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名士祖無擇宦游海州考述

2024-01-04 08:48張家超李千喬
關鍵詞:慶歷海州墓志銘

張家超,許 強,李千喬

(1.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質量監督處,江蘇連云港 222006;2.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公共管理學院,江蘇連云港 222006)

祖無擇(1011—1084 年),字擇之,河南上蔡(今駐馬店市上蔡縣)人,北宋政治家,詩人,仁宗景祐五年戊寅(1038 年)呂溱榜進士第三名探花。祖無擇仕宦經歷頗豐,歷官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進士及第后初授大理評事、通判齊州,以著作郎知南康軍,提點淮南、廣東、湖北路刑獄,任廣南路轉運使,知袁、陜、鄭、杭等州,后以集賢院學士主管西京御史臺,移知信陽軍,卒于官。祖無擇著有《洛陽九老祖龍學文集》十六卷,其生平見載于《宋史》本傳[1]10659-10660和《祖無擇墓志銘》?!蹲鏌o擇墓志銘》由同時代人范純仁撰文,鮮于侁書丹,好友、同科進士(甲科第六名)、史學家司馬光篆蓋,現存河南洛陽博物館[2-3]。

相較于對北宋與祖無擇同一時期的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梅堯臣等名臣的研究,學界對祖無擇的研究成果還比較薄弱,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生平履歷、詩歌成就等方面。陸俊青考述了祖無擇的生卒年份及簡單履歷。刁忠民、朱筱文、李艷芳和鮑宇等人,分別對祖無擇的《龍學文集》、交游唱和、詩文進行了研究和考證。呂萌園在綜述前人學者研究的基礎上,對祖無擇的籍貫、婚姻和子嗣等問題進行了考辯。辜夢子考察了祖無擇案的起因和熙寧變法時期的政治環境。扈曉霞等人基于對《祖無擇墓志銘》和祖無擇為妻子所撰的《黃氏墓志》的考察,考證、梳理了祖無擇的生平與仕履。目前,學界對《宋史》等史料未明確紀年的祖無擇仕宦經歷的研究存在明顯不足。祖無擇早年曾游歷海州,留下著名的“宋篆”三言詩石刻。歷代學者釋讀此詩者眾多,但因刻文字體是篆字,或多或少存有誤讀。祖無擇曾知海州,研究者對他知海州的時間進行了考證,但或因史料爬梳不足,或因研究方向偏差,得出的結論各自不同。本文不揣淺陋,擬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就上述問題及涉及的人物和背景發表管見,以求教于方家。

一、祖無擇“宋篆”三言詩石刻及游歷海州考

海州古城東部10 余公里處的云臺山西麓,古代有座郁林觀,現已不存。郁林觀基址旁的山巖壁上,存有自唐至清歷代摩崖石刻,其中有祖無擇于宋仁宗慶歷四年甲申(1044 年)七月前來游賞時留下的一方石刻,刻文體裁為三言詩。該刻石由祖無擇撰文,書法家蘇唐卿篆書,鐫刻家王公袞鐫刻,因集這三位名家的詩、書、刻于一體,故世稱“三絕碑”(見圖1),但祖無擇《龍學文集》未收錄這首三言詩?!叭^碑”不遠處有一方《東??h郁林觀東巖壁紀》石刻,為海州司馬崔惟怦之子崔逸于唐玄宗開元七年(719 年)游云臺山后撰文并隸書的游記。宋代著名金石家趙明誠南遷時,專程來海州拓片,收錄在《金石錄》中。這兩處刻石刻面寬大,字體一隸一篆,筆力遒勁,風格古樸飄逸,合稱“唐隸宋篆”。

圖1 祖無擇“宋篆”三言詩石刻及拓片

“宋篆”三言詩石刻距地面約180 cm,寬600 cm,高500cm??涛呢Q刻左行,上款3 行,行7 字,記錄三位合作者的郡望、姓名和字號;詩文9 行,行7 字(末行4 字),上款和詩文字徑同為25 cm;落款2 行,分別有12 字和9 字,字徑10 cm。結合清嘉慶《海州直隸州志·金石錄》[4]468、清吳玉搢《金石存》[5]177、清道光《云臺新志·金石志》[6]633-634、繆荃孫《古學匯刊·云臺金石記》[7]681所載,以及近世學者的研讀成果,經仔細辨認實物和拓片后,錄文如下(為便于對照,采用繁體字,用“/”表示分行,適當添加標點符號):

