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犬細粒棘球絳蟲的驅蟲試驗

2024-01-05 05:53張金寶
畜牧獸醫雜志 2024年1期
關鍵詞:吡喹棘球投藥

孫 櫟,張金寶,高 悅

(永寧縣動物衛生監督所,寧夏 永寧 750100)

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由棘球絳蟲中絳期幼蟲引起的一種危害嚴重的人獸共患寄生蟲病,俗稱包蟲病(Hydatidosis)。棘球蚴主要寄生在中間宿主牛羊等動物內臟,其發育形成包囊引起囊型棘包蟲病。司曉妹等研究結果顯示,細粒棘球蚴病已成為全球性的寄生蟲病類公共衛生問題,對人體健康畜牧業發展造成的危害極其嚴重。細粒棘球蚴病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國,尤其在畜牧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在我國的高發地區為西北五省、四川、西藏、內蒙古等地。2021年底我國共有370個縣市區流行棘球蚴病,棘球蚴病患者2.67萬例,平均人群患病率為0.06%,綿羊感率為50%~90%。據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在我國約每年有5 000萬頭以上家畜感染過包蟲病,最后預計造成經濟損失達30億元。近些年,藥物治療是最佳方法,研究以中西藥結合、新型藥物制劑治療該病的方法正在迅速發展,藥物治療有效提高了病畜的生存質量,現如今治療藥物主要有阿苯達唑、奧苯達唑、吡喹酮等,其中吡喹酮的治療效果最好,并高效、低毒和無耐藥性等。

寧夏地區是包蟲病高發流行區,家畜和人的感染率和危害位居全國前列。為了進一步做好包蟲病防控工作,驅蟲藥品的生物安全是確保防治效果的基礎。犬細粒棘球絳蟲病的診斷、驅除,對其預防、監測和控制效果評價具有重要意義。本次試驗采用兩種吡喹酮片作為受試藥和對照藥驅除犬棘球絳蟲,以評價受試藥物之間的優缺點,旨在為犬細粒棘球蚴病的臨床合理用藥、前期防控提供有力依據。

1 犬細粒棘球絳蟲驅蟲試驗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1.1 試驗藥品 吡喹酮片(試驗藥),每片含吡喹酮 200 mg;血蟲凈吡喹酮片(對照藥),每片含吡喹酮 200 mg。

1.1.2 犬細粒棘球絳蟲驅蟲試驗材料 犬細粒棘球絳蟲抗原檢測試劑盒、羊細粒棘球絳蟲抗原檢測試劑盒;20 mL離心管、自封袋、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鞋套、一次性筷子。

1.1.3 試驗設備 超凈工作臺、生物安全柜、酶標儀MR5000、洗板機ST-36W、離心機DL-6000B、移液器、恒溫培養箱DNP-9082。

1.1.4 犬細粒棘球絳蟲驅蟲試驗地點及時間 選擇寧夏永寧縣閩寧鎮的園藝村和木蘭村、勝利鄉的園林村和金沙村、望遠鎮、望洪鎮、李俊鎮、楊和鎮,共8個村鎮,于2021年7月~2021年12月期間進行試驗。

1.1.5 驅蟲試驗動物 當地土種犬,年齡0.6~5.0歲,8村共計3 345條。

1.2 犬細粒棘球絳蟲驅蟲試驗方法

1.2.1 犬只情況摸底調查 在第一次驅蟲前對試驗點的全部家犬進行建檔和登記工作,如戶主姓名、犬性別、年齡、毛色、栓養狀況等內容。

1.2.2 犬細粒棘球絳蟲驅蟲試驗分組 將8個村鎮的 3 345條犬分編成2組:試驗組:投喂試驗藥品吡喹酮片(試驗藥);對照組:投服對照藥品血蟲凈吡喹酮片(對照藥)。

1.2.3 犬細粒棘球絳蟲驅蟲投藥方法 按照“犬犬投藥、月月驅蟲”模式,選擇每月的25日為投藥日,試驗犬在給藥前禁食12 h。2組家犬均按每千克體重5 mg劑量,直接投服,記錄每次犬吞食狀況(自動吞食、拒食、包裹食物后服用等),統計驅蟲結果及主動吞食率。

1.2.4 試驗犬驅蟲效果檢測 投藥前和每月(次)投藥后每村各采集犬糞10~20份,按照犬細粒棘球絳蟲抗原檢測試劑盒說明書中實驗步驟,進行犬細粒棘球絳蟲抗原檢測。

1.2.5 驅蟲區域羊感染情況檢測 對犬驅蟲區域投藥前后,每村各采集羊糞10~20份,按照羊細粒棘球絳蟲抗原檢測試劑盒說明書中實驗步驟進行羊細粒棘球絳蟲抗原檢測。

