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資本主義中“生命權力”的歷史唯物主義批判

2024-01-06 06:44馬俊峰張彥瓊
關鍵詞:資本主義權力資本

馬俊峰, 張彥瓊

隨著資本與數字技術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的理性化重構,全球資本主義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時代——數字資本主義時代。從效用上看,數字資本主義無論是對社會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還是對生活智能化的提高都有著積極意義。但同時,其中的種種弊端已然顯現,尤為突出的是,當我們借助“生命權力”理論敘事去切中現實生命時,??滤沂镜臋嗔ψ饔糜谏谋┝μ卣骱蛷娭茖傩运坪跻呀涋D換為另一種形式,并繼續施展著它的力量,活生生的生命也并非如數字時代所期許的那樣自由與幸福,相反,主體遭受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挑戰。大數據算法可能導致數據獨裁,而大多數人不只是被剝削,還面臨著更糟的局面:要么如永動機般迷茫倦怠地自我剝削,要么如草芥般無足輕重地茍且偷生。雖然資本主義推動科技帶來了許多美好承諾,但從權力與生命互動角度看,展現出的卻是威脅和危險的境況。究其根源,還是在于生命個體,或者說,是總體性人口蘊含著巨大且無窮的潛能和生命的各種可能性上,這有著無限“財富”的生命潛能可為權力持續地保持其旺盛生命力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因此,在主體更加徹底、全面地被數字化權力裝置所鑄造的背景下,揭露這樣的權力裝置是如何以全新的方式鑄造主體,追問主體自由解放何以在數字時代成為可能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而這也正是我們借助“生命權力”概念進入當下時代的原因所在。

一、 數字資本主義中的“生命權力”敘事出場

20世紀90年代末,美國著名學者丹·希勒最早提出“數字資本主義”概念。他認為,所謂數字資本主義就是指“信息網絡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與規模滲透到資本主義經濟文化的方方面面,成為資本主義發展不可缺少的工具與動力”(1)丹·希勒.數字資本主義[M].楊立平,譯.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5.,因此,“在擴張性市場邏輯的影響下,因特網正在推動政治經濟向所謂的數字資本主義轉變”(2)同①:9.。進入21世紀以來,資本主義信息網絡空間和數字平臺中的數據量更是呈現出井噴式的增長態勢,數字革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改變著資本主義社會。尤其是伴隨著數字技術與資本“合謀”的加深,資本已從實體范式蔓延至虛擬領域,完全實現了自身形態的數字化更新,“數字成為支配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指揮棒,成為攫取利潤的數字資本,改變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3)鄧伯軍.數字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邏輯批判[J].社會科學,2020(8):23-31.此時,一個以數字技術為主要技術支撐,以數據為核心生產要素,以數字平臺為典型依托的全新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已擴大到了整個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以至于與全面革新了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相適應的社會生活方方面面也呈現出了數字化新趨勢。正如尼古拉·尼葛洛龐帝在《數字化生存》中指出的那樣,數字化已經成為人們新的生存方式,“我們無法否定數字化時代的存在,也無法阻止數字化時代的前行,就像我們無法對抗大自然的力量一樣”(4)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數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譯. ???海南出版社,1997:269.。

誠然,數字資本主義無論對社會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還是對生活的智能化發展都提供了無限多的可能,然而,我們不禁還要追問,數字資本主義時代是否能帶來現代人生命處境的徹底改善?我們可否借助資本主義形態變革的新趨勢探尋出現代人獲得自由發展的數字化生存之道?面對“今日之思”,雖然越來越多的學者將目光聚焦到“主體治理”及“主體重塑以及自由何以可能”的問題上來,欲從現代社會涌現出的各種理論出發,探討它們各自塑型主體、生命的方式,但卻少有從“生命權力”的理論敘事進入數字資本主義去反思“今日之思”。那么,以“生命權力”敘事為立足點能否切中數字資本主義時代的現實問題,并把脈關涉主體的“今日之思”呢?

自??缕?他開始對傳統宏大權力敘事產生懷疑,并在批判傳統權力敘事的基礎上開啟了權力在微觀層面上的治理闡釋機制。??聫奈鞣街卫硇g譜系出發,對傳統政治哲學中的權力問題進行了重新解讀,這是一種散布于整個社會生活中的如毛細血管般的權力機制研究。他發現權力不僅具有壓制性特質,相反,它還是一種鍛造和鑄就主體的力量。正是基于這一新的研究路徑,??聦⑵浒l現于18世紀下半葉的新權力命名為“生命權力”。在他看來,“生命權力”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特有的權力類型,它是總體上運用于人口、生命和活人的權力,它干預怎樣生活,是“對生命,對作為類別的人的生理過程承擔責任,并在他們身上保證一種調節”(7)米歇爾·???必須保衛社會[M].錢翰,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88.?!吧鼨嗔Α弊鳛楝F代社會一種獨特權力敘事方式不僅被??抡桨嵘蠚v史舞臺,還繼而成為之后一大批思想家反思西方現代社會主體生存境遇的主要理論來源和概念工具。具體來看,對“生命權力”敘事的理解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

