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鼎鋟二翰林校正句解評釋孔子家語正印》評語的特色與價值

2024-01-01 13:25
濰坊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家語評語正文

楊 潔

(濰坊學院 文史學院,山東 濰坊 261061)

在全球漢籍合璧工程的視野和背景下,海外珍本、善本得以回歸,2017 年由《子海珍本編》影印出版了日本內閣文庫所藏明代顧錫疇注本《鼎鋟二翰林校正句解評釋孔子家語正印》三卷(簡稱《孔子家語正印》),2020 年文物出版社再次影印出版。此版本目前在國內尚未發現,屬《中國古籍善本書目》未著錄之作,此前研究者的著述中也從未提及該版本,實為孤本秘籍,具有很高的整理、研究價值。

一、《孔子家語正印》版本特點與價值

《孔子家語正印》是一部產生于明代的《孔子家語》的重要注評本,日本內閣文庫藏明天啟三年(1623)怡慶堂余完初刻本,2017 年由《子海珍本編》影印出版。經核查,不見于《中國古籍善本書目》,非常珍貴?!犊鬃蛹艺Z正印》由翰林院編修文震孟作序,明代禮部尚書顧錫疇注釋,孔子第六十三代孫、翰林院編修孔貞運評論。解析題目之意,“鋟”為雕刻;“二翰林”意指評語者孔貞運和序文作者文震孟,二人都擔任過明代翰林院編修;“校正句解評釋”意為校對、逐句注解和評釋;“正印”即正宗;題目意思為:由二翰林按照《孔子家語》正宗傳本進行校正、逐句注解和評釋的雕刻最為精美的《孔子家語》版本。全書正文共3 卷44 篇(自相魯第一至弟子解四十四),正文之前有序文1篇,反映孔子生平重大事件的版畫20 幅,及“先圣世系”“先圣履歷”等5 篇。正文在《孔子家語》原文的基礎上,用雙行小字進行詳細的句解注釋,同時上方對應原句處評述??嬲邽殁鶓c堂,萬歷天啟間刻書多種,當為建陽地方書坊。

《孔子家語正印》版本完整精美?!犊鬃蛹艺Z》在流傳過程中,版本較多,但善本較少?!犊鬃蛹艺Z正印》內容豐富,刻印精美,顧錫疇、孔貞運的注評承載了一定的文化及價值觀念, 文震孟的抄本序言體現了一種灑脫自如的勁健美,有碑文特點。其書法源自家傳,造詣深厚,較曾祖文徵明的秀雅遒勁更顯轉折方勁。序言之后20 幅反映孔子生平重大事件的版畫筆法純熟、清秀逸美、極具表現力。正文板式設計合理,原文單行大字,注釋雙行小字,同時以分框形式在原句上方評論,工整秀美,刻印規范。

《孔子家語正印》的一大成就,體現在評語的數量多,價值高。評者孔貞運是明朝后期上層士人,具有一定政治背景,帶有儒家正直文人的思想特點,代表了高潔正直的官場清流。其評語含蘊深刻,滲透了深厚的儒家觀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代士人的文化心理和思想學術水平,在《孔子家語》評林中獨樹一幟,具有很高的思想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

二、評語的作用

《孔子家語正印》評語豐富深刻,發揮了包括疏通句意、闡述觀點、注釋字詞、校正誤字、補充內容、深化思想、概述寫法等多方面作用,以下具體分析之:

疏通句意,解釋字詞。大部分評語解釋說明句意,有的也注釋字詞。如“五刑解第三十”評曰:“《誼傳》:加,當作行,謂系引而行也。其下又有‘其中罪者,聞命而自弛,君不使人頸盭而加之也’二十字,此蓋闕‘中罪’一節而誤也。弛,廢也。頸盭者,師古曰:‘以受盭其頸而加刀鋸’,則又甚于執縛系引矣?!苯忉屃恕凹印薄俺凇敝?。又如“辯政第十四”,評語對臺、榭、苑囿加以注釋,其云:“筑土曰臺,有木曰榭,苑囿者,繁育花木鳥獸之所也?!?/p>

補充正文內容。評語借鑒其他版本,補充正文的不足。如“顏回第十八”,東野畢善御,顏回預言馬必佚失,魯定公詢問緣由,顏回加以解釋。篇中未敘預言應驗與否,評語補出,其云:“當回之對定公,公不悅其言,謂左右曰:‘君子誣人也?!巴巳?,復來訊之曰:‘東野畢之馬佚,兩驂曳兩服入于廄?!蛘倩?。即其事也?!边@段內容《孔子家語正印》無,而黃魯曾本和何孟春本皆有,孔貞運可能參照了其他版本,于是以評語形式添加,使敘事更加完整。再如“觀周第十一”敘述孔子聽說老子博古知今,與敬叔一起到周地拜訪問道。問道過程僅概述“問禮于老聃”。評語增添細節,詳述老子的諄諄教導:“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時則蓬累而行。吾聞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皆無益于子之身。①“益”,底本作“色”。吾之所告子者,如此而已?!笔故录钠鹨?、經過、結果完整地呈現出來。

