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2024-01-12 05:13翟美娟
校園英語·下旬 2023年8期
關鍵詞:英語閱讀小學英語核心素養

摘 要:閱讀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發展有著重要作用。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核心素養理念被提出,在此背景下,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優化,以提升閱讀教學質量,從而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和英語核心素養發展十分必要。鑒于此,本文就當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現狀進行簡單分析,并提出了核心素養背景下提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質量的方法,希望能夠為英語教學界同人改進教學模式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英語閱讀;閱讀教學;核心素養

作者簡介:翟美娟,江蘇省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

英語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基礎學科,閱讀則是該學科教學的重難點內容。想要讓學生取得理想的考試成績,就必須要加強對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視。從素質教育的角度來看,閱讀是學生必須要具備的英語基礎能力和素養,是發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重要基礎。因此,無論是從哪個角度來看,加強英語閱讀教學均有積極意義。小學階段是學生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也是學生良好英語閱讀習慣、閱讀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因而,從小學生初步系統學習英語開始,便提高對閱讀教學的重視,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非常必要。

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隨著新課改及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小學英語教學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但從整體教學情況來看,當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仍然存在教學理念滯后、教學方法單一、閱讀材料有限等問題,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同時也不利于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及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教學問題具體表現如下:

教學理念滯后。全球經濟不斷發展背景下,國際合作愈發密切,英語作為國際用語言,其學習價值不言而喻。小學階段是學生語言能力發展的黃金期,在此階段開展英語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獲得一定的英語語言思維發展,可為其今后的英語學習和能力發展奠定基礎。正因如此,英語學科一直備受學校、教師及家長的關注。但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提升學生的英語考試成績則是教師及家長關注的重中之重,在這種陳舊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時多是以知識灌輸為主,對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英語核心素養、人文情懷的關注度較低,使得英語閱讀教學存在明顯“功利性”。此外,受此教育理念的影響,教師在教學時還會給學生布置大量的課后作業,比如背誦課文、做習題、做試卷等,大量的課后作業不僅導致學生的課后休息時間被占用,同時還給學生帶來較大的身心壓力與負擔,久而久之,可能會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進而影響教學效果。

教學方式單一。小學生年齡比較小,普遍具有貪玩好動、好奇心強、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等特點。所以,想要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促使他們在課堂上保持持久的專注力,僅僅依靠口頭講解是遠遠不夠的。但事實上,很多教師為了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學進度,在教學時多習慣于從已有的教學經驗出發,沿用傳統教學模式,按照“閱讀導入—閱讀中期—閱讀后期”的流程進行授課,且教學重點多集中在閱讀中期這一環節,使得英語課堂枯燥、單調,這自然很難讓學生對英語閱讀產生興趣,學生學習熱情不足、積極性不高,課堂教學質量自然也會受到影響。此外,還有部分教師在閱讀文本講解時,過于關注對詞匯、語法及文本含義的講解,缺乏對閱讀方法的指導,導致課堂教學模式存在明顯的僵化情況,這對于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是非常不利的,甚至會消磨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這也是導致英語教學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閱讀材料匱乏。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發展學生的聽、說、讀、寫綜合能力是該學科教學的基本任務和要求。而學生語言能力、語言素養的發展,必然離不開大量的閱讀,然而從當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情況來看,閱讀材料匱乏、閱讀內容局限等情況非常常見。這種情況的發生,主要是由于很多教師沒有認識到英語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在教學時通常只是以教材內容為主,對教材文本內容進行詳細講解分析,并要求學生在課后熟讀或者背誦,然后通過做習題、試卷等方式進行鞏固。但是缺乏對學生課外閱讀指導和拓展的重視,使得學生的閱讀范圍狹窄,閱讀內容匱乏,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閱讀能力和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此外,學校配備的英語課外閱讀資料嚴重不足、學生家長對英語閱讀的重視度不足、家庭閱讀材料準備不足等,也是影響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一)創設課堂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有學者曾說“沒有興趣的強制性學習,會扼殺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毙W是學生正式開始系統學習英語的初始階段,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同時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讓英語閱讀課堂變得有趣味、有活力,讓學生從英語閱讀學習中獲得愉快體驗,從而增強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但傳統英語閱讀教學模式中,多是由教師占據課堂主體地位,按照既往經驗對重難點內容、關鍵內容進行講解分析,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低、課堂互動少。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難被調動起來,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習慣的目標自然不能很好地達成,所以,教師改變教學思想和方法是必要的。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能夠彌補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不足,讓英語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對于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興趣有積極幫助。故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從教學內容出發,結合學生的認知情況,為其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以盡可能提升英語閱讀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朗文新思維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Chapter3“Holiday plans in Beijing”時,教師可以依托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閱讀情境,比如可以為學生呈現有關北京有名的建筑、標志物的圖片等,比如天安門廣場、水立方、鳥巢等,還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天安門廣場升國旗的視頻等。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注意力能夠聚焦于課堂之上,同時視頻、圖片給學生帶來感官上的刺激,可以讓學生對于參觀、了解北京產生更強烈的欲望。這樣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生參與閱讀學習的積極性自然會得到提升。在具體的閱讀學習中,教師還可根據文本內容,借助多媒體方式呈現相關圖片,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鍛煉其閱讀思維,從而提高閱讀教學效率。

