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課程思政育人于《應用寫作》課改的創新實踐

2024-01-02 15:37成秀萍
云南開放大學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應用寫作育人思政

成秀萍

(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 蘇州 215104)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立德樹人的成效,是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融課程思政育人于包括《應用寫作》等在內的課程改革全過程、全方位、全領域,就是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堅持在扎根中國大地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和“培根鑄魂、啟智潤心”[1]中始終將思政元素潤物無聲地融入各模塊教育教學之中,堅定地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人民情懷教書和育人,恭懷匠心、鑄立匠魂、收獲匠果,最終以適合的教育供給高質量地鍛造“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勢在必行:課程思政育人引領下的《應用寫作》課改

2004 年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由此開啟了德育課程改革的序幕。課程思政,上海敢為人先。2005 年起,上海市啟動實施“兩綱教育”,先后出臺了《上海市學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導綱要》和《上海市中小學生生命教育指導綱要》,推進以“學科德育”為核心理念的課程改革,整體構建大中小學德育體系。2014年,上海市率先進行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先后推出《大國方略》等一系列“中國系列”課程,引發社會的廣泛熱議。2020 年9 月17 日,上海高校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工作推進會在同濟大學召開。會上出臺《關于深入推進上海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意見》,全面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在國內首次推出課程思政教學指南,上海課程思政改革2.0升級版再出發。[2]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談會上旗幟鮮明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與思想政治理論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盵3]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4]明確指出,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要將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個環節。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5]對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進行了整體設計。一是強調要科學設計課程思政教學體系,二是結合學科專業特點分類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三是推動課程思政全程融入課堂教學建設,四是著力提升專業教師的課程思政建設能力,五是完善課程思政建設評價激勵機制。2020 年7 月7 日,江蘇省教育廳出臺《關于深入推進全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意見》[6](蘇教高〔2020〕3 號),全面吹響了江蘇省課程思政改革的號角。進一步明確并強調發揮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使思政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促進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同向同行,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2021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醫藥衛生界和教育界聯組會,并就更系統更深入地向廣大青年學子講好抗疫這堂生動、深刻的“大思政課”等與代表們共商國是。習總書記指出,這個“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大思政課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上思政課不能拿著文件宣讀,沒有生命、干巴巴的?!盵7]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與此同時,各級各類學校相繼推出了一系列切合校情和學情的課程思政政策文件和保障措施,并與德智體美勞“五育”育人和“三教改革”“課堂革命”“四有”好老師等新時代新要求,一同部署、一同落實、一同檢查、一同考核。伴隨著現代職業教育步入提質培優、增值賦能這一高質量發展的新賽道,《應用寫作》等公共基礎課的課程思政育人,也邁上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二、創新探索:課程思政育人引領下的《應用寫作》課改實踐

《應用寫作》是高校各專業的公共基礎課,旨在通過應用寫作文體的實訓教學,再輔之以專項能力訓練,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應用寫作規范,培養學生基礎的應用寫作等書面交流能力,為專業學習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也為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打好基礎。新階段《應用寫作》課程改革,首要的是落細落微落實“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時代要求,著力把握好融課程思政育人于該課程改革全過程中的五大重點:主講教師課程思政的主導作用及針對性如何?《應用寫作》課程思政的內涵是什么?如何挖掘思政元素?如何把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課堂教學之中?如何評價《應用寫作》課程思政的成效?

