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統服飾民俗的生態內涵及其當代繼承

2023-12-25 03:15陳紅兵
鄱陽湖學刊 2023年6期
關鍵詞:生態文化

[摘 要]中國傳統服飾民俗在服飾原料、制作、形制、配飾、色彩和圖案等方面,均體現了與自然生態環境相協調、尊重愛護自然萬物的生態內涵。各民族服飾原料一般源于當地自然生態環境,與當地生計模式密切相關,體現出與當地氣候環境相協調的特征。各民族傳統服飾形制和配飾注重與當地氣候、地形、植被等自然生態環境相協調,適應當地生產生活方式的需要。各地傳統服飾色彩和圖案一般與當地自然生態環境主色調相一致,服飾染料采用當地自然礦物及植物汁液,避免了當代化學染料對環境的污染,服飾圖案則體現了對自然萬物的崇拜與喜愛?,F代服飾工業化生產等對傳統服飾民俗帶來沖擊的同時,也對自然生態環境帶來消極影響。今天,我們需要從生態環保角度探討如何保護、傳承傳統服飾民俗。

[關鍵詞]中國傳統服飾;生態民俗;生態文化

[作者簡介]陳紅兵,山東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山東淄博 255049)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生態哲學思想史”(14ZDB005);生態環境部2018年環境教育專項課題“中華民族傳統生態民俗研究”

服飾民俗屬于物質生活民俗。物質生活民俗主要包括衣、食、住、行四個方面,其中服飾民俗占據首要地位。服飾民俗體現在服飾原料、制作、形制、配飾、色彩及圖案等方面,與自然生態環境密切相關。服飾最初即產生于人自身防暑防寒、防蚊叮蟲咬等的需要,是應對自然生態環境不利因素的產物。服飾與自然生態環境的關系有多方面的體現:服飾原料依賴于當地自然生態環境;服飾形制與各地民眾生計模式密切相關,而生計模式說到底源于各地自然生態環境;服飾色彩和圖案體現了民眾對當地自然萬物的崇拜、感恩或欣賞,對于促進民眾尊重自然、愛護萬物的生態情懷具有積極作用。本文主要從服飾原料和制作對自然生態環境的適應,服飾形制和配飾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協調,以及服飾色彩和圖案中體現的尊重自然、愛護萬物的理念三個方面,探討傳統服飾民俗的生態內涵,并在此基礎上思考傳統服飾民俗的當代變遷及繼承。

一、服飾原料和制作對自然生態環境的適應

服飾原料是指制作服飾的材料。服飾制作包括對服飾原料的處理、染色、編織、縫制等環節。服飾的制作與原材料密切相關,如獸皮的鞣制、植物纖維的捶鞣、蠶絲的抽取等均據服飾原材料的性質而定。服飾染料、縫制用的絲線及工具等均來自于當地自然生態環境。服飾制作工藝復雜,且主要體現的是紡織經驗的積累,與自然生態環境關系不甚密切。因此,本部分主要圍繞服飾原料來源及服飾材料處理,論述其適應當地自然生態環境的特征。

各地傳統服飾原料與當地自然生態環境及生計模式密切相關,如東北狩獵民族服飾原料一般為所獵取動物的皮毛,蒙古族、藏族牧民傳統服飾原料一般為牧養牲畜的皮毛,農耕區民眾服飾原料一般為棉花、蠶絲,西南少數民族服飾原料為羊毛、棉麻等。服飾原料發展大體經歷了樹葉→獸皮→動物毛→棉麻等植物纖維及蠶絲的歷史發展過程。根據我國各地域各民族服飾原料和制作及其就地取材情況,大體可知其適應當地氣候、地形等自然環境的生態特征。

江南農耕區早在公元前4700多年就已經采用苧麻作為服飾原料。春秋戰國時期,絲織在江南已有極大發展,男耕女織傳統已經形成。棉花原產于印度,傳入我國以后很快在江南農耕區推廣種植,棉逐漸成為服飾的主要原料。到元代,棉布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等技術逐漸成熟,能以棉布織被、褥、帶、帨等多種織物。除了葛、麻、絲、棉等服飾原料之外,江南農耕區還采用稻草、蓑草、竹葉、棕絲等編制蓑衣、斗笠等。①由此可見,江南農耕區服飾原料均取自適宜當地自然條件種植的桑、麻、棉、蓑、竹等植物。

東北狩獵民族多以所獵獲的動物皮毛作為服飾原料。根據史料記載,東北狩獵民族先民即以豬皮、魚皮、馬皮、羊皮等制作服飾。早先赫哲族天冷時穿狍鹿皮制作的衣服,天暖時穿魚皮制作的衣服。鄂倫春族加工獸皮,制作皮袍、皮襖、皮坎肩、皮褲、皮帽、皮靴、皮手套等等,冬季穿絨密毛厚的皮袍,春秋季則穿絨毛脫落的舊皮袍或舊皮褲,夏季常穿紅毛狍皮制作的皮袍。鄂倫春人制作獸皮衣時,注重保持獸皮本色,如狍皮帽常以整張狍頭皮加工制作,狍耳、狍眼、狍鼻保持原樣。②鄂溫克人衣、帽、鞋、被褥等同樣以獸皮制成,鄂溫克婦女早期多以獸骨、硬翎、竹絲為針,以牲畜的尾、鬃毛、松樹根須皮下纖維捻成線縫制衣服。③由此可見,狩獵民族服飾原料及制作多來自所獵獲動物或家養牲畜的皮毛,既體現了狩獵民族服飾特色,也體現了適應當地自然生態環境的特征。