清原王公袞君章/武功蘇唐卿致堯/范陽祖無擇擇之。/

犯驚濤,斻溟渤。披/宿莽,屐崛岉。愒槃/石,解簪韨。挹飛泉,/醒心骨。揮高論,謝/俗物。思古人,曶終/日。足飲酣,清思逸。/即絕壁,試奇筆。千/萬年,蒼蘚沒。後有/人,為吾拂。/

宋慶歷甲申歲秋七月辛卯朔,/擇之文、致堯筆、君章刻。

鐫刻者王公袞,字君章,清原(今遼寧省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人,史載不詳。蘇唐卿,字致堯,武功(今陜西省咸陽市武功縣)人,北宋著名篆書家,歷官殿中丞、大理寺丞。仁宗景祐三年(1036 年),時任殿中丞的蘇唐卿因“通篆籀”受詔“詳定天下印文”[1]3592。蘇唐卿與歐陽修交好,為“歐公故人也,佳章善篆”[8]68。嘉祐七年(1062 年),蘇唐卿知費縣(今山東省臨沂市費縣),次年篆書《醉翁亭記》,與時任戶部侍郎、參知政事的歐陽修反復書信核校,并刻碑紀念[9]17-24。蘇唐卿與王安石交好。蘇唐卿遷大理寺丞后,朝廷祀明堂,推恩其母。王安石為蘇唐卿母親撰寫制文《大理寺丞蘇唐卿母孫氏萬年縣君制》,收錄于王安石《臨川文集》。文曰:“敕孫氏:朕即肆祀于明堂,而錫命以褒諸臣之母,尚惟高年及養,而禮秩有所不加。故推異恩,以慰其意。爾年耄矣,而有子列于王官。其疏爵邑之榮,以厚閨門之慶????!盵10]191

祖無擇為何能在宋仁宗慶歷四年(1044 年)來海州游玩并題刻呢?慶歷初年,祖無擇提點淮南路刑獄,“乙巳,……提點淮南刑獄、秘書丞祖無擇知黃州。初,王素自淮南徙渭州,移文楷攝轉運按察使事,無擇既不平,因與楷互訟,事雖會赦,猶降之”[11]3726?!蹲鏌o擇墓志銘》載:“提點淮南路刑獄公事。擿發奸贓,不避豪貴,為怨者所謗,左遷知黃州?!盵2]淮南路是北宋初十五個行政區之一,治揚州江都縣(今江都區),又稱揚州路?;茨下废螺牱秶^廣,包括江蘇全境、浙江北部、安徽東部等州軍監,具體有揚、楚、濠、壽、光、舒、廬、和、滁、海、泗、毫、宿、泰、通等十七州,以及建安、漣水、高郵、無為四軍,利豐、海陵二監[1]2178-2179。祖無擇提點淮南路刑獄期間,來下轄的海州游歷巡視當在情理之中。同一年,祖無擇巡歷楚州時,曾攜友同登《澄清閣》并賦詩,“范滂雅志在澄清,今日廉車命閣名。華榜高標雖具美,奈何長是困蒼生”[12]807?!傲嚒敝赣^察使、廉訪使、按察使等赴任時所乘的車子,亦用以代指上述官員,此處指提點淮南路刑獄的祖無擇。祖無擇巡歷通州時,曾攜弟祖無頗與友人游覽狼山,并在葫蘆峰下朝陰洞(又稱千人洞、夕陽洞)內刻石留念??淌瘍热轂椤皯c歷甲申孟冬晦,因按部,同弟無頗閑游。提點淮南路刑獄兼勸農事祖無擇書,胡思忠捧硯”[13]315。

二、祖無擇知海州時間

祖無擇知海州的準確時間,《宋史》本傳未載,僅載祖無擇知海州時間在知南康軍之后,提點淮南、廣東路刑獄之前?!蹲鏌o擇墓志銘》亦未載,但所敘祖無擇履職次序與《宋史》本傳略有差異?!蹲鏌o擇墓志銘》載:“改著作佐郎、知南康軍,遷秘書丞、提點淮南路刑獄公事。擿發奸贓,不避豪貴,為怨者所謗,左遷知黃州?!《欧蛉藨n,……服除上書,言時政得失,忤執政者。謫知海州?!铺狳c廣南東路刑獄?!盵2]可知,祖無擇在知海州之前,歷知南康軍、提點淮南路刑獄、知黃州,之后提點廣東刑獄。因《祖無擇墓志銘》為同時代人根據祖無擇家人提供的墓主行狀而撰,可信度較高。故而,祖無擇知海州在提點淮南路刑獄、左遷黃州之后,在提點廣東路刑獄之前。地方志書對此語焉不詳。清嘉慶《海州直隸州志·職官表》載:“祖無擇,仁宗慶歷時任,有傳。見《宋史》?!盵4]71清嘉慶《海州直隸州志·良吏傳》引《宋史》本傳云:“祖無擇,字擇之,上蔡人,進士高第,知海州?!盵4]371-375確定祖無擇知海州的準確時間,仍需其他資料為佐證。

