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英語教學的實踐研究

2023-12-26 10:11鄭娟妮
校園英語·上旬 2023年6期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踐研究小學英語

摘 要:在核心素養背景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會接觸到不同的文化,并能認識到中西方文化差異。然而,由于學生的年齡、成長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學生不能很好地認識到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英語教學中就顯得非常重要,既可以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又可以使學生認識到中西方文化差異,拓寬學生的視野,從而使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關鍵詞:小學英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踐研究

作者簡介:鄭娟妮(1981.01-),女,陜西咸陽人,咸陽秦都林凱城小學,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英語課堂。

小學英語教師應在傳授英語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效融入課堂,這樣不但能充實課堂教學內容,還能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拓展學生的知識儲備,使學生堅定文化自信。

一、核心素養的內涵

英語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語言能力是核心素養的基本要素,文化意識體現核心素養的價值取向,思維品質反映核心素養的心智特征,學習能力是核心素養發展的關鍵要素。教師需要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來保證高質量的英語教學,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知識的熱情。

二、核心素養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學校缺乏對教師文化素養的培養,部分教師用英語表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能力欠缺。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師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的認識還不夠深刻,因而很難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融入教學中。其次,學生的文化知識基礎薄弱。在核心素養背景下,由于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不足,因而用英語來表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能力較為缺乏。最后,師生過于關注語言知識學習。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往往只強調英語知識的傳授,卻忽視了英語知識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忽視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講解。

三、核心素養背景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豐富英語教學內容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講授英語基礎知識與西方文化等方面的內容,而有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則相對匱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能充實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內容,又能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傳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文化素養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教師應履行的職責。要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小學英語教學有效融合,教師除了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外,還應注重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與積累。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教師文化素養的提升,進而保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效發揮指導作用,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與熱情,從而真正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英語教學,既能活躍英語課堂教學氣氛,又能提高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可以使學生更好地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增強民族自信心,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使學生能夠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外傳播。

(四)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小學生有義務了解、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小學生年齡尚小,應抓住學習關鍵期,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同,認識到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

同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深刻的人文內涵,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并讓學生深刻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

(一)課前做好充分準備

1.梳理教材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英語教材是教學的基本資源,教材中包含了大量有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教師要進行深刻剖析,對其進行科學、合理地利用,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真正根植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比如,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Cinderella”的Culture time板塊,介紹了《格林童話》這一西方童話故事,以及我國神話故事《西游記》《哪吒傳奇》。教師可以在課前搜集相關英語短文,并讓學生對其進行朗讀與理解,從而使學生了解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

2.拓展文化教學資源。目前,小學英語教材中已逐步融入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但由于在教學過程中受課文篇幅的限制,僅憑教材內容無法讓學生深刻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要提高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增強其文化自信,必須從學生的現實需求出發,充分挖掘教材內容并適當補充教材內容以外的文化教學資源,以充實課堂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搜集有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素材,并將其融入英語課堂教學中。例如,引入中國的二十四節氣、傳統節日、成語故事等內容和課文內容有機融合,從而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進行英語學習。

3.改變傳統教學理念。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忽視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教師應改變以往僅注重知識傳授的教學模式,應引導學生主動、系統地去了解、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教師應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增強文化教學意識。

4.增強教師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教師可以采取自主學習和參加培訓等方式,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教師可以通過網絡主動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收看如《話說中國節》《美麗中國》《你好,中國》等節目,增強運用英語來講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能力。另外,在培訓過程中,教師應加強與其他教師的討論與研究,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從而加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與認知。

(二)采取多元化的融入方式

1.開展情境教學,提高文化輸出。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通過動畫、圖片、展板等形式呈現出來,并引導學生體會其中的文化內涵。比如,講授有關傳統節日的話題時,教師可為學生播放Happy New Year等和主題有關的歌曲。在此環境下,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更多的中國傳統節日,如端午節、中秋節、春節及相關的習俗等,從而加深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與認知。與此同時,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運用情境教學模式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進而使學生能全神貫注地進行課堂學習。比如,在“Birthdays”主題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生日晚會”“我的生日我做主”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教師通過情境教學,可以讓學生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節日風俗,進而能將英語教學與文化素養培養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2.靈活運用思維導圖,深刻理解文化差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占有重要地位,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以文字、圖像和符號的形式將知識內容展現出來,并指導學生對不同文化進行對比學習,從而深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3.細觀文本插圖,挖掘文化內涵。教材是英語教學的主要載體,其中文本插圖在教學過程中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插圖不但能補充文字缺憾,更能使學生對文化有更全面深入的認知,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及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文本插圖,挖掘文本插圖所蘊含的文化內涵。比如,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6“In the kitchen”的Culture time板塊提到了“Chinese food is very famous in the world. I like Chinese food”,并在其基礎上插入了相關圖片,但并未運用詳細的文本對其進行介紹,教師應將注意力集中于插圖所傳達的信息,引導學生探究其蘊含的文化內涵,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內容拓展,如我國名菜北京烤鴨(Beijing Roast Duck)、松鼠鱖魚(Sweet and Sour Mandarin Fish)、重慶火鍋(Chongqing Hot Pot)和廣式點心(Cantonese Dim Sum)。教師運用文本插圖開展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提升,而且能使教學效果得以提升。

(三)關注學生成長發展

1.構建完善的評估體系。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對英語教學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但對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關注較少。要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真正融入小學英語教學中,必須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評價體系,才能真正扭轉這種“應試教育”的局面。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并對學生的學習表現和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的認可。比如,在講解我國傳統節日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言語上的激勵,適時評價學生的表現,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其學習效果。同時,測試中應加入一些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習題,使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與理解。

2.合理設計課后作業。小學英語教師需要理解合理設計課后作業。課后作業的主要目標是通過測試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為進一步開展教學活動指明方向,鞏固學生的課堂學習成果。因此,小學英語教師需要了解作業設計的具體要求,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了解他們的主觀差異性,以基本任務為出發點,確保學生能夠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高效、獨立地完成作業,從而使學生真正實現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比如,在講授傳統節日端午節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這樣的課后作業:用英語來講述有關端午節的故事,并通過視頻的形式記錄下來。在給學生提供表現機會的同時,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英語教學中,同時加強了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水平。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培養目標下,教師應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英語教學中,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提高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還能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文學修養。融合發展的教育觀是新課改的大方向,是我國基礎教育發展的大趨勢。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學生在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掌握用英語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路與方法,同時促進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學的發展,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

基金項目:陜西省第八批基礎教育學科帶頭人培育項目中鄭娟妮英語工作坊。

參考文獻:

[1]劉莉.新課標視角下中國傳統文化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有效融入[J].英語教師,2022(23):185-188.

[2]潘榮嫻.讓中華傳統文化在小學英語課堂落地生根: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英語教學實踐研究[J].校園英語,2022(37):90-92.

[3]陸亭媛.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英語課堂的思考[J].貴州教育,2022(6):28-30.

[4]安利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策略研究[J].人生與伴侶,2021(43):54-55.

[5]周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策淺析[J].校園英語,2021(46):240-241.

猜你喜歡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踐研究小學英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機制研究
關于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
提高煤礦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實踐研究
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高校公體課中的實踐研究
初中數學教學微課的實踐教學研究
文言文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英語語篇教學的策略探討
尋求英語課堂對話真實性有效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