長子、古縣、沁源卻都有白讀不送氣音的情況,說明武安型不只受到源方言底層影響,更多是由于百年融合在晉語上黨片本地方言中,又與境內移民方言林州型、周邊方言長子、古縣、沁源密切接觸,發生了條件式音變的音類移植現象。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胞”有不同的音切,“布交切”“匹交切”應是不同來源字,而不同的音切實質上就是“分承古音”,一種音讀是當時通行的正音,廣泛用于公文正式場合中;另一種則是俗音,常見于口語等有限范圍內??紤]到文白異讀的系統性,我們也列了進來,不過“胞”兩讀是繼承古音而來并非現在意義上的文白讀。

圖4

圖5

(4)書禪匣母開口二三等白讀塞擦音。(見表7)如:深=伸t?hn31、匙=池t?h214、械=界=芥ti?34

表7

書禪匣母開口二三等白讀塞擦音。(見圖6)長治屯留話書母“深”白讀[tsh]、“娠”做[ts]。本地話禪母“售”白讀[tsh]/[ts]、“匙”讀[tsh]。源方言書母“深”、禪母“匙”、匣母“械”存在書禪匣母讀塞擦音現象。武安型書禪匣母白讀塞擦音,有三種可能:①武安型與屯留方言接觸時,屯留話中書匣母白讀塞擦音的音類系統逐漸滲入該語言系統,即武安型書禪匣母開口二三等白讀存在向周邊方言屯留話一定程度的語音借入。②受本地話章組讀塞擦音影響,武安型不斷吸收借貸本地方言章組白讀從而進行了音類仿擬孳乳出符合自身語言系統的書母[t?h]。③源方言書禪匣母的字有白讀塞擦音的,不過同類聲母大多都已讀作擦音,說明武安型繼承保留了書禪匣母開口二三等聲母白讀的底層語音面貌,加之周邊屯留話、本地話的浸染,武安型書禪匣母白讀今變化反而慢于源方言。其他方言中

圖6

“深”字,今濟南、合肥、梅縣、廈門、潮州、福州、建甌白讀聲母都讀塞擦音?!吧臁弊?白讀分布范圍更廣,在太原、武漢、成都、長沙、合肥、南昌、廈門、潮州讀[tsh],在濟南、西安、北京話部分字讀作[t?h]?!靶怠弊?“北京老派、西安、太原、成都、合肥”等地也讀[t],顯然本地話音值的仿擬再造還不具備這樣成套的系統環境,此外武安型與周邊方言屯留話接觸中,發生了語音的借貸,這種借貸通常是以音類為單位的,對比屯留話中零星證據顯然發生的是音類移植中的擴散式音變,借入只是個別的,因此書禪匣母白讀受這兩地的影響是較小的。武安型書禪匣母白讀塞擦音應是在繼承晉語邯新片源方言這一音類現象底層疊置的基礎上,受到周邊上黨片本地話和屯留話的浸染,經過一百多年語言的發展,該類字聲母變化反而落后于源方言的演變。我們推測源方言該現象逐漸消失,武安型中還可以保存較長時間?!皶U匣母開口二三等白讀塞擦音是元代知莊章合流之后的事情”。[8]

(5)泥日組仄聲字白讀[l]。(見表8)如:釀=良liɑ?214、褥=鹿lu3、嫩=論lun34

表8

武安型泥日組仄聲字有白讀[l]的現象,(見圖7)源方言中“弄來=褥日=輸書=瑞禪”聲母白讀[l]

圖7

“在包括邯鄲在內的河北南部一些方言也有日禪聲母白讀合流的情況,可能是明初江淮一帶移民北遷后將‘日禪合并’的語音特點帶到北方進而產生影響的結果”[9]我們推測源方言泥日章影組四聲類多存在白讀半舌音現象,武安型繼承泥日組中部分白讀音類并沉淀在本方言中,是語言疊置現象。加上與之接觸的周邊方言萊蕪、長子話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泥來組相混,更為武安型泥日組與來母字相混提供了語言環境,源方言泥日合并的繼承歷史可追溯到明初。至于源方言已經趨同于普通話的“嫩、釀”等泥組字,武安型白讀半舌音可能是武安型在現有的泥日組仄聲白讀的體系上進行音類仿擬,造出了一套符合規律的泥組字白讀半舌音的系統,至少是移民進入山西安澤地區后發生的,是近一百年的事情。