評語延伸總結正文提到的情況,或提供另一種說法。如“在厄第二十”敘述了曾子不受魯君官職之事,評語則延伸概述出孔門未仕之人,“孔門之不愿仕者,閔子、曾子、漆雕開數人而已”。再如“屈節解第三十七”敘述齊國田常許諾暫緩伐魯,等待子貢游說吳國,再轉而伐吳。評語曰:“此言田常不納子貢之說,竟加兵伐魯,《傳》云:‘即日移兵伐吳?!粗胧??!币谩蹲髠鳌窞檎奶峁└嗌踔料嘧蟮恼f法,擴大讀者視野,但并未考證判斷。

評語通過議論提出個人觀點,深化正文思想。如“辯政第十四”評語:“楚有萍實之謠者,齊有商羊之謠,何獨于夫子而聞之,而齊楚之民未聞?傳此事蓋夫子之至誠如神,能知人之不知,特借童謠以證真言之有稽耳?!笨棕戇\沒有局限于提出疑問“何獨于夫子而聞之,而齊楚之民未聞?”而是繼之給以解答,一方面深化了正文思想,指出孔子“至誠如神”,另一方面揭示寫作方法及用意,乃“借童謠以證真言之有驗”。評語還對時事發表議論,直接表達看法。如“在厄第二十”,“按:危邦不入,夫子何依,依于陳、蔡間歟?蓋圣人之心,猶之天然,茍可以仕削弱,非所計也。其萬物一體、四海一家之心,可想見矣。若夫危邦不入之言,乃為未至于圣者立法耳。圣人體道之大權,則不可執此以議之也?!笨鬃又苡瘟袊局斜焕ш?、蔡,如果為自身利益考慮,則應該“危邦不入”。評論揭示出圣人之所以不同凡人,就在于有天然的圣人之心,并認為此事表現了圣人追求政治理想的矢志不渝精神。

評語提示寫作方法。如“曲禮子夏問第四十”云:“子夏問曰:‘官于大夫,既升于公,而反為之服,禮與?’”評曰:“再用子夏一問,更發一番議論?!狈治稣膶懛?,點明“子夏問”這一情節引發議論的特殊作用。又如“儒行解第五”,評曰:“以席珍喻自重,最為切當?!碧崾咀x者正文使用了比喻手法。類似的還有“致思第八”,“以風、木為喻,最親切有味?!笨梢娫u語不只從內容層面,也從構思、寫法等形式方面探討分析,是全方位、多層次的評論和總結。

有的評語校正文中誤字,訂正訛誤。如“曲禮子貢問第三十九”之“形還葬”,評曰:“還,當作旋,言即葬也?!贝颂幵u語出校語,糾正誤字。有的評語訂正古籍中的訛誤之處,如“終記解第四十三”敘述孔子“遂寢病,七日而終,時年七十三矣”。評曰:“按《史記》,孔子七十四歲壬戌,周敬王四十一年,魯哀公十六年也,是年四月丁巳夜,孔子夢坐兩楹之間,而見陳奠,知其為將亡之征也。明日戊午,孔子蚤坐,有‘泰山、梁木’之歌,語子貢以坐奠之夢。寢疾,七日而卒,乃四月十八日乙丑午時也。按,《左傳》作‘己丑日,孔子卒’。然是年四月戊申朔,有‘乙丑’,無‘己丑’。蓋‘己’與‘乙’相近,誤書耳?!蓖ㄟ^對孔子去世時間的考證,認為《左傳》所記“己丑”應為“乙丑”之誤,屬字體形近而訛。

三、評語的寫作手法

《孔子家語正印》并不是平鋪直敘地直接評論,而是使用按語、引用典籍、運用比喻、使用迭音詞等多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

以按語方式發表議論,提出個人觀點。如“執轡第二十五”:“古者天子以內史為左右手?!痹u曰:“按:內史掌王之八柄,以輔王治。正王法,凡命諸侯及孤卿大夫,則策命之;凡四方之事,書則宣讀之王制,祿則贊為之以方,出之贊詞也。方,版也,賞賜亦如之,故王以為左右手?!庇冒凑Z方式闡明內史職責,解釋了為何“以內史為左右手”。