蒙古族、藏族游牧民的服飾原料主要是牛羊皮。如蒙古牧民早期主要穿無面的老羊皮和羊皮褲,牛、馬、駝皮則用來縫制靴鞋或其他飾物。蒙古族羊皮原料加工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將生羊皮用酸乳加以鞣制,讓它變軟;另一種是將生羊皮泡在鹽水中,用特制的刮刀刮掉羊皮上的油垢,然后用手搓斷皮內的纖維,用它來縫制衣服。④后來在與其他民族交往的過程中,大批布匹、綢緞、天鵝絨進入蒙古,牧民們漸漸改穿長袍,春秋穿夾袍,夏季穿單袍,冬季穿皮袍、棉袍。藏北牧民也主要以羊皮制作服飾,藏靴有全牛皮靴、條絨靴、氆氌靴等,主要以牛皮、棉為制作材料。東北狩獵民族及蒙古族、藏族等游牧民族以獸皮、家養牲畜皮制作服飾,因其結實耐用,能有效抵御當地寒冷氣候,體現了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及應對當地氣候環境的特征。

西南少數民族服飾原料包括麻、棉花、蠶絲,其中棉花是最主要的紡織原料?!逗鬂h書·南蠻西南夷傳》記載:傣族很早就開始用棉布紡織,明代開始用蠶絲織布,由于棉花生產便利且便宜,一直是傣族民間使用最普遍的紡織原料。傣族還用火草作為紡織原料?;鸩菔巧L在高山上的野生草本植物,秋天之前采取更為牢實耐用,采回后及時將葉背上的白色纖維撕下曬干,或者連葉帶桿一同曬干后捶打,留下纖維。婦女們空閑時將一兩寸長的火草捻成一團團線紗,織成火草布,因布料厚實沉重而多用于制作筒裙。①西南少數民族也常用麻作為紡織原料。例如彝族人收割麻桿后,剝下麻皮,漂洗、曬干,紡成麻團,用水浸泡后紡成麻線,加入爐灰,在水中煮,在水邊敲打、曬干,最后過粟米漿曬干,加工成潔白柔軟的麻線。②滇東北高寒山區的苗族兼營畜牧業,他們以毛、麻為原料織成大花披肩,輔以鑲補、刺繡工藝,既是精美的裝飾品,又是適應當地自然生態環境的御寒用品。

廣西壯錦也值得一提。壯錦與云錦、蜀錦、宋錦并稱“四大名錦”,它以當地自然生態環境中的木棉、大麻、葛、馬藍、楓香、姜黃等作為制作原材料及染料,明代以后以棉線為主要材料。其具體制作過程是:將棉花經過除雜、脫籽、彈松之后平鋪在方形板上,在搓棉板上將棉花片搓成圓筒狀;用紡車紡成紗,盤成線圈;紗成型后,經過煮、裝、染、燒四道工序,以朱砂等礦物質及黃梔子、馬藍、楓香等植物染料染色;染好色后,將各種顏色的絲線裝在織錦機上織成壯錦。③

廣東地處熱帶,雨水多,當地居民以竹子為原料編成竹笠,使用麥稈、咸草莖稈等編制草帽,方便遮陽避雨。當地民眾還用稻草、麥稈、咸草編織草鞋,這種草鞋輕便散熱且原料豐富,體現出人與自然之間相協調的關系。

綜上所述,我國各地域各民族服飾原料的生態特征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其一,傳統服飾原料、染料、紡織工具的竹木材料等一般是就地取材,如野獸皮毛、棉麻、藍靛礦物或藍靛草等均是當地自然生態資源。其二,傳統服飾原料還與當地生計模式密切相關,特別是狩獵、游牧生計模式為服飾制作提供其所獵獲或家養動物的毛皮原料。而狩獵、游牧生計模式的形成源于當地森林資源或草地資源,因而歸根結底體現了適應當地自然生態環境的特征。其三,各地服飾原料的取材還體現了適應當地氣候環境的特征。如狩獵、游牧民族以動物皮毛作為服飾材料,能夠抵御嚴寒。又如西南少數民族以麻布作為服飾材料,因其透氣性好、穿著涼爽而能適合當地的濕熱氣候環境。其四,服飾原料本身的歷史發展過程,既體現了紡織技術的提高,也體現了各地民眾適應當地自然生態環境的經驗、能力及智慧。

