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體時代下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
——以荊楚理工學院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為例

2023-12-30 06:00
荊楚學刊 2023年6期
關鍵詞:荊楚理工學院微信

唐 玲

(荊楚理工學院 圖書館,湖北 荊門 448000)

隨著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 智能手機迅速普及,新媒體的不斷涌現,各種數字平臺為信息傳播提供了廣闊舞臺, 整個社會進入高速發展的全媒體時代, 人人都可以成為信息傳播的主體。 在數字化、網絡化的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如何開展閱讀推廣服務,提高讀者的信息素養和閱讀興趣,成為各高校圖書館探討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全媒體背景下閱讀推廣的意義和挑戰

全媒體時代是在互聯網基礎上多種媒體相互融合發展起來的融媒體時代, 技術變革給全媒體時代帶來了全新的傳播環境。 全媒體時代的媒體格局、信息傳播模式、輿情生態環境都發生了深刻變化。 網絡在線、社交媒體、微博等數字化平臺多達數十種,從而讓信息傳播變得更容易,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更便捷。 全媒體呈現出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等特征。 在這樣一種信息爆炸的環境下,如何針對大學生的不同需求,選擇最適合的媒體形式,提供超細分的服務,這是高校圖書館在閱讀推廣中需要思考的問題和必須接受的挑戰。一方面,圖書館要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在閱讀推廣活動中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為讀者提供合適的、差異化的閱讀推廣方案;另一方面, 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要選擇合適的傳播媒介和傳播方式, 實現對受眾的全面覆蓋及最佳傳播效果,讓讀者在海量信息中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過濾不必要的信息,接受主導媒體的信息引領作用, 從而引導讀者進行自主性的知識學習和儲備。

二、全媒體時代下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

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模式是依附于圖書館特定時空,以推薦圖書館資源和服務,提高高校圖書館資源利用率和價值影響力為目的。 由推廣主體、推廣活動和內容、推廣媒介、推廣對象以及推廣效果評估等要素進行合理配置以及相互作用,從而形成高校固定組合的高校圖書館服務工作范本。

(一)明確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主體及需求

高等院校的在校學生除了進行與專業相關的課堂學習[1],閱讀是他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所以,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工作,首先,要明確閱讀推廣的對象是全體在校大學生。 從年齡構成上看,85%的讀者年齡在18~25 歲之間。 其次,要充分掌握不同年級、不同性別、不同專業的在校大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心理、專業設置等方面的內容,根據大學生的閱讀需求,獲取知識的方法和路徑,制定切實可行的閱讀推廣方案,以滿足大學生群體的需求并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

全國各大高校圖書館都很重視閱讀推廣工作,采取設計新穎、方式多樣的活動方案推動大學生閱讀工作。其中,以廣東省圖書館社科類基金研究項目中對閱讀推廣類型分類較為典型, 史艷麗將閱讀推廣分為閱讀服務和推廣活動兩大類[2]。閱讀服務包括資源推薦類、閱讀方法類、信息推送類、講座通知類和讀者咨詢類;推廣活動包括閱讀活動類、閱讀比賽類和閱讀專題類。通過對本校大學生在2019—2021 三年中的問卷調查及活動實踐中發現,閱讀推廣類活動深受大學生喜愛,受歡迎程度明顯高于資源服務類活動。

(二)加強數字資源——電子書和數字化文獻資源建設

利用電子書和數字閱讀平臺進行閱讀推廣是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進行閱讀推廣活動的主要方式之一。 紙質資源一直以來成為人們獲取知識的主要方式。 隨著圖片、文字、視頻以數字形式在互聯網上廣泛傳播,電子圖書應運而生,并不斷發展壯大。 由于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智能手機的普及,數據庫商通過不斷開發新技術, 解決了電子資源使用的版權問題, 讓廣大用戶使用電子圖書成為了可能。 2000 年以后,以方正、超星、書生之家為代表的電子庫商成為中國電子圖書的中堅力量。電子圖書因其攜帶的便利性, 吸引了廣大用戶使用興趣,特別成為年輕用戶的新寵[3],閱讀數量上與日俱增,使用規模不斷擴大,從而整體上改變了用戶的閱讀習慣。 近半數的讀者都有閱讀電子書的習慣, 電子資源的使用成為了時代發展潮流。2017 年9 月,電子資源被教育部正式納入資源統計之列, 成為高校資源建設辦學條件指標評估體系。目前國內各大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組成部分,由過去以紙質資源為主體, 演變成紙質和電子資源平分天下的格局,截止到2021 年,全國各大高校圖書館在購買資源經費上, 購買電子資源的經費已經超過紙質資源,呈現逐年增加趨勢。下面是全國排名靠前的部分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情況(表1)。

