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拱墅區:全面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全力推進科技指標爭先進位

2024-01-03 06:10拱墅區科學技術局
杭州科技 2023年6期
關鍵詞:拱墅區科技成果科技

□文/ 拱墅區科學技術局

拱墅區科技局聚焦研發投入核心指標,積極攻堅科技成果轉化,強化龍頭企業引領和高能級科創平臺建設,全力推進各項科技指標爭先進位。2023年1—9月,全區實現技術交易額90.34 億元,同比增長307%,提前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在全省“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和創新深化三季度考核中,拱墅區分別排名全省第11位和第17位,兩項指標均首次獲“五星級”評定。

主要做法與成效

?強化創新發展統籌機制,貫通科技成果轉化“新路徑”

●緊抓規劃引領“牛鼻子”

聚焦“全社會R&D 經費支出年均增長25%以上”戰略目標,赴高新區(濱江)、蕭山區等地區科技部門、高校院所、龍頭企業等進行調研學習,結合區域實際制定《拱墅區強力推進創新深化加快打造高水平創新型城區的實施意見》《拱墅區落實“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2023年行動計劃》等系列文件,明確實施路徑和重點任務,倒排“時間表”,繪制“作戰圖”。

●推動科技創新“大合唱”

組建“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工作專班,定期召開例會,壓實工作責任??萍疾块T全員分片包干18 個街道和園區,運用“科技創新動態監測法”和“工作提示單”充分賦能一線,對癥抓藥精準指導,有力推進各項指標任務攻堅,如技術交易額任務完成率從一季度全市排名第10 位提升至三季度第三位,規上工業研發費用增速由一季度-11.9%轉為三季度預計增長12.2%。

●提升雙招雙引“快通道”

建強雙招雙引前哨站,瞄準武漢等地優質科技成果和人才項目,強化后方配合支持,做好招商信息“偵察員”、區情政策“宣傳員”、項目落地“服務員”。通過主動敲門招商、參加各類活動,走訪、對接商會、協會、校友會7個、人才項目32 個、企業136 家,開展談判14 輪、洽談35場;對接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近150 個,成功招引落地銀泰商業深象智能科技等12 個項目,開展各類牽線合作對接20余項。

?強化企業主體培育機制,厚植科技成果轉化“新土壤”

●完善企業梯次培育機制

圍繞全區產業發展導向,迭代優化科技企業“全覆蓋、全周期、精準滴灌”培育模式,加強科技企業主體培育,壯大科技產業隊伍。1—9月,全區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73.1億元,同比增長10.5%,增速排名全市第二位;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86.2%,占比排名全市第一位。積極鼓勵各類創新主體開展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2022年拱墅區獲浙江省科學技術獎47個。

●加強企業研發機構建設

加快推動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資金、人才要素向企業研發平臺集聚,鼓勵申報重點企業研究院、企業研究院、創新聯合體,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目前全區擁有省級以上研發機構85 家,其中中美華東省級企業研究院平臺2023年已吸納國際國內技術成果合同51.72億元。

●拓寬企業成長發展空間

加大眾創空間、孵化器等雙創平臺培育力度,為科技企業落地、成長、發展提供廣闊空間。全區現擁有國家級、省級、市級眾創空間19 家,國家級、省級、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1 家,區級科創園6 個,各類雙創平臺面積達28萬余平方米。

?強化產業生態優化機制,助力科技成果轉化“新突破”

●加速導入產學研高端合作要素

瞄準技術鏈前沿上游,主動對接名校名院名所名企,全力打造產學研高能級平臺。目前,香港理工大學杭州技術創新研究院已完成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并積極推進;中美華東與浙江工業大學合作建設的合成生物學技術研究院成果初顯,已有在研項目30余個,孵化企業2家。浙江大學全息智能研究院、浙大城市學院邊緣智能創新研究院等一批重量級引領性平臺項目正加快洽談中。

●加強優化助創新高質政策要素

完善研發獎勵鼓勵支持、創新券普惠支持、科技重大項目重點支持的立體式研發投入補助政策,預計2023 年將兌付資金4000 余萬元。梳理匯編科技企業上規獎勵、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技術交易稅收優惠等政策,打好政策組合拳,疏通科技成果轉化堵點,讓企業院校在科技成果轉化上敢于投入、加快投入。