二、服飾形制和配飾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協調

服飾形制和配飾包括服飾的樣式、構件、鞋帽及飾品等,是適應自然生態環境及人的生產生活需要而形成的,與各地生計模式關系密切。服飾形制及配飾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協調主要體現為:不同氣溫帶服飾形制有顯著差異,如生活在溫帶、寒帶地區民眾服飾形制具有季節性特征,隨四季更替而有單、夾、棉、皮等不同的服飾類型;服飾形制適應各地氣候及地理環境,具有御寒防暑、防蛇蟲叮咬等功能;服飾形制適應不同生計模式的特征。

漢族農耕民的服飾形制大體為上衣下褲,北方旱作區民眾上衣為對襟短衫或偏襟右衽,下衣為寬腰大襠褲。江南稻作區農民為便于田間勞動,下裝普遍穿“作裙”。作裙制作簡單,下擺大,穿在身上行動方便,下田輕便涼爽,防曬防稻子葉芒劃傷,冬天束緊腰帶則能起到御寒保溫的作用。江南水鄉一些地區的農民在稻田勞作時,為防螞蝗、水鉆子、水蛇等蛇蟲叮咬,有下田穿鞋的習俗,所穿鞋子用厚實的粗布制成,鞋幫連著襪子一直遮到膝蓋。江南民眾有夏天戴草帽防暑、冬天戴氈帽防寒、雨天戴斗笠防雨的習俗慣制;北方民眾則夏天多戴麥秸編織的草帽,冬天戴棉帽或皮帽。①由此可以看出,南北方農耕區服飾形制既有農耕區的共通性,又具有適應不同氣候環境、農作環境的差異性。

東北狩獵民族所穿皮袍一般為大襟,男皮袍一般到膝蓋,方便行走;女皮袍一般都超過膝蓋,甚至覆蓋到腳面。為了便于騎馬,皮袍都有開襟,男的前后開,女的兩側開。穿皮袍都扎有腰帶。傳統皮褲一般只過膝蓋,下半身需再穿套褲。狩獵民族服飾中最具特色的是狍皮帽,帽子以一只完整的狍頭皮為原料,保留鼻、眼、耳、角。有學者認為,這種狍皮帽主要是出于狩獵生產的需要,可以起到偽裝、迷惑野獸的作用。②獵民所穿靴子有矮筒、高筒兩種,狩獵時多穿輕便的矮筒靴,走起路來沒有聲音,方便逼近野獸。東北獵民服飾中實用性的配飾包括雪鏡、耳套、袖筒等。獵民一年中常有半年以上時間奔波在林海雪原上,雪光對眼的刺激非常嚴重,往往出現紅腫、怕光、痙攣、視物不清乃至雪盲等情況,他們因此發明了雪鏡以保護眼睛。雪鏡一般分為馬尾眼鏡和樺樹包子眼鏡兩種,其中馬尾眼鏡是在木板所挖兩孔間編織黑色馬尾,以防止陽光刺激。耳套是戴在耳朵上的配飾,袖筒是縫在袖口上的配飾,它們均可起到保暖護耳、護手的作用。③由此不難看出狩獵民族服飾適應雪原環境、抵御嚴寒以及適合當地狩獵生活的生態特征,體現了獵民適應當地生態環境的創造性智慧。

游牧民族的服飾形制主要是長袍,如蒙古袍和藏袍。蒙古袍寬大嚴實,大襟很長,撩起來方便干活,放下來暖肚防寒。袍子下擺修長寬松,騎馬不凍膝蓋,又可防蚊叮蟲咬,寬大的腰帶不僅能抵擋風寒,而且保護心臟。晚上睡覺時蒙古袍大襟可當被,袖子可為枕。蒙古牧民常將煙、酒、錢乃至蒙古刀、火鐮等隨身之物掖進懷里,一些牧人甚至將碗筷也裝在懷里。藏袍同樣為長袍,大襟、右衽、束腰,懷里可以存放酥油、糌粑、茶葉、飯碗甚至幼兒,天熱或勞作時可以袒露右臂或雙臂,需要時再穿上,夜晚睡覺時可以解開腰帶、脫下雙袖,鋪一半蓋一半。靴子是游牧民族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蒙靴分為皮靴和布靴兩種,其中長筒皮靴套上氈襪,可防御零下四五十攝氏度的嚴寒。蒙靴多為船形月牙立筒式,適合騎馬,也便于在草原上行走。藏靴一般用牛皮縫制,結實耐用,有較好的防寒保暖性能。牧民服飾中的一些裝飾品也具有實用性。如藏族婦女腰間佩帶有針線包,還掛有銀質奶鉤,方便擠牛奶時勾掛奶桶。為了方便野外生活,藏民大都佩帶腰刀。④由此可以看出,游牧民族長袍、靴子及配飾具有很好的防寒保暖性能,適應高原嚴寒氣候,寬大的長袍方便攜帶野外常用物品,適于長時間的游牧生活,體現了適應當地生態環境及游牧生活的生存智慧。