近代學者在研究祖無擇仕宦履歷時,對祖無擇知海州時間的認定也各有差異。李之亮在《宋兩淮大郡守臣易替考》中提出,祖無擇知海州時間為仁宗慶歷八年(1048 年)至皇祐二年(1050 年)[14]118-119。扈曉霞依據《祖無擇墓志銘》指出,祖無擇于慶歷八年(1048年)謫官海州,受差遣提點廣東刑獄在皇祐元年(1049年)八月[2]。李艷芳對扈曉霞提出的兩個時間節點沒有異議,但認為“祖無擇任職海州提點期間,在花果山獅子巖下郁林觀摩崖留下的《三言詩刻》一篇”[15]47。顯然,她將祖無擇任職“提點淮南刑獄”誤為“海州提點”,且宋代無“海州提點”一職。宋開智考述后認為,祖無擇知海州時間為慶歷四年(1044 年)[16],應該是將祖無擇在淮南刑獄任上巡歷海州并題名“宋篆”石刻的時間,誤判為他知海州的時間。

上文已提到,祖無擇由提點淮南路刑獄左遷黃州,時間在仁宗慶歷四年(1044 年)十二月。在江寧府(今南京市)棲霞山天開巖上,有人發現了祖無擇與友人在次年三月游歷時的題名石刻,“祖無擇擇之,徐太寧清一,同游憩此巖。慶歷乙酉三月十三日題”[17]137。從揚州到黃州,一般走水路,距離大約500 公里,需要從揚州乘船先經大運河南下,后溯長江而上直達黃州。古代官員遷轉,雖然有明文規定要及時抵達交接,但大多都不嚴格遵守,尤其是有文采的官員,往往在上任途中,一邊游歷沿途風景,一邊拜訪當地官員故交。祖無擇亦如是。江寧府是江南路治所,是長江溯流而上的必經之地,當地應該有祖無擇的故交好友。他在這里游山玩水,詩酒唱和,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祖無擇墓志銘》載,祖無擇左遷黃州之后“丁杜夫人憂”,時間不詳,即可能是上任途中,也可能是在黃州任職期間。祖無擇服除后,又因上書言時政得失,得罪當朝執政,被謫知海州。古代丁憂一般需要頭尾三年,故祖無擇謫知海州時間最早在仁宗慶歷七年(1047 年)末慶歷八年(1048 年)初。

北宋著名詩人梅堯臣,是祖無擇的好友。他在得知祖無擇知海州后,寫下《送祖擇之秘丞知海州》一詩相贈,既為祖無擇有才不得重用打抱不平,又對他善加勸慰。該詩收錄在《宛陵集》卷三二:

驥有千里足,不使千里馳。人有抱長才,亦復不得施。去去作守長,政化尚可為。勿云海濱陋,豈無彼黔黎。事舉訟必簡,安能忘酒卮。水物錯在俎,咸腥應自宜。朐山日相對,亦莫厭其卑。蒼翠入畫戟,濃淡若秀眉。但向此中樂,用舍乃系時。[18]445

詩中的“海濱陋”“咸腥”“朐山”等詞反映了海州濱??可降牡乩憝h境。朱東潤在編年、校注梅堯臣時,認為該詩作于“慶歷八年”[18]445。

祖無擇來海州后,發現位于孤山(今白虎山)之麓的海州社稷壇房破壇毀,就在舊壇址五十步外的平臺上,組織人力重建。當年八月,社稷壇建成,祖無擇請當時分司南京(今商丘)、居住韶州(今韶關)的好友余靖撰寫《海州社稷壇記》,立碑以紀其事,并舉行了隆重的拜祭大禮。目前,海州尚未發現該石碑,而余靖《武溪集》卷五收錄該記,其中記載了祖無擇以秘書丞知海州的時間為“慶歷戊子由蘭臺丞佩郡印,既下車之三月”[19]45-46,即仁宗慶歷八年戊子(1048 年)。

祖無擇從海州離任的時間,可從他任職廣東路提點刑獄的時間點上推斷。赴廣東上任途中,祖無擇游歷沿途名勝,并刻石留念。他有《經劍池》一詩,載于《龍學文集》卷二:

