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繪藝術發展與社會美育價值建構研究

2024-01-08 02:34夏克梁袁華斌
中國制筆 2023年4期
關鍵詞:手繪美育繪畫

夏克梁,袁華斌

1.中國美術學院,浙江 杭州 310024

2.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福建 漳州 363105

在傳統繪畫領域,中國畫、油畫等畫種為大眾所熟知,而對于手繪藝術,其門類屬性、畫風特征等,業內尚無人做出全面詳細解讀。首屆全國手繪藝術大展的社會反響熱烈,該現象背后涵蓋的信息值得關注思考,其價值意義不可忽視。如何以手繪藝術為出發點構建社會美育當代化發展,同樣值得探討。以鋼筆、馬克筆等手繪材料創作賦能繪畫技術美育為基本手段,提升手繪藝術的創新發展;以高校、機構、產業等多領域研究賦能繪畫學術美育為基本初心,回歸藝術教育本質的認知審美;以積極向上的繪畫主題賦能社會倫理美育為基本理念,凸顯對美好生活的品質追求;以高校師生、設計從業者、手繪愛好者、社會青年、兒童等多群體參與賦能社會美育為基本方式,引領社會百姓生活新風尚[1]。從學術性價值來看,近千幅手繪藝術作品詳盡厘清手繪藝術概念;從藝術性價值來看,大展充分挖掘手繪藝術的可能性,豐富繪畫藝術門類和業態;從社會價值來看,藝術可高居廟堂,更可現眾生百態,展出作品讓手繪藝術走進百姓生活,走進人民視野,大大促進社會美育發展。

圖1 全國首屆手繪藝術展現場

圖2 設計手繪作品《院子》(作者:余祥晨)

1 一體與多元:手繪藝術概念厘清與形式分類

1.1 手繪藝術概念

“手繪”源于設計表現,常以鋼筆、馬克筆、彩色鉛筆等為表現工具,現在已拓展到傳統繪畫工具(材料)以外的各種表現形式,并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繪畫體系。這種不同于傳統繪畫工具所產生的獨特繪畫體系往往具有自身特點和面貌,有著獨特的形式美感和時代特征,能夠迎合當代人的審美情趣,容易被大眾所接受和喜愛。

手繪作品可分為“設計手繪”和“藝術手繪”,“設計手繪”是指設計師以表達設計構思為目的的手繪圖,“藝術手繪”泛指“設計手繪”以外的所有手繪作品。這兩者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同時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欣賞性。手繪作品與其他繪畫作品相同,通過繪畫題材和內容來傳遞內涵和價值,同時,手繪作品具備傳統繪畫門類所沒有的藝術表征。

“設計手繪”是設計思維與繪畫藝術的完美結合,是記錄和表達設計師瞬間的靈感和設計意圖,是抽象思維圖像化的一種方式,是一種意象的表達,更是一種圖示語言。作為“設計手繪”圖,表達清晰、交代明了是其根本目的,這也是評判“設計手繪”優劣的重要依據。優秀的“設計手繪”圖,不一定是尺幅有多大、刻畫有多深入,也不一定要刻意追求某一藝術效果,但它一定是設計師個性、情感、藝術造詣的自然流露,蘊含著設計師的繪圖經驗和繪畫技巧,滲透出設計師個人的藝術和文化修養。所表現的作品具有靈動性且富有情感,而且能讓觀者賞心悅目,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美感。

“藝術手繪”同樣屬于繪畫的范疇,其涵蓋的內容和藝術形式更加多樣和包容,常不以某一作用為目的,而是作者借此抒發情感、實現自我價值的載體。其題材也更為寬泛,表現的藝術形式更加多樣,載體也不局限于傳統的紙張。作者往往會更加注重個性語言的研究與運用,“藝術手繪”中不同的藝術形式會給人以不同的視覺感受,反映出作者內在不同的審美境界和個性風格。從“設計手繪”演變而來或是說從傳統繪畫脫胎而出的“藝術手繪”,經過不斷更新、變化,其內涵和外延逐漸豐富,與傳統繪畫的界限也變得越加模糊,具有極強的包容性。

1.2 “設計手繪”與“藝術手繪”兩者同異性

“設計手繪”與“藝術手繪”統稱為手繪作品。當手繪作品作為圖示語言的時候,其作品的藝術性并不影響設計作品本身的水準,也不會產生交流上的障礙。而當手繪作品作為繪畫的一種特殊形式,追求和探尋的則是一種新的視覺美感,畫面所呈現的往往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優秀的手繪作品,同樣都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設計手繪”其繪制的目的性很強,而“藝術手繪”不一定有明確的目的?!霸O計手繪”相對客觀、真實和理性,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藝術手繪”則相對主觀、比較感性,可具有實用性,也可無實用價值。在內容和表現形式上,“設計手繪”主要是對設計構思的表達,內容有一定的局限性,表達的對象無論是物或是空間,追求的多為“是”,形式可以是寥寥幾筆,也可以是寫實逼真?!八囆g手繪”往往是對物象的描繪或再創作,畫面中蘊含著內涵與情感,追求的可以是“是”,也可以是“非是”,表現形式多樣。

2 中心與周邊:線下展覽與數字傳播齊頭并進

2.1 展覽活動現場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全國手繪藝術大展啟幕當日,參加開幕儀式的嘉賓及觀眾,累計人數達千余人次,整場展覽期間,現場參觀總人數逾萬人次。出席開幕儀式嘉賓不僅有政府代表、美協代表、高校師生代表、媒體代表,還有眾多的藝術工作者與社會大眾,手繪藝術展覽活動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認可。前來參觀的大眾群體也呈現出多樣性特征,較大的年齡跨度,反映出手繪藝術受眾群體的廣泛性。