西南少數民族生活在云貴高原及嶺南地區,該地處于熱帶、亞熱帶,氣候炎熱潮濕,受高山峽谷地形影響,氣候垂直差異明顯,山林茂密,江河眾多。受以上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生活在這里的各少數民族在服飾形制方面存在共通性及多樣性。其一,各民族服飾多短衣、短褲,體現出避熱求涼的特征。如傣族男子上穿緊身對襟短衫,下穿短褲或大褲管褲子,女子穿右開襟緊袖短衫,下著絲棉花布筒裙。⑤壯族先民斷發紋身,以紋身替代服飾遮掩身體。壯族女子穿短衣短裙或短衣長裙。她們穿的百褶裙多短至膝部或小腿下。①瑤族、苗族民眾亦多著短衣短褲等等。其二,各民族服飾可以根據不同環境進行相應的調整,如傣族男女上衣無領、雙襟,上衣結構可以根據一日的溫差將兩個襟片敞開或搭攏。女子身著筒裙在田里干活時可以向上提起,中間休息時又可以放下遮住膝蓋,以防寒避潮;男子扭襠褲褲身較寬,正午可將褲管卷起來變成短褲用。②彝族男子穿褲腳邊寬2尺以上的大腳長褲,跋山涉水或勞作時可以將褲腳收攏擰緊插到腰帶內,方便行走。其三,西南地區高山、峽谷、平地、溝壑等地形多樣,垂直高度不同,生活在不同自然生態環境下的民眾服飾形制亦存在差異。如生活在山區的彝族穿長至膝下甚至拖地的百褶長裙,裙子厚實、保溫,適宜在山區行走,男子穿褲腳邊很寬的長褲;生活在半山區、壩區的男子則穿不到膝蓋的短褲;石林彝族婦女上衣過膝,袖管寬大,穿長褲,厚薄適中,與當地四季如春的氣候相適應。又如住在河谷、平壩地區的苗族婦女大多穿長裙,以防蚊蟲叮咬;③生活在高山的苗族則設計了超短裙并打綁腿。其四,為適應西南地區荊棘叢生、蛇蟲眾多的環境,傣族、彝族、壯族、瑤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均有打綁腿的習俗。如彝族生活的高山地區荊棘叢生、毒草孽發,彝族民眾無論是穿裙還是穿褲均喜歡扎綁腿,既防荊棘刺破腿部,又防毒蟲侵咬,還可以御寒保暖。④生活在高山的湘西苗族為方便山間行走、干活,多穿百褶短裙,又為防荊棘、蛇蟲而打上綁腿。⑤其五,鞋帽、飾物方面,西南一些民族為適應當地自然生態環境,有包頭帕、披披肩、穿釘子鞋等習慣。如生活在高山地區的彝族,因為當地晝夜溫差大、晴雨無常,喜歡在衣服外面加披毛皮坎肩或披氈,披氈厚實寬大,可圍裹全身,晴可蔽日,雨可遮雨,日作披風,夜作被蓋。⑥苗族用毛、麻編織大花披肩,既是精美的裝飾品,又用以御寒?,幾?、壯族、苗族民眾均有包頭帕防曬的習俗。土家族善作草鞋、布鞋、釘子鞋。其中,釘子鞋一般用皮革制成,鞋底釘上圓形鐵釘以防路滑;草鞋以稻草加入苘麻編成,不僅結實耐穿,而且涼爽透氣防水,適合雨季潮濕的天氣。⑦由此可以看出,西南少數民族短衣短褲、打綁腿等適應了當地濕熱氣候及荊棘叢生、蛇蟲眾多的自然環境,而穿雙襟短衣、寬大褲子、披披肩等根據溫差及生活環境調整穿戴方式,則體現了適應生存環境進行服飾設計的智慧。

粵瓊閩臺熱帶地區臨海。廣東漁民出海捕撈時穿著背心、龍褲,布料用烤網的栲皮栲過。⑧熱帶地區炎熱多雨,潮汕地區民眾一般用竹子編成竹笠,或用麥稈、咸草莖稈編成草帽,遮陽避雨;也用稻草、麥稈、咸草編織草鞋,輕便散熱,適應當地自然生態環境。閩臺地區漁民為適應熱帶水上生活,上衣往往身短袖窄,男褲偏短,女褲多寬,褲腳較大。福建漁民出海捕撈時還會穿一種用咸草編織而成的特殊裙子,以防止海水的侵蝕。⑨海南黎族服飾簡便,所穿“貫頭衣”與今天的T恤衫近似。男子上衣較短,下身圍遮體布,女子則穿染成不同顏色的筒裙,色彩鮮艷亮麗。在相對偏遠的地區,黎族部落的衣著更為原始,甚至用樹皮作為衣服。①熱帶地區民眾衣著簡單的短衣短褲及使用竹笠、草帽、草鞋等,體現了適應熱帶自然生態環境的特征。