(6)開口呼前疑影母部分字合流,效流山攝白讀[?]。(見表9)如:岸=暗??34

表9

疑以母細音前白讀[n]。(見表10)如:疑=泥=尼=ni214、擬=膩ni34、牛=紐=扭niou、昂=娘niɑ?214、肄=你ni53。

表10

武安型疑母字洪音前白讀[?],細音前[n]。(見圖8)關于疑母字洪音前白讀除林州、屯里、沁水三地外,源方言、周邊方言都為[?]。根據四的推論可知,武安型效流山攝疑母字洪音前白讀[?]較大程度是底層疊置繼承源方言而來,加之境內移民方言(萊蕪型)、周邊方言(本地話、古縣話、沁源話、長子話)此類聲母白讀的一致性,更加固化了武安型疑母字白讀底層。根據王力先生的構擬,先秦一直到宋代疑母字聲母都是舌根鼻音[?],武安型與此吻合,此類現象至少可推至中古、上古時期。今北京老派‘餓’讀[n51],新派青年人讀[51],也有相似的演變痕跡。至于疑以母細音前白讀[n]則是更晚的事情了。通過多種語言特征對比發現武安型百年置于本地話中,在方言接觸過程中以“疑以母”細音為條件發生了音類移植,這種條件式音變使得武安型向本地話借貸了疑以母細音前音類的白讀音。不過宕開一疑母字“昂”[n]/[]兩讀,而本地話卻保留著舌根鼻音的讀法,這種現象并不是武安型單純的音類移植,從共時層面看是單字聲母發展快慢問題,從歷史角度觀察與細音相拼的[n]早期可能經歷了[?]到[n]的變化。換句話說由于方言演變內部的不平衡性,武安型宕開一疑母字“昂”經歷了早期疑母前讀舌根鼻音[?]到疑以母細音前的音類移植[n],后武安型宕開一疑母字進一步發生了語言自身的演變[],宕開一疑母字變化軌跡明顯比施借方言更豐富、更超前?!澳恪蔽浒残妥x[?i53]/[ni53],今溫州、廣州、福州地區“?!甭暷高€保留著[?],老派到新派呈[?]→[n]→[]的趨勢也驗證了武安型宕開一疑母字“昂”的演變軌跡,同時說明疑以母細音前早期底層是舌根音,疑以母細音前白讀[n]較武安型疑母字開口呼前白讀[?]更晚。

圖8

韻母白讀層特點也體現在六個方面,限于限于文章篇幅,另文贅述。

六、武安型文白異讀新發展

武安型文白異讀經歷了源方言底層疊置,境內移民方言(林州型、萊蕪型)、周邊方言(古縣話、沁源話、長子話、沁水話)的多個不同來源音類的接觸感染,結合上述我們對武安型文白異讀拆分整合進行了方言演變過程的模擬重構并參照新老派的文白讀特點來看,武安型文白異讀的新發展大概分為以下幾點:(見表11)

表11

1.文讀產生,白讀幾乎消失。除零星痕跡外原來的白讀音幾乎消失,隨之代替的是產生的文讀音。有譽、昂、疑、孵、赴、械、弄、深、杞、偶、疑、昂等字,如孵:

2.文白讀疊置,白讀消失。有住、觸、動、備、去、慰、膿等字。如,躁:

3.文白疊置,文讀消失,白讀延續。武安型繼承源方言文白異讀,由于受到周邊方言的影響,文讀反而消失,原白讀保留了下來。如,軸族:

4.兩層白讀疊置,舊白讀全部消失,第三層新白讀產生。武安型白讀1繼承源方言而來,隨著語言的長期接觸武安型又受到周邊方言的浸染白讀2移植進入系統,原來的白讀1白讀2變成舊白讀,讓位于新進入的白讀音3即新白讀。如,撣:在繼承源方言的基礎上,受到周邊古縣、沁水、沁源的影響出現新舊白讀兩層疊置,由于地理因素的差異又進一步受到本地話/屯留話的影響出現新白讀。如撣:

