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信行健康宣教聯合早期護理對GDM患者妊娠結局的影響

2024-01-11 01:04魏亞娟
黔南民族醫專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個體化飲食血糖

魏亞娟

(河南省人民醫院/鄭州大學人民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3)

妊娠糖尿病(GDM)是產婦妊娠期間較為常見、多發性疾病,其臨床主要癥狀表現為多飲、多食以及多尿等,若未經及時有效干預,會對妊娠結局造成一定影響,增加不良分娩結局發生風險,同時不利于產后康復,因此給予患者早期、有效護理干預尤為重要[1-2]。早期護理是在患者早期階段為其開展護理干預,可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以及妊娠結局。有研究指出[3],基于知信行理論的健康教育能夠有效避免GDM產婦在疾病相關知識方面的盲區,滿足健康需求,緩解其負性情緒,改善妊娠結局。鑒于目前該應用的相關報道較少,故本研究擬作進一步的探討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將本院收治的70例GDM患者(收治時間: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觀察組患者年齡20~40歲,平均(30.00±1.20)歲;孕周26~34周,平均(30.00±1.02)周。對照組患者年齡20~40歲,平均(30.00±1.20)歲;孕周26~34周,平均(30.00±1.02)周。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早期護理干預。護理干預包括:(1)健康教育。依據患者受教育程度,采用常規健康教育模式,告知其妊娠期相關注意事項,告知血糖控制水平對妊娠結局的影響。(2)對產生負性情緒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結合患者個體化差異給予情緒調節方法,積極與其交流溝通。(3)飲食護理。依據患者血糖水平,為其搭配每日飲食,合理搭配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攝入量。需充分結合患者飲食喜好,刺激食欲,告知患者不可食用油膩、辛辣等刺激食物。(4)運動護理。依據患者血糖水平制定運動計劃表,選擇輕中度運動形式,例如散步、體操等。

觀察組患者在早期護理干預基礎上,實施知信行健康宣教。內容見下:(1)組建知信行健康宣教護理小組:由護士長、責任護士以及護士組成,各成員分工明確,相互合作。護士長負責護理計劃的制定,護理工作的統籌以及安排等,責任護士以及護理人員負責護理計劃落實。對組內成員由專業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各成員都需知曉知信行健康宣教目的、實施方法等,培訓后進行統一考核,考核成功后方可實施護理。(2)知:即知識宣教。通過一對一授課或集體等形式護理人員對患者予健康教育,同時為他們發放相關疾病知識手冊。每周1次集體教育,宣教包括妊娠期糖尿病病因、分娩并發癥、妊娠期生理變化等,同時需進行妊娠期健康指導,如飲食、運動干預等,授課形式需避免單一口頭宣教,為吸引患者注意力,使其感興趣教育內容,保障教育質量,可通過PPT講授、播放視頻等進行。不固定一對一授課時間,可選擇在患者血糖檢測、產檢時進行,確保每位患者在每月均能得到一次授課,控制授課時間在20 min左右,護理人員需結合患者當前身體狀況,為其進行個體化飲食、運動指導。產婦入院時為其發放保健、孕期飲食方案等。以上均為線下健康教育,可通過成立微信群或公眾號,定期推送相關健康知識,實現線上教育。(3)信:即確立信念。在一對一授課時,通過言語引導護理人員使家屬和患者建立良好健康信念,同時引導患者樹立能通過自身行為管控控制疾病的積極信念,護理人員需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積極耐心回答患者內心疑問,交談過程中需注意交流的耐性、態度以及用詞等,鼓勵患者表達自己內心想法。采用抑郁量表(SDS)和焦慮量表(SAS)評估患者心理狀態,言語疏導負性情緒患者,詢問負性情緒由何產生,指導患者自我調節,鼓勵患者多看輕喜劇、多聽音樂,促使其保持健康心態。每月進行1次電話隨訪,問詢患者心理狀態,避免患者產生不良情緒,若患者出現不良情緒則需及時進行疏導。(4)行:即行為改善。問詢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掌握程度,在幫助產婦建立信念和掌握知識基礎上,要對患者不良行為進一步改善。針對患者個體化情況對產婦血氧、體質量以及飲食習慣等制定個體化干預方案,督促患者嚴格依據護理方案執行。在護理期間需依據患者血糖以及體重變化情況隨時進行護理方案調整,若患者血糖控制不好時,護理人員要再向患者強調血糖控制要點,增加隨訪,可每5 d通過微信提醒患者合理飲食及運動。依據護理方案,在運動及飲食頻次、內容方面進行調整,患者在飲食上嚴控可樂、奶油及巧克力等的攝入,同時需注意低脂飲食,鼓勵多食用新鮮蔬菜及水果。