服飾形制和配飾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協調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其一,服飾形制及配飾與氣候、地形、植被等自然生態環境相協調,御寒、防暑、防雨、防蛇蟲叮咬等是服飾形制和配飾設計考慮的重要因素。如游牧民族穿長袍有利于抵御嚴寒,西南少數民族及熱帶地區民眾穿短衣短褲以適應當地炎熱氣候環境,東北少數民族戴雪鏡、耳套、袖筒等以應對當地雪光和嚴寒,西南少數民族打綁腿以應對荊棘叢生、蛇蟲眾多的環境,包頭帕、裹披肩以應對晝夜溫差的氣溫變化,等等。其二,服飾形制和配飾注重適應當地生產生活方式的需要。如江南稻作區農民穿“作裙”防稻葉劃傷小腿,下田穿鞋防螞蟥、水蛇叮咬;狩獵民族穿大襟皮袍方便騎馬,穿矮筒靴方便逼近野獸;游牧民族穿長袍方便攜帶碗筷、蒙古刀、火鐮等用品,可以白天當袍、晚上當被,適合游牧生活需要;熱帶沿海漁民服飾簡單,以適應水上捕撈生活,等等。各地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本質上是適應當地自然生態環境的產物,因此,各地服飾形制和配飾適應當地生產生活方式的特征,也體現了其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協調。

三、服飾色彩和圖案與尊重自然、愛護萬物的理念

不同民族生活環境不同,崇尚的服飾色彩也各不相同,具有與自然生態環境相協調的特征。各民族服飾染色一般采用自然礦物或植物作為染料,具有不污染環境的環保特征。各民族傳統服飾大多在服裝袖口、襟邊、胸襟兩側,以及胸背和靴面、鞋墊、配飾等處,繡有與自然萬物相關的圖案和紋樣,體現了各民族對天地、河流、動植物等的崇拜及喜愛之情。

首先,各民族生活的自然生態環境不同,崇尚的服飾色彩各具特色。東北朝鮮族民眾崇尚白色服飾,而對白色的崇尚與朝鮮族太陽崇拜密切相關,因為陽光是白色的,是純潔的象征,白色在朝鮮民眾心目中具有神圣性。朝鮮族崇尚白色還與用加工漂白的麻線制成的白凈麻布密切相關。苗族、壯族、納西族、彝族、傣族、侗族等西南少數民族多崇尚黑色、藍色。如居住在高山上的彝族、納西族,由于身處青山黑水的生活環境,氣候寒冷,黑色服飾有利于吸收陽光,保暖效果好,且與周圍自然環境也比較協調。侗族、壯族穿與叢林顏色相一致的黑色、藍色服裝,從事采集及狩獵,更利于隱蔽。傣族、苗族服飾也以黑色、藍色為打底色,與當地民眾用板藍根或植物根皮給布匹染色相關。納西族服飾崇尚黑色則源于早期游牧生活中的牦牛崇拜,牦牛毛的黑色成為納西族的色彩崇拜。由此可見,西南少數民族對黑色、藍色的崇尚,源于與當地自然生態環境的協調,源于所采用的服飾染料及相關動物崇拜,均帶有鮮明的生態特征。傣族、壯族、瑤族、苗族又崇尚五彩。如傣族婦女用色大膽,常用粉紅、乳白、淡藍、淡黃薄紗做緊身衣,用正紅、大紫、墨綠、大橙為主色做筒裙。②壯錦用色偏愛藍、紅、綠、黃、黑等鮮艷明快的色調,衣、裙、巾、被等服飾注重以五色絨織成花鳥圖案?,幾鍕D女也喜愛以紅、藍、黃、黑、白等對比強烈的色彩,在領邊、袖口、襟邊、褲腳等處繡上花、鳥、魚、蟲及盤瓠等圖案。③這些民族之所以崇尚五彩,與熱帶亞熱帶地區禽鳥眾多、植物繁茂及自然五彩繽紛密切相關,也與這些民族采用多種礦物和植物染出五彩顏色相關。

其次,各民族傳統服飾染色習俗采用礦物及植物以傳統方式給布料染色,具有生態環保特征。如彝族以靛葉染靛藍色,將白花樹皮放在灶灰水中熬煮10小時左右,再將白布浸入染出棕紅色,將靛染過的布放入煮好的椰卡劑樹皮汁中染成黑色,將布料放入煮好的黃連和羊巴巴花湯液里染成黃色。為防止脫色,再用香樟樹皮、冬蕎籽、糯米一起煮制定色水,將染好的布放入定色水中反復浸泡、擰干、敲打、曬干,直至定色。①壯族也采用不同的礦物、植物染出不同服飾顏色,如紅色用土朱、胭脂花、蘇木等花液染浸,黃色用黃泥和姜黃汁著色,藍色用藍靛,綠色則用樹皮和綠草,灰色用黑土、草灰等,若配以土料則可染出更多的顏色。②傳統服飾染色采用當地自然礦物及植物汁液作為染料,與當地自然生態環境密切相關,其采用的染色方式則是在千百年染色實踐中摸索出來的經驗,染色過程中產生的染色水、葉渣不會污染環境,體現出人與自然協調的生態智慧。不僅如此,像傣族、侗族等以板藍根等天然材料給服飾染色,對人體還具有清熱解毒及殺菌等保健作用。

