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利益還是商業利益?
——雙重價值導向下高??蒲行袨榈臎Q策邏輯、前因動機與現實挑戰

2024-01-05 13:18姚思宇王璐瑤武康平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2023年6期
關鍵詞:商業利益科研成果科研人員

姚思宇 王璐瑤 武康平

(1.北京化工大學 文法學院,北京 100029;2.中國傳媒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北京 100024;3.清華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北京 100084)

當今時代經濟力量重塑了高校的使命和追求(1)葉賦桂.變與不變:大學的哈姆雷特之問[J].復旦教育論壇,2016,(6):5-12.,公共政策和研發投入決策的改變要求高校不僅要在公共利益導向下勇攀科學高峰貢獻人類福祉,同時還需面向商業利益以知識和技術創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2)Sheila Slaughter and Larry L.Leslie, Academic Capitalism: Politics, Policies,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7).。一方面,基于公共利益進行學術研究并展開有效知識創造仍是高校最重要的立身之本(3)Robert K.Merton,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3).,尤其是新冠疫情暴發所引發的一系列公共危機使得各國政府、科研組織機構、學術界等更加重視科學研究資源及成果的開放共享、呼吁全球科研體系積極向“開放科學”轉型。另一方面,商業利益與市場力量的介入也成為當下學術研究的重要推動力量與激勵手段。近年來我國高??蒲谐晒袌龌尸F快速發展態勢,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的最新統計,2020年全球高校國際專利(PCT)前十榜單中來自中國的高校占據了半壁江山(4)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Innovation Perseveres: International Patent Filings via WIPO Continued to Grow in 2020 Despite COVID-19 Pandemic,” https://www.wipo.int/pressroom/en/articles/2021/article_0002.html.。時代的變革與目標的多元迫切要求高校重新思考在當今社會體系中的角色定位與核心任務。

高校是基礎研究主力軍和重大科技創新策源地,公共利益和商業利益兩種價值導向對高校均有其積極的社會意義,都是當代高??蒲行袨闆Q策中需要同時衡量的價值標準,二者之間并沒有絕對的界限與隔閡,無論對何種導向的極力推崇或摒棄都不符合時代需求,也不能實現社會利益的最大化,但二者在科研活動的諸多方面或引發資源沖突與張力,需要有效平衡對兩種價值導向的倚重。誠然,唯公共利益的價值判斷或使得科研成果因無法落地而成為“空中樓閣”,但一味追逐商業利益則引發了“基因編輯嬰兒”等一系列科研倫理問題,帶來了“大學精神失落”“大學官場化、功利化”等諸多不良社會影響(5)Bhaven N.Sampat,“Patenting and US Academic Research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World before and after Bayh-Dole,”Research Policy 35, no.6(2006):772-789.。因此,探究如何協調雙重利益導向張力下的新時代高??蒲谢顒?發揮高校人才高地優勢,使之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與實踐意義。

本文立足高校面臨的公共利益與商業利益相互交織的背景,分別以兩種利益導向為抓手聚焦高校的科研行為,基于“動機-決策-挑戰-變革”(MDCR)分析框架,深度剖析不同導向下高校研究人員的決策邏輯和前因動機,挖掘由此帶來的現實挑戰并提出治理變革的政策建議。

一、不同價值導向下高??蒲行袨榈臎Q策邏輯

當下,高校進行科研活動的知識創造和資源分配主要受兩種制度支配(如表1)。一種是基于公共利益導向的開放科學制度(open science regime),常見于“純粹”的科學研究領域(6)Alfonso Gambardella and Bronwyn H. Hall,“Proprietary versus Public Domain Licensing of Software and Research Products,”Research Policy 35, no.6(2006):875-892.,具有與生俱來的公共屬性;另一種則是基于商業利益導向的知識產權制度(intellectual property regime),以專利和版權為代表(7)Robert K.Merton,“Priorities in Scientific Discovery: A Chapter in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2, no.6(1957):635-659.,私權屬性則是保障知識產權的根本。典型公共利益導向下的高??茖W研究主要形成學術論文、學術著作、研究報告、學術演講和其他形式的公開出版物等,商業利益導向下科學研究則通過專利交易、技術咨詢、學科性公司、大學衍生企業等方式呈現??茖W社會中高??蒲腥藛T通過公開發表科研成果獲得名譽權(reputational rights),市場統治下以專利為代表的商業導向科研成果則帶來相應的所有權(proprietary rights)。

