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就業為導向高職院校電子信息類專業教育教學改革探究*
——以陜西工商職業學院為例

2023-12-25 05:18張耀民賀國旗
陜西開放大學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產教校企實訓

張耀民 ,賀國旗,韋 鈺

(1. 陜西工商職業學院 信息與智能技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119;2.天津濱海迅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天津 300171)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強調要強化就業優先政策,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2022年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實施,標志著職業教育作為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同時,我國職業教育也邁入了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1]。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如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高質量職業教育體系,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把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大有可為”轉換為職教戰線“大有作為”時代命題實踐好,是我們職業教育工作者的偉大使命。為了完成好這個時代命題,需要就職業教育本質、教育教學改革思路、校企“雙元”協同育人模式進行了探索與實踐,供大家借鑒和思考。

一、職業教育本質

職業教育的本質就是就業教育,讓勞動者具備就業技能,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根據2022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高職(???院校的數量、招生規模已經遠超普通本科學校(其院校數量多了250所、招生人數多了71.04萬人),在校生人數趨于普通本科教育(高職教育比本科教育學制少一年)。特別是近幾年高校畢業生數量連創新高,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形勢低迷,勞動力供需結構矛盾凸顯,給高職畢業生帶來了巨大壓力和挑戰。如何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提高高職學生職業適應性、促進高質量就業,是每一位從事教育工作者必須探究的永恒主題。

二、教育教學改革思路

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第一章第一條開宗明義提出:“為了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高勞動者素質和技術技能水平,促進就業創業”,表明“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是職業教育在新時代新階段的目標追求與發展方向。這無疑給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方向和根本遵循,就是要通過改革創新,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提升高質量就業。我校自創辦以來,始終堅持面向市場、促進就業,推動學校布局、專業設置、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相對接,積極踐行和完善校企“雙元”協同育人模式,形成了可復制、可借鑒的成果經驗,培養了一大批技術技能人才,為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3]。去年,學校成功入選省域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單位,自此開啟了以“雙高(高水平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為標志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就業為導向,通過校企全過程、全方位深度合作,按照崗位能力(工作過程)重構課程體系,不斷加強校企合作、優勢互補,充分發揮校內生產性實踐基地在實踐教學方面的作用,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引入企業真實項目,積極踐行基于企業真實業務校企“雙元”育人機制,讓學生在實際項目中增長才智和技能,提升學生社會適應性。

三、校企“雙元”協同育人探索與實踐

目前,我國的職業教育改革已經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改革的終極目標,而校企“雙元”協同育人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根本路徑。具體舉措:

1.深化產教融合,形成“產業+專業”雙鏈育人模式

校企雙方根據“圍繞產業辦專業,辦好專業促產業”思路,以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解決高職電子信息類專業實際崗位職業能力弱以及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等突出問題;以專業技能和德育教育為主線,探索出了“產業+專業”雙鏈育人模式(見圖1所示),構建了集“技能訓練、項目化教學實施、技術開發與服務、專業技能、學科競賽、職業素質養成為一體”人才培養體系;形成了企業與校園文化、生產特點與教育規律、專項技能與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的融合;實現了“工學結合、項目載體、任務驅動、學生主體、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方法,實踐教學質量大幅提升,畢業生專業對口率進一步提高、就業競爭力進一步加強。

圖1 “產業+專業”雙鏈育人模式

校企雙方通過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等方式實現準職業人的培養?!半p鏈”育人模式包括產業鏈和專業鏈。產業鏈由大數據、網絡安全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態運行所涉及的生產流程構成,涵蓋硬件設施、軟件生態系統、開發工具、技術應用和行業應用等要素;專業鏈由培養崗位能力所涉及的信息技術類專業所構成。雙鏈模式實踐實現了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形成專業鏈與產業鏈的無縫銜接、深度融合,共同促進職業教育與產業的共生發展。