引用典籍,與原文內容互證闡發。評論引用《詩經》《尚書》《春秋》《左傳》《論語》《孟子》《周書》《周禮》《禮記》《管子》《大學》等典籍,及何景明《大復集》、韓愈《原毀》、鄭樵《通志》等書籍,引經據典地從多個角度闡發正文論斷,加深讀者思想認識。如“五刑解第三十”:“圣人之設防,貴其不犯也。制五刑而不用,所以至治也……是以上有制度,則民知所止;民知所止,則不犯?!痹u曰:“舜命皋陶曰:‘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予于治。刑期于無刑,民協于中,時乃功,懋哉!’此見圣人好生之德洽于民心,茲用不犯于有司也?!币谩渡袝放c正文互證闡發,《尚書·虞書·大禹謨》以問答形式記載了皋陶向帝舜陳獻治理方略、大禹向帝舜陳述功績的情況。帝舜任命皋陶后,告誡他要通曉五刑,輔以五教,采用合理的治國方式。引文豐富了史料,起到了加深思想、明確觀點的作用。本篇還有多處引經據典,如評語“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撲作教刑,①“撲”,《尚書》作“撲”,底本作“樸”。金作贖刑。青災肆赦,怙終賊刑。欽哉欽哉,惟刑之恤哉”,以按語形式直接引用《尚書·舜典》的話;評語“《周禮·大司徒》:‘以五禮防萬民之偽,而教之中?!瘒抑秶?,人道之紀綱也。越禮犯分而防潰矣,刑罰其可已乎?善政者,必拔本塞源而后可”引用了《周禮·大司徒》的話,及《左傳·昭公九年》中“拔本塞源”一詞;評語“禮義廉恥,謂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出自《管子·牧民》;評語“其中罪者,聞命而自弛,君不使人頸盭而加之也”出自《漢書·賈誼傳》。僅一篇當中就引用五篇典籍與正文互證闡發,可謂旁征博引,融會貫通。據筆者統計,全書評語引用最多的典籍是《尚書》,其次是《詩經》。

使用比喻手法品評人物,結合前后文總括特點,增強人物闡釋分析。如“屈節解第三十七”:“子路氣象如蒼松古檜,凌空聳望,自不同于凡卉?!泵枋鲎勇窔庀箫L格蒼勁雄渾,如高聳卓立的蒼松翠柏,類似魏晉時期人物品評手法。評論還結合前后篇章、段落,總括人物特點。如“正論解第三十八”:“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又謂其為惠人,此又言其為仁人,賢哉鄭大夫也!”結合“有君子之道”“惠人”,及此處“仁人”等總括分析,發出“賢哉”的感嘆,使子產形象更加立體豐滿。

通過使用疊音詞、對仗等修辭手法增強表達效果。如“刑政第三十二”:“此等俱本于《周禮》,井井有據,頭頭是道,而‘刑政’之說無余旨矣?!薄熬袚?,頭頭是道”具有韻律感和節奏感,很好地增強了表意效果。又“子路第十九”云:“子路初見夫子,冠雄雞之冠,服戎者之服?!本涫綄φ?,結構統一,格式嚴整,表達生動。

四、評語的思想價值

《孔子家語正印》的思想價值主要體現在評語當中。分析評語思想內涵,聯系創作的時代和社會背景,可以考察明代士人思想,體會時代觀點,概括其文化價值。

通過對忠孝仁人的贊美,蘊含了深厚的忠孝觀念。如“困誓第二十二”,敘述史魚以“尸諫”規勸衛靈公任用賢才,表現了史魚的耿耿忠心,衛靈公的知錯善改,也從側面體現了伯玉的賢良。評語云:“衛南子曰:‘忠臣孝子,不為昭昭信節,不為冥冥墮行?!?,賢大夫也,仁而且智,敬而事上,是以知之。是公因其言固識伯玉之為忠賢矣?!薄安瘛笔谴呵飼r期衛國的上大夫蘧瑗,因賢德聞名于諸侯,他與孔子亦師亦友,在孔子周游列國時曾多次提供幫助,因而孔子對他十分贊賞、尊敬?!墩撜Z》載:“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痹u語通過對伯玉忠賢仁智的贊美,表現了深厚的忠孝觀念,及對君王明辨忠奸、用人去佞存良的肯定。聯系成書時天啟年間的時代背景,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一手遮天,忠臣良將屢遭打擊,奸邪佞臣肆意橫行。因此孔貞運通過頌揚伯玉借古諷今,表達了對魏忠賢等奸佞的反對,對正直忠義大臣的贊美,也對不辨忠奸的君王提出警示勸諫,其深厚的忠孝觀念和對國家君王的拳拳深情可見一斑。