相較于純粹的科學研究知識和市場化下的專利知識,當下高??茖W研究的知識產出更多呈現“雙重”屬性,即同時具備基礎性和應用性的雙重知識(8)Fiona Murray and Scott Stern,“Do Form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Hinder the Free Flow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Anti-commons Hypothesis,”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Organization 63, no.4(2007):648-687.。雙重知識既可在公共利益導向下形成學術論文等進行公開發表,又可在商業利益導向下以專利形式獲得所有權進行市場化交易、應用與開發。雙重知識屬性給予高??茖W家們更多選擇和決策的可能性,然而不同屬性的決策邏輯卻有著本質區別,如圖1所示具體體現在成果產權策略、知識擴散策略和價值取向策略三方面。

(一)公共利益導向下高??蒲行袨榈臎Q策邏輯

高校的核心使命是追求科學和學術(9)王英杰.大學文化傳統的失落:學術資本主義與大學行政化的疊加作用[J].比較教育研究,2012,(1):1-7.,而科學研究的核心價值在于服務公共利益。正是因為科學研究的公共屬性,高校獲得大量的公共財政支持,同時也為高??蒲腥藛T的決策邏輯奠定了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底色。閻光才指出科研人員作為社會中相對獨立的階級,以與知識生產、傳播和服務相關的活動為己任(10)閻光才.學術系統的分化結構與學術精英的生成機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11.。高??蒲腥藛T對公共道德責任和公民共同權利責任的承擔有著一種先天性的自覺意識,在這種自覺意識的指引下,科研人員注定必須要超越對自身狹隘的專業、學科、職業的局部性關懷(11)汪冬冬.立法與闡釋:知識分子身份的轉變——論齊格蒙特·鮑曼的知識分子身份觀[J].人民論壇,2014,(11):109-111.,形成基于自然真理和社會福祉的價值判斷體系,在公共利益導向的決策邏輯下展開科研活動。

1.公開科研成果的決策基本邏輯:放棄“私有”才能獲得的知識產權

科研成果公開傳播是開放科學制度中高??蒲行袨榈臎Q策基本邏輯。開放科學制度被稱為科學共和國(republic of science)的管理規范(12)Alfonso Gambardella and Bronwyn H. Hall,“Proprietary versus Public Domain Licensing of Software and Research Products,”Research Policy 35, no.6(2006):875-892.。在開放科學制度中,科研成果的所屬權是建立在自由、免費分享學術知識的基礎上(13)Robert K.Merton,“The Matthew Effect in Science, II: Cumulative Advantage and the Symbolism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ISIS 79, no.4(1988):606-623.,正是這種自由的、流動的、無私的、非營利性的知識傳播構建了科研人員的學術聲譽,也造就了學術研究中知識產權的獨特性,即開放科學制度中的知識產權是通過優先放棄對新知識的獨占權而創造一種私有財產(14)Partha Dasgupta and Paul A.David,“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the Econom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 Arrow and the Ascent of Modern Economic Theory, ed. George R.Feiwel(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1987),519-542.,這種決策邏輯既與知識的內在演繹邏輯相關,也與高??蒲腥藛T活動的社會組織形式和構成密切相關(15)閻光才.學術系統的分化結構與學術精英的生成機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11.。高??蒲腥藛T作為一個具有高度專業知識的集體,通過維持對特定專業知識的壟斷控制來換取默契的社會契約:為社會公共利益進行研究,而不是為了最大化私人利益。在這個社會契約的背景下,只有科研人員把他們的研究工作以文章、專著和書籍等公共印刷品等形式發表出來,并促進其傳播,才可能形成合法產權(16)Robert K. Merton,“The Matthew Effect in Science, II: Cumulative Advantage and the Symbolism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ISIS 79, no.4(1988):606-623.。因此在開放科學制度下,唯有對知識和成果一定程度地放棄“私有”,通過相關學術研究成果的發表、交流與探討,使其成為相關專業領域、產業領域甚至全社會范圍內的“公有”信息,高??蒲腥藛T才能成為學術研究成果的主人。

2.快速分享成果的決策執行邏輯:與時間賽跑的科研成果優先發現權

快速分享科研成果是時間競賽環境中高??蒲行袨榈臎Q策執行邏輯。在開放科學制度的內生邏輯中,知識創造或發現的第一個科研人員或科研團隊,通過發表公開科研成果確認“優先發現權”(17)閻光才.學術系統的分化結構與學術精英的生成機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11.,從而獲得相應的精神獎勵,而隨后的發表者并不能獲得相應的精神獎勵。這促使了科研人員積極、快速地分享和傳播相關科研成果,力爭更早更快地公開發表,甚至產生關于科研成果出版發表的競賽(18)Robert K. Merton,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3).。在這個與時間競賽的科學獎勵制度邏輯下,高??蒲腥藛T會出現競相發表科研成果的行為,學術知識和科研成果以相對較低的成本進行快速傳播,并且鼓勵科研人員進行知識輸出,付出的成本則是對他人知識的引用或者在知識共享方面提供互惠便利。雖然在這種知識自由流動的開放科學制度下,科研人員無法通過知識創造獲得與知識產權制度同等水平的私人經濟回報,來自公共機構或者雇主的資金支持是其最重要的經濟回報來源,但優先發現權是賦予學者在科學研究領域的重要榮譽。