表1 2021 年全國各主要高校文獻資源購置經費一覽表

隨著技術革新和讀者閱讀模式的改變, 根據用戶使用習慣,調整文獻資源購置比例,科學合理地進行文獻資源建設, 適當縮減紙質資源購置經費,增加數字資源的購買力度,特別是中外文數據庫資源的建設已成為高校圖書館進行文獻資源配置的必然趨勢。

(三)創建社交媒體閱讀推廣服務

所謂社交媒體,就是基于Web2.0 的理論和技術, 允許用戶進行內容生產和交互的互聯網平臺,用戶可以參加在線討論、獲取信息并分享觀點[4]。 高校大學生使用社交媒體等互聯網平臺進行信息交流普及率達到100%, 利用社交媒體進行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是高校圖書館常用的方式之一。 目前,活躍的社交媒體平臺較多,根據2016 年Kantar Media CIC 發布的 “媒體格局圖”,將媒體平臺分為:電子商務、音頻、視頻、社交網絡、圖片網站、新聞、通訊、交友網站、商務社交、游戲網站、問答網站、網絡百科、博客、分類信息和點評網站等[5]。 從高校圖書館利用社交媒體進行宣傳推廣的實證研究來看, 使用頻次最高的媒體平臺是即時通訊工具,其次是網絡搜索工具,具體排名情況見表2。 這樣充分利用社交媒體進行資源推廣和閱讀服務,能夠起到很好的宣傳效果。

表2 用戶使用社交媒體頻率排名表

(四)加強移動閱讀推廣服務

網絡技術的升級換代不斷改變著讀者的閱讀方式,人們的閱讀方式更趨于數字化。移動閱讀方式也是大學生們樂于接受的方式。 數字化的移動閱讀方式表現為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以及平板閱讀。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便利成為人們生活的首選, 便捷的學習方式亦是如此。 2020 年全民閱讀數據表明,2018 年我國成年讀者依賴電子資源的閱讀量占據整個閱讀綜合量的81.1%,2019 年在此基礎上增加了0.3%, 移動式的閱讀讓閱讀變得更簡單, 大大增加了人們的閱讀時間。

由于移動閱讀的興起, 基于移動閱讀服務的微信公眾平臺應運而生, 其中微信小程序深受廣大用戶的喜愛。 微信小程序具有三大特點: 一是即時性。 無需下載,易于獲取,能夠隨時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閱讀;二是便利性。能夠隨時隨地進行閱讀, 解決了傳統圖書館必須在指定地點才能閱讀的問題;三是高效性。容易讓讀者在長期堅持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閱讀形成習慣。 目前各高校圖書館都建立了自已的微信公眾號, 以此宣傳圖書館文化,推送館藏信息,進行讀者信息檢索培訓等,從而大大提高了讀者利用圖書館的能力。

三、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實踐——以荊楚理工學院為例

(一)開展數字化閱讀推廣服務平臺建設

全民閱讀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全面貫徹實施全民閱讀計劃,荊楚理工學院圖書館自2011 年以來, 成功組織了12 屆以讀書為目的的“象山讀書節”系列活動。 通過建立一支分工協作、有責任心的工作團隊,不斷探索,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開展一系列線上閱讀推廣平臺建設。

一是建立高校圖書館的主流媒體——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其內容涵蓋了圖書館數據庫資源、圖書館最新資訊、圖書館的資源利用、圖書館館藏信息、圖書訂購信息及各類讀書活動等多方面。作為圖書館對外宣傳窗口, 微信公眾號建設由圖書館內專業團隊成員組成, 通過三級審核制發布各類消息,營造可信性、權威性的輿論環境,成為讀者可信賴的公眾平臺。

二是加強圖書館網頁建設,做好資源導航,編制讀者利用指南:一站式的文獻檢索站點、館藏目錄、電子圖書/期刊、開辟讀者園地、新生專欄;進行資源動態報道,建立新書通報、電子資源推送、讀者薦購等菜單式網站目錄,方便讀者獲取信息。同時加強咨詢互動欄目, 解決讀者利用圖書館的難點和困惑。

三是組建學生社團讀書活動QQ 群, 開展以讀書為主題的閱讀活動。 通過學生社團開展有組織的宣傳工作, 將各種活動信息覆蓋全院的每一個班級, 力求將每次活動信息傳達給全體在校學生,從而形成了一整套完備的宣傳組織程序。

四是建立本校特色數據庫和專題數據庫。 收集整理本校教師發表的學術論文和著作、 各類教材、優秀畢業生畢業論文,建立屬于本校特有的特色數據庫。完善圖書館文獻資源,方便讀者使用荊楚理工學院圖書館各類資源,提高服務水平。