體現了重視君子言行的思想。評語將君子言行放到了極為重要、關鍵的位置,如“大婚解第四”,評曰:“言行,君子之樞機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故不可以不慎焉?!闭J為言行決定著人的榮辱窮達、命運走向,至關重要,因此提出“不可以不慎”的觀點,語詞精警,極有見地?!白勇返谑拧敝杏蓄愃票硎?,評曰:“言行,君子之樞機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修身之道,惟于言行無所茍而已?!毕嗨票硎龇磸统霈F,足見評者對謹言慎行的重視程度。言行審慎還應注意防微杜漸,這一觀點體現在“觀周第十一”中。正文載:“焰焰不滅,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終為江河。綿綿不絕,或成網羅。毫末不札,將尋斧柯?!痹u曰:“蔡氏曰:‘勿以小善而不為,萬邦之慶積于小,勿以小惡而為之?!币媚纤螌W者蔡沈之語,對小患釀成大難的思想概括引申,從發展變化角度深入探討。

表達了對淫樂行為的看法。淫樂行為對政治和社會都具有一定危害,歷朝歷代又難以完全禁絕,因此也引起了孔貞運的注意?!白勇返谑拧庇涊d齊人送給魯君好女八十人,“桓子既受女樂,君臣淫荒,三日不聽國政”,孔子因此憤而離去。對于魯君耽于享樂,荒于國政,評語云:“按:孔子一言大夫過制,而遂墮三都之城;再言顓臾不可伐,而遂寢季氏之欲;至于女樂之受,則不能諫止。吾以是知淫聲艷色,比禍利尤足以惑人,而無人情之所易溺,雖圣人亦末如之何也已?!苯沂玖艘鶚返奈:?。評者生活的明代天啟年間,社會淫靡之風盛行。一是由于上行下效。明朝天啟元年(1621),明熹宗將舉行大婚, 先進行大規模選秀,13 至16 歲的少女均列入挑選范圍。有司給予女孩家銀幣,父母將這些女子在統一時間送到京師。據記載京師聚集了5000 少女,再經過多輪篩選,最終確定得封嬪妃者。這種重視美色的淫靡風氣,從上至下彌漫整個社會,一定程度上荼毒了風氣,削減了意志。二是受社會思潮影響。明代中后期社會思想走向自由化,提倡發揮人的自然本性。王陽明去世后,王學分化成左右兩派,并且逐漸下移。其中一派即陽明左派,又叫泰州學派,在學術領袖王艮帶領下,不僅更加反對程朱理學,而且對君主專制政體和封建禮教也加以批判。他們提倡尊重人的自然本性,具有平民化色彩。反對禁錮思想的同時,對人性自由秉持寬容態度,對于美色追求不加約束。三是明代商品經濟發展的影響。自嘉靖以后,人們開始棄農經商、棄儒從商,商品經濟的價值得到充分認識,商業活動頻繁。商業發展引起了諸多觀念改變,如“工商亦為本”,又經過隆慶、萬歷、泰昌五十多年發展,價值觀念、消費觀念、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社會風氣也逐漸走向奢侈淫靡,到處“人情以放蕩為快,世風以侈靡相高?!痹谶@樣的大背景下,孔貞運清醒地認識到美色和淫樂對精神的麻痹作用,對于國家和社會的不良影響,十分難能可貴。他憂思深重,感嘆淫靡現象無法禁絕,因此以評語形式議論,提出自己的擔憂和看法。

體現了對孟子思想的深刻認識??棕戇\善于將孔、孟思想結合起來闡發,尋找其中的共同點。如“五儀解第七”,評語將孔、孟論斷融合闡釋,對士人、君子、賢人等分別評價。評語曰:“士者之才,足以修政、立事,即孟子所謂‘信人、善人’也?!闭J為士人即孟子所謂“信人、善人”,類似還有“君子之德,足以輔世長民,即孟子所謂‘充實之美’者”,“賢人則才全德備,即孟子所謂‘充實而有光輝之大’者”。將有才德之君子、賢人與孟子所謂的“充實之美”“充實而有光輝之大”者共相比附,可見孔貞運對孔、孟思想的深刻體察領悟。