3.科學價值至上的決策生成邏輯:學術系統分層結構的重要標準

科學價值至上是公共利益導向下高??蒲行袨榈臎Q策生成邏輯。在科學共和國,來自學術同行的認可是科研人員重要的“科學財產”,而科學價值則是學術系統分層結構形成最重要的判斷標準(19)杰里·加斯頓.科學的社會運行:英美科學界的獎勵系統[M].顧昕等譯.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8.。高??蒲腥藛T并不是從科學研究中直接獲得利益,而是通過具有科學價值的研究工作獲得同行認可,進一步帶來學術研究資源的獲取以及后續的經濟回報。正是因為“科學價值至上”這一共識準則的存在,學術同行才能對科研人員的能力潛質與成果貢獻做出相對客觀的評價,科研人員則獲得相應的學術聲譽。好的學術聲譽不僅是對科研人員“角色表現”的認可,也是科研人員繼續承擔科研角色、開展學術研究工作的保證??蒲腥藛T獲得學術聲譽最快的方式就是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在開放的擴散渠道下公開發表成論文、著作等公共印刷品,學術同行通過運用該科研人員的知識、引用其作品,獲得更好的學術聲譽和聲望(20)Richard Florida,“Engine or Infrastructure? The University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in Industrializing Knowledge: University-industry Linkages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eds. Lewis M. Branscomb et al.(Cambridge: MIT Press,1999),1-24.,從而在學術圈形成學術影響力。在科研人員獲得一定學術聲譽之后,隨之而來的就是金錢方面的獎勵,學術聲譽和財政支持的雙重獎勵會驅動科研人員更樂于發表論文和公開新知識,從而獲得更高的學術聲譽和更多的財政支持,成為學術界的翹楚(21)Paula E.Stephan and Sharon G.Levin,“Property Rights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Science,”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8, no.3(1996):177-188.??茖W價值至上的決策生成邏輯,促使學術系統內部結構的分化與分層,形成少數精英主導的類金字塔格局。

(二)商業利益導向下高??蒲行袨榈臎Q策邏輯

知識經濟時代,高校不僅是知識和人力資本的源泉,更是科學技術的源泉,在多元資金支持和市場化驅動下,高校成為產業界應對全球競爭的重要科技支撐,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已經成為高校的重要功能。亨利·埃茨科威茲(Henry Etzkowitz)指出,科學研究與經濟發展的緊密結合共同迎來了第二次學術革命,高??蒲腥藛T看待學術研究和教學互動的角度發生變化,從“傳統的追逐真理和教書育人”向“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學生教育和知識進步做出貢獻”轉變,高校也從“象牙塔”轉變為區域的“創新者”和“領導者”(22)亨利·埃茨科威茲.創業型大學與創新的三螺旋模型[J].科學學研究,2009,(4):481-488.,并由此產生了有別于公共利益導向下的決策邏輯。

1.優先專利確權的決策基本邏輯:知識產權制度下對私權的保護

通過專利優先確定知識成果權利歸屬是知識產權制度下高??蒲行袨榈臎Q策基本邏輯。商業利益導向下高??蒲腥藛T通常會優先申請專利,以確保私人產權不受損害。作為高校知識創新的主體,高??蒲腥藛T從事科研的目的已經不僅局限于科學價值的追求,還希望將學術研究中的科學知識與產業實踐相結合,通過知識溢出和技術轉移獲取一定的商業利益,而知識產權制度恰恰對專利權人的主體產權提供了明確的私權保護,為科研成果市場化交易的有序性提供了重要保障。當科研人員面臨兩種呈現方式的抉擇時,往往會選擇推遲學術論文發表的時間節點,優先申請專利確保對該成果的所有權,將科學知識具象化為可在市場中進行交易的財產,保障相關技術的私權屬性,得到法律保護后再基于此科研成果發表相關學術論文,從而避免由于優先發表論文被認定為現有技術,造成申請專利時創新性審查的失敗(23)專利申請書需要體現該發明的核心技術特征與現有技術有明顯的差別,根據我國《專利審查指南》的規定,“現有技術包括在申請日(有優先權的,指優先權日)以前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在國內外公開使用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的技術”,因此即使是科研人員自己發表的論文也屬于現有技術,會影響專利的新穎性審查。。