從“生命權力”敘事的權力作用對象看,其主要考量的是作為政治概念“人口”的生命?!叭丝凇弊鳛橐粋€新的政治概念是“生命權力”敘事的核心要素。17世紀之前,“人口”都是以“人群的數量”“居住者的數量”出現的(8)米歇爾·???安全、領土與人口[M].錢翰,陳曉徑,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67.,常與重大流行病以及導致大量死亡的災難相關。進入17世紀,它逐漸指向了與君主權力相對應的“臣民”概念,成為被統治權所用的事物,是需要被權力干預的、否定的,以及消極的事物。直到18世紀末,“人口”概念才隨著重商主義和重農主義的實踐而發生了趨向“自然性”的轉變,才開始被視為一種現代意義上的“生命體”。隨之,權力再也不能以命令、統治等方式加以改變它,而要隨著人口自身運作的法則去利用它。這樣,利用人口自然性的權力便隨之產生,它就是“生命權力”?!吧鼨嗔Α迸c之前對肉體的懲罰性權力技術不同,它是權力的另一種技術,即“非懲罰性技術”。這個新技術不排斥前者,“而是包容它,把它納入進來,部分改變它。新技術指向的不再僅僅是肉體,它開始指向‘人的生命’,針對‘活著的人’”(9)米歇爾·???必須保衛社會[M].錢翰,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85.。

從“生命權力”敘事的權力運作領域看,其主要依托實體性的全景敞視性空間。全景敞視性空間是一種建筑學結構,最初來源于邊沁的“全景敞視監獄”,指一種用來嚴密監視環形建筑里囚犯舉動的建筑。它代表著權力的眼睛,一方面可以通過各類監視系統對空間的各個角落進行管控,另一方面可以規訓和調整肉體的行為,“不讓最細微的事物擺脫其控制”(10)同①:56.。全景敞視性實體空間與主權權力在軍隊、法庭、監獄等權力機構不同,在傳統封閉性懲戒空間內,主權權力所施展的是奪取、占有、控制等“讓人死”的懲罰性權力運作模式,而“生命權力”是一種以安全機制為名的保護和提高生命的權力,它的運作領域具有彌散性特征。那種高高在上的權力此時已開始彌散進諸如學校、工廠、醫院等具有全景敞視特質的機構中,這些權力機構的主要功能不是消滅生命,而是干預和調節人口及其生命狀態。同時,它更創造出一系列可以滲透在多樣性機構中的機制,使得所有機構都成為可以利用人口及其相關因素的領域。

鑒于“生命權力”必然鍛造和鑄就主體的特質,它的敘事方式則以切中“人口”生物性生命的原則,以關照“活著的人”生活和福利的名義,努力擺脫著至高權力強加于生命之上的桎梏。既然如此,我們不禁要問:“活著的人”擺脫至高權力桎梏之后,就真的能夠在“生命權力”的安全部署下自由、民主且博愛地活著嗎?其實,在??驴磥?“生命權力”所倡導的福利與自由并非純粹的一種觀念,一種意識形態,它其實為資產階級治理做了精妙布展,它以無法透視的隱性機制散布在政治中,“它不再赤裸裸地施展,它被精心地制定、被改變,被組織,它自身擁有程序,以便或多或少地適應形勢”(11)米歇爾·???主體和權力:上[J].汪民安,譯.美術文獻,2011(4):100-103.。由此,“活著的人”在這種安全部署下無怨無悔地“自由生存”成為主體在新歷史階段最顯著特征。??峦ㄟ^這一敘事方式,揭示出“生命權力”所隱匿的資本主義虛假性自由和強制性屬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數字資本主義時代的全面崛起,今天的“生命權力”敘事已并非??滤枋龅哪菢?它早已被另一種形態所取代。亦或者說,“生命權力”敘事的內涵不應被理解為靜態的、固定的,相反,它處于一種動態變化之中,這種動態發展特質使得它在數字資本主義時代不斷得以補充與豐富。數字資本主義的誕生,一方面得益于數字技術發展的助力,另一方面更是資本自身運行邏輯的結果。特別是資本追求價值增值的力量使其自身成功實現了形態的數字化革新,而資本的數字化形態又進一步助推著“生命權力”敘事的數字化演進,這一切都將為我們進一步深入研究“生命權力”在數字資本主義時代的新特征提供必要的前提。那么,以資本的數字化形態為入口進入“生命權力”敘事的數字化演進又是怎樣體現的呢?