再次,各民族在服飾袖口、襟邊、褲腳、前胸后背等處所繡自然萬物圖案和紋樣,與當地生態環境及自然萬物密切相關,體現了各民族民眾對自然萬物的崇拜與喜愛之情。各民族服飾圖案中體現的自然萬物崇拜包括日月、星辰、雷雨等天象崇拜,以及各具特色的動植物崇拜。以西南少數民族為例:藏族服飾領口、襟邊、靴面和佩飾上的“卍”(或“卐”)符號,意為永恒不變,體現的是藏族先民對太陽或火焰的崇拜,壯族民眾也經常將太陽、月亮的圖案繡在服飾上,納西族羊皮披肩上繡有北斗七星,苗族傳統服飾上則繡有星圖、雷雨等形象,均體現了他們對日月星辰及風雨雷電等天象的崇拜。西南地區水流眾多,因而一些民族具有鮮明的水崇拜觀念,并體現在服飾圖案當中,其中尤以傣族服飾最為突出。如傣族婦女筒裙上的許多橫向花紋代表的是江河、山泉、溪流,有的筒裙上還繡有與飲水器具、設施相關的水罐、竹筒、竹瓢、澗槽、葫蘆等圖樣,或繡有船紋、葫蘆串(漂浮器),以及魚、蝦、江豚、螃蟹、烏龜等水生動物形象,體現了傣族民眾與水的親密關系。③

西南少數民族服飾圖案中體現的動植物崇拜多種多樣,且因各地動植物不同而體現出差異,但其中最突出的動植物崇拜則以鳥崇拜與花崇拜為代表。各民族服飾中所繡動植物圖案多種多樣,如壯族服飾繡有鳥、蝙蝠、魚、蟲、葫蘆及各種草木花卉,瑤族服飾、佩飾上紋有魚蝦、蝴蝶、玉米花、蝙蝠以及各種竹木花草。各地動植物不同也會形成各不相同的動植物崇拜及服飾圖案,如彝族不同支系崇拜的圖騰即分別有虎、蛇、竹、馬纓花等等。不過,西南地區處于亞熱帶地區,山林茂密,鳥類眾多,各種花木姹紫嫣紅,因而該地各民族服飾中最有代表性動植物崇拜還是鳥崇拜與花崇拜。西南少數民族服飾中的鳥崇拜最突出的莫過于苗族、瑤族的百鳥衣。苗族百鳥衣上繡著造型各異的鳥紋,加上裙腳綴滿白色絨球的彩條,看上去像翩翩起舞的鳥兒。苗族男裝、女裝都有百鳥衣:男裝衣背正中有一斜著的正方形圖框,框內中央為太陽紋或圓形圈龍紋,四角為楓葉紋或蝴蝶紋,框外四角為鳳頭龍身圖或異形龍圖,兩袖則多為圈龍圖,也有各種飛鳥或異形動物圖案;女裝肩部、背部、衣袖上都有手繡的龍鳳圖案,下裝是連接在衣擺上的飄帶羽毛裙。苗族百鳥衣上的圖案主要是鳥,此外還有蝴蝶、青蛙、石榴、花草和幾何紋等。④由此可以看出,苗族百鳥衣體現的是以鳥為中心的包括太陽、蝴蝶、魚、青蛙、石榴、花草等在內的自然萬物崇拜,體現了苗族民眾鮮明的生態審美意識。而百鳥衣將大自然中的花、鳥、蟲、魚等物象繪制在同一畫面上,更體現了苗族民眾心目中萬物平等、和睦相處的生態觀。西南少數民族服飾中的花崇拜突出體現在壯族的花婆崇拜當中?;ㄆ疟粔炎逡暈樯?,人們敬奉花婆,將花繡在服飾上,旨在祈求人丁興旺。壯族服裝不僅飾有牡丹、梅花、菊花、木棉花等圖案,而且還有“五彩花”“大花壁掛”等以花為組合的圖案。土家族織錦紋樣也多以花為主題,形成有梅花、牡丹花、玫瑰花、梭羅花、韭菜花等各式各樣的花型織錦。①除了花神崇拜之外,西南少數民族還有楓樹、石榴、禾谷等植物崇拜。如石榴內百籽同房,苗族民眾將石榴繡在服飾上,祈愿多子多孫?,幾迕癖妱t將禾苗紋繡在服飾上,表達對谷神的敬重,祈愿五谷豐登。西南少數民族服飾中體現的對自然萬物的崇拜與所處自然生態環境密切相關,特別是其中對禽鳥、花木、水的崇拜,不僅體現了對亞熱帶地區生態環境要素重要性的認知,也體現了對自然萬物的尊重及喜愛之情,以及人與自然萬物和諧共生的愿望。