5.白讀消失,文讀繼承,白讀返祖。如堡、菢:在繼承源方言的基礎上,白讀音逐漸呈弱勢地位消失,又因為受周邊方言本地話、沁源、長子、林州型白讀的影響,白讀恢復了讀音。如菢:

6.舊文讀消失,新白讀延續,新文讀產生。在源方言的基礎上丟失白讀繼承文讀而來,此時武安型使用的文讀即源方言中的舊文讀,隨著語言的發展又產生新的白讀補足了空缺的白讀位置。如側:

7.舊白讀疊置,文讀產生,新文讀產生。在源方言底層白讀的前提下,源方言一方面繼承該白讀音即舊白讀,另一方面產生文讀,二者處于并列地位并一起進入武安型占領白讀位置統稱舊白讀,又受到周邊方言影響武安型出現新文讀,而新文讀又進一步發展變化。如,覺角:

此外還有白讀延續:甫、鰾、岸、愛、漚、安、擬、牛、屜;文白兩讀繼承:嫩、女、尾;處于文白過渡階段:釀、痹、匙、褥、蛾、熬、襖、眉、抱、農等文白異讀演變的類型。

武安型移民方言在源方言晉語邯新片的深刻影響下百年融合在晉語上黨片中又與境內移民方言及周邊方言不斷接觸,可見武安型文白讀的演化路徑經歷了底層疊置、音類移植、音類仿擬、自身演變的單一或者多種組合的演化方式,且各文白讀演化速度不盡相同,演化方向也朝著晉語邯新片、晉語上黨片、中原官話汾河片的不同方向進行,加之權威語北京話的滲透也對該方言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由于受到多種方言的交互感染武安型文白讀的發展過程較復雜,從文白讀來看為了實現交際目的,武安型不斷妥協嬗變以此重構一種融合型“共通語”。

[注釋]

① 數據參安澤縣人民政府網 http://www.anze.gov.cn/zjaz/azjj/202210/t20221015_48589.html

② 以此類推,為了指稱方便,林州移民方言簡稱林州型,萊蕪移民方言簡稱萊蕪型。

③ 發音合作人:王祥珠,男,(1952—),務農,初中,陽邑鎮南西井村,祖輩遷入時間1902年;張如海,男(1963—)退休書記,初中,祖籍活水鄉井峪村,祖輩遷入時間1949年前;申鳳蓮,女,(1958—)退休干部,高中,陽邑鎮北西井村,祖輩遷入時間1935年;靳富民,男,(1968—),務農,小學,石洞鄉趙莊村,祖輩遷入時間1956年;王文洲,男,(1980—),初中,陽邑鎮南西井村,祖輩遷入時間1902年;王海全,男,(1977—)個體,初中,陽邑鎮南西井村,祖輩遷入時間1899年。調查時間為2018年11月至12月,補充時間2019年1月、2022年10月及12月。

④ 方言點中年男性發音人,用方言點下標2來表示。

⑤ 畫短橫線表示暫未找到例字讀音。

⑥ 加雙橫線表示文讀,單橫線表示白讀。

⑦ 非母白讀送氣音應該是受到本地話的浸染,語言現象較清晰不再贅述。

⑧ 僅標注代表方言點文白讀詞匯環境,其余五點大致相同。

⑨ 胞古音來自兩套反切,應是雅俗分別,為了完整列入不做討論。

⑩ 聲韻相同,聲調不算在內。

猜你喜歡
晉語武安聲母
聲母韻母
雍武安等書畫作品
仁者樂山 智者樂水
上古漢語*kl-、*kr-類聲母的舌齒音演變
聲母順口溜
聲母歌
《遼史·地理志》“武安州”條釋疑
內蒙古西部方言歇后語反映的地域文化
晉語“圪”詞語研究
CSAMT在武安地熱井開發量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