2.科研成果保密的決策執行邏輯:市場壟斷性及商業利益最大化

對科研成果采取保密策略是商業利益導向下高??蒲行袨榈臎Q策執行邏輯。高??蒲腥藛T通過專利的申請、授權和交易等方式從自己的發明中獲得相應的商業化利益回報,而對商業價值高低的預判決定了科研人員是否對科研成果采取保密策略。當科研成果具有高市場預期和商業價值時,有很大可能科研人員根本不會將此成果通過論文等方式公開發表(24)Eric G.Campbell et al.,“Data Withholding in Academic Genetics: Evidence from a National Surve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87, no.4(2002):473-480.,而是傾向于采用申請專利的方式保護對該研究成果的獨占所有權。并且當高??蒲腥藛T在接受企業委托進行科研活動時,出于對企業競爭優勢的保護通常會簽署保密協議(25)Kyriakos Drivas et al.,“Academic Patent Licenses: Roadblocks or Signposts for Nonlicensee Cumulative Innov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Organization 137, no.5(2017):282-303.,限制相應科研成果的知識擴散與技術流動,從而保障專利后續開發的市場壟斷性和商業利益最大化。山東理工大學畢玉遂教授以5億元人民幣授權團隊專利,他指出隨著研究的深入,意識到自身的研究不僅具有重大環保意義,而且具有巨大產業價值,不可以隨便把想法透露出去,不能寫項目申請書,更不可以發表論文(26)邸利會.一個山東教授5個億的創富神話[EB/OL].https://mp.weixin.qq.com/s/Dv7iZbOBelD3zj9CuPsiuA,2019-04-09/2021-10-12.。這一案例生動地闡釋了高??蒲腥藛T對科研成果保密的決策邏輯。

3.實用主義至上的決策生成邏輯:非政府投入增加與問題導向增強

實用主義至上是商業利益導向下高??蒲行袨榈臎Q策生成邏輯。隨著知識的經濟地位前移,高校與工業界的互動與合作愈加緊密,實用性的、以解決“短期”問題為主(27)David Blumenthal et al.,“Relationships between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d Industry in the Life Sciences—An Industry Survey,”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34, no.6(1996):368-373.的研究與日俱增。一方面在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沖擊下,高等教育財政支持模式發生嬗變,財政支持被緊縮,而非政府科研經費的比例持續上升。另一方面科研經費的資助更側重優勢提升與問題解決,并傾向于資助有可能直接貢獻于技術創新和經濟競爭的項目(28)潘發勤.全球知識經濟背景下的學術資本主義——《學術資本主義》讀后[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9,(4):180-186.。資源依賴理論指出,當資金來源受到限制時,高校會主動改變其尋找資源的模式,以獲得新型的、競爭性更強的資金支持(29)Sheila Slaughter and Larry L.Leslie, Academic Capitalism: Politics, Policies,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7).。隨著非政府投入增加與問題導向增強,多元經費支持下的高??蒲腥藛T表現出更多的市場化行為或者具有市場化特點的行為(30)Ibid.,通過委托研究、聯合攻關、共建平臺、技術咨詢、技術入股、專利轉讓、專利授權等知識商業化方式與工業界形成密切聯系,獲得更多源自企業、基金會以及私人的非政府投入科研經費,開展更具有實用性的研究。

二、不同價值導向下高??蒲行袨闆Q策邏輯的前因動機

公共利益導向下高校遵循開放科學制度的行為準則,商業利益導向下高校則奉行知識產權制度,二者在內源動力、運行模式、信息傳播、聲譽構建以及激勵機制等方面存在天然的迥異。高??蒲腥藛T同時處于兩種價值導向相互交織的環境之下,并不能單純地遵循一種價值導向進行科研行為決策,處于不同生態位(niche)的高??蒲腥藛T需要在公共利益與商業利益兩種價值導向融合與沖突的狀態下不斷尋求具有適切性的平衡點(31)Michael T.Hannan and John Freeman,“The Population Ecology of Organization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2, no.5(1977):929-964.,從而采取自身利益最優化的決策邏輯。那么溯其本源,驅動高??蒲腥藛T采取不同價值導向下科研行為決策邏輯的前因動機是什么?本部分基于內生和外源的二元視角探索不同價值導向下高??蒲行袨闆Q策邏輯的前因動機。

(一)不同價值導向下高??蒲行袨闆Q策邏輯的內生前因動機

高??蒲行袨闆Q策邏輯的內生前因動機具有內驅性特征,是高??蒲腥藛T為滿足自我需求而采取不同價值導向下科研行為決策邏輯的動力機制。如圖2所示,自我需求主要包括自我興趣需求、自我保障需求和自我尊重需求三方面,在源發性動力、生存性動力和持續性動力三種內生動力的驅動下,高??蒲腥藛T為滿足不同價值導向下的自我需求選擇相應的科研行為決策邏輯。

