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身體活動、基本心理需要和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

2024-01-09 05:30王安大川
肇慶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量表心理健康身體

王安大川

(廣東理工學院體育學院,廣東肇慶 526100)

一、前言

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包含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3個維度,其中,健康行為包括預防運動意外傷病、主動適應變化環境以及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等[1,2]。因此,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是培養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方面[3]。大學生作為特殊的社會群體,其心理健康發展受到學習壓力、生活變化和心理適應等多重因素的影響[4-8]?,F有研究成果已經表明,適度的身體活動能夠有效促進個體心理健康發展,其中不僅是簡單涉及減輕焦慮和抑郁、提高情緒管理能力,而且對于增強自我個體效能感和人際關系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大多數研究是從生理或心理單一的角度去解釋這一現象,很少有研究從基本心理需要這一維度去探討身體活動與心理健康的內在聯系?;拘睦硇枰鳛橛绊憘€體心理發展的重要因素,包含自主性、勝任感和歸屬感等多個維度[9],其在身體活動與心理健康之間是否起到中介作用,值得深入探討。因此,本研究旨在通過對大學生群體進行實證分析,探究身體活動、基本心理需要與心理健康三者之間的關系,以期能夠為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其健康發展提供更加全面、科學的理論依據。

(一)身體活動與心理健康

身體活動,作為一種骨骼肌活動,覆蓋了工作、娛樂和體育等多個領域,它不僅影響生理因素如激素水平和神經遞質釋放,而且能夠對生活滿意度、心理彈性等諸多心理層面的變化產生影響。身體活動已被證明能顯著提升心理健康,如緩解焦慮和抑郁、增強自我效能和心理韌性[10]。特別是有氧運動,在情緒調節、睡眠質量改善和減輕生活壓力方面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參與集體體育活動能擴大社交網絡,增強歸屬感和社會支持,這也是提升體育核心素養的一個關鍵要素。然而,身體活動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并非一成不變,受到活動類型、頻率、強度等多變量的影響[11-13]。因此,在推廣體育活動以提升心理健康和體育核心素養時,必須考慮這些復雜因素,并為不同人群制定個性化方案??傮w而言,心理健康在體育核心素養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適當的身體活動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手段。據此,提出假設1:身體活動與心理健康可能呈正相關。

(二)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

基本心理需要這一概念由Deci 和Ryan 提出。該理論認為,基本心理需要的滿足能夠增強內部動機,或則促進外部動機的內化,當個體的心理需要得到滿足時,個體能夠表現出更為強烈的內部動機,并在活動的執行中有更好的表現,基本心理需要分為勝任需要、關系需要、和自主需要,這三種需要都非常重要,三者同時滿足能夠促進個體心理上的成長、內化和幸福感[14]。身體活動具有社會性,能幫助個體建立和維護社會關系,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是發展人際關系和社會溝通的重要橋梁,當個體能自主地選擇和參與身體活動,讓個體能掌控自己的環境,從而獲得基本心理需要的滿足,這種內在動機成為推動個體持續參與身體活動,維護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15]。綜上,提出假設2:基本心理需要在身體活動和心理健康之間具有中介作用。

二、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

采用分層整群隨機抽樣對廣東理工學院年齡18~24 歲(19.97±1.42 歲)的在校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 200 份,經整理后獲得有效回收問卷1 013 份,有效回收率84.42%。樣本包括594名男性和419 名女性。大一學生296 人,大二年級學生231 人,大三年級學生249 人,大四年級學生237人。

本研究在發放問卷前已將問卷發放的背景、目的、特點等對參與人進行詳細告知,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遵循參與者參與調查的自愿性原則,保證了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主試均為接受過專業訓練的體育專業學生。在測試過程中,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同意。

(二)方法

1. 身體活動量表

在本研究中,我們采用了吳洲陽[16](2016)修訂的大學生身體活動量表,該量表共包括8個項目,分為兩個子維度:體育鍛煉承諾(4 個項目)和體育鍛煉堅持(4個項目)。所有項目均使用Likert5點量表進行評分,范圍從“非常不同意”(1 分)到“非常同意”(5分)。該量表具有較高信度和效度,數據能夠反應大學生群體身體活動的真實現狀。在本研究中,該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α=0.97。這進一步證明了該量表在本研究環境中的適用性和可靠性。

2.基本心理需要量表

采用Sheldon 和Niemiec[17]編制的9項目基本心理需要滿足量表,杜健等人[18]修訂的基本心理需要量表來測量基本心理需要。該量表共包括9個項目,包含自主權、勝任感和關系性3個維度。量表采用Likert-7 點計分,采用1(非常不符合)~7(非常符合)7等級評定。每3個項目平均分為該需要滿足度得分,9個項目平均分為總需要滿足度得分,分數與滿足程度成正比。經檢驗在本研究中該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α=0.98,表明該量表結構效度良好。