巧冶何年百煉金,刜鐘芒刃此湮沉。氣沖牛斗雖難掩,鑒遇張雷始見尋?;秀蹦F神物遠,波瀾空在曲池深。鉛刀也強思磨試,悵望西山與華陰。[12]799

該詩題記記述了寫作此詩的原由,“皇祐元年八月晦日題,時以秘書丞為廣東提刑經過”[12]799。農歷每月的最后一天為“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其時月亮隨太陽同升落,晚上就看不到月亮,天色很黑,故稱為“晦日”?!盎实v元年八月晦日”即仁宗皇祐元年(1049 年)八月三十日,祖無擇從海州赴任廣東路提點刑獄,途經南昌府豐城縣,游歷劍池而作此詩。因此,祖無擇離任海州的時間應在皇祐元年(1049 年)八月之后。

仁宗慶歷七年(1047 年)正月,梅摯因禮儀不當,以戶部副使、戶部員外郎降知海州[11]3859,慶歷八年(1048 年)正月丙戌,“自知海州徙蘇”[20]39。由此可推知,祖無擇知海州當在仁宗慶歷八年(1048 年)至皇祐元年(1049 年)八月前,歷時一年有余。

三、祖無擇知海州經歷

上文提到,余靖撰《海州社稷壇記》記述祖無擇在復建海州社稷壇之事?!蹲鏌o擇墓志銘》載,“祖無擇謫知海州。下車毀淫祀而貌前守之賢者孫公冕而祠之,又親題其市橋曰‘懷孫橋’”[2]。宋代,地方官員到任后往往對轄區內與儒家文明相悖的民間崇拜加以整治,如禁止淫祀、搗毀淫祠等,并確立正統崇拜對象,如修建循吏生祠等,宣揚儒家思想。祖無擇來海州后新建社稷壇、搗毀淫祠,并為前海州知州孫冕畫像并立祠,這些為他在海州贏得了贊譽。

孫冕(950—1025 年?),字伯純,北宋臨江軍新淦(今吉安市新干縣)人。太宗雍熙二年乙酉(985 年)梁灝榜進士,初授秘書丞。孫冕歷官勾當京兆府、直史館著作佐郎、三司度支勾院判官、左正言,知海州,梓州、夔州巡撫使,荊湖南路轉運使,知壽州、蘇州等。孫冕知海州時間史載不詳,綜合真宗期間海州歷任知州的任職情況,大致推知孫冕知海州在景德年間,即景德元年(1004 年)至三年(1006 年)[21]160-162。孫冕知海州期間為民辦了不少實事。一是勸民勿要設置鹽場,因“患在不售,不患鹽不足。鹽多而不售,遺患在三十年后”。但百姓不聽,于是設置洛要、板浦、惠澤三個鹽場。后來,這三個鹽場的貨售賣不暢,鹽積如山。二是勸民勿以土產代軍器充折,朝廷下令從海州調發弩樁箭干之類的軍器,但海州素無此物,百姓無奈欲以鰾膠充折,被孫冕制止,因為若如此行事,朝廷會年年征調。這兩件事,被沈括記錄在《夢溪筆談·補筆談》卷二《官政》[22]946-947中。

清嘉慶《海州直隸州志·良吏傳》引《宋史》本傳云:“自慶歷詔天下立學徒文具,無擇首建學官,置生徒,郡國弦誦之化,由此始盛?!盵4]371-375《海州直隸州志》將興建學宮一事置于祖無擇知海州后,以此作為他任職海州期間的政績。實際上,《宋史》所載指的是祖無擇知袁州期間的政績,“(祖無擇)出知袁州。自慶歷詔天下立學,十年間其敝徒文具,無命教之實。無擇首建學官,置生徒,郡國弦誦之風,由此始盛”[1]10659-10660。即便如此,從祖無擇后來游宦經歷中對興學的重視程度看,同樣重視興學的唐仲冕在修《海州直隸州志》時將這一政績置于祖無擇知海州期間,也無可非議?!端问贰氛撛唬骸白鏌o擇治郡所至,能修校官,是皆班班可紀者。然……無擇以忤安石廢棄終身,即是亦足以知二人之賢矣?!盵1]10659-10660

猜你喜歡
慶歷海州墓志銘
論慶歷貶謫詩風
江蘇省海州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
畢昇(節選)
《海州繡——十二生肖兒童吉祥玩具》
海州刺綉
《慶歷四年秋》:北宋時代的縮影
墓志銘也可以很幽默
墓志銘漫話
墓志銘
《我的墓志銘》征文通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