2.建立以就業需求為導向,按職業崗位設置專業方向

按照2021年新版專業目錄,保留與調整后的專業與市場、企業的崗位需求更趨一致和匹配。經過多年實踐,我們基本探索出以就業崗位培養為主線的專業方向,現以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為例,專業課程按照三個方向進行了課程群設計和課程群對應的實訓及企業認證課設計,使三個方向都能按照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完成專業基礎-專業技能-實訓實習-崗位認證-就業的完整培養模式,人才培養目標更加清晰。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三個培養方向課程體系(見圖2所示)。

在人才培養標準不降的情況下,結合學生興趣,協助學生做好職業規劃,將學生培養與學生就業有機的結合起來。為提升專業綜合實訓周教學質量,保障學生能按照自己的就業去向開展實訓,學院對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各方向課程實訓進行了改革:對以往9周安排四門實訓課的實訓形式、內容做了大幅調整,調整后9周按照專業三個就業去向(前后端開發、網絡管理、平面及三維設計)持續安排實訓內容。實訓環節引入企業真實項目,由企業骨干主講,這樣可以將市場的最新信息帶到課堂中,讓學生真正及時了解到市場的需求,做到教學與需求相統一。校內教師全程跟訓,這樣經過兩輪次實訓之后,一方面可以緩解校內教師實踐教學能力不足問題,同時也能夠了解到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經過實踐,在各方向上保障了學生崗前適應性和項目開發經驗,得到了師生認可,達到了預期目標。

3.引企入校,深化產教融合,加強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能力教育是職業教育的實質也是特色,可以說職業教育的終極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教學安排上突出實踐教學,理論教學以應用為目的,做到夠用為宜。2019年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再一次明確提出:加強實踐性教學,實踐性教學學時原則上占總學時數50%以上。推動職業院校建好用好各類實訓基地,強化學生實習實訓。各個高職院校在實施過程中由于受場地、資金、政策的制約,在實踐性教學過程中做的不實、不細,甚至出現某一環節缺失,伴隨而來的就是學生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就業質量不高。我校與天津濱海迅騰科技集團自2017年校企合作共建卓越工程師班,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在雙方合作已經持續深入,2021年雙方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校方提供場地、企業方投入設備和引入項目)后,按照開設專業,引入企業真實項目,完成電子信息類專業認知實習、專業綜合實踐、崗位實習等環節實踐教學(見圖3所示)。經過兩年的運行,實踐教學的開展,已經由當初前期動員、做學生思想工作到學生主動留下來參與基地項目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目前,由于部分項目時效性比較強,我們根據項目特點,正在部分專業探索工學交替、項目與課程替換等工作。各院校應結合自己所辦專業特色,尋找間接的教學資源,想辦法和企業掛鉤,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校企結合,以彌補學校教學資源的不足,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圖3 “產業+專業”雙鏈育人模式教學體系

四、下一步改革思路

1.進一步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

通過建立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機制,一方面選送青年教師特別是新入職教師必須參加國家級、省級各類職業、技能證書學習,并要求獲取相關證書,另一方面要求老教師及時進行新知識、新技能等方面的更新。

2.圍繞產業辦專業,辦好專業促產業

職業院校必須與企業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深化產教融合,引入行業頭部企業,對標產業學院建設指標體系,根據產業學院建設新形勢、新要求和自身實際,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學院建設。

3.加大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項目引入質量

生產性實訓基地能給學生提供一個更真實、更有效、更接近于未來實際工作崗位的學習環境和過程。在引入項目遴選上,一定要契合相關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崗位能力要求,符合企業實際工作需要,切實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真正實現“零距離”上崗目標。

經過多年來的探索與實踐,我們基本探索出了以就業為導向,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校企“雙元”協同育人機制,提升了學生職業技能,學生就業結構矛盾有所緩解,高質量就業初顯成效。

猜你喜歡
產教校企實訓
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產教融合 商以富國
基于CDIO理念的數控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基于產教結合下的中職電子教學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產教融合:時尚產業的蛻變之路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校企聯合對人才培養的作用
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初探
微課在數控實訓課中的應用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