高??蒲腥藛T的自我興趣為其科研行為決策邏輯的價值導向提供了內部源發性動力,興趣的內容決定了決策邏輯的價值導向??茖W社會學的創始人羅伯特·金·默頓(Robert K.Merton)認為,在公共利益導向下的科學社會中,高??蒲腥藛T投身學術研究的自我興趣是滿足自身熱衷解決難題并第一個解決的好奇心,這種好奇心是內隱的、自發的、非營利性的(32)Robert K.Merton,“Priorities in Scientific Discovery: A Chapter in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2, no.6(1957):635-659.,具有知識分子自覺的公益導向(33)閻光才.學術系統的分化結構與學術精英的生成機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11.,此時的科學研究被視為解決謎題的游戲,而找到謎題的解決方案則是獲得的獎勵(34)Warren O.Hagstrom,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Carbonda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65).;在商業利益導向下,對于知識生產模式2(35)顧劍秀,羅英姿.學術抑或市場:博士生培養模式變革的邏輯與路徑[J].高等教育研究,2016,(1):49-56.的后現代高??蒲腥藛T來說,自我興趣不僅僅滿足于自娛自樂式的謎題解決,在“應用情景”中進行知識生產滿足社會多主體的現實需求(36)李澄鋒,陳洪捷.知識生產方式的轉型與同行評議的危機[J].高等教育研究,2020,(12):22-29.從而實現科研成果的市場價值,成為高??蒲腥藛T采取商業利益導向科研行為決策的自我興趣需求。

保障需求為高??蒲腥藛T科研行為決策邏輯的價值導向提供了內部生存性動力,經濟回報的保障程度影響著高??蒲行袨闆Q策邏輯的價值導向。學術回報系統(Academic Reward System)將學術研究能力與經濟回報建立起密切關聯(37)Paula E.Stephan and Sharon G.Levin,“Property Rights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Science,”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8, no.3(1996):177-188.,公共利益導向下的科研行為決策邏輯高度契合學術回報系統的價值判斷,當高??蒲腥藛T的“高”學術能力得到學術認可后,不僅獲得職業生存保障,隨之而來的是因學術聲譽而匯集的學術地位、科研投入、社會資源、個人收入等財富回報(38)閻光才.學術系統的分化結構與學術精英的生成機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11.;在知識產權制度保障下,商業利益導向的高??蒲行袨闆Q策邏輯能夠在相對較短時間幫助高??蒲腥藛T及其團隊獲得豐厚的經濟回報,如專利轉讓、專利授權、成果轉化等市場化行為大幅度提高了科研人員的經濟待遇,與此同時,現代科學研究對于大型科研儀器、高精設備材料、專業軟件系統等設備的需求越來越依賴大量資金的支持,有效商業價值的實現有助于高??蒲腥藛T獲得更加多元充沛的經費投入。

尊重需求為高??蒲腥藛T科研行為決策邏輯的價值導向提供了內部持續性動力,而所追求尊重的來源則影響著決策邏輯的價值導向。公共利益導向下高??蒲行袨榈臎Q策邏輯體現為對學術聲譽的追求,高??蒲腥藛T的學術聲譽認知財富是一個不斷變化的知識存量,通過學術研究工作獲得源自學術同行和科學社會的認可尊重是科研人員重要的心理收入(psychic income);商業利益導向下高??蒲行袨榈臎Q策邏輯主要體現為大眾知名度和社會地位的提升,高??蒲腥藛T既享受在基礎研究中解決難題的成就感,也享受獲得與研究成功相關的聲望,當高??蒲腥藛T的科研成果在商業化過程中取得重大突破、具有巨大市場價值、抑或是獲得豐厚商業成功時,會大大提高研究工作重要性的披露程度,并伴隨著大眾知名度與社會地位的提升。

(二)不同價值導向下高??蒲行袨闆Q策邏輯的外源前因動機

高??蒲行袨闆Q策邏輯的外源前因動機奠定了底色基礎,是高??蒲腥藛T在外部環境影響下采取不同價值導向科研行為決策邏輯的動力機制。如圖3所示,外部環境主要包括外源政策推力、外源制度引力、外源資金拉力以及外源組織助力四個方面,分別提供基調性動力、評價性動力、資助性動力和同儕性動力,高??蒲腥藛T在不同價值導向的外源動力下選擇相應的科研行為決策邏輯。

政策環境為高??蒲行袨榈臎Q策邏輯提供了外部基調性動力,政策著力點的區別推動著高校采取不同價值導向下的科研行為決策邏輯。以研究型大學為導向的政策顯著激勵著高校公共利益導向下的科研行為(39)Chiara Franzoni et al.,“Changing Incentives to Publish,”Science 333, no.5(2011):702-703.,如重點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985工程”與我國研究型大學論文數量加速增長密切相關(40)朱軍文,劉念才.我國研究型大學科研產出的計量學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2):30-35.;鼓勵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則是高??蒲腥藛T商業化科研成果的有效推力,以拜杜法案為代表的相關法律賦予了高校對科研成果的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推動了高??蒲谐晒虡I化行為的大幅度增長(41)Bhaven N.Sampat,“Patenting and US Academic Research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World before and after Bayh-Dole,”Research Policy 35, no.6(2006):772-789.。

