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驗式學習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2024-01-09 00:39楊桂蘭
語文世界(初中版) 2023年12期
關鍵詞:角色扮演文本游戲

楊桂蘭

傳統的語文課堂中,教師在講臺上口若懸河,學生在講臺下被動聆聽,而非自主探索知識,課后也無法與教師及時溝通,導致學生看似學習了很多知識,卻沒有形成深刻的理解,學習問題越積越多,最終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熱情。語文是一門復雜的學科,牽扯豐富的知識點和文化知識,僅靠教師講解遠遠不夠,因此體驗式學習模式應運而生。

一、善用信息技術,強化學習體驗

在信息科技日益革新的大環境下,信息化教學已經極為普及。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信息化教學對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具有重要價值。尤其對于語文這門人文性和實踐性都極為突出的科目來說,想要學好并不容易,如果憑借傳統灌輸式教學方式,學生的語文學習道路勢必困難重重。尤其到初中階段,語文學習難度直線提升,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更加豐富,這對教師的教學是一項考驗。如果教師可以巧妙利用信息技術裝點閱讀課堂,為學生創設多元學習體驗,就能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動力。

例如,在教學《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時,為了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教師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優化導入環節。首先,教師為學生播放了《七子之歌·澳門》,讓熟悉的旋律響徹課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告訴學生,這首歌的歌詞就是聞一多先生所作,學生的內心倍受觸動。之后,教師利用信息技術設備向學生展示了聞一多《最后一次講演》的片段,同時和學生進行互動交流,讓學生說一說看了這個片段后的感受。大多數學生感受到熱血沸騰、激動人心,也對視頻中演講者的身份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此時,教師告訴學生,視頻中的演講者正是此前提到的聞一多先生,學生恍然大悟的同時,又對聞一多先生的故事產生了進一步探索的欲望。此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將注意力轉向臧克家寫的這篇課文上,引導學生通過文字進一步認識聞一多先生,了解聞一多波瀾壯闊的一生。這樣的課程設計,使學生的學習體驗層層深入,閱讀興趣高漲,閱讀效率大大提升。

信息技術手段是豐富學習體驗的有效方式。在初中語文閱讀課堂中,教師可根據授課內容、授課目標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采取信息化技術手段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豐富的情境中感知與學習。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的引入,學生的閱讀動力大大增強,學習的體驗感也進一步升華。

二、利用課堂提問,深化閱讀體驗

引導學生把握文本內涵是語文閱讀教學的核心目標。但對大多數初中生來說,閱讀文本不難,想要把握文本內涵卻存在不小的難度。因為統編版語文教材的設計者專門為學生收錄了大量經典、極具閱讀價值,同時又具備閱讀難度的課文,想要學透這些課文并非易事。如果追求教學深度,課堂氛圍容易枯燥化;如果追求教學趣味性,語文教學又會喪失深度。為了實現“教”與“學”的巧妙平衡,教師不妨結合文本設計一些更具開放性、深度和趣味性結合的問題,讓學生通過探究問題深化閱讀體驗。

例如,在教學《飲酒(其五)》時,為了實現深度教學的目的,為了深化學生的閱讀體驗,教師結合詩歌內容設計了如下幾個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這首詩歌的主旨是什么?作者寄托在詩中的情感以及創作初衷又是什么?從詩中,你可以看到陶淵明有怎樣的生活志趣?為什么詩歌標題和內容風馬牛不相及?從詩歌中的哪些詞句可以窺探作者的心境?教師將學生分成不同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都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感興趣的問題展開個性化探究,通過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與思考,可以幫助他們一步步走進陶淵明的心靈世界。在問題探究過程中,學生聯系此前學過的陶淵明的作品,意識到他是一個注重精神追求的人,比起官場上的案牘勞形,他更喜歡在田園中舒放情懷。而這樣的課程設計既可深化學生的閱讀體驗,還可提升語文教學深度。

比起更易實現的淺層次教學,教師更應追求深度教學。尤其對語文這門學科來說更是如此。當教師的追求不同,學生的閱讀體驗也會不同。為了實現深度教學的目標,教師可結合授課內容設置一些具有深度的問題,讓學生展開個性化探究,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深入文本,而學生的閱讀體驗也會就此強化。

