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夏引黃灌區塑料大棚桃樹主干形促早栽培技術

2023-12-29 08:55張天華沈煉平
落葉果樹 2023年6期
關鍵詞:蛀螟桃蚜葉蟬

張天華,沈煉平

(1.寧夏青銅峽市大壩鎮農業服務中心,寧夏青銅峽 751603;2.寧夏青銅峽市林業技術推廣中心,寧夏青銅峽 751600)

寧夏引黃灌區地處寧夏銀川平原和衛寧平原,屬中溫帶干旱區,光熱資源豐富,溫差較大,年均氣溫8~9 ℃,≥10℃的積溫3 200~3 400 ℃,無霜期140~160 d。土壤深厚,農業水利灌溉條件便利,是寧夏蘋果、葡萄、桃、李和杏等果樹栽培的主產區[1,2],發展果樹具有很好的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非常適合綠色有機桃生產。為了滿足廣大市民對鮮桃果品的需求,發展設施桃栽培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采用建造塑料大棚栽培桃樹的栽培模式生產鮮桃(圖1),實現了當年栽植,第2年初果,3年豐產的成效,666.7 m2產量達1 000~2 500 kg,生產的鮮桃比露地栽培早上市1~2月,鮮桃果品價格達20~30元/kg,極大地提高了果農收入,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圖1 塑料大棚栽培桃結果狀

1 建園選址

宜選擇在地勢平坦,交通便利,無環境、空氣污染的地方。最好砂壤土,土壤有機質含量1%以上,pH值6.5~7.5,土層厚度≥1.5 m,地下水位1.0 m以下,具備灌溉條件。重茬地建園應先種植綠肥、施用生物有機肥料等進行土壤改良后再建園。

2 塑料大棚建造

塑料大棚建設以南北行向為宜,長80~120 m、寬14~16 m、高4~4.5 m。圈梁混凝土底座,單棟,鍍鋅鋼架結構。具備棉被、無滴膜、卷簾機等設施,其他材料配置與安裝符合國家標準規定的要求。

3 品種與苗木選擇

選擇適于寧夏引黃灌區土壤和氣候特點、需冷量小于600 h、果實發育期短于90 d、自花結實率高、品質優良、耐貯運的優質桃品種,如黃金蜜1號、中油金銘、中桃金怡、中蟠7號、中桃金魁、中桃25號、中油34號和中桃新黃金蜜7號等。宜以毛桃為砧木。

可選用1年生嫁接苗,地徑≥0.8 cm,苗高≥1.2 m,主根長度≥20 cm,側根粗度>5 mm、側根10條以上,嫁接口愈合良好,木質化充分,無病蟲害及機械損傷。主栽品種要配置1個以上的花期一致的授粉品種,以提高坐果率。

4 定植

4.1 挖定植溝

上年秋季完成塑料大棚建造工作后,將棚內定植區域的地塊深翻、整平并灌足冬水。寧夏引黃灌區以1月上中旬定植為宜。株行距1.2~1.5 m×2~3 m。起壟栽培,在上一年秋季,全面深翻整地后,按照設計的定植密度放線。邊行距離大棚邊腳0.8~1.0 m,南北行向,以定植帶為中心開挖定植溝,寬80 cm左右,深50~60 cm,長度依棚體長度。在溝內鋪入粉碎的玉米秸稈等,厚度15 cm左右,每666.7 m2施入基肥4 000 kg、氮磷鉀復合肥100 kg,與土壤混拌均勻后填入溝內,灌水沉實。

4.2 起壟

土壤微干后,在定植溝上方起壟,壟高30~50 cm,上壟面寬40~60 cm,下壟面寬80~100 cm,整平壟面。

4.3 栽植

在壟上再開挖栽植溝,寬20~30 cm,兩側壟埂高15~20 cm,栽后灌定根水,待水干后單行栽植。苗木按大小分級,并修剪根系,分批栽植。在定植點開挖長、寬、深各30 cm 的定植穴,放入苗木扶正,回填土,輕上提苗使根系與土充分接觸,踏實。栽植深度以原根莖深度為宜,栽后灌透水。

4.4 栽后管理

栽植3~5 d后,在行內地面覆蓋地膜或防草布,保濕增溫,并在壟上用竹竿等架材搭設高50 cm,寬20~30 cm的小拱棚。在苗木萌芽后長至15 cm左右時,揭開小拱棚煉苗2周后撤除小拱棚。

5 整形修剪

5.1 樹形

采用主干形樹形,成形后樹高2.5~3.0 m,主干高度50~60 cm,中心干上螺旋式排列著生30~40個單軸延伸的長中短結果枝,同側上下結果枝間距>40 cm,開張角度80°~110°,冠徑1~1.5 m。每年更新結果枝,保證新枝結果。行間的主枝長度<80 cm,株間的主枝長度<50 cm。

5.2 幼樹整形

主干培養。定植當年,栽后定干高度30~40 cm,主干上萌發的延長頭不摘心,及時抹除砧木及主干距地面50~60 cm以下的新梢。當主干延長頭長至20~30 cm時,立2~3 m長的竹竿或拉絲進行綁縛,讓中心干直立生長。延長頭新梢每長30~50 cm綁縛1次。