(一)發揮好教師在課程思政育人中的主導作用,切實提高課程思政的針對性

決戰在課堂,教師是關鍵。作為“課堂革命”的主導者和課程思政育人的責任人,每一位校企導師都要扛起育人之天職,用心用情地把每一位學生當成自己孩子來培養?!稇脤懽鳌氛n程改革,哪些是必須、可以、能夠融入的思政元素而且更易于學生“聽得進、聽得懂、聽著信”?哪些才更加針對00 后這一“最大網民群”“獨生子女群”所思所想所盼而且更易于教師因材施教,以享受“心靈導師”這一職業內在的尊嚴與快樂,即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對此,我們《應用寫作》課程團隊加大集體備課力度,針對每個授課章節及其“課程思政育人”展開專題探究和抱團研討,敢講、會講、善講;個中一言一行、一招一式,都發乎內心、觸及心靈,都有助于學生入耳、入腦、入心,都讓學生感受到一份別樣的“我在乎你”。

(二)精心設計教學目標,充分挖掘課程思政元素

《應用寫作》課改及其模塊化教學,被實踐證明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價值、打造好中國話語”進而邁向“學而信、學而思、學而行”境界的有效實踐。因此,該課程團隊一直高度重視挖掘和闡釋課程思政元素,從頂層設計上系統設計各模塊的教學目標和課程思政方案,從系統重塑上精心謀劃各模塊之間內容上的關聯、形式上的銜接、難易上的梯度等,真正實現同心同向、協同育人。[8]通常意義上的協同,是指各子系統或各部門之間相互配合、相互協作、相互支持而形成的一種良性循環生態,以有效實現系統總體演進目標。它注重雙方或多方在同一時刻具有不同的地位、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同心合力、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關系,強調系統內部各子系統或各部門之間的合作而產生的新的結構和功能。協同論的創始人哈肯也曾指出,一方面是由于我們所研究的對象是許多子系統的聯合作用,以產生宏觀尺度上的結構和功能;另一方面,它又是由許多不同的學科進行合作,來發現來自組織系統的一般原理?!罢J知主義觀點認為學習是指學習者認知結構的變化”。[9]學習過程實質上就是對外在信息的處理加工并產生新的心理輸出的過程,包含認知結構的轉變。其實《應用寫作》課程思政的學習任務,可細分為“應用寫作專業技能學習”+“應用寫作思政學習”,只不過這兩個部分是由同一位應用寫作老師完成,既傳授應用寫作專業技能,又承擔著思政教育、助力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時代大任。對學生而言,課程思政實質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10]是專業學習向思政學習的遷移。該課程改革后的各模塊及其目標設計、思政任務等,如表1所示。

例如,在講授模塊1“行政公文寫作訓練”所涉及的“命令(令)”這一黨政機關公文寫文種的時候,課程團隊一如既往地集體備課并適時嵌入了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8月11日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53 號》,即授予鐘南山“國家勛章”和授予張伯禮、張定宇、陳薇(女)“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如此這般,學生既學會了“主席令”的常規寫法,同時又潛移默化地受到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這一偉大抗疫精神的熏陶和洗禮,從中學到了鐘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女)等功勛模范人物及其在疫情肆虐之際逆行救民的崇高品質,發自內心地領悟到了什么是“國之大者”,現在就要樹愛國之心、立報國之志,練就真本領、把“小我”融入“大我”,將來祖國需要之際也能書寫好自己這一代人的忠誠、奉獻、情懷和擔當。

面對學生生源的地域全國化和層次多樣化,還要善于挖掘課程的紅色資源、地域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少數民族文化、企業文化、工匠精神、勞模精神、勞動精神等思政元素,真正做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育文化人。還可以讓不同地域的學生分享他們家鄉的紅色故事、地域文化、家鄉的特產、家鄉的新變化等,激發他們的家鄉自豪感。例如,可以請南京地區的學生講述南京雨花臺革命先烈的故事,還可以分享夫子廟的典故;可以請重慶地區的學生講述渣滓洞白公館英烈的悲壯人生,還可以分享重慶“白象居”這種24層樓卻沒有電梯的居民樓一下子就成了走紅的網絡打卡點的山城故事;新疆地區的學生可以展示“大美新疆”自然景觀的攝影照片,東北地區的學生可以把“小雞燉蘑菇”等經典東北菜的做法分享給大家……新時代更加呼喚一大批能滿足時代所需、形勢所急、民族所需的大國工匠、時代工匠,在大學生實用文體教學中可植入高鳳林、胡雙錢、張冬偉、周東紅、寧允展、管延安、孟劍鋒、竇鐵成、秦世俊、劉軍、王軍等工匠代表及其打通技術突破和創造發明“最后一公里”的先進事跡,鼓勵學生以人生為學校、以社會為課堂、以大國工匠和時代工匠為人生導師,扎根基層、深耕一線,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自強不息、孜孜以求,在追求卓越中早日成長為“四有”好青年。[11]

