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教學策略,提升農村初中物理教學質量

2023-12-25 09:17山東省廣饒縣大碼頭鎮西劉橋初級中學武金鵬
天津教育 2023年31期
關鍵詞:題海戰術冰壺現象

■山東省廣饒縣大碼頭鎮西劉橋初級中學 武金鵬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不少具有創新性與科學性的教學策略應運而生,在教育教學中發揮著積極作用。作為農村物理教師,應當具備發展的眼光與創新的思想,因地制宜地運用教學策略,采取更加科學的、適合的教學措施,切實促進學生物理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的顯著發展。

一、當前農村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理念落后

在當前農村初中物理的教學課堂中,教師往往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致使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得到體現。在課堂教學中,存在著嚴重的“師主生從”現象,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這種教學模式沒有給學生提供自由的分析與思考空間,更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容易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科產生排斥心理。

(二)“題海戰術”大肆盛行

農村學校往往存在著教學資源匱乏的問題,但與此同時,不少農村學校又有著嚴重的競爭現象,這些情況的產生致使“題海戰術”大肆盛行。不少學生在做題過程中,只注重完成題目,卻忽視了對題目批改反思、總結的環節,導致題目雖然練了很多,但物理學習水平沒有明顯的進步與提升。同時,教師所布置的作業,容易讓學生形成“為了完成作業而寫作業”的思想意識,在作業練習中出現應付、抄襲等現象,無法保證題目練習的效果,還浪費時間做了無用功。最后,“題海戰術”容易讓學生形成功利化的學習心理,忽略了對物理思維與綜合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長遠的學習與發展。

(三)“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現象

在農村學校的物理教學中,由于教具的缺乏,以及教師教育理念的影響,物理學習呈現出“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現象。一些學生在初中階段進入實驗室的次數屈指可數,對實驗演示的觀察與理解也多囿于課本教材,而缺乏動手操作的機會與空間。在物理教學中,理論與實驗都具有關鍵性的意義與影響,如果教師只注重理念教學,那么學生的學習效果只能流于表面,不能產生深刻的意義與影響。

二、提高農村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實踐路徑探究

(一)利用獨有優勢,加深學生理解

農村學校在學習資源方面比城鎮學校有所不同,所以教師應當結合農村學生的學習特點,發揮出其“特有”的優勢,從而進行“因材施教”。農村學生具有更為豐富的生活經驗,不少學生很小就會幫助自己的父母做家務、干農活。眾所周知,物理來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無論是一些常見的生活小現象還是農業器具,都蘊藏著物理原理。教師便可以利用學生對這些生活現象與原理的了解,引導學生更為深刻全面地理解物理知識,加強學生的認知,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以魯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第九章《簡單機械》的教學為例。在這一單元中,我們學到了“杠桿”,而農村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經常會接觸鐵鍬、扳手、掃把等工具,因此他們能夠更快地領悟“省力杠桿”與“費力杠桿”的特性與區別,幫助學生結合生活中的常見工具快速理解理論性較強的物理知識。除此之外,在魯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級下冊“物態變化”的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利用學生燒水、煮湯時所熟悉的“沸騰”現象,提高學生對“汽化”和“沸騰”的理解。

農村學校雖然缺乏豐富先進的教學資源,但是學生有著充足的生活經驗,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生活經驗,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幫助學生感受物理學科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增設實驗環節,利用自制教具

在農村學校,物理實驗室中的試驗設備往往比較有限,不少學校又缺乏多媒體設備,無法將物理現象直觀具體地展現在學生眼前,為學生的知識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難?;诖?,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別出心裁”,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自制教學道具,提高學生直觀的認識與感受,豐富學生的實驗體驗,增加物理課堂的趣味性與生動化,促進教學活動的改革與教學水平的提高。

以魯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第七章《壓強》的教學為例。在這一單元的教學活動中,我們學到了“大氣壓強”,然而這一部分的知識點“看不見摸不著”,是很多學生眼中的難點。不少農村學校不具備完善的實驗條件,也沒有多媒體設備,致使學生難以對這一知識要點形成深刻的理解?;诖?,教師可以利用簡單的物品自制試驗道具,加強學生的認識與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空礦泉水瓶和一張紙,先讓學生將紙張放置于瓶口,將瓶子倒立,會看見紙張飄落的情境,而將空瓶中裝滿水再放上紙張,將瓶子倒立后,紙張卻牢牢地緊貼瓶口,這樣的實驗操作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了“大氣壓強”的存在。在完成教學任務與目標后,教師還可以啟發學生進行思考——不少農村家庭都養了貓狗等小動物,然而由于家中大人與學生本人的繁忙,常常無法定時定點地給小動物喂食,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給小動物制作出“定時投食器”,讓學生在操作中加強理解,并且感受到物理知識對實踐生活的重要意義與影響。

(三)結合具體情境,加強物理理解

學生的學習興趣不佳,是初中物理教學難以突破的關鍵性問題。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課堂教學呈現出“照本宣科”的單一模式,學生的學習熱情自然難以點燃。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以進行適當的突破與提升,將教學內容寓于學生所感興趣的事物中,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學生眼中的新奇現象,用現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引導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

以“牛頓第一定律”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在開始教學活動之前,選用冬奧會冰壺比賽的內容作為教學事例。冬奧會對于學生而言是一個熱點話題,冰壺比賽又極具新奇性,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其中運動員在冰壺前刷冰的行為激發了許多學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教師可以以此為基礎,向學生說明刷冰行為有利于減少摩擦力,幫助冰壺行駛得更遠。這一引例成功將“牛頓第一定律”與冬奧會的冰壺運動相結合,既能夠加強學生的理解,又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

(四)強調自主學習,提升思維能力

初中階段,物理的學習較為基礎,但對高中物理的學習情況具有深遠的意義。因此,教師應當抓住這一時期,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比起“題海戰術”,教師更應該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首先,當學生思考物理問題走入“死胡同”時,教師不應當立刻告訴學生正確的思路,而應當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盡可能用多種方法與多種路徑解決問題。其次,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典型習題”的選取與講解,爭取讓學生“學會一道題,便能夠解決一類題”,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形成深入的理解。最后,教師也應當讓學生在面臨“一題多解”的情況下,“優中選優”,對比各類方法的優勢與劣勢,找到最快捷、簡單的方法。

這些方法都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顯著的提升作用,既能夠讓學生在課下時間提高學習的效率、找準學習的方向,又能夠為學生未來的物理學習奠定良好的思維基礎。

猜你喜歡
題海戰術冰壺現象
從陷入題海到沒于人海
在“冰立方”里推冰壺
注重解題反思 回避題海戰術——一道導數壓軸題的多角度思考
找冰壺
冰壺運動員心理障礙的克服
它們離“現象級”有多遠
同題異學(1)
你能解釋下面的現象嗎
猜謎語
奇異現象傳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