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小組合作評估在探究式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2024-01-05 07:34徐成濤徐培德劉俊先
高等教育研究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選題評估探究

徐成濤,徐培德,陳 濤,劉俊先

(國防科技大學 系統工程學院,湖南 長沙 410073)

一、引言

自2016年教育部提出“新工科”概念以及相關戰略以來,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教育部組織高校進行深入研討,形成了“復旦共識”和“天大行動”[1],從多個方面對高等工科教育進行豐富和加強,鼓勵教師在教育教學方法方面繼續創新,將混合式教學等教學方式與研究性學習相結合,以最大限度地發揮線上線下、課內課外以及教師、學生在教與學上的作用[2]。在課程教學方法創新方面,注重在實踐維度強調學生將工程化的研究和調查行動作為應用課程中知識和概念的一種方式,通過參與基于探究的學習場景,將知識與實際社會生產行為相結合,來學習課程內容和技能,而不是將知識作為一系列沒有背景的事實來教授[3]。

2023年,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支撐”?!吧罨n堂改革”即高等教育改革的著力點之一,由于教學內容的特殊性和歷史沿襲,以往這些課程理論教學過程中較為注重理論傳授,實踐應用較少,教育者對以學生個人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尚不熟悉。為提高人才培養工作效果,強化學生的高階認知能力,有必要廣泛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手段創新改造課程,將課程內容與實際應用更緊密地聯系起來。

課程小組合作評估(group-level assessment,GLA)是一種支撐構建課程內學生團隊,并評估各分組團隊整體效能、行動和結果的過程方法,該理論于2014年左右提出[4],在2019年后有了更多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應用[5]31-33。相比于傳統教學方法,課程小組合作評估可以更好地滿足理工類等STEM課程對學生在科學工程實踐方面的要求,它通過指導學生構成小組自行開展課程探究活動并進行自我評估,屬于協作性、參與式的新型教學手段。

本文首先從概念上對課程小組合作評估方法進行了分析描述,提出了其理論框架和內涵;其次,提出了進行課程小組合作評估的具體操作方法和步驟,以“軟件需求工程”課程作為實際背景提供了一個課程小組合作評估方法的應用案例,闡明課程小組合作評估的過程,驗證課程小組合作評估的實踐性;最后,總結了在高等教育課程教學中使用課程小組合作評估的意義。

二、課程小組合作評估的概念和理論框架

(一)課程小組合作評估的概念

課程小組合作評估并不是一種教學評價方法,而是一種協作性的、參與式的教學手段,目的是通過積極利用學生的個人經驗,讓學生構成的小組自行產生選題方向、研究方案等成果并進行自我評估,而傳統的方法則是由教師提供相關選題方向,并由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相比之下,課程小組合作評估要求參與學生協作產生思路、分析對策、對方案進行優先排序,最后進行行動規劃,通過互動式的小組對話,讓個人分享和聽取不同的觀點,從而可以在一次課程討論中就廣泛獲取學生各自不同的想法,并加深學生之間的聯系。

此外,課程小組合作評估支持探究式學習的主要基本原則,特別是自主學習、為學生賦能和獨立思考等原則,使學生有自主權和自信心來提出與他們個人工作學習環境相關的研究問題。具體來說,如表1所示課程小組合作評估方法具有以下十個重要特點。

課程小組合作評估方法在教學中遇到的主要困難在于:學生與教師之間可能因為我國“尊師重教”的傳統,以及部隊院校中的上下級觀念,使學生在討論過程中不能或不愿意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要求教師和學校打破一些傳統的學習過程,轉變把“教師-學生”作為二元對立身份的看法,而是將學生的學習工作經驗和觀點也認可為是有效的知識,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在分析研究新問題下的平等對話。為了實現這一目的,課程小組合作評估對授課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通過合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討論,激發學生的自主性。

如圖1所示,課程小組合作評估由八個結構化的步驟組成,參與者從個人角度參與方案的生成、分析和決策[5]58-63,每個步驟的具體內容將結合案例在第三節中作進一步闡述。

(二)課程小組合作評估的理論框架

課程小組合作評估作為一種讓學生參與整個過程的實踐教學方法,其理論基礎來源于社會參與式研究和探究式學習。

社會參與式研究。社會參與式研究(community-based participatory research)是一種參與式的研究方法,強調團隊成員作為共同伙伴在研究過程的每一步中共同決策和合作[6]。有文獻表明,社會參與式研究過程能夠通過共同決策過程和對實際問題的影響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7]。

探究式學習。探究式學習(inquiry-based learning)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動式學習方法,鼓勵學生通過解決自己選擇的問題來追求知識[8]。類似的框架還包括基于項目的學習,基于問題的學習,以及基于游戲的學習等。探究式學習鼓勵學生與教師共同承擔學習的責任,而不是單純地由教師傳授,學生被動接收,以學生的問題、想法和興趣來指導知識的傳授和問題的解決[9]。在理工科高等教育中,探究式學習已被廣泛接受為課程實踐、學生主動學習以及教師調查研究的理想教學方法[10]。

如圖2所示,社會參與式研究和探究式學習的底層理論框架是基本一致的,包括了學生/教師參與的四個共同要素:(1)獨立思考;(2)共同決策;(3)系統探究;(4)團隊合作。