反映了對生死的看法及過往盛世的欽羨和贊美?!氨久獾诙敝幸谩吨芤住?,贊同孔子生死觀,對生死采取了達觀態度。評曰:“夫子所言性命、生死、始終之理,最為深切著明?!兑住吩唬骸^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詺庠⒂谛?,而理寓于氣,與生俱生,即謂之命。又曰:‘原始反終,故知生死之說?!杂擅?,生死由終也?!逼渲行悦惺冀K、生死自然循環的觀念,反映了古人樸素的唯物主義生命觀。評語還通過對治世明君的贊美,曲折表現對現世的不滿。在“禮問第三十一”中,孔子贊美了政治修明、團結和睦、欣欣向榮的三皇五帝及夏商周明君統治時期,評曰:“古昔大猷之世,化行俗美有如此者,而今何以能古若乎?”既點明孔子對盛世的向往,對今不如昔的喟嘆,也蘊含評者對自己所處時代朝政荒疏、社會頹敗的不滿,委婉表達了批判之情。

《孔子家語正印》評語具有很高思想價值,帶有一定時代特點,反映了明代中后期士人的深厚學養和正直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風貌。用語簡潔明了,質樸典雅,清新雋永。不少地方闡發義理深入淺出,識斷精審,用典準確,扎實有據,顯示了儒家義理的兼擅融通。正如《家語正印敘》所述:“其辭旨雍雅,尤參之典謨訓誥,絕非炫虛吊詭,不必古,不必非古;不必奇,不必非奇。況解釋出于顧先生,評林成自孔太史,是又合《左》《國》《史》《策》之神氣,融《莊》《騷》《荀》《列》之名理,而為一者也?!?/p>

五、傳承與嬗遞

《孔子家語正印》接續了元代劉祥卿本,成為與何孟春本、黃魯曾本不同的注本體系,在注本源流系統方面有重要價值。元代流傳的版本主要有王肅注《孔子家語》十卷本、王廣謀注本和元朝至正二十七年劉祥卿家刻本。明代接續元代版本體系繼續發展,黃魯曾覆北宋本《孔子家語》,是王肅注本體系傳承的產物;王廣謀本在元代流傳甚廣,明代接續流傳,《欽定天祿琳瑯書目》《千頃堂書目》《經義考》等均有王廣謀本的記載,何孟春補注王廣謀本,延續和傳承了元代王廣謀的注本體系。而元代兩大版本系統中的另外一支劉祥卿家刻本,到了明代也仍然有著較強生命力,《孔子家語正印》正是接續發展了劉祥卿家刻本,代表了明代《孔子家語》的另一個重要注本系統?!犊鬃蛹艺Z正印》和何孟春本一道,傳承了元代劉祥卿本、王廣謀本這兩大注本體系,使《孔子家語》在明代繼續流傳并進一步深化發展,而王肅本在明代的影響力則不及以上兩個版本系統。

《孔子家語正印》與劉祥卿本傳承關系明顯,評語有了很大發展。二者皆在正文上方對應原文處評釋,位置大體一致,評語數量基本相當。但相較之下,《孔子家語正印》評語數量較多,且其詳盡豐富程度及思想深度、廣度都大大超越了前者并富有特色,推測兩個版本中間或有其他版本。前十篇評語數量比較見下表。

前十篇評語數量統計表

劉祥卿本評語簡括,多在5 字以內,半數以上專門釋音,《孔子家語正印》則基本在十字以上,四五十字的比比皆是。如“五儀解第七”孔子歸納庸人、士人、君子、賢人、圣人的不同特點。劉祥卿本只在原文上方提示性標出“庸人”“士人”“君子”“賢人”等字,未列“圣人”,條目大致相當,未加詳釋?!犊鬃蛹艺Z正印》則結合孟子哲學理論闡發分析,評論周詳,表述精審,達到一定思想深度,體現出版本的發展嬗遞。

綜之,《孔子家語正印》獨一無二,非常珍貴,既具有很高的版本價值,其評語部分也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評語以其多種多樣的寫作手法,發揮了多方面作用,蘊含了明代中后期士人的忠孝觀念、深厚學養,以及對人生、對時事的達觀態度,體現了對孔、孟思想的深刻認識,反映了明代中后期儒家正直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風貌?!犊鬃蛹艺Z正印》繼承并推進了元代劉祥卿本,其評語在解釋正文、深化思想等方面,發揮了更加鮮明、不可低估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明代中后期《孔子家語》的研究闡釋水平,獨樹一幟,對于拓展《孔子家語》研究具有重大意義和價值。

猜你喜歡
家語評語正文
更正聲明
更正啟事
《史記》三家注引《孔子家語》考*①
流沙河語錄及諸家評語
Solution of the Dipoles in Noncommutative Space with Minimal Length?
《孔子家語》的成書及版本流傳
怎樣為作文寫評語
《孔子家語》話真假
作文評語探討
如何寫好作文評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