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碳”戰略融入高職經管類課程思政的路徑探索
——以綠色營銷課程為例

2024-01-11 08:13袁靜薇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圈層雙碳思政

梁 寧,袁靜薇

(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成都 611830)

“雙碳”戰略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升級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1]。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將“雙碳”工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全面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2022年4月,教育部《加強碳達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將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納入教育教學體系。經管類課程涉及社會與自然、效率與和諧、眼下與未來,是開展習近平經濟思想綠色發展理論浸潤式教育的重要媒介[2]。因此,探索如何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經管類課程建設,培養具備綠色發展戰略意識的高素質經濟管理技能型人才,是高職院校對我國“雙碳”戰略的積極回應。

一、“雙碳”戰略下高職經管類課程思政的價值

自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雙碳”目標,到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雙碳”目標建設已進入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關鍵階段[3]。經濟管理活動作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建設的重要載體,在“雙碳”目標建設推進中具有樞紐作用。一方面,通過綠色轉型管理、“雙碳”投資激勵等手段能激發企業綠色轉型行動;另一方面,綠色營銷管理能引導綠色消費,倒逼生產部門綠色經營[4]。所以,經濟管理活動處處都蘊含著豐富的綠色發展理念與低碳發展實踐經驗,經管類課程無疑是“雙碳”理念融入職業教育的良好渠道。

根據《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高職經管類課程不僅要注重專業技能教育,還需幫助學生理解行業領域的國家戰略、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問題與現實問題[5]。當代大學生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應主動承擔起保護生態發展的家國情懷,提升人民綠色高品質生活的責任擔當?!半p碳”背景下,剖析高職經管類專業教育中蘊含的產業綠色轉型、綠色經濟循環體系建設、“雙碳”目標建設等思政元素,在課程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雙碳”戰略,關注和思考生態文明建設問題,對培養當代具備綠色發展理念的經管類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至關重要。

二、理論基礎

(一)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適應新時代中國發展要求、促進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綠色高品質生活需求的理論回應[6]。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回答了“為什么需要生態文明建設、要建設什么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是新時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系統性指南。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理論立足于兼顧經濟增長與生態保護,為當代管理提供了戰略方向與實踐路徑[7]。經濟管理與生態文明建設始終同向同行,只有在經濟管理過程中不斷深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才能真正確保整體與長遠利益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在經濟管理課程教學中,挖掘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經濟管理活動中的思政元素,將其滲透到專業教學中至關重要。

(二)圈層結構理論

圈層結構理論最早運用于農業經濟領域。德國經濟學家馮·杜能發現,城市經濟會以圈層形態對外輻射,影響周邊農村的經濟發展,農村經濟又會對城市經濟產生影響,這種圈層間層次分化、又相互耦合的狀態能不斷縮小彼此之間的差距,最終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近年來,諸多學者將此理論運用在課程思政建設中,如邢文利等學者[8]、姜鳳敏等學者[9]、杜林等學者[10]都基于圈層結構理論,根據課程中涉及的不同育人要素發揮的作用強弱,由內向外設定核心圈層、關鍵圈層與輻射圈層,實現不同育人要素的時空協同與功能協同,達到浸潤式課程思政教學的目的。

三、“雙碳”戰略融入課程思政的路徑實踐

以綠色營銷課程為例,設計“雙碳”戰略融入課程思政的方法路徑,確立“確定培養目標、解析思政重點、重構課程結構、挖掘思政元素、選擇融入載體、構建育人場域、設計教學方式”七個步驟,如圖1所示。

圖1 “雙碳”戰略課程思政元素融入路徑

(一)確定雙維培養目標

綠色營銷是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數智經濟管理專業群的平臺共享課程,教學對象是大一學生,開設于第二學期,共32課時。區別于傳統市場營銷課程,綠色營銷課程的培養目標不僅聚焦營銷崗位必備的知識、技能和素養,還積極響應“雙碳”戰略,引導學生將生態倫理理念貫穿營銷活動全過程,追求企業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高度統一。綠色營銷課程的培養目標是雙維的,一方面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旨在服務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建設;另一方面基于現代市場營銷人員需求,旨在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營銷人才。

(二)解析四維思政重點

一方面,根據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兩山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與系統治理論,為有效服務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建設,每一個社會人都應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在生態文明建設中主動履行社會責任;另一方面,當前高職院校的全日制學生幾乎均為“00后”,他們追求個性化的學習方式,習慣通過網絡獲取信息,但對信息的甄別與判斷能力較弱。因此,綠色營銷課程作為專業基礎課,應側重學生道德素養與職業素養的培養,重點培養學生的綠色責任、家國情懷、道德素養與職業素養。