(二)社交媒體閱讀推廣服務的實踐

2019 年以前,荊楚理工學院的閱讀推廣工作一直由其他部門兼職履行。 2019 年以后,隨著全民閱讀工作深入推廣, 圖書館專門成立了閱讀推廣工作小組,明確小組成員的工作職責,加強同外界的聯系, 這幾年圖書館在閱讀推廣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并取得初步的成效,具體見表3。

表3 荊楚理工學院圖書館在讀者服務方面的發展變化情況

一是組建了荊楚理工興趣閱讀QQ 小組群,參與人數多達一千多人。

二是策劃了多個主題的閱讀推廣活動, 全校參與活動的讀者多達一萬多人, 閱讀推廣工作初見成效。

三是用社交媒體進行閱讀推廣活動, 組建優秀閱讀推廣隊伍,制作創新性的閱讀推廣方案,學分制激勵機制,吸引廣大讀者參與閱讀,營造書香校園氛圍。

四是舉辦共讀一本書文化沙龍、 參與名家講座、組織各種讀書競賽活動、參加省及國家圖書館組織的各類讀書活動等。截止目前,圖書館的活動內容覆蓋全院十四個院系各個專業, 參與學生眾多。根據不同專業特點進行定制化的讀書活動。如專業圖書推薦、書評影評、美文誦讀、美術設計、文化沙龍、信息素養、新生入館教育等十多個門類,隨著活動組織越來越多,學生參與熱情越來越大,其影響力正不斷擴大。

四、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效果評估

(一)資源使用率效果分析

從荊楚理工學院近三年館藏資源使用數據來看,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閱讀推廣活動,雖然紙質資源的增幅不大, 但數據庫資源的點擊率與下載量呈明顯上升趨勢。 讀者通過社交媒體和公眾號等線上參與活動獲取信息能力明顯增強, 電子資源使用頻率呈幾何級數增長(表4) 。

表4 荊楚理工學院近三年來紙質資源與電子資源使用一覽表

(二)微信公眾號關注度分析

荊楚理工學院圖書館微信公眾號自建立以來,一直成為圖書館對外宣傳的窗口,是圖書館進行資源推廣及閱讀推廣的重要宣傳平臺。 通過正確的輿論導向,成為讀者信賴的宣傳陣地,目前累計關注人員達一萬九千多人(圖1)。

圖1 荊楚理工學院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用戶增長數據趨勢圖

從讀者年齡分布來看, 大多數讀者在18~25歲之間, 說明在校大學生更愿意從圖書館微信公眾號上了解館藏信息(圖2)。

圖2 荊楚理工學院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用戶年齡分析圖

從公眾號閱讀量、轉發量及信息反饋看,都不 同程度地反映讀者對公眾號的關注(圖3)。

圖3 荊楚理工學院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用戶關注度分析圖

(三)效果評估案例分析

荊楚理工學院圖書館根據不同的專業要求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提出了閱讀推廣方案,提高了廣大讀者參與讀書活動積極性。如:推廣數據庫應用,了解圖書館資源,滿足讀者科研需要的學術探索大賽;根據學院的專業設置,策劃專業化的圖書推薦大賽,如一期一書、專業圖書推薦大賽;根據時事新聞,策劃主題化的應景文案,如,以冬奧會為題材的原創詩歌誦讀大賽; 組織歌頌時代主旋律的知識問答,如“青春筑夢、強國有我”等。同時,組織全校讀者對閱讀推廣活動滿意度問卷調查,通過統計分析閱讀量和借閱量等數據, 了解閱讀推廣服務的受眾群體和閱讀習慣, 以及哪些推廣活動需要改進,分析讀者閱讀需求,評價閱讀活動的效果,從而優化方案并改進服務方式,具體見表5。

表5 荊楚理工學院閱讀推廣效果評估一覽表

五、總結和展望

全媒體時代下,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已經由單純的傳統到館閱讀推廣模式轉變為更多元化的數字媒體推廣服務。數字化、網絡化的環境已經深刻地改變了閱讀推廣服務的形式、 內容和方法, 使得高校圖書館在數字化閱讀推廣這一領域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手機App 等新媒體平臺, 不斷拓寬閱讀推廣的渠道和方式。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形式已經從傳統的線下閱讀推廣方式向更加豐富、個性化、互動性強的多種形式轉變,如定制化服務、讀者社群建設、在線閱讀等。 圖書館還可以與教學部門合作,在教學課程中引入閱讀推廣服務, 或在教學活動中與教師合作,提供有針對性的閱讀材料等。這些新的服務形式更加貼合了大學生讀者的需求和興趣, 促進了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創新和發展,將圖書館打造成高校的未來學習中心。

猜你喜歡
荊楚理工學院微信
李漢超新著《荊楚詩韻》出版
荊楚老鄉敲鐘忙
江蘇理工學院
常熟理工學院
理工學院簡介
改革開放40年 荊楚弄潮40人
微信
微信
弘揚荊楚之魂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微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