2 犬細粒棘球絳蟲驅蟲試驗結果與分析

2.1 犬服藥后臨床表現

犬投藥后30 min,通過現場觀察,兩組投藥犬均未發現異常情況,飲水、采食、排尿等均正常。

2.2 犬主動吞食結果

每次投藥后30 min內觀察犬的主動吞食情況,其中試驗組犬的主動吞食率為89.22%,對照組犬的主動吞食率為0.38%(見表1)。由此可見,兩組試驗犬對兩種藥物的喜好傾向不同,試驗組中投服的藥物對試驗犬具有一定的引誘性,犬可以主動去采食,且采食率較高。

表1 犬主動吞食試驗藥物結果統計表

2.3 兩種試驗藥物驅蟲效果

連續投藥3次后,試驗組和對照組藥物的驅蟲效果均為100%,但是明顯可以看出,試驗組藥物在第60 d時,陽性檢出率為0,對照組陽性率為1.3%,說明試驗藥物驅蟲效果較對照藥物較快(見表2)。

表2 犬糞便細粒棘球絳蟲抗原檢測結果統計表

2.4 犬細粒棘球絳蟲驅蟲試驗區域羊感染結果

根據試驗結果可以看出,在犬驅蟲區域,羊只的感染率也大幅度下降,其中試驗組下降到10%,凈下降26.67%,驅蟲效果明顯;對照組下降到23.33%,凈下降18.34%(見表3)。

表3 羊糞便細粒棘球絳蟲抗體檢測結果統計表

3 犬細粒棘球絳蟲驅蟲試驗結果的討論

3.1 驅蟲區域棘球絳蟲感染現狀調查

試點在永寧縣8個村鎮進行,該鄉共有犬3 345條。試驗前該8村鎮的犬細粒棘球絳蟲感染率為17.0%;人體包蟲病年手術病例為13例/10萬居民;綿羊的棘球蚴蟲感染率為37.0%。試驗工作主要是從宣傳教育入手,開展各項基線調查,對8名防疫員進行了培訓,然后進村將所有犬造冊登記,建立驅蟲檔案。

3.2 兩種試驗藥物制備工藝對吞食率的影響

吡喹酮作為目前驅蟲藥物中驅除犬棘球絳蟲的典型有效藥物,國內外研究中證明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等。對照藥品味苦,且犬的嗅覺和味覺非常敏感,絕大多數犬不能主動吞食,其中大部分犬采取在肉或饃饃中加入藥品進行給藥,經觀察犬在該給藥方式后,伴有吐出藥物的現象,需反復給藥,因此該給藥方法具有不便利性、高成本和低主動吞食率等缺點。試驗藥加入天然成分作為誘食劑,采用掩味包被制劑技術,不僅有效地掩蓋了吡喹酮原有的苦味,而且散發出特殊的香味,提高了犬主動吞食率,而且很少出現吐藥現象。

3.3 試驗藥吡喹酮片的驅蟲效果分析

采用含誘食劑的吡喹酮直接投喂,89%以上的犬均能主動吃下藥物,且無吐藥現象。該藥品進行田間試驗,通過投藥3次后,可100%驅除犬細粒棘球絳蟲,這和石保新等人工感染犬細粒棘球絳蟲后用5 mg/kg劑量,其驅蟲率達到了100%的結果一致。張文寶等以2.1 mg/kg劑量的吡喹酮進行犬細粒棘球絳蟲驅蟲試驗,取得了100%的驅蟲率,是國內吡喹酮驅除犬細粒棘球絳蟲試驗研究中,2.1 mg/kg劑量是打破了最低劑量的記錄。本研究試驗以5 mg/kg為推薦劑量驅蟲率達100%,因此推薦劑量為5 mg/kg能有效驅除犬細粒棘球絳蟲。同區域羊的細粒棘球絳蟲病感染陽性率也大幅度下降。

4 驅除犬棘球絳蟲的推薦藥物及劑量

通過本研究試驗再次證實,吡喹酮是目前驅蟲大宗藥物中最有效的驅除犬棘球絳蟲的驅蟲藥物,且高效、低毒、無耐藥性、可降解和等。試驗藥品中加入天然牛油等成分掩蓋吡喹酮的苦味,增加其香味,使犬的主動吞食率增高,減少人為投藥,且該藥品相對松軟有助于分割使用,可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因此該試驗藥品是比較理想的抗寄生蟲藥物,用于驅除犬細粒棘球絳蟲效果較好,推薦劑量為5 mg/kg。

猜你喜歡
吡喹棘球投藥
單一和聯合狂犬疫弱毒苗制劑給藥后家兔血漿中吡喹酮的含量及血藥濃度研究
間充質干細胞與細粒棘球絳蟲原頭節共培養對細粒棘球絳蟲原頭節活性的影響
伊維菌素吡喹酮咀嚼片含量測定方法的建立
棘球屬絳蟲線粒體基因組全序列生物信息學分析
阿苯達唑聯合吡喹酮治療肝吸蟲病出現黃疸的相關病因分析
畜禽投藥的技術方法
家禽飲水投藥應講究科學
基于cox1基因對中國青藏高原地區細粒棘球絳蟲遺傳多態性的研究
緩釋丸投藥器的研究與開發利用
棘球屬絳蟲分子種系發生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