(三)重構課程結構

基于該課程雙維培養目標和四維思政重點的設計,課程對接綠色輕工企業真實營銷推廣項目,按照“尊重自然的營銷人、順應自然的策劃者、保護自然的推廣者”的培養路徑和營銷崗位真實工作流程,將課程內容重構為五個任務:分析綠色低碳市場、發現綠色商業機會、策劃綠色營銷方案、運營綠色消費社群、分享綠色營銷經驗。

(四)挖掘思政元素

重構后的課程內容緊密對接綠色營銷工作的五個核心工作環節,體現出營銷工作者背后所需要付諸的體力、腦力、智力,以及所要面臨的紛繁復雜的市場環境。通過協同行業專家、思政教師、企業專家、專業教師等多方主體,按照各個任務的知識點與技能點要求,挖掘提煉出每個任務對應的思政價值元素(如圖1所示),分別是:任務一,分析綠色低碳市場,著重塑造學生綠色生態觀與遵紀守法意識,引導學生在調研與分析中合法合規獲取信息,以尊重自然的視角去分析市場趨勢;任務二,發現綠色商機,著重培養學生的綠色行動觀和工匠精神,引導學生在探索機會的過程中精益求精,主動發現服務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的商業機會;任務三,策劃綠色營銷方案,重點培養學生的勞動精神與創新精神,引導學生在營銷策劃過程中堅持不懈,積極探索創新策略;任務四,運營綠色消費社群,重點培養學生的服務意識與誠實守信品質,不斷引導學生在運用多媒體運營顧客社群的過程中,坦誠對待客戶、全心全意服務顧客;任務五,分享綠色營銷經驗,著重培養學生愛崗敬業與奉獻精神,引導學生在統計總結營銷成果的過程中,提煉出營銷崗位的職業訴求,產生自發傳遞綠色營銷理念的意識。

(五)選擇融入載體

選擇“中國消費綠色轉型政策與實踐”典型實踐案例作為滲透思政元素教育教學的載體,一方面從意識形態上培養學生支持綠色消費發展的意識,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在營銷策劃與實踐中秉承綠色發展意識、踐行綠色發展責任、服務綠色發展戰略。

(六)構建育人場域

為實現課程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程以圈層結構理論為指導,根據不同教學場域對學生的影響強弱,將教學場域由內而外劃分為“核心圈層、關鍵圈層、輻射圈層”,以課堂、實訓、實踐為不同圈層的協同育人場域,如表1所示。三個圈層協同并進,緊緊圍繞服務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建設與營銷人才培養目標,促進學生綠色責任、家國情懷、道德素養與職業素養的協同塑造。

表1 綠色營銷課程思政圈層協同育人場域

核心圈層聚焦第一課堂,通過課堂教學各個環節的聯動,將思政元素融入課堂教學全過程,通過教師組織、學生理解感悟的方式,將思政元素與專業理論知識融合,通過任務導向、案例研討、項目實踐等多種教學手段,深層次地將思政元素融合到專業知識講授中,提高學生主體意識,在培養學生營銷技能形成的過程中,同步對學生的綠色責任、家國情懷、道德素養與職業素養開展潛移默化的教育、感染。

關鍵圈層聚焦第二課堂,對接輕工企業真實綠色營銷項目,企業導師與專業教師協同指導,聯動第一課堂開展營銷項目模擬實訓。通過體驗、陶冶的教育方式,將思政元素教育貫穿在企業講座、團隊研討、策劃實施等實訓環節,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情感認同感。

輻射圈層聚焦校外實踐,與“百姓農場”公益勞動實踐基地合作,組織學生團隊承接無公害農產品綠色營銷咨詢服務,引導學生通過綠色營銷調研、策劃、路演、實施、復盤等真實體驗,總結綠色營銷的意義,凝練可推廣科研成果,促進形成學生服務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的行為意識。

(七)設計教學方式

為實現三圈層場域的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有效融合、落實落細,課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學中做、做中學”的模式,采用核心圈層“任務化—潤無聲”“故事化—感于思”、關鍵圈層“場景化—入于心”、輻射圈層“職場化—化于行”的方式,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知識教育中。