結果枝培養。主干上萌發的新梢長至30~50 cm時,進行拉枝、拿枝開角或扭梢,使其開張角度達90°~110°,培養成結果枝。

5.3 成年樹修剪

冬剪。對中心干上著生的新枝進行疏枝或緩放。對2~3年生的結果枝進行疏除或回縮[3],回縮時,選留在結果枝背上的靠近中心干的新枝處進行。樹體高度達到2.5~3.0 m以上時,在2~2.5 m處選留1個位置及長度適宜的枝進行落頭。

夏剪。定植當年所有的新梢不摘心,長至30~50 cm時進行拉枝或拿枝開角或扭梢。對2~3年生的結果枝在果實采收后分期回縮、拉枝開角,培養1年生結果枝作為第2年的結果枝。通過緩放、回縮的方法,反復循環修剪培養結果枝[4,5]。

6 花果管理

進入結果期后,扣棚升溫時可噴施0.5%單氰胺等破眠劑,將花芽噴濕潤,打破樹體休眠。

在花蕾露紅時開始疏花,先疏去畸形花、弱花、過密花、位置不當及新梢頂端的花。

疏果分2次進行,第1次在開花后20 d,主要疏除畸形果、小果、蟲果和病果,只留單果。第2次疏果在花后40 d,主要疏除病蟲果、畸形果及密擠果,保留結果枝兩側及向下的果實。壯果枝留2~3個果,弱果枝及預備枝不留果,果間距10~15 cm。

開花前2~3 d,宜投放壁蜂進行授粉,每666.7 m2放置1箱(10 000只)。也可在始花期至末花期進行人工輔助授粉。

7 肥水管理

7.1 基肥

9月中下旬施基肥,每666.7 m2施腐熟的有機肥料1 500~2 000 kg,氮磷鉀復合肥料40 kg,中微量元素和微生物肥料適量,與土壤混勻,在行間開溝施入。

7.2 追肥

苗木定植當年,在主干延長頭長至15 cm左右時追肥灌水1次,以后間隔20~30 d進行1次,每666.7 m2每次施尿素2~2.5 kg,每株施磷肥50~100 g,鉀肥20~30 g。前期以尿素為主,后期以磷、鉀肥為主,8月上旬停止施肥灌水。

結果期樹,分別在萌芽前、花后、果實膨大期、果實硬核期和采果后施肥1~2次,根據桃樹需肥規律、園地土壤肥力水平、目標產量,進行配方施肥,追施氮磷鉀肥水溶性肥。

8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主要有梨小食心蟲、桃蚜、桃蛀螟、紅蜘蛛、葉蟬、桃潛葉蛾、桃流膠病、細菌性穿孔病、炭疽病和褐腐病等。實施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6]。

8.1 農業防治

加強肥水管理,提高樹體營養水平,合理修剪保持樹體通風透光,增強樹勢。刮除老翹皮,剪去病蟲枝,進行樹干涂白等措施。

8.2 物理防治

利用誘蟲燈、性誘劑、色板和樹干綁草把等措施誘殺食心蟲、桃蚜、桃蛀螟、紅蜘蛛和葉蟬等害蟲。

8.3 生物防治

利用瓢蟲、草蛉、赤眼蜂和捕食螨等害蟲天敵防治食心蟲、桃蚜、桃蛀螟、紅蜘蛛、葉蟬和桃潛葉蛾等害蟲。

8.4 化學防治

在花露紅時,噴3 °Be石硫合劑1次,鏟除食心蟲、桃蚜、桃蛀螟、紅蜘蛛和葉蟬等越冬害蟲的卵,細菌性穿孔病、炭疽病、褐病病等病菌源。分別在花前、花后、果實膨大期和果實采收后噴1次阿維菌素或甲維鹽+苯醚甲環唑或吡唑醚菌酯,殺滅梨小食心蟲、桃蚜、桃蛀螟、紅蜘蛛、葉蟬和桃潛葉蛾等害蟲和防治流膠病、細菌性穿孔病、炭疽病和褐病病等病害。

9 溫濕度管理

扣棚升溫前,用黑色園藝地布或地膜將棚內地面進行覆蓋。寧夏引黃灌區在10月上旬開始扣膜并加蓋棉被,夜間打開塑料大棚兩側的棚膜及棉被進行放風降溫,使樹體低溫休眠,完成人工落葉。12月下旬或翌年1月上旬開始進行棚內升溫生產,升溫時分階段性逐漸緩慢升溫,嚴格控制不同時期的棚內溫濕度,及時做好防風換氣工作,以防高溫灼傷等傷害發生,在5月上旬揭去棚緣部分棚膜通風換氣,棚內的溫濕度管理與露地栽培管理相同。棚內溫濕度管理如表1。

表1 棚內溫度和濕度控制

猜你喜歡
蛀螟桃蚜葉蟬
桃樹抗蚜材料中桃蚜取食行為的初步分析
葉蟬預防早 來年葡萄生長好
桃蛀螟和松蛀螟的外部形態學和幾何形態度量學研究
基于COI基因序列片段的柔突葉蟬屬部分近緣種分子鑒定與系統發育
22%氟啶蟲胺腈SC對桃蚜的防效
中國額垠葉蟬屬的形態比較研究
桃蛀螟咋防治
農藥及空間大小對桃蚜翅型分化的影響
桃蚜防治小經驗
本刊啟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