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X”證書制度下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
--以黃岡職業技術學院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專業為例

2024-01-05 07:12李小梅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等級證書職業技能證書

李 偉,李小梅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 生物與農業學院,湖北 黃岡 438002)

農產品加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是提升農產品附加值的關鍵,也是構建農業產業鏈的核心。在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2022 年12 月國家公布的《武漢都市圈發展規劃》中強調,“推動武鄂黃黃一體化發展。培育生物醫藥、電子信息、食品加工與冷鏈物流、先進制造、高端裝備制造、大健康等航空關聯度產業?!鞭r產品加工作為農業生產的下游產業和食品工業的上游產業,是“大農業”和“大食品”的最佳結合點[1]。因此,高職院校開設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專業,為農產品加工現代化提供符合要求的高素質技能人才非常有必要。

一、推進“1+X”證書課證融合的意義

為提升職業院校技能培養質量,深入推進產教融合,使職業院校學歷證書和技能等級證書的形式和內容有效銜接[2],2019年教育部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簡稱“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X”證書中,“1”代表學歷證書,是職業教育基礎,“X”是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1”的補充、強化和拓展?!?”和“X”相互融通,有利于推進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育人機制的不斷豐富和完善。因此,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相關技能融合到專業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中進行“三教改革”,有計劃、有體系地培養符合企業崗位要求的職業能力,是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企業提供高質量未來人才的有效途徑。

為了更好地服務地方農產品加工產業,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讓畢業生快速適應現代化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崗位需要,提升就業質量,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黃岡職業技術學院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教學團隊根據黃岡及武漢都市圈農產品加工企業未來人才需求和崗位職業標準、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專業特點和糧農食品安全評價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考核要求,通過前期調研、課程體系改革、師資隊伍改革、構建了“一主線雙驅動三遞進四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即以提升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專業學生核心職業技能為主線,職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為驅動,基礎技能、綜合技能、拓展技能三級遞進,將崗位技能、崗位素養、職業技能大賽項目、“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核項目案例化,充分融入課堂教學,實現“崗課賽證”有機融合,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崗位技能。

二、具體方法及實施效果

(一)制定專業教學標準,明確對接“1+X”證書

專業教學標準是在行業、企業相關人員參與下制訂的與當前行業、企業最新技術需要和崗位要求相對應的標準體系,也是開展專業建設、規范專業教學的綱領性、指導性文件[3]。因此,專業團隊以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國家專業教學標準(施行)為參考,組織黃岡市農業農村局、訂單合作企業技術人員、黃岡市農產品加工行業協會、專業教師團隊等人員共同制定了專業教學標準。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驗專業的主要職業面向包括農產品檢驗員(職業編碼:4-08-05-01)、質量認證認可工程技術人員(職業編碼:2-02-29-04)、食品工程技術人員(職業編碼:2-02-24-00)。

自2019 年4 月至今,啟動了4 批次共計270 家職業教育評價組織的355 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院校達到4953 所,其中高職1340 所。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專業可以對接的“1+X”證書較多,本專業可以對接的“1+X”證書包括食品合規管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家庭農場糧食生產經營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農業經濟組織經營管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食品檢驗管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糧農食品安全評價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等。因此,選擇合適的證書對接至關重要。中農糧信(北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結合國內外先進經驗和職業技能標準體系制定了《糧農食品安全評價職業技能等級標準》。開展能夠從事土壤、水、大氣等農業產地環境,農藥、化肥等投入品,糧油、果蔬、肉蛋奶等農產品,在生產、流通、加工過程中的安全檢測、監測與評價的技能培訓工作。根據證書的考核側重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服務的產業對象,最終選擇了糧農食品安全評價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作為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專業對接的“1+X”證書。

(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有機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目前黃岡市及武漢都市圈中小型農產品加工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品牌地方知名度高,但是全國的知名度較低[4];產品競爭力一般,科技含量較低,產品創新不足;以勞動密集型為主要特征,缺乏高素質的人才。

依據行業人才需求及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將糧農食品安全評價證書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與食品加工技術專業教學標準相融合,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對本專業職業面向、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培養規格、畢業要求等專業人才培養關鍵要素進行全面梳理,創新具有專業特色、與區域產業發展相適應的的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崗位要求、專業課程與職業考證之間的相融通。鼓勵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基礎上,考取更多的職業等級證書,從長遠上實現學生可持續發展、終身學習的育人目標。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對接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面向黃岡市及武漢都市圈的農產品加工產業,培養能夠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養、科學素養、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信息素養,較強的就業創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掌握本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面向農副食品加工業、質檢技術服務行業,培養學生掌握糧油加工、畜禽制品加工、水產品加工、果蔬加工、農產品食品質量檢驗等專業理論知識,具備能夠操作農產品加工機械、農產品質量檢驗精密儀器、農產品質量管理信息化等實踐技能,面向農產品加工、農產品質量管理、農產品品控、農產品質量檢驗、農產品倉儲等職業崗位群,能夠從事農產品加工技術與管理、農產品加工品質控制、農產品檢驗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三)構建面向區域產業發展的課程體系