其一,“數字圈地”帶來了“生命權力”敘事中的數據人口。正如在工業資本主義時期,資本需要通過將生產者與生產資料相分離的方式占有大量勞動力和原始資本以實現全面勃興一樣,在數字資本主義時代,資本依舊需要借助“數字圈地”將私人化的生產資料集中,并壟斷占有。一方面,對于廣大數字勞動者來說,他們是海量原始數據的生產者,但他們的勞動成果卻被掌握資本的“霸主”免費圈占并使用;另一方面,作為數字生產重要生產資料的各種數據平臺、應用軟件的所有權也被少數坐擁世界互聯網控制權的“霸主”所擁有。根據2020年度全球十大互聯網公司排名來看,其中有8家總部設在美國,但它們卻擁有80%在美國之外的用戶。因此,較之于傳統方式,資本借助“數字圈地”,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和商業營銷手段圈養了大量用戶,用戶數量越多,數據就越多,數據越多,數字資本的力量就越大。借助“數字圈地”,“生命權力”納入治理和調節的人口及生命已不再僅僅局限于醫院、瘋人院、監獄中的特殊群體,而已轉變為與數據直接相關的數字化人口及其生命。數字化將人們在實體空間的一切存在轉譯為包括語言、圖像、影像為主的數字符號,將人們在互聯網上的每一個行動都原封不動地記錄下來,將他們的每一個足跡都編譯為二進制數據儲存起來,使之成為一種可被權力強制干預的對象。換言之,此時,作為數據存在的數字化人口具備了更為強大的生產性力量,可為“生命權力”所用。

其二,數據商品成為“生命權力”敘事納入的新要素。數據作為數字時代“生命權力”敘事全新的納入要素在本質上來看,只是數字化人口在互聯網上基于生活、工作、社交、娛樂等目的留下的原始數字行為痕跡,或者說,數字化人口的生存通過數據的形式才得以顯現,它們數量龐大且無序可循。但當它們具備了現實的有用性,并繼而成為可交換的商品之后,便可具備一種生產性力量而成為數字資本源源不斷的動力。數據由原始狀態轉變成商品的關鍵環節恰恰就是理解“生命權力”何以將數據納入敘事的關鍵。這里涉及一個重要概念:二次加工。所謂的“二次加工”,即基于云計算、算法的“大數據”分析,“一種通過分析龐大的數據來獲得有價值的信息或判斷”的概念(12)城田真琴.大數據的沖擊[M].周自恒,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3:3.。 原始數據只有經過專業化大數據分析后,那些不被重視且有價值的信息才能被提取出來,繼而整合到業務流程中,成為商業決策與行動指南的依據。也正是因為數據的有用性被提煉出來,它便可以被當作商品而進行交易。其實,數據的有用性歸根結底還是數字化人口的有用性,借助二次加工,數字化人口的自然性可以被生命權力認識、干預和誘導,繼而被引向一個有利的方向,產生出必要的有益效果。

2組治療前后SF-MPQ各項評分比較,治療后及3個月后隨診,2組PRI、VAS、PPI 3項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均P<0.05)。2組治療后及治療3個月后隨訪比較,結合組3項評分均低于針刺組(均P<0.05),見表2。

其三,“生命權力”實體全景敞視空間的透明化演進。數字資本主義時代必將創造出一種積累資本的新途徑,以此,資本借助數字技術載體進行形態革新而獲得新生才能成為可能。數字資本利用“平臺”活動場域對生產方式和社會生活進行重構的同時,又進一步促動著數字資本主義的發展。平臺,這個數字資本開拓的新領地同樣也是“生命權力”實體全景敞視空間透明化演進的形態?!巴该骰笔琼n炳哲分析數字時代權力敘事的新概念,它是指“當被觀測者和觀察者之間沒有任何中介時,當沒有任何可以隱藏起來時,一切都能被看到時,社會就會變得透明起來?!?13)LANDZURI M C. Psychopolitics and power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thought[J]. Journal of political power,2019(1):1-12.此處,“透明的媒介不是光,而是沒有光的射線,它不是照亮一切,而是穿透一切,使一切變得通透可見”(14)韓炳哲. 透明社會[M].吳瓊,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67.。在透明化的平臺中,有著全方位的數字監視程序,“生命權力”在其中將數字人口的身份認同、文化認同、社會認同等具有社會關系內涵的具體內容通通過濾掉,使真實的生命變成一串串可以被利用的數據,建構起對主體全方位形塑的一套全新數字化透明治理術。

綜上所述,我們看到,與“生命權力”敘事相關的諸因素在數字資本主義時代都開始被由數字所構架的世界助推著完成了自身的數字化演進。這個時候,與“生命權力”原初出場直接相連的實體景觀的重要性萎縮了,與之相應的原有敘事方式和分析策略的效用性也降低了。因此,在數字資本主義時代的今天,“生命權力”敘事機制得以全新闡釋將成為必然。既然如此,“生命權力”在數字時代究竟展現出哪些新樣態呢?