制度環境為高??蒲行袨榈臎Q策邏輯提供了外部評價性動力,科研評價制度的指揮棒引導著高??蒲行袨闆Q策邏輯在不同價值導向側重。以科學價值為本位的科研評價制度注重學術研究的創新突破與科學知識的邊際增長,學術貢獻度是科研評價制度中的重要評價標準,深深影響著高??蒲腥藛T采取公共利益導向下的行為決策;隨著科研評價制度的改革,高質量專利與科技成果轉化在評價體系中的權重逐步增加,如在國家級科技獎項評定中以發明專利為主的自主知識產權愈加重要,引導著高??蒲腥藛T在拓展科研成果商業利益方面的行為積極性大大提高。

經費支持為高??蒲行袨闆Q策邏輯提供了外部資助性動力,科研經費的來源與科研項目的目標決定著高??蒲行袨闆Q策邏輯的價值導向抉擇。從高??蒲薪涃M的結構組成來看,圍繞基礎研究的科研投入一直是高??蒲薪涃M的重中之重(42)胡建華.大學科學研究的性質、地位、作用之比較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5):29-33.,而科研產出的增加表現出明顯的資金拉動型特征(43)蔡翔等.我國地區R&D效率及其影響因素探究——基于“科研產出—成果轉化”視角[J].軟科學,2013,(3):80-84.,基礎研究主導的科研經費拉動著高校采取聚焦公共利益導向下科研產出的行為決策;在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下,來自企業、基金會和個人的非政府投入科研經費比例逐年上升,而這些資金通常以實際應用問題為導向,以專利技術獲得為目標,應用導向科研經費支持下高校側重商業利益的科研行為決策與日俱增。

組織環境為高??蒲行袨闆Q策邏輯提供了外部同儕性動力,組織共同體的價值認同助推著高??蒲行袨闆Q策邏輯的不同價值取向??茖W制度下的學術共同體具有共同的科學信念和價值追求,體現在學術網絡、學術平臺、學術氛圍以及學術合作關系等多方面,雖然高??蒲腥藛T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社會階級,但學術共同體的價值認同對其科研行為決策邏輯的價值取向起到重要影響(44)由由等.高校教師隊伍結構與科研產出——基于世界一流大學學術排名百強中美國大學數據的分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7,(3):4-14.;高??蒲腥藛T的身份日趨多樣化,處于多元組織共同體的高??蒲腥藛T不再將科學價值作為唯一考量指標,推動產業技術革新、搶占市場競爭優勢、獲得更多潛在利益豐富了價值認知,助推了高??蒲腥藛T開展創辦衍生企業、學科性公司、技術入股等商業價值導向的行為決策。

三、雙重價值導向沖突下高??蒲械默F實挑戰與治理變革

研究聚焦公共利益與商業利益兩種不同價值導向下高??茖W研究的行為與決策,深入探究了高??蒲腥藛T的決策邏輯及其背后的前因動機,由此形成了雙重價值導向下基于MDCR分析框架的高??蒲行袨闆Q策模型(如圖4所示)。從決策邏輯上看,高校教師往往很難在快速公開發表以獲得學術成果的“優先發現權”和暫且保密成果以優先獲得“專利所有權”中得以兼顧。從背后的前因動機上看,對科學價值和學術聲譽的追求與對商業利潤和市場份額的追逐也存在“雙趨沖突”。此外,受限于高??茖W研究的資源、資金、時間等客觀約束以及現行高校教師考核評價與績效管理相關政策的影響,雙重價值導向下的沖突與張力被進一步加劇,由此帶來的一系列現實挑戰將引發高??蒲兄卫淼淖兏?。