1.3 觀察指標 (1)自護能力。對患者護理前后自護能力采用自護能力量表(ESCA)評分,此量表共包含自護責任感、自護意識、自護技能及健康知識掌握度,共43個題目,總分172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自護能力水平越高。(2)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3)不良妊娠結局。含早產、羊水過多、妊娠高血壓、胎兒窘迫等情況。

2 結果

2.1 自護能力 表1顯示,兩組患者護理前自護能力評分差異不顯著;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自護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

表1 兩組患者自護能力評分比較分)

2.2 血糖水平 表2統計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護理前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差異不顯著;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血糖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水平比較

2.3 不良妊娠結局 表3統計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比較 [n(%)]

3 討論

糖尿病是臨床較為常見、可控制疾病,GDM亦是妊娠期產婦常見病癥,其血糖控制情況會直接影響妊娠結局,而單一藥物控制血糖往往出現個體化差異[4]。此病癥受多因素影響,例如患者飲食習慣、運動行為等,因此在疾病控制階段還需輔以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尤其對產婦這個特殊人群,血糖控制能有效確保母嬰安全,改善妊娠結局。

常規護理是護理人員根據既往護理經驗,為患者實施的有效護理措施,其護理內容具有陳舊性、籠統性,缺乏針對性以及目的性,其護理內容更加關注患者臨床癥狀以及相關表現,往往忽略患者個體化差異導致護理內容缺失,不利于預后改善,因此轉變護理手段尤為重要[5]。早期護理是通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飲食以及運動護理,促使患者得到全面、綜合性護理干預,可規避單一疾病護理弊端。

知信行護理模式屬計劃性較強的、系統性新型干預模式,其目的是通過某些有效護理手段,幫助患者提高對相關健康知識的認知,促使樹立堅定信念,最終通過信念來改變自身不健康的行為[6]?;颊咧g存在差異,健康素養略不同,對疾病認知需求不同,所以要結合患者性格特征、學歷及疾病特征等,為患者制定實效性強、個性化的護理措施。本研究中兩組患者護理前自護能力評分、血糖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自護能力評分較高、血糖水平較低(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較低(P<0.05)。究其原因,是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從整體觀念出發,采用多種健康宣教方式為患者普及健康知識,可避免個人背景因素不同,全面提高患者健康知識認知水平,使其充分認識到疾病管理的重要性,能夠有效提高患者自護能力,從而規范自身行為,利于血糖水平控制,使其提高風險意識,能夠幫助其樹立疾病治療良好信念,從而減少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

綜上所述,在GDM患者護理中,以早期護理為基礎,聯合知信行健康宣教應用效果理想,可維持患者血糖水平穩定,提高其自護能力,減少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值得進一步推廣以及應用。

猜你喜歡
個體化飲食血糖
《風平浪靜》黑色影像的個體化表述
細嚼慢咽,對減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餃子血糖就飆升,怎么辦?
春節飲食有“三要”
個體化護理在感染科中的護理應用
飲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何為清淡飲食
妊娠期血糖問題:輕視我后果嚴重!
豬的血糖與健康
健康飲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