二、 數字資本主義中的“生命權力”敘事新樣態

“生命權力”在數字資本主義中的敘事邏輯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轉換。在前數字時代,“生命權力”主要是在相對封閉的實體全景空間中,以“暴力性”和“無聲強制性”構序穿透于生命。如今,另一種范式正在形成,即發生在透明化的平臺中,“生命權力”正在以一種更加徹底、更加完善、更具有效力的治理技藝作用于生命。盡管以德勒茲、鮑德里亞為主的思想家們已看到原初“生命權力”敘事力度在數字時代的局限和缺憾,特別是韓炳哲,更是用“精神權力”代替“生命權力”以表達他的不滿,但就本質來看,“生命權力”在數字時代敘事的諸種新樣態并沒有改變其就生命過程的二元性建構模式。既然如此,“生命權力”在當下的“新樣態”中又是如何展現的呢?

對數字資本主義時代“生命權力”敘事的審視完全不同于???、阿甘本等人的闡釋邏輯,而是一種新的“全面統攝”力量的展現。在??履抢?“生命權力”從開始承擔起生命的責任,并將其牢牢系縛在權力話語體系中,就已展現出全面統攝的力量。從生物性生命的出生、健康、生殖到死亡,從肉體的規訓到生命的調節,權力對所有與生命相關的現實要素加以干預。只不過權力的全面統攝性力量并無涉及生命心理的內部因素。同樣,在阿甘本那里,權力的全面統攝性力量是從權力對生命的捕獲式壓榨與剝削,以及它試圖激發生命形式的力量兩個維度展現的。正如基西克所言:“我們所謂的全面統攝生命的權力真的只是生命力量的偽裝,生命的力量真的只是生命之間的力量關系。嚴格來說,單個個體的生命本質上既不屈從于權力也不占有權力?!?15)劉黎.生命權力、生命形式與共同體: 阿甘本的生命政治學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197.因此,數字時代對“生命權力”的全面統攝力量的理解就不能僅僅只局限于單一的壓抑功能,而應該兼具“生命權力”壓抑與生產的雙重功能。這就意味著,“生命權力”的全面統攝樣態必然是兼具權力的雙重功能的。一方面,基于“生命權力”敘事各要素的數字化演進,“生命權力”在平臺架構的透明社會中滲透進幾乎與生命相關的所有領域,由此形成了一個將生命納入的“數字權力群島”。另一方面,從生命的生產性維度看,“生命權力”利用生命本身的力量和潛能對生命實施了一種所謂的“經濟人”形塑,將其最大化地依據權力希望的模式進行鑄造。

首先,“生命權力”的全面統攝力量體現在“生命權力”對時間的全方位擠兌上。在馬克思看來,對人的關照可以放置在對人所經歷不同時間的關照之下,正因如此,他始終在勞動時間與自由時間的張力關系中探索人的主體性和能動性發揮的作用。進入數字資本主義時代,“生命權力”更是以對時間的全方位擠兌布展起對生命的調節機制,具體通過產消合一和流通兩個方面體現出來。

在數字資本主義時代,盡管勞動作為人類積極的、創造性的活動本質沒有發生變化,但其形式的數字化轉變已是當下的共識,即一種被稱為“數字勞動”的人類新型勞動形式。雖然對“數字勞動”概念的建構眾說紛紜,但就這一新型勞動形式來說,它所呈現出的特質卻有著共性,即免費性、非物質性、情感引誘性、產消合一性和創造性。特別是產消合一性更是開啟了數字勞動研究之新航向,“互聯網作為一種傳播手段和生產工具已經見證了產消合一的成長過程”(16)克里斯蒂安·??怂?文森特·莫斯可.馬克思歸來:上[M].“傳播驛站”工作坊,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163.。雖然產消合一現象在前數字時代就已經存在,但在數字資本的加持下,傳統生產和消費相對獨立狀態的邊界變得模糊甚至消失不見了。產消合一勞動者在某種層面上可以指代所有參與到網絡中的用戶,即數字化人口。數字資本依托平臺,使數字化人口不僅成為數據的生產者,更成為數據的消費者,二者統一于“產消者”的角色。對于數字化人口,不僅是他們的勞動時間,就連娛樂時間和睡眠時間也都被“生命權力”以一種誘惑式方式征用了。??怂拐J為,用戶的所有在線花費的時間都在生成產消者商品,都是勞動時間?!坝脩粼谄渖匣ㄙM的時間就是他們為平臺資本家無償數字勞動所創造的價值?!?17)FUCHS C. Digital labour and Karl Marx[M]. New York:Routledge, 2014:95.尤其是,當作為產消合一者的用戶瀏覽廣告或點擊廣告時,更是將生產價值轉換為利潤的過程。因此,用戶在互聯網上花費的時間越多,其勞動時間也越長,相應的,數據商品就變得越有價值。而正是基于平臺這一“自然”規律,作為用戶的數字化人口在享有“自由”進入各類平臺的同時,實則陷入了一套不斷吸納他們產消合一勞動時間的“生命權力”機制?!吧鼨嗔Α睆膫鹘y的顯性壓迫式布展轉變為隱性的以娛樂、游戲、消費為主導的生命調節機制。比如,通過精妙的算法法則,平臺裝置會一直源源不斷地推送給用戶符合個人喜好的信息,從而引誘用戶延長在線時間。再比如,用一種策略將勞動與游戲緊密相連,使得娛樂等游戲形式占用了本該全部擁有的閑暇時間,甚至是睡眠時間。