(一)雙重價值導向沖突下高??蒲械默F實挑戰

1.主責沖突:高??蒲腥藛T的身份認同危機

當前高校參與社會經濟發展的深度和廣度是前所未有的,雙重價值導向下高??蒲腥藛T面臨越來越多的研究主責沖突(45)Elizabeth A.Boyd et al.,“Financial Conflict-of-interest Policies in Clinical Research: Issues for Clinical Investigators,”Academic Medicine 78, no.8(2003):769-774.。高??蒲腥藛T承擔著大量的為社會經濟服務的重任,其身份也愈發多元化和市場化,企業創始人、獨立董事、監事、股東、法定代表人等身份不一而足,然而原本的學者身份卻在逐步退化。商業利益導向下的多重身份難以助力高??蒲腥藛T獲得科學共和國的學術聲譽,反而將科研人員推向傳統學術研究中的“非精英過程”(Non-meritocratic Processes)(46)Aldo Geuna,“The Changing Rationale for European University Research Funding: Are There Negativ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 35, no.3(2001):607-632.,過多的商業化行為會顯著降低學者的學術影響力(47)姚思宇,武康平.高??蒲腥藛T專利行為對學術影響力的實證研究[J].科學學研究,2021,(9): 1621-1631.并致使其難以位居學術網絡的核心位置(48)Martin Meyer,“Knowledge Integrators or Weak Links? An Exploratory Comparison of Patenting Researchers with Their Non-inventing Peers in Nano-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tometrics 68, no.3(2006):545-560.。同時,大量的商業化活動占據了高??蒲腥藛T過多的精力和時間。如在專利申請、專利交易和專利實施等過程中,撰寫申請文書、設計申請策略、參與企業談判、獲得技術支持、推進市場化進程等活動會占據及消耗時間和精力這一學術研究中最主要的投入要素。高??蒲腥藛T過多分心于商業化活動導致本應潛心學術研究的時間精力投入減少,多重職能之間的沖突導致高??蒲腥藛T不得不面臨雙重價值導向間的取舍。

2.激勵困境:科研成果評價導向的制度迷思

市場化演進下高??蒲谐晒u價面臨著不同價值導向標準迥異的激勵困境。公共利益導向下評價標準是崇尚科學造福社會,通過同行認可、人才稱號獎賞等方式激勵學者公開發表和分享學術成果(49)Sheila Slaughter and Larry L.Leslie, Academic Capitalism: Politics, Policies,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7).;而商業利益導向下的評價則多是以獲取最大化利益和市場競爭優勢為標準(50)Robert K.Merton,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3).,并回饋以相應的私有化的信息控制權、成果專屬權等其他資本確權。隨著競爭性科研經費比例的大幅度提高和科技成果評價指揮棒更加側重市場需求,高??蒲腥藛T的研究興趣逐漸向應用性的、具有商業價值的、短期目標導向的研究領域轉變,傾向于選擇具有商業潛力的研究來開展后續工作(51)David Blumenthal et al.,“Participation of Life-science Faculty in Research Relationships with Industry,”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35, no.23(1996):1734.,在科研項目申請中也愈加注重對經濟增長的核心作用,或者優先研究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重點考慮領域。毋庸置疑,在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沖擊下,高校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契合有助于國家創新體系中發揮高校的科技創新動力,然而引發創新變革的奇點并不是按部就班規劃形成,激發原始創新的根本動力往往源于好奇心驅動的科學研究,將利潤動機置于學術生活核心的激勵機制不利于科技創新競爭力的可持續性長期繁榮。

3.政策兩難:頂層設計的協同創新互動不暢

當下政策設計中需要直面的挑戰是頂層設計中協同創新互動不暢的問題。知識經濟建設的核心實踐就是高校主動納入知識產權過程,雙重價值導向下高校與企業的合作日益頻繁,同時處于科學網絡和技術網絡的高校承擔著網絡間信息溝通交流的重要樞紐作用(52)Gangbo Wang and Jiancheng Guan,“Measuring Science-technology Interactions Using Patent Citations and Author-inventor Links: An Exploration Analysis from Chinese Nanotechnology,”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 13, no.12(2011):6245-6262.,高校既承擔著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探索運行基本原理的高價值科學研究,又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突破創新瓶頸搶占科技戰略制高點。然而現有政策法規難免存在多方目標利益難以平衡的兩難問題,如高??蒲腥藛T在職期間的專利屬于職務發明,高校為該發明的專利權人,出于對國有資產的保護本無可厚非,然而國有資產處置的復雜性導致了高??萍汲晒霓D化難度提高,有如目前專利實質審查中的不失新穎性特例中并沒有包括專利發明人自身發表的學術論文,造成高??蒲腥藛T不得不推遲論文的發表以確保專利的順利申請。政策設計不僅要充分發揮科技支撐經濟作用滿足社會時代發展與現實利益的需求,又需統籌科學研究長期可持續良性發展的長遠利益和戰略布局。

(二)雙重價值導向沖突下高??蒲械闹卫碜兏?/h3>

1.營造潛心深耕的科學研究環境

主責沖突下尚需營造潛心深耕的科學研究大環境,大力支持高??蒲腥瞬艅諏嵡笳娴靥剿髟紕撔聦W術前沿。高??蒲腥藛T身份認同危機不免產生教學敷衍、學術浮躁、熱衷創收、急功近利等傾向,對商業利益的過度推崇將使得科研人員逐步遠離潛心治學的科學研究,這對于國家創新實力的長期發展無異于是釜底抽薪。高校是原始創新最主要的動力支撐,高水平的原始創新不僅是高??蒲械闹刂兄?更是實現國家自強自立贏得國際競爭優勢的核心保障。雖然原始創新在產業化的過程中具有較高的實現難度,但一旦成功其所帶來的收益是其他創新方式無可比擬的。原始創新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除了在人才、資金、物資方面的持續投入,更需要營造利于高??蒲腥藛T寧心致遠、深耕不輟、敢于突破的科研大環境,提供身份價值認同、創新失敗容錯、行政管理高效的科研氛圍,保障自發性、持續性、創新性研發活動的開展,從而不斷推動我國自主創新實力的飛躍。