3. 心理健康量表

采用肖世富[19]等修訂的中文版12項一般健康問卷來測量心理健康。問卷分為兩個維度,共12個項目,每個維度各6個項目:積極項目(如“我做事時能集中注意力”)和消極項目(如“我因過度憂慮而失眠”)。積極項目打正分,消極項目打負分。量表采用Likert-7 點計分(1=從不,4=幾乎總是),并計算總分(范圍從12到48)。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狀況越好。該量表在中國大學生具有較高信度和效度[20]。經檢驗在本研究中該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α=0.80。

(三)統計處理

本研究主要采用Harman 單因素法對數據的共同方法偏差進行檢驗,結果表明有5個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其中第一個因子解釋的變異量為39.63%,小于40%的臨界標準。表明本研究共同方法無明顯偏差,變量之間關系具有較高可行度。

三、結果

(一)大學生身體活動、基本心理需要和心理健康的相關分析

如表1所示,大學生身體活動、基本心理需要和心理健康的相關系數均有統計學意義。根據相關分析顯示,表明大學生身體活動、基本心理需要與心理健康的均呈顯著正向相關;大學生身體活動與基本心理需要之間呈顯著正向相關;變量間的關系能夠對后續假設的檢驗形成有效支持。

表1 各變量的相關分析

(二)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分析

為了檢驗基本心理需要在大學生身體活動和心理健康是否起到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Process 插件中的Model 4 對基本心理需要在大學生身體活動和心理健康之間的中介作用進行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將男女性別作為控制變量放入量表當中,最后發現:未加入中介變量基本心理需要之前,大學生身體活動對心理健康具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β=0.31,p<0.01),加入中介變量后,大學生身體活動對心理健康依然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β=0.13,p<0.01),且大學生身體活動對基本心理需要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β=0.53,p<0.01),同時,基本心理需要對心理健康也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β=0.35,p<0.01),通過以上分析表明基本心理需要在大學生身體活動與心理健康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

表2 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模型檢驗

進一步使用偏差校正百分位Bootstrap 法(重復抽樣5 000 次)進行檢驗。如表3 所示,大學生身體活動對心理健康的直接效應以及基本心理需要在大學生身體活動與心理健康間的間接效應的Bootstrap 95%置信區間的上下限均不包括數字0,表明大學生身體活動不僅能夠直接預測心理健康,而且能夠通過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預測心理健康。直接效應為0.13,中介效應為0.18,分別占總效應0.31 的比例是41.94%和58.06%。中介效應模型圖見圖1。

圖1 中介效應模型

表3 總效應、直接效應及中介效應分解表

四、討論

(一)身體活動和心理健康

本文研究發現大學生身體活動與心理健康呈正相關,表明身體活動是可以顯著正向預測心理健康。因此,身體活動對于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義,大學生通過適當的身體活動,可以緩解學習的壓力促進心理健康,可以釋放身體內的緊張和焦慮情緒,改善情緒狀態提高心理幸福感;大學生身體活動是增強其自信心、自我價值感的有效途徑,另外,以身體活動為“媒介”可以挑戰自己的極限,實現自己的運動目標,從而增強自信心和自我價值感;大學生身體活動可以增強體質和提升身體活力,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從而更好地應對日常學習和生活的挑戰,好的學習和生活狀態對心理健康的發展將產生積極的影響[20]。因此,應該重視大學生身體活動的重要性,選擇合適的身體活動來維護和促進心理健康,從而形成良好的基本心理需要。

(二)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

本文研究發現基本心理需要在大學生身體活動和心理健康之間具有中介作用。說明大學階段身體活動對其基本心理需要可能具有正向預測作用,從而能夠促進其心理健康發展。對身體活動基本需要要求高的個體,可以通過合適的身體活動增強身體素質、緩解學業壓力、提高生活質量等方面產生積極的影響,進而更好地對心理產生積極的影響[21]。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不僅可以有效維護和促進心理健康,還能很好地滿足其基本心理需要,由此可以發現,基本心理需要是連接身體活動和心理健康的橋梁之一,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心理需要是增進學生身體和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三)研究不足與展望

本文以大學生身體活動、基本心理需要和心理健康三者之間的相關關系為研究對象,了解到三者之間的正向積極關系能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然而,本研究還存在不足,一是本文采用的是橫斷研究,不能由此推斷變量間的因果關系,后續可以進行實驗研究進一步檢驗;二是本文探討了身體活動和心理健康的作用機制,除基本心理需要外,是否還存在諸如社交需要等中介變量,還需進一步研究探討;三是本文研究發現基本心理需要在大學生身體活動與心理健康之間起到中介作用,后續通過研究怎樣引導大學生建立積極向上的心理需要,進而促進其心理健康的培養,有助于大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五、結論

(1)大學生身體活動、基本心理需要和心理健康間呈兩兩顯著相關,且大學生身體活動能顯著正向預測心理健康。(2)基本心理需要在身體活動和心理健康之間起顯著的中介效應。(3)在身體活動、基本心理需要和心理健康方面考慮怎樣引導和培養大學生的核心素養,讓三者正向積極引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猜你喜歡
量表心理健康身體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人為什么會打哈欠
我de身體
我們的身體
身體力“形”
三種抑郁量表應用于精神分裂癥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的編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