同樣,從流通領域來看,“生命權力”正在努力消除流通時間,以一種時間消滅空間的方式,將生命的實體空間存在徹底擠兌為零。其實就“時間對空間的消滅”,馬克思在資本的流通中就有所提及,資本試圖與時間一起,“將這個空間消滅,也就是說,把商品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所花費的時間縮減到最低程度”(18)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9.,而這一命題在數字時代徹底得以實現。在這個算法交易主宰的世界,“生命權力”在扶植、看護生命的幌子下,倡導一種遍及于產消領域的加速方式,為數據化人口帶來更多的便利。此時,“生命權力”架構起了一套保障數字化人口整體幸福的經濟形式,它利用人口有欲望的自然性規律,在放任這種自然性的同時又加速著它的自動運轉,以期提升資本的力量。由此,交易時間不再以原有的時間來測量,而是以更快的非人類軟件算法,如毫秒級的單位測量,以此,原本存在于實體空間的流通時間被減少到了幾乎不存在,巨大的地球實體空間瞬間就被壓縮為零。

其次,“生命權力”全面統攝力量體現在對生命所有能力捕獲的新樣態上。實現了數字化演進的“生命權力”試圖囊括僅有的人類能力來生產知識、傳播、參與或合作。這些包括認知、情感、注意力、創意的能力是人類所特有的,但現在卻被“生命權力”借助種種數字技術直接征用,以期實現對生命最深處的干預與操控。其中,以對人的情感和注意力能力的捕獲最為新穎和突出。

“情感計算”(affective computing)或“情緒計算”(emotional computing)是興起于20世紀晚期的一種關注人的情感或情緒的數字計算,該技術旨在“通過電腦技術來模擬人的情緒能力,以此將情感性嵌入社會技術系統,繼而使資本能夠利用認知或無形性來實現自我再生產”(19)克里斯蒂安·??怂?文森特·莫斯可.馬克思歸來:上[M].“傳播驛站”工作坊,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165.。對于已經實現了數字化演進的“生命權力”,它正是捕捉到情感在生命互動中無處不在的特質,借由情感計算介入數字化人口的生命,以此操控現實中人的觀念、判斷和行動。與前數字時代依靠身體的直接在場來調動情感相比,如今的數字化場域比實體場域更能有效地調動和利用人們的情感或情緒。此時,情感或情緒成了外在于人而存在的客體和對象,可被“生命權力”借助數字計算觀察、控制和利用。例如,依據玩家情緒狀態開發和設計的情感類游戲,就能實現針對玩家不同情緒的游戲內容推送,并進一步將玩家的情感狀態推送給第三方,以實現潛在的價值轉化,其中,對玩家不同情緒的捕獲則直接依賴于玩家的數字化存在。

除此之外,還有人的注意力。注意力在赫伯特·西蒙看來,是一種在市場上可以交換,并受供求規律影響的商品,而克勞迪奧·布埃諾則從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視角入手將注意力理解為一種新的勞動形式,并以此提煉出與之相應的資本主義提取剩余價值的經濟形態,即注意力經濟(20)CELIS C. The attention economy: labour, time and power in cognitive capitalism[M]. London: Rowman &Littlefield International, 2017:17-21.。在此,我們依據克勞迪奧·布埃諾的觀點,將注意力理解為一種能夠提取價值新來源的勞動形式,它的主體就是參與到互聯網中的所有數字化人口?!吧鼨嗔Α辈蹲降搅松@一曾經不被重視的能力,從而成功將其納入。具體來看,也就是數字化人口在平臺上的所有由注意力引發的行為痕跡都可被轉化為元數據,之后再經過大數據的二次加工被出售出去。由此,它們就成為調整生產、分配和銷售的重要依據。其實,數字化人口由注意力引發的每一個行為都被“生命權力”納入的同時,也喪失了其本身具有的專注能力,平臺上海量捕獲數字化人口注意力的信息不僅不會讓人們變得更聰明,反而會讓人們產生注意力障礙。