綜上可以看出,我國各地傳統服飾顏色、圖案的生態性特征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其一,各民族傳統服飾崇尚的不同顏色與當地自然生態環境的主色調相一致,體現了各地服飾自覺與當地自然生態環境相協調的意識。其二,傳統服飾染料采用當地自然礦物及植物汁液,體現了服飾染色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密切關聯。其染色方式是千百年來民眾從染色實踐中摸索出來的經驗,染色過程中產生的染色水、葉渣等不像當代化學染料那樣會對環境產生污染,體現了兼顧服飾藝術、人身健康及生態環境保護的生態智慧。其三,傳統服飾圖案源于人們對當地自然萬物的認知,一般與當地生態環境中最豐富的動植物相一致,其中體現的對日月、山水、動植物的崇拜,表達了當地民眾對自然萬物的尊重與喜愛之情,體現了關于自然萬物和諧共生的認識與愿望。通過服飾圖案表達對自然萬物的崇拜與喜愛,能于無形中熏陶民眾的生態情懷,具有積極的生態環保意義。

四、傳統服飾民俗的當代變遷及繼承

隨著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中國社會面貌發生了巨大轉變,傳統服飾民俗也受到現代工業生產等的沖擊。傳統服飾在當今社會現狀及困境如何,是否還能發揮其生態環保作用,在當代社會環境下如何保護、傳承傳統服飾民俗?這些都是值得我們今天反思和研究的話題。

傳統服飾民俗及其生態內涵隨著現代社會的變遷發生了多方面的變化:其一,傳統服飾民俗正逐漸被人們舍棄。傳統服飾在現實生活中已很難看到,往往只出現在重大節日或演出的場合。鄂溫克獵民傳統的狩獵皮裝已經無人穿戴,蒙古族牧民的蒙古袍也已退出歷史舞臺,南方各民族草鞋與木屐已經被淘汰……西裝革履、現代工作裝、現代休閑服飾已成為席卷全國的主流。其二,在傳統服飾轉向現代服飾的大趨勢下,傳統服飾傳承存在地域性、群體性差異??拷擎偟木用裨诖┲矫媾c全國其他地區已無二致,存在同質化趨勢;而相對偏遠地區的人們則更多地保留傳統服飾。對現代服飾文化的接受還存在群體性差異,老年群體、生活在傳統社區的群體注重保持傳統服飾,而中青年或生活在現代工作場域的群體則趨向接受現代服飾。其三,當代也存在復興傳統服飾的取向及群體,但傳統服飾復興方式往往不是原生態的服飾,而帶有現代性特征。如各地區將民俗文化作為吸引游客的“賣點”,傳統服飾展演只是民俗文化旅游的組成部分,傳統服飾的選材、紡織、染色、制作、縫制等環節及工藝并沒有受到人們的關注,其中蘊含的生態環保價值并不能為人們真切感知。

傳統服飾民俗傳承在當代社會正面臨著多方面的困境:首先,孕育傳統服飾民俗的本土環境遭到破壞。傳統服飾是適應傳統社會生產生活方式形成的,是適應當地自然生態環境的產物。隨著現代社會城鎮化趨勢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離開本土到城鎮工作、生活,傳統生產生活方式及環境發生了改變,要保持傳統服飾制作方式及服飾形制等已顯得不合時宜。其次,傳統服飾制作工藝逐漸衰落。傳統服飾的制作原料主要來自于當地礦物及植物,服飾制作工藝源于長期實踐經驗的積累,但傳統服飾制作周期長,與現代服飾制作技術及流水性作業方式存在極大差異。進入現代社會,紡織原料雖然仍保留不少傳統原料,但為了擴大服裝產量,越來越多地使用化學纖維、化學染料,傳統服飾制作工藝也為現代工業化生產所取代。在追求速度與效益的同時,傳統服飾原料、紡織、染色、制作中與自然生態環境相協調的方面被忽視或拋棄,現代化服飾制作帶來多方面的環境污染及資源浪費。再次,人們審美及價值觀念日益現代化,對傳統服飾的情感逐漸淡薄。傳統服飾承載著民族情感與民族記憶,具有多方面不可取代的文化價值。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電視、網絡等多媒體的發展,現代文化正在不斷重塑人們的審美觀、價值觀,現代文化觀念及西方服飾樣式逐漸引領時代潮流,人們對傳統服飾的認同與情感逐漸淡化。