圖4 展覽當天,場館人頭攢動

2.2 數字媒體傳播

據不完全統計,開幕儀式線上圖文直播24小時累計閱讀量超65萬次,美術報、潮新聞等數字媒體報道閱讀量超10萬次,個人平臺發布相關資訊不計其數。線上平臺將公眾融入手繪藝術展覽之中,高參與互動率,形成二次傳播,實現話題打造,傳播手繪藝術價值。

2.3 數字技術介入

數字化浪潮席卷而來,這股力量不可避免地改變著世界,手繪數字化塑造了繪畫藝術版圖的新邊界。在此次展覽中,數字化的發展和應用提供了展覽理想新路徑,順應數字化技術,帶來新技術、新內容、新模式。策劃團隊使用計算機處理技術把藝術家的手繪作品制作成數字藝術品,將靜態作品注入動態視覺影像中,讓數字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手繪藝術完美結合。

數字技術的運用,讓展覽館展陳“五感”設計理念充分融入動態視覺、聲音特效和互動體驗中。此舉意在打破傳統手繪藝術在創作時存在著諸多限制,例如色彩局限性、紙張大小限制等。通過多媒體技術介入,藝術家們可以在手繪藝術中實現更加豐富的色彩選擇,也可以在不受紙張大小限制的情況下進行創作,增強藝術家手繪創作的自由表現力。

震撼且極具感官沖擊的動態影像作品讓觀眾感受到手繪藝術的動態魅力,同時,更加體驗到傳統手繪藝術與現代數字技術融合的創意和無限可能。

3 畫內與化外:手繪突破創新與社會美育進步

3.1 展覽展陳形式創新

“繼承不泥于古,創新不離于源”。弱化或消隱手繪藝術的陳舊思維和固有法則的影響,保持開放的胸懷,嘗試多種媒介的表現。材料間的相互滲透,避免手繪藝術探索路徑在封閉中循環。傳統手繪藝術需要在守正中變革發展,展陳形式創新和手繪藝術表達需要強化其“塑性特征”。

3.2 受眾群體規模龐大

手繪藝術的發展,從來就不僅是專業人士的事,手繪藝術需要拓展其受眾群體,讓更多的人(業余愛好者、兒童)感受到手繪藝術的魅力與價值,并將其運用到對趣味生活的記錄,對精彩瞬間的捕捉,對美好未來的暢想。

社會進步發展,大眾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審美觀念不斷提升,手繪藝術在業余愛好者眼中已成為享受生活的一部分,龐大的手繪團體組織不斷涌現,諸如:邊走邊畫、速寫中國、速寫計劃等。這些手繪愛好者社團常年在全國各大城市開展手繪活動,用手繪的形式記錄美好生活瞬間。

除此以外,青少年兒童手繪藝術在國內也呈現出井噴式的發展,大量少兒繪畫藝術展覽不斷地呈現出精彩作品。兒童天性純真浪漫,對于兒童手繪,需要構建兒童繪畫視角,積極探索兒童藝術創作的習得性、純潔性、發展性[2]。通過展覽的形式,充分挖掘兒童手繪藝術的獨特屬性:尊重兒童在手繪藝術中的主體性,珍視兒童藝術審美表達的主觀性,重視兒童藝術審美發展的成長性。

圖5 兒童是手繪展觀眾最大的群體

3.3 社會美育不斷前行

近年來,在國家層面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到:“美是純潔道德、豐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也是豐富想象力和培養創新意識的教育,能提升審美素養、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激發創新創造活力?!泵烙疵栏薪逃?,它通過培養人們的認知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從而使人們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養[3]。

社會美育發展的核心力量集中于各類政府公益組織(如博物館、展覽館、文化館、藝術館等)和私人藝術組織機構,以及各類美育場館的工作人員、各大藝術類高校的師生、文藝工作者、藝術家等自然人[4]。另一方面,新時代美育建設已經成為影響我國文化發展和人民生活品質的主要因素,美育在促進社會全面發展和國民綜合素質提升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因此,手繪藝術作為一種新的繪畫門類,其使命擔當就更加突出。

圖6 涂鴉是人的天性,“人人都是手繪家”是下一屆手繪展最好的主題

4 結語

手繪藝術,作為一個新興的繪畫門類,美育建設與美術教育形成的內在聯系與外在張力,既影響社會大眾對美育內涵的理解,也影響美術教育作為美育手段的發揮。有學者在美育融合模式中提出“大在美育、大在融合、大在共生”的美育教育新體系[5]。將校園、社會等多方結合,在學術研究、美育教育、社會實踐、美術展演等多領域展開深度融合,方能探索出一條高參與性、高獲得感、高成長性的美育共生之路。

因此,如果能從理論與實踐層面處理好手繪藝術理論研究、技能研討、藝術傳播與美育建設的關系,手繪藝術大展的美育建設作用將更加突出。

(注:文中所有數據由策展團隊提供)

猜你喜歡
手繪美育繪畫
手繪風景照
讓美育引領幸福生活
齊心手繪《清明上河圖》
美育史料·1902年劉焜與“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手繪
美育教師
手繪二十四節氣
歡樂繪畫秀
歡樂繪畫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