三、利用角色扮演,開展體驗閱讀

體驗式學習有多種渠道,而角色扮演正是其中最具創新性,又最具教學效果的一種。角色扮演,就是情景劇表演,教師可通過在閱讀課堂中引入角色扮演模式,讓學生深入文本。因為通常情況下,學生往往是以上帝視角看待文本中的故事,雖然他們可以了解故事的來龍去脈,但是就像看客一樣難以產生共情體驗?!叭狈睬椤闭怯绊憣W生閱讀體驗的關鍵因素。因此,在語文閱讀課堂中,設置角色扮演環節,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深入文本與角色共情,這將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

例如,在學習《皇帝的新裝》時,教師不妨在課堂中引入角色扮演模式。首先,教師引導學生認真分析課文內容,從關鍵詞句入手把握人物特征以及語言特點,并將自己捕捉到的信息點記錄下來。比如,通過原文第一段,有的學生捕捉到的信息點是皇帝喜歡華衣美服,但是不關心軍國事務,即便外出也是為了炫耀,從中提煉出皇帝的個性特征,即虛榮心強,華而不實,而這就為皇帝后面的“上當”埋下伏筆。在完成文本分析以后,教師要求學生提煉出人物相關的語句,揣摩人物說話時的神態、語氣、表情、動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加以指導,配合學生進行故事創編,增加一些有趣的臺詞。在做好充分準備以后,教師將學生分組,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角色演繹。有了角色扮演環節,學生可用個性化方式詮釋文本,其閱讀情感得到升華,閱讀體驗也更為深刻。

角色扮演是深化學生閱讀體驗的重要路徑。角色扮演之前,學生大多是以旁觀者的身份閱讀,他們非常清楚故事中的情節與自己無關,因此很難產生共情體驗。而有了角色扮演的機會,學生的閱讀身份悄然發生變化,不再是旁觀者,而是參與者,這將升華學生的閱讀體驗。

四、使用游戲手段,實現趣味閱讀

如果采取枯燥的教學方式,學生的閱讀興趣會大打折扣,閱讀體驗更是單調乏味。因此,想要在語文閱讀課堂中高效運用體驗式學習法,除了此前提到的信息技術手段、問題情境和角色扮演以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游戲手段實現目的。不管對小學生還是初中生來說,游戲都是契合天性需求的重要資源。初中生外表雖然是個小大人,但內心卻是一個孩子,因此游戲對他們同樣有著無可抗拒的吸引力。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如果教師可結合授課內容融入一些游戲手段,就能優化閱讀環境,使學生的閱讀體驗更趨于理想化。

例如,在教學《背影》時,教師特意設計了一個“找背影”的游戲活動。首先,教師從班級中選擇一些體態特征并不明顯的學生作為模特,讓他們背對著同學站在講臺上。接著,臺下坐著的學生需要從模特中任選一個,描述他或她的背影。需要注意的是,學生的描述不能透露“模特”的真實身份信息。在這種條件限制下,看看哪一個學生能夠準確無誤的描述模特的背影,并能被其他學生猜中。這種游戲活動,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可以加強學生的閱讀學習體驗,還可以讓學生意識到自己與作者的差距,從而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比如,有的學生在描寫模特的背影時,運用的詞匯非常貧瘠,無法突出人物的特征。教師就可引導學生結合游戲體驗重新閱讀文本,分析朱自清的語言特色,這可幫助學生進一步把握文本內容,感受作者的語言風格。

適當的游戲手段可以為語文課堂增光添彩,也能升華學生的閱讀體驗。但是在實際應用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設計的游戲必須與文本高度關聯,不可隨意亂來,因為游戲的目的是為教學服務,不是單純增加一個教學環節。只有將游戲與課程內容相結合,才能彰顯游戲的教學價值,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閱讀課堂中運用體驗式學習法,可以調動初中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初中生的閱讀活力,使學生情不自禁走進精彩的語文世界,而語文課堂效率也會顯著提升。

猜你喜歡
角色扮演文本游戲
角色扮演游戲
“角色扮演”拯救荷蘭艦隊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語會話教學中的應用
數獨游戲
瘋狂的游戲
爆笑游戲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