最后,“生命權力”的全面統攝力量還體現在它利用生命本身的力量和潛能對生命實施的一種所謂“經濟人”的鑄造上。??聫娬{,權力不僅有否定性邏輯,還有將個人建構成與權力相關因素的邏輯,即權力的生產性形塑。他認為:“我們不應再從消極方面來描述權力的影響,如把它說成是‘排斥’‘壓制’‘審查’‘分離’‘掩飾’‘隱瞞’的。實際上,權力能夠生產。它生產現實,生產對象的領域和真理的儀式?!?21)米歇爾·???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M].劉北成,楊遠嬰,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218.權力能夠生產與鑄造主體,而不僅僅是壓迫和鎮壓。因此,他在《生命政治的誕生》一書中明確提出了“經濟人”(homo oecnomicus)概念,一個由新自由主義權力機制鑄造出的“自身的企業家”。作為自身的企業家,其自己成為自己的資本,自身成為一個有效的投資領域,將自己打造為更好的勞動者?!吧鼨嗔Α贝藭r并不強制和命令,相反,它只是順應著經濟人的自然性,即充滿欲望,逐利的自然性,對其加以利用、誘導和放任罷了。

進入數字資本主義時代后,“生命權力”更是誘導著將所有人都鑄造成平臺中的經濟人。它利用人們逐利欲望的天性,借助平臺,誘導經濟人為自身利益去不斷放大欲望,比如,延長參與各種諸如瀏覽、購物、游戲等在線時間。同時,欲望的不斷被放大又會使經濟人借助平臺以侵占自身時間和空間的方式最大化地投資自己,將自身作為一個有效的投資領域去精心打理。這就是“生命權力”所設想的一種數字化生命的存在樣態,即通過在平臺提供各類海量信息和商品誘惑數字化人口,實現操縱數字化人口欲望和需求的目的。而作為經濟人的數字化人口其實對這種誘惑一點也不反感,相反,他們甚至主動擁抱誘惑,同時他們感受到的也只是自我的流失。與此同時,我們發現,活生生的生命則變成了一個個獨立或相互關聯的數據,成了受算法隱性控制、支配的數字化奴役者和免費的數字佃農。數字時代生命的隱性壓抑生存狀態似乎已成為“生命權力”敘事在數字時代的續寫,更是??略谄錂嗔﹃P系理論中展現出的對資本主義社會現實的深入批判。

三、 “生命權力”敘事的歷史唯物主義批判

今天,依據“生命權力”敘事邏輯,主體似乎已喪失了自由和解放的希望,至少是對于那些只從“生命權力”消極原則出發的人來說,主體已徹底陷入困境之中,除非等待那種“元敘事”意義上顛覆性理論的出現。也就是說,如果僅從“生命權力”敘事的消極原則展開對數字資本主義的批判,那我們必會將“生命權力”解讀為一種權力本位,并得出主體永遠無法逃離權力圍墻,只能被再次編碼與控制的結論。實際上,“生命權力”敘事遵循的原則并非單一和消極,否則,這樣的理解將促使研究者們因錯失“生命權力”敘事的積極性特質而造成批判與建構相脫節的局面。如果以更廣的歷史視野和更深的理論旨趣來分析,“生命權力”敘事應具有更為深邃的核心意旨,那就是兌現其最初“看管與服務”生命的職能、激發出主體的生命潛能,克服“生命權力”對人的宰制、支配、監控,并最終指向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積極性內涵。

“生命權力”敘事的積極性內涵有賴于在歷史唯物主義理論視域下重思其原初敘事邏輯得以展現?!吧鼨嗔Α迸c歷史唯物主義之所以能進入共同的語境,是因為它們分享著共同的理論視域,都是現代性批判繞不開的話題,但同時,兩者在方法和路徑上又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這就為我們從歷史唯物主義出發對現有“生命權力”敘事展開批判提供了可能性。從本質上看,立足于歷史唯物主義的“生命權力”反思是對純粹思辨政治哲學批判的揚棄,它從現代人的現實境遇出發,揭示出權力對現代人制造的肉體壓迫和生命調節,這恰恰是現代性批判的獨特形式。然而可惜的是,??聟s將馬克思從生產方式入手的現代性批判拓展為從政治權力分析入手的生命政治批判,偏離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主體是被特定生產關系建構起來的事實,錯失了對展現資本主義現代社會全貌的“資本”原則揭示。因此,“生命權力”敘事不可避免地成為柏拉圖主義的當代注腳,這無疑是該理論最大的局限性所在。