(三)創新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

《應用寫作》的課程思政不是簡單粗放地植入,而要注重課程思政教法的多樣化,采取啟發式、案例式、探究式、PBL 等方法,在春風化雨中浸潤學生心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此外,要創新《應用寫作》課程思政元素的多種展現形式,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增強課程思政的親和力,增強課程思政的針對性。例如,在講授如何寫演講稿的時候,教師播放了一段《經典詠流傳》的視頻,內容講述的是夏伯渝老人歷經43 年,矢志不渝,5 次向珠峰發起沖擊,終于在年高(69 歲)身殘(一條腿被凍傷截肢)之際征服并登上了珠峰。學生看后很受感動并觸及靈魂,“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深深地烙入腦海、沁入心田。

學生是課程思政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一輩子像竹子一樣節節高升、向上向善而始終穩穩地扎根,才是培根鑄魂的根本之策。選定一些普遍關注的、帶共性的現實問題,布置學生搜集資料、做PPT、上臺演示等,在師生共鳴中加深對身邊人、身邊事的理解,在一次次心靈碰撞中浸潤價值引領,在凝聚共識中解答學生思想上的疙瘩。例如,組織學生利用“五一”“十一”以及元旦、春節放假之際,回到家鄉搜集神話傳說、名勝特產、家人的工作照片、自己的成長照片等等,查閱資料、做PPT、上臺展示和相互點評等,學生興趣盎然,把“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的鄉愁和對家鄉對家鄉人的情愫,發自內心表達出來,真切自然,激起共鳴;互動交流有真情實感,有溫度、有溫情、有溫馨。

(四)完善過程考核,融入思政元素

課程考核是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指揮棒。要將課程思政元素充分融入過程考核和學期考核成績的全過程。例如每次課堂學習的考勤、一場課程思政的辯論、一次企業“識崗”“習崗”“頂崗”的體會、一次進社區的志愿服務、一輪“五星”宿舍的展示、一份回鄉的實踐調研、一場精心準備的主題班會、一份合作制作的PPT 等等,都可以納入《應用寫作》學期考核成績的計分。以此來引導和激發學生緊密聯系日常社會生活和企業實踐,項目化地“做中學”和“學中做”,從中個性化地學習、自主學習和團隊學習;師生共同踐行“處處皆可學、人人可成才”的育人觀,課程團隊在教學相長中也逐步成長為學生喜愛、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矢志不渝地“培養大批具有自強不息精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為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作出更大貢獻?!盵12]

三、結語

立德樹人是課程思政育人的本質;理念協同創新,方法顯隱結合,結構立體多元。課程思政育人,力求以新思維催生新思路、以新思路謀求新發展、以新發展推動新方法,以新方法解決新問題。包括《應用寫作》在內的所有課程,必須始終以“立德”為根本,錨定“課程思政育人”的目標定位來一體化推進該課程的內容優化、教法改革、評價考核等全過程,在常做常新中以更加喜聞樂見的實效進一步貼近青年學生成長規律和時代特點。歸根結底,“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是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是適應經濟社會需要的教育。[13]

猜你喜歡
應用寫作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基于交互式網絡教學系統的應用寫作教學探討
應用寫作課程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教學思考
基于工學結合模式的《應用寫作》教學策略探究
寫作教學的新視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