2.完善精準專業的科研管理制度

激勵困境下迫切需要進一步完善精準專業的科研管理制度,有效適配高??蒲腥藛T的現實利益需要、社會經濟發展的時代需求與長遠利益。在科研評價方面,應透徹剖析基礎科學研究與技術應用研究的屬性特征,綜合考量突破創新力、市場競爭力、共性支撐力以及社會公益力等多維價值,并結合高校類型、學科專業、職業生涯階段與年齡性別特征等,對相關研究成果和高??蒲腥瞬耪归_精準化、專業化、靈活化的科研評價機制;在科研激勵方面,對于基礎性研究著重激勵具有高科學價值的研究成果,遵循開放科學制度中的創新貢獻程度給予科研人員物質與精神的雙重獎勵,對于技術應用研究則重點激勵具有高商業價值和強競爭優勢的科學技術,應用市場化手段與科學化方法,通過經費獎勵、股權分配、成果確權等多元方式構建收益分配機制;在科研服務方面,應健全高??萍汲晒D化的全過程管理體系,從轉化前的技術事前披露、專利申請策略,到轉化中的商業價值評估、市場交易護航,再到轉化后的知識產權維護、后期升級迭代等,打造專業服務、專職追蹤、專人負責的高校知識產權與科研成果轉化服務機制。

3.構筑聯動協同的創新政策體系

政策兩難下亟待構筑聯動協同的創新政策體系,從頂層設計上探索科技政策、產業政策和經濟政策的潛在張力、動態平衡與最優配置,形成多系統聯動、多主體協同、多價值耦合、多目標統籌的戰略布局與政策體系,形成創新政策合力助推高校在理論探索、技術研發、產業升級和國力提升等全方位發揮創新驅動重要功能。在科技政策方面,建議構建高??茖W技術申請專利的事前披露機制,或在現有專利實質審核規定中剔除科研人員自己發表的學術論文,避免由于專利審核中的政策法規造成相關學術研究的延遲發表;在產業政策方面,統籌區域產業戰略布局與高校技術先發優勢,促進產業鏈與技術鏈的縱向延伸、橫向拓展及全方位融合,完善創新鏈支撐高技術附加值產業持續性發展;在經濟政策方面,政府主導建立高??蒲谐晒趸亩嘣度谫Y體系,推動政府管轄機構、市場化營利機構和社會非營利機構三種風險投資主體的協調發展,同時加大高??萍汲晒趸馁Y金補貼、稅收減免、稅收優惠等政策力度,降低孵化風險成本助推科技成果轉化。

知識資本正以一種最高級別的價值實踐形式成為生產要素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公共利益與商業利益雙重價值導向下高??蒲行袨闆Q策的沖突是知識經濟時代需要長期且持續應對的重要議題。正如齊格蒙·鮑曼(Zygmunt Bauman)指出“市場統治在人性的需求和個體的欲望之間劃了一道裂痕,同時,此兩者的分裂也是市場得以維持的條件”(53)齊格蒙·鮑曼.立法者與闡釋者:論現代性、后現代性與知識分子[M].洪濤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市場化策略是高校發展與變革不可或缺的選擇,對科學知識的自發性、自主性、自由性追求仍然是高校的基本思想基礎(54)陳洪捷.洪堡大學理念的影響:從觀念到制度——兼論“洪堡神話”[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 2017,(3):2-9.。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科技強國的道路上,需正確認識基礎研究原創性科研成果和原始性創新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起到的核心作用,切實發揮高校為經濟轉型提供源于科學研究的原始性、革命性、顛覆性、持續性發展動力的重要功能,探索知識創新為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貢獻實質性增量的協同路徑,實現國家高水平自立自強的戰略目標。

猜你喜歡
商業利益科研成果科研人員
科技部等五部門聯合發文開展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
科研成果轉化
科研人員破譯黑豬肉特征風味物質
中國科研成果震撼全球
治療艾滋病,中國科研人員有了新發現
廣東公安科研人員風采
藝術“瘋狂”客戴志康:從個人情懷與商業利益的平衡木上跌落
從社會經濟環境解讀英國工業革命發生的動力
加強醫療科技自主創新和科研成果轉化
基于商業利益的農戶民間借貸需求行為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