馬克思則在歷史唯物主義基礎上奠定了以資本為核心的現代性批判理論。他以勞動力的生產與再生產為線索,在對資本的政治經濟學批判中實現了權力問題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會通,以此表達出對資本主義社會中“現實的人”命運的深切關懷。由此看來,“資本”與“勞動力”這兩個概念是進入“生命權力”敘事之歷史唯物主義批判的關鍵,以此為前提,才能進一步展開“生命權力”敘事的積極性內涵討論。首先是“資本”?!百Y本是資產階級社會的支配一切的經濟權力”(2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馬克思的現代性批判就是以資本是支配一切的經濟權力為主導性話語展開的。在對現代性的診斷上,馬克思實現了資本與權力的話語統一。作為支配一切的經濟權力的資本,它必須與作為主體的勞動力互動,“必須要穿透到主體們的身體中,以及穿透到生命的諸種形式中”(23)NITZAN J, BICHLER S. Captial as power: a study of order and creorder[M].Abingdon: Routledge, 2009:3.,才能彰顯出其自身的力量。經濟視角下的權力力量對主體的納入,構成了現存世界的根本性質,馬克思真實地勾勒出了資本主義的社會關系,以及主體被經濟權力統治的本質,這種權力關系無處不在。作為一種權力機制,“生命權力”歸根結底源自于這種經濟權力。其次是“勞動力”。勞動力作為一個活的生命體,它包含著能力、潛能與動力,是唯一能夠創造價值的要素,正因如此,勞動力可成為被作為經濟權力的資本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在資本主義雇傭勞動關系中,勞動力身體中所蘊含的生命機制和生存要素成為一種生產要素,以此為前提,生命便開始抵達權力的中心?!吧鼨嗔Α睌⑹碌谋举|完全通過資本作用下的生產過程表現出來。

我們看到,要厘清“生命權力”敘事的積極性內涵,就要深入到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最深處,通過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視域來反思權力關系中的資本。這一方面賦予了馬克思主義新的理論價值,成為我們回到馬克思的當代路徑;另一方面,為“生命權力”的敘事尋找到了合理性、有效性依據,為探尋到其積極性內涵找到了可行性路徑。既然如此,接下來就要繼續追問,作為支配一切的經濟權力的資本何以從根基處施展出“生命權力”的運作機制呢?這可從權力穿透于生命的兩種方式呈現出來。首先,權力基于生命的暴力性構序。在資本主義的史前階段,就發生了權力借助暴力手段掠奪人口的時期,即馬克思所謂的“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自此,勞動力作為此時的人口表現為“自由”,但這種自由具有模棱兩可的特征。一方面,勞動力擺脫了封建統治者的統治,獲得了對自我勞動實現的自由所有權;另一方面,權力借助暴力手段使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分離,使他們成為除了雇傭勞動力外,別無選擇的“赤裸生命”。其次,是權力基于生命的“無聲強制”性構序。離開原始積累領域,進入生產領域后,權力作用于生命的另一種方式便大行其道。具體來看,權力的“無聲強制”主要體現在從勞動形式從屬于資本到勞動實際從屬于資本的過程中。在勞動形式從屬于資本時期,權力對勞動力的規訓是“使人活”的身體規訓,它通過延長工作日、對勞動作息的精細化管理,以及對勞動過程的監督等“無聲強制”手段規訓勞動力肉體。到了勞動實際從屬于資本時期,權力徹底展開對勞動力生命每一個細節的操控,打造出片面的、附庸性的生命存在形式。

由此來看,與資本合一的權力作為一種將生命納入并對其實施了從暴力到無聲強制的經濟權力,其本質上不僅完全與“生命權力”的運行邏輯相契合,而且為認識后者的歷史本質提供了基于根基處的闡釋機制。既然如此,面對數字資本主義時代的崛起和資本的數字化形態革新,我們更應依據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視域繼續深入探究。在馬克思看來,對于這個形式上以自由為原則、內容上以資本為原則的資產階級社會,它注定無法長期存在,在他這里還存著一個基于人類文明歷史發展規律之上的解放敘事邏輯。這個邏輯站在一個更為宏大的人類文明歷史進程上將人類歷史的普遍性維度推陳出來。因此,只有基于人類文明歷史發展規律去審視權力與現實主體之間的矛盾性關系,“生命權力”敘事的積極性特征才能得到彰顯。這正是建立在對現有“生命權力”敘事的批判和反思基礎之上的,缺少這種基于根基處的反思,資本主義框架下的“生命權力”敘事就無法突破其消極性敘事邏輯而創造性地塑造和引導積極性內涵。一旦我們將目光轉向這個維度,權力照看、扶植生命的職能才能得以真實地顯現,它指向人的生命潛能、類存在,以及自由個性的普遍實現,并最終指向每個人全面發展的“自由王國”。