以任務三策劃綠色營銷方案為例,核心圈層以“乳制品地球日營銷方案策劃任務”為學習主線,貫穿到課前自學、課中研討、課后作業與考核中,潤物無聲引導學生探索并理解綠色生態保護的意義,自然引導學生主動承擔起綠色推廣的主人翁意識。同時,為確保學生理解方向正確,課中由教師主導“榮耀綠色營銷創意故事研討與分析”,通過教師“故事分享”,學生“分析研討”,引導學生對人性心理、創新思維等專業知識與綠色責任等思政元素融合思考,在學生的思維層面上同時灌注專業知識與綠色發展意識。

關鍵圈層校企協同,搭建乳制品綠色推廣項目場景,通過綠色營銷推廣方案實踐,讓學生獨立面對綠色營銷創意策略策劃問題,培養學生運用人性心理、創新思維等專業知識分析問題,融合綠色生態觀等意識形態策劃推廣方案的能力。根據實訓階段性需求,邀請企業導師給予指導與點評,幫助學生找出思維深度差距,在對比與修改的過程中不斷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這個過程中鼓勵學生堅持勞動精神,激發創新意識,以及在實踐策劃中增強誠信營銷素養和綠色責任意識,促進思政教育入腦入心,激發學生的情感認同。

輻射圈層打造鄉村振興社會服務的真實職場,組織學生參與“大涼山農產品線上銷售”和“百姓農場志愿服務項目”,鼓勵學生結合課堂、實訓所學承接營銷咨詢服務,讓學生直接參與到真實的服務職場中,通過團隊協作解決實際問題,為綠色生態推廣做出自己身體力行的努力,引導學生感受服務社會、保護自然所帶來的獲得感與成就感。在教師指導下,鼓勵學生凝練總結經驗成果形成科研課題項目,進一步強化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四、實踐效果與展望

(一)實踐效果

“雙碳”目標下課程思政融入路徑實施以來,學生課程學習主動性提高明顯,課堂參與度高,綜合素質提升明顯。經過兩學期教學實踐,學生到課率由97.68%提高到100%,成績優良率由44.44%提高到92.73%,學生評教分數由87.01提高到97.62,1+X數字營銷技術應用證書通過率達到87%。近四年,學生參加營銷類競賽,獲國家級獎1項,省級獎10項;獲四川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1項。20級學生團隊在2021年“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獲優秀團隊稱號。20級與21級學生參與“大涼山農產品線上銷售”和“百姓農場志愿服務項目”。涼山州農產品直播項目中,學生承擔3個農產品綠色社群運營,每個小組完成發布23個“綠色低碳”話題/周任務,增加粉絲341人。百姓農場志愿服務項目策劃常規活動3次,策劃并實施綠色主題活動1次,主題活動參與120人次。

綠色營銷課程已被認定為四川省十四五首批職業教育精品在線課程,在智慧樹平臺面向校內外學習者開設3期,累計選課人數達2900余人,被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山西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山東外貿職業學院等25所高校引用,認可度較高。本課程作為培訓課程,服務西南片區6家輕工企業,累計培訓員工300余人次,參培人員反饋良好。

(二)總結與展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辈徽撋虡I市場環境如何變化更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底色,“雙碳”是全產業必須始終堅守的發展目標[11]。以綠色營銷課程為探索起點,通過確定培養目標、解析思政重點、重構課程結構、挖掘思政元素、選擇融入載體、構建育人場域、設計教學方式的七步融入路徑,兼顧服務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建設培養當代滿足消費需求營銷人的雙重目標,構建三圈層協同育人場域,設計“四化”思政浸潤教學方式,以課堂、項目和志愿活動聯動企業開展“學—做—行”綠色營銷教學,“任務化—故事化—場景化—職場化”自然融合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

后續研究中,高職經管類課程應積極響應時代需求,根據課程專業教育特征,進一步挖掘專業知識背后的綠色責任與家國情懷,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術技能的同時,將“雙碳”意識植入每一個學生的行為意識中,貫徹立德樹人本質要求。

猜你喜歡
圈層雙碳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雙碳”目標下企業如何應對碳市場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專訪奚國華:中信力爭成為國企助力“雙碳”目標的旗幟
“雙碳”下縣城發展新思維
No.4 圈層用戶不斷拓展,圈層經濟價值釋放
B站沖破圈層
年輕人“圈層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思政課“需求側”
讓圈內新聞飛出圈層——“振興杯”宣傳的一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