服飾民俗作為傳統生態民俗文化的組成部分,具有多方面生態環保意義。面對現代服飾文化及制作帶來的沖擊,以及現代服飾工業化生產對自然生態環境的消極影響,從生態環保角度探討如何保護、傳承傳統服飾民俗顯得非常重要。筆者認為應注意如下方面:首先,傳統服飾是實用性與藝術性的結合,制作工藝復雜,需要傳承人傳承,而傳統服飾民俗工藝傳承在今天卻面臨人才老化、傳承主體青黃不接的局面。因此,有必要建立起完整的傳承人程序,對民俗文化傳承人給予必要的政策保護、資金支持及人文關懷,不斷建立與完善傳承人才培養與保護機制,確保傳承人根據生態環保要求對傳統服飾進行有效的傳承。其次,注重揭示、宣傳傳統服飾及圖案中蘊含的尊重、愛護自然萬物理念。今天傳統服飾材料日益被廉價的化纖布料所取代,人們不了解傳統服飾圖案與當地自然生態環境的一體性特征,不了解其中傳承的民族記憶和民族情感?,F代服飾設計者一味迎合人們的時尚追求和喜好,追求現代化設計觀念,隨意改變傳統服飾圖案的文化要素,無形中淡化了傳統服飾與當地自然生態環境相契合的內涵及其中蘊含的生態環保意識。要發揮傳統服飾對于激發人們認同家鄉自然生態環境,增進人們尊重自然、愛護動植物的生態情感的積極作用,有必要將傳統服飾傳承與生態環保宣傳結合起來,從多方面培養人們的生態情感和環保理念。再次,依據生態環保要求以及傳統服飾體現出的生態環保理念,要改變當代服飾制作中不符合生態環保的方面。如過多使用化纖原料、化學染色劑,產品更新換代快,誘導人們購買過多閑置服裝,浪費自然資源,造成越來越多的環境污染,等等。這要求我們今天重拾傳統服飾制作中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限制或杜絕化學纖維材料及化學染色劑的使用,做到節約與合理利用自然資源。

責任編輯:胡穎峰

①江帆:《生態民俗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8—149頁。

②安豐軍:《淺談古代鄂倫春族的生態倫理思想》,《黑龍江民族叢刊》2012年第6期。

③林雨:《鄂溫克族生活習俗略述》,《長春師范學院學報》1994年第1期。

④江帆:《生態民俗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2頁。

①單江秀、劉祖鑫:《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與自然環境的互動與適應——以金沙江河谷傣族為例》,《學術探索》2008年第5期。

②劉榮昆、魯新明:《彝族俐侎人民俗生態文化及其當代價值》,《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2期。

③農文君:《靖西壯錦文化與生態環境》,《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年第6期。

①江帆:《生態民俗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3—154頁。

②宋兆麟:《最后的捕獵者》,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1年,第160頁。

③江帆:《生態民俗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7—159頁。

④江帆:《生態民俗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4—156頁;覺安拉姆、袁溥鈺:《論藏族傳統服飾文化的特點》,《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2期;星全成:《再論藏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征》,《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第3期。

⑤玉臘:《版納傣裝的自然情韻》,《民族藝術研究》2001年第2期。

①陳麗琴:《論壯族服飾與生態環境》,《社會科學家》2010年第3期。

②玉臘:《版納傣裝的自然情韻》,《民族藝術研究》2001年第2期。

③張瑛:《明清西南地區彝族服飾文化地理研究》,《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5期。

④黃瑾:《淺談彝族服飾的變遷與傳承因素》,《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5期。

⑤吳新綠、譚衛華:《湘西苗族傳統服飾款式與生態適應研究》,《柳州師專學報》2011年第5期。

⑥黃瑾:《淺談彝族服飾的變遷與傳承因素》,《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5期。

⑦李明章、李朝暉:《湘西土家族服飾地域性與藝術性研究》,《貴州民族研究》2017年第1期。

⑧金光磊、張開城:《廣東海洋民俗文化論析》,《生態經濟》(學術版)2013年第1期。

⑨徐杰舜、韋小鵬:《疍民:創造水上文明的族群》,載譚宏、徐杰舜主編:《人類學與江河文明》(人類學高級論壇2013卷),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

①林賢東:《海南島的海洋民俗文化》,《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2005年第1期。

②黎敏:《西雙版納傣族婦女服飾調查報告》,《民俗研究》1992年第2期。

③朱曉佳、盧念念、孔祥翔:《和諧共生的文化生態與瑤族服飾的文化意象》,《賀州學院學報》2018年第3期。

①劉榮昆、魯新明:《彝族俐侎人民俗生態文化及其當代價值》,《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2期。

②韋思捷:《生態美學視野下壯錦對“那文化”元素的呈現》,《中國民族博覽》2017年第10期。

③玉臘:《版納傣裝的自然情韻》,《民族藝術研究》2001年第2期。

④孫雨、聶森:《生態人類學視角下苗族“百鳥衣”的審美探究》,《福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18年第1期。

①陳麗琴:《論壯族服飾與生態環境》,《社會科學家》2010年第3期;林軍:《文化生態視域下湘西土家織錦的文化解讀》,《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3期。

猜你喜歡
生態文化
“生態無意識”;生態批評的至高理想
“生態無意識”;生態批評的至高理想
“生態無意識”;生態批評的至高理想
新型工業化城市生態文化產業的發展
林業行業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創新的思考
進步文化的生態轉向
如何提升公民生態意識
“生態文化”書畫攝影五人展開幕
“生態文化”書畫攝影五人展開幕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城市生態文化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