當我們進入到更為宏大的人類文明歷史進程中去考量“生命權力”敘事時,才會發現,盡管“生命權力”敘事的消極性原則長期壟斷著人們對生命境遇,乃至數字時代生命境遇的認識框架,但卻忽視了一個極為關鍵的要素,那就是生命自身的力量,一種生命內在尋求自由的潛能?!鞍l現生命走向自由的無限力量,在不同種類的生存技藝中探尋出走出權力沉重枷鎖的方法,這就是生命力量之所在,是生命本身蘊含的力量的典型體現?!?24)劉黎.生命權力、生命形式與共同體: 阿甘本的生命政治學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192.畢竟,“生命權力”將生命納入的構序是與生命探尋自由力量同時存在的,我們應該在二者張力間找到“生命權力”積極性敘事的突破口,找到數字時代生命存在的最優樣態。盡管哈特、奈格里等人也承認“生命權力”能夠將人生產為具有反抗性的另類主體,依據每個人“生命本身蘊含的力量”,一種主體的“自發產生”的動力學可以激發出生命尋求自由的潛能。那么,以此為基礎的革命事件為何遲遲沒有到來呢?生命的解放潛能如何才能轉化為現實呢?

在馬克思這里,依據人類文明發展規律之上的解放敘事邏輯,不僅可以看到存在于“生命權力”根基處的資本運動軌跡,更能沿著這個軌跡發現資本裂縫中生命的解放潛能。因此,我們不禁要追問,資本的裂縫究竟在何處?只有揭開這個秘密,數字時代“生命權力”的積極性內涵才得以開顯。揭開秘密的關鍵便是勞動,更確切地說,揭開秘密的鑰匙存在于資本與勞動的張力關系中。在馬克思看來,本來作為生命之自由本性存在的勞動,卻造成了勞動者生命自由本性的喪失,而使勞動具備異己屬性的力量便是資本??梢哉f,馬克思并未就此停止,而是在揭示勞動異己屬性的基礎上又獲得了批判和超越資本力量的有力武器。我們看到,資本的裂縫恰恰就存在于“資本與勞動的張力”關系中,存在于勞動的自反力量中。主體不僅是從屬性的存在,更可以借由勞動的力量擁有反抗從屬地位,突破資本力量之網,并使其具有破裂的潛能。正如馬克思所說:“一旦我們逃到其他的生產形式中去,商品世界的全部神秘性,在商品生產的基礎上籠罩著勞動產品的一切魔法妖術,就立刻消失了?!?25)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3.

然而,勞動逃離資本圍墻、沖破資本裂縫后的方向在哪里呢?馬克思給出的答案是:自由人的聯合體。這是一條勞動組織方式的重構路徑,一方面,可通過改變勞動者的勞動組織方式打破現有勞動組織方式背后的資本框架;另一方面,可激發勞動背后生命的潛能,從而有效地推進勞動的社會生產力?;诖?一個現實可能性的未來新型共同體——“自由人的聯合體”便被呈現出來了,它是一個以自由聯合勞動為自身經濟基礎的共同體,人們“用公共的生產資料進行勞動,并且自覺地把他們許多個人勞動力當作一個社會勞動力來使用”(26)同①:96.。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2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因此,人的真正自由發展不能靠從頭腦中的虛幻觀念來實現,而只能靠建立作為“自由人的聯合體”的“真實共同體”中來實現。

基于歷史唯物主義所蘊含的邏輯,數字時代“生命權力”敘事的開顯可以指向于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之中。也就是說,主體的啟蒙與覺醒、主體的自由與個性、主體的潛能與創生只有建立在整體性的人類解放的基礎上,才是有可能的。在個性和人類、個體和整體、種生命和類生命相統一的基礎上,自覺地把個人的自由熔鑄在人類解放的歷史進程中(28)高海清.找回失去的“哲學自我”:哲學創新的生命本體[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206.。也只有如此,“生命權力”敘事才能在基于原初“看管與服務”生命的職能、激發出主體的生命潛能,通過不斷克服與超越資本框架之中的“生命權力”對人的宰制、支配、監控的境遇,在社會歷史的革命實踐活動之中,使得人的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統一起來,在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中開啟人類通向自由與解放之路。

猜你喜歡
資本主義權力資本
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最新發展,是新型帝國主義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剝削的兩重批判——基于《資本論》第一卷的思考
不如叫《權力的兒戲》
資本策局變
第一資本觀
VR 資本之路
權力的網絡
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發展趨勢
“零資本”下的資本維持原則
與權力走得太近,終走向不歸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