圖2 課程小組合作評估的相同因素

通過團隊協作尋找解決方案的實踐過程,課程小組合作評估方法使這四個共同要素在教學過程中均得到了體現。其中,獨立思考要素要求學生和教師應研究對個人有意義并適用于他們實際工作生活的研究問題,而課程小組合作評估為課程提供了一個平臺,允許學生根據個人情況提出“正確問題”[11];共同決策要素要求學生不再是傳統的學習者,而是類似教師或科研人員的主動型角色,課程小組合作評估的過程和產出也明確支持了學生、教育者和其他相關利益者之間的共同決策;系統探究要素是社會參與式研究和探究式學習的基礎,要求學生和教師具有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結構化過程,而課程小組合作評估過程在發散選題、方案研究等步驟鼓勵學生廣泛開展系統性、全面性的思考;團隊合作要素是社會參與式研究和探究式學習的核心,而課程小組合作評估作為一種參與性和協作性的方法,本身就要求所有相關者均參與到頭腦風暴、方案制訂等各個步驟中。

三、課程小組合作評估方法應用案例

“軟件需求工程”是一門研究生專業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需求論證分析能力,通過傳授系統需求工程、軟件需求工程領域有關知識,提高學生未來牽頭和參與信息基礎設施、操作系統、軟件模塊等需求論證的能力?;谡n程小組合作評估方法,“軟件需求工程”要求學生組成團隊,在學期內完成一個信息系統或軟件產品的需求論證并提交需求分析報告。通過學習需求工程的基礎知識并應用課程理論方法和技術,解決與學生相關的現實世界問題,激發學生對需求工程理論方法產生更深刻的理解,發展對工程研究的積極態度,使他們以后在工作中更主動地將需求工程理論方法應用于需求論證工作。

在每學年開展“軟件需求工程”課程項目之前,學生和教師都會在課程中進行1~2次研究啟動活動。學生們通過事先準備、對話交流和思維發散等活動,分享他們對需求分析工作的看法,并確定他們后續合作研究的方式。課程小組合作評估分8個步驟進行,第1步“背景引入”: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個關于課程小組合作評估過程的概述,并與學生進行一個簡短的熱身活動。第2步“發散思考”:學生在教室內自由行動并瀏覽教室周圍的數張掛圖,每個掛圖上都列出了與課程研究、當前項目、未來研究等相關的問題(如表2所示),包括“根據我的經驗,在小組中一起工作的主要障礙包括……”“如果我可以馬上開發出一個系統(設備、軟件等),那我將設計……”“對于我們學校/工作單位的人來說,該重點分析的需求問題是……”等等,學生要對每張掛圖的問題做出回應,要么提供回答,要么評價其他人的回答。第3步“觀察”:接下來,學生們可以用筆自由回答問題并閱讀其他人的書面答復。第4步“反思”:學生個人消化和思考其所觀察到的信息。第5步“理解”:主持教師將課堂學生分成3~4人組成的小組,每個小組都分配4~5張在步驟2中繪制的掛圖。小組通過分析掛圖上的信息,提出他們感興趣和認為有意義的選題,每個小組派出一名代表向整個班級報告他們所確定的選題。主持教師記錄下每個小組提出的選題,這樣所有學生都可以對這些選題進行比較。第6步“選擇”:整個班級再次討論并確定研究選題的優先級,之后課程小組合作評估就產生了4個優先選題(如表3所示)。第7步“行動”:在班級內確定了優先選題后,學生們就這些選題如何轉化為后續項目需求的分析工作,以及他們認為在學?;騿挝粌瓤梢蚤_展的工作進行討論,并在本學期接下來的時間里共同協作完成相應需求的分析研究。第8步“評估”:在學期末課程即將結束時,由各小組提交并匯報小組選題研究成果,根據徐培德等提出的評價方法[12],由全體成員共同開展效果評估。

表2 課程小組合作評估中課程啟動的討論項

表3 課程小組合作評估案例產生的結果

如表3所示,課程小組合作評估形成選題和總結的過程,不僅體現了獨立思考、共同決策、系統探究、團隊合作四個關鍵要素,引導學生將小組選題與課程教學內容保持一致,而且有助于教師提前發現學生關心或感興趣的事項,使得教學過程不僅幫助學生體驗研究過程,而且有可能解決學生認為的重要問題。此外,從課程小組合作評估中得出的一些關注點,很容易轉化為課程項目設計中的可操作元素,并納入后續的項目優化設計中。例如,由于第一年的課程小組合作評估過程中強調了團隊合作因素,因此在第二年教學設計中就強調了教師在其中的過程指導和課后支持。

四、結論

通過對社會參與式研究和探究式學習方法的綜合利用,課程小組合作評估方法可以作為一種教學工具,促進一些理論性較強的高等教育課程綜合運用“獨立思考、共同決策、系統探究和團隊合作”等關鍵要素,使學生不僅有機會參與理論研究過程,而且還能獲得項目應用的特定經驗,有助于解決未來工作中遇到的更復雜問題。

此外,課程小組合作評估過程本身可以促進學生的領導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發展,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強自主性,強化集體意識。因此,課程小組合作評估可以在課程教育中以多種方式使用,幫助學生參與科學和工程探究過程:產生研究問題,有效利用課程資源應對挑戰,評估項目成果,了解合作方式,共同設計研究目標等。

總而言之,課程小組合作評估是一個具體實用的教學方法,為教育者在課程實踐維度的創新提供了手段,鼓勵學生參與挑戰,開展長期調查研究,主動選擇并解決問題,與團隊成員進行有效互動,應用課程中學習到的概念和知識,主動開展項目式研究并得到收獲。

猜你喜歡
選題評估探究
一道探究題的解法及應用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本刊誠征“獨唱團”選題
談詩詞的選題
本刊誠征“獨唱團”選題
本刊誠征“獨唱團”選題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評估依據
立法后評估:且行且盡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