團隊對用人單位和以往三屆畢業生設計進行了廣泛調研。結果顯示,企業對學生專業能力除了實操技能外,更需要有良好的標準意識,包括生產標準和檢驗標準,對質量管理體系有較強的認識,能正確使用和維護分析儀器,注重吃苦耐勞的精神和溝通表達的能力。學生要掌握產品的相關檢驗標準,了解產品的生產工藝,掌握原輔料的特性,能正確地處理實驗數據,規范出具檢測報告。為更好地對接區域農業產業崗位群,深化與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產教融合,聚焦學生應具備的核心職業能力,緊密對接生產工藝,借鑒生產管理模式,以知識技能為出發點,共同確定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全程參與的課程內容[5]。對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專業課程體系進行了重構,力求實現“From Farm to Table”農產品質量安全理念,著重培養學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與檢測崗位的職業核心能力,構建了“三遞進四融合”課程體系(見圖1)。專業基礎課包括了食品基礎化學、食品儀器分析等,專業核心課程包括食品加工機械與設備、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技術、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乳制品生產技術、果蔬貯藏與加工技術、飲料生產技術、食品理化檢驗技術、肉制品生產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和《糧農食品安全評價職業技能等級標準》有機融合。

圖1 “三遞進四融合”課程體系

(四)創新“崗課賽證”融合的新形態教材

在“崗課賽證”融合的背景下,傳統的教材已經跟不上產業技術的發展和教學需要,構建基于“互聯網+”的新形態教材,配合在線開放課程進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顯得非常有必要[6]。團隊基于學校云教學平臺,開發融合紙介質教材和數字教學資源的新形態校本教材(如表1)。將“1+X”證書考核內容由簡單到復雜進行模塊化、項目化分解,每個模塊的學習內容對應“1+X”的考核項目,使實訓內容更加符合崗位實際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淺入深、層層推進,逐漸掌握學習內容。制作教學項目配套的微課、視頻、AR 資源、電子課件、課程標準、課程整體設計等電子資源通過網絡平臺及時進行更新,使核心技能重點突破,有利于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圍繞考評項目開展教學,按照“1+X”考評要求在仿真軟件中進行,解決了專業課程教學與技能證書考評的高效融合,也提升了學生的職業就業能力。

表1 課證融合校本教材

(五)打造高水平的“雙師”隊伍

在專業師資隊伍培養中,支持教師參加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評員證書的培訓,要求教師必須取得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領域職業資格高級證書、職業技能等級高級證書,成為既懂教學技巧,又有實踐技能的“雙師型”教師。教師5 年不少于6 個月的企業鍛煉,每年至少參與6 次企業技術服務,總結崗位工作過程或技術流程,提煉核心技術并進行有效技術創新,既提升教師的技術技能,又能讓教師參與到區域產業技術服務,還能形成豐富的教學案例和創新創業案例,為學生提供更加真實符合產業要求的教學內容,最終提升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和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六)優化多元多維的評價方法

將“1+X”證書評分標準作為相關課程實操的評價標準,通過邀請有相關崗位需求的企業技術人員和相關教師,農產品質量安全國家職業技能大賽裁判員等相關人員,從學生技能的標準程度、熟練程度、崗位的契合度等多維度對學生進行“崗課賽證”綜合評價,符合企業要求的學生可以進入企業訂單班,實習階段可以直接進入該企業質量檢測崗位實習就業,這樣既能讓企業很快的找到符合要求的學生,減少了企業崗位培訓的時間和成本,也能減少學生的就業壓力,通過訂單班的學習,很快融入企業文化及崗位工作。

(七)實施效果

2022 年組織了50 名學生參加糧農食品安全評價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中級)考核工作,通過率100%,其中90 分以上14 人,占比28%,80~90 分24 人,占比為48%,80 分以上的占總人數76%。70~80 分之間為10 人,占比20%,60~70 分為2 人,占比4%(見圖2)。

圖2 2022 年學生成績分布

2023 年,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專業28 名學生、現代農業技術專業22 名學生參加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評工作,學生分別考核了飲料中總酸的測定、菌落總數計數和仿真軟件考核,50 名學生全部通過考核,通過率100%。其中綜合成績90 分以上的12 人,占比24%,80~90 分29 人,占比58%,70~80 分5 人,占比10%,60~70 分4 人,占比8%(見圖3)。

圖3 2023 年學生成績分布

2020 級食品加工技術專業學生專業對口就業率100%,2022 級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專業學生已經分別與黃岡伊利乳業有限公司、黃岡永通食品有限公司和中糧家佳康(湖北)有限公司分別簽訂了訂單班協議,學生全部進入了上述企業的訂單班學習,“1+X”糧農食品安全評價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崗課賽證”融合教學,充分受到企業肯定。

三、結語

將“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充分融合到專業教學中,“崗課賽證”融合,開發基于“1+X”證書的專業教學標準,整合教學資源、重構教學內容,優化師資隊伍,才能夠更好提升學生的實操技能,培養適應產業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滿足學生的就業需求和企業的人才需求。

猜你喜歡
等級證書職業技能證書
WJCI 收錄證書
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課證融通”方案研究
CSCD收錄證書
收錄證書
大英縣職業技能培訓調研
太倉市服裝定制職業技能競賽舉行
收錄證書
物流管理、老年照護等成首批證書培訓試點
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
努力開創職業技能培訓的新局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