●加快豐富店小二高效服務要素

強化服務直達,通過走訪、電話聯系、線上解答等形式,向全區600 余家科技企業點對點宣講政策。依托杭州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平臺建立區級技術合同登記點,在浙江工業大學、浙大城市學院、浙江樹人大學分別設立登記服務點,擴大便企服務“輻射面”,累計服務300 余家企業。成立區科創聯盟,打造集院校、中介、政府等一體的專業化服務隊伍,融合提升“全員跑企業”“科創微課堂”“專家門診式預審”等特色服務,舉辦鳳棲谷生命健康論壇等高層次活動十余場,充分激發科技創新生態活力。

下步舉措與打算

?狠抓科技創新政策保障

不斷加大科技支持政策力度,落實《強化科技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拱聚英才·拱贏未來”運河沿岸名區人才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等系列政策,強化科技創新和科技人才項目財政資金投入,對研發投入累計最高給予1000 萬元補助,對頂尖人才項目給予最高1 億元資助,從體制機制上完善對企業科研創新的支持保障,R&D 經費支出占GDP 比重從2021 年的0.98%上升至2022 年的1.09%。2023 年上半年,拱墅區國家級海外人才計劃申報64名,同比增長137%,增長勢頭較好。

?狠抓高能級科創平臺建設和項目招引

圍繞打造“1+4”產業生態圈,以服務省、市、區重點發展目標為導向,強化項目、平臺、人才、資金等創新要素一體化配置,打造高能級科創平臺。加強與香港理工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院校合作,積極推進浙江大學全息智能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太空實驗室杭州基地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落地,做好政企、政校企、政院企共贏文章。推進完善科技項目招引的分級決策機制,把企業研發投入作為評估新引進企業“優、強、大”的剛性指標,力促新落地的產業項目盡快形成研發投入新增長點。

?狠抓科技創新主體培育

深入實施科技企業“雙倍增”行動計劃和科技小巨人企業培育計劃,優化迭代“微成長、小升高、高壯大、大變強”梯次培育機制,壯大高新技術產業隊伍,力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省科技型中小企業保持持續增長。多形式推動各類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大力推進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提升規上企業研發強度。不斷完善“眾創空間—孵化器—科創園”的孵化鏈、生態鏈,推動各類平臺數量規模持續增長,為科技企業落地成長打造廣闊平臺。

?狠抓高層次人才匯聚

實施頂尖領軍人才補短增效行動,出臺支持杭州國際人才創業創新園、中國杭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設十條和“智匯運河”八條意見。緊抓科技部正式批復中歐人才交流與創新合作中心落地杭州國際人才創業創新園契機,積極拓寬與英國、法國、德國、芬蘭、丹麥、挪威等國官方組織、商會、協會合作,加大外籍科創類項目招引落地力度。充分發揮企業引才育才主體作用,繼續實施高層次人才引育激勵和青年人才生活補貼。大力實施“大運英才”項目計劃,發揮“專家評”和“直通車”兩類通道作用,定期開展分析研判,不斷迭代提升,加大財政投入,提升政策吸引力。

?狠抓創新生態營造

聚焦研發投入提升和技術創新突破,加強金融、服務等要素集聚,全力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大基金扶持,區級政府產業基金與阿斯利康、啟明醫療等社會資本合作設立子基金17 支,基金總規模43.2 億元;區屬國企市場化投資項目與社會資本合作設立子基金14支,基金總規模122.6億元,為產業發展提供更強金融支持。成立拱墅區科創聯盟、金融聯盟等載體,融合提升“全員跑企業”“科創微課堂”“專家門診”等特色服務,舉辦高層次創新創業活動,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加強配套專業服務

積極探索發揮本地化技術轉移最優路徑,不斷完善技術成果產業化生態體系,搭建常態化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為企業和院校提供科技人才、科研成果、檢驗檢測、技術需求、科技政策等一站式信息,打造“線上+線下”服務新模式。積極引進和培育社會化的產學研中介服務機構,建立中間轉化渠道,加速科技成果向產業轉移,為產業發展孕育創新成長新動力。聚焦招大引強,努力打造產業發展新的增長極,爭取多落地億元以上項目,培育服務型龍頭企業。實行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揭榜制”,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等自建或聯合社會化服務機構共建專業化的技術轉移轉化機構,提供科技創新成果“供給榜”,由有技術需求、符合應用條件的區內企業進行揭榜轉化。積極推進概念驗證支持計劃,加快拓展概念驗證中心建設,在項目孵化、技術服務等方面產出良好成效。

猜你喜歡
拱墅區科技成果科技
牢記使命擔當 忠誠履職盡責 拱墅區紀檢監察開拓全面從嚴治黨新局面
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浙江省學校體育綜合改革現場會在杭州拱墅區召開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