(二)重視英語詞匯教學,夯實學生的英語閱讀基礎

對于語言學習來說,詞匯是一切學習活動的基礎。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如果沒有掌握充足的詞匯量,那么這些學習活動勢必無法順利進行。在閱讀英語文本時,如果詞匯量不足,那么學生的閱讀過程必然會受到阻礙,并且可能影響學生對于閱讀文本的理解,在解答閱讀文本相關問題時,自然是難上加難。所以,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師應重視詞匯教學,擴充學生詞匯量,以幫助其掃清閱讀障礙、為英語閱讀活動的高效開展奠定基礎。但重視詞匯教學,并不是要在詞匯講解上花費過多時間,或者一味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單詞,而是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高效掌握詞匯。比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法、自然拼讀法、詞根詞綴法等來記憶詞匯,降低學生記憶單詞的難度,同時提高記憶效率。

以教學朗文新思維小學英語“Food from around the world”為例,這篇閱讀文本中涉及的詞匯較多,死記硬背顯然會給學生帶來很大負擔。所以,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將表示國家的單詞以及表示美食的單詞進行梳理,與此同時,還可在表示國家的詞匯這一分支下進一步進行拓展延伸,如由China(中國)可以延伸出Chinese(中國人),Japan(日本)可以延伸出(Japanese)等,這樣既能對詞匯進行歸類,又能在適當的延伸中增加學生的詞匯量,同時以這樣的方式將詞匯進行關聯,還可以降低學生的詞匯記憶難度,從而可以在無形之中提升詞匯記憶效率,增加學生的詞匯量,為其閱讀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再如,在學習“encourage”這個單詞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將含有“en-”這一前綴的詞匯加以整合,如“encode”“enjoy”“enchange”等,并在下一分支中,將單詞的前綴去掉,形成對比,以此來加深學生對于“en-”前綴含義的了解,在擴充學生詞匯量的同時,幫助學生掌握高效的詞匯記憶方法,以及推測生詞含義的技巧,這對于發展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均有積極意義。

(三)利用信息技術教學,降低學生的閱讀理解難度

受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影響,學生在閱讀英語材料時,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制約和影響,從而增加其理解難度。再加上,學生日常生活中缺乏英語學習環境,且小學生課堂英語學習時間尚短,基礎較為薄弱,在進行英語文本閱讀時也會存在一定難度。所以,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想辦法幫助學生打破閱讀障礙,提升其閱讀效率及能力。比如,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補充文章背景知識、呈現相關內容的圖片、視頻等,以此來降低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難度,同時提升其閱讀能力。

例如,在閱讀“Food from around the world”時,由于文中會涉及到一些西方國家以及西方美食,很多小學生對于西方國家的了解較少,在閱讀時不免會因文化差異而難以理解文本內容。所以,在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一些有關西方國家的美食圖片,比如Pizza(披薩)最開始源于Italy(意大利),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搜集更多關于Italy及Pizza的知識,并呈現給學生;另外針對America,教師可為學生補充“感恩節”的相關知識,比如介紹美國人是如何慶祝感恩節的,在感恩節時會吃什么食物、開展什么活動等。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增加學生對于文本內容背景的了解,并且還可為學生滲透西方文化及相關習俗知識,這對于提高英語閱讀的趣味性,同時增加學生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了解、發展學生文化品格也具有積極意義,是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路徑。

(四)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拓寬學生英語閱讀視野

閱讀能力的培養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以及教材之中,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師應以課堂教學及教材為主體,適當地為學生拓展英語閱讀內容,組織學生開展多樣化的英語閱讀活動,以盡可能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通過大量閱讀獲得英語閱讀能力、語言能力及思維品質的提升,實現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

例如,在教學“Food from around the world”后,教師 可以從“food”這一關鍵詞出發,為學生推薦合適的英語繪本,如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中的A Day with Monster Toon、Dinner for a Dragon等,引導學生進行課后閱讀,并且可以在下次上課時針對繪本閱讀情況進行討論與分析,幫助學生解決繪本閱讀中存在的問題。這樣通過課內外閱讀的相互補充,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同時幫助學生復習、鞏固教材所學內容,以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此外,通過帶領學生進行繪本閱讀,還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不同文本材料中學會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問題,這對于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也有積極意義。

除了教材內容及繪本閱讀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多樣化的閱讀活動,比如可以帶領學生一起觀看英文電影Frozen,以電影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觀看英文電影的過程中獲得視覺、聽覺等多感官刺激,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體驗。此外,還可組織學生開展“英語手抄報”“故事會”等課外閱讀活動,如在完成了“Join our club”這一課的學習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A day of life at the club”為主題制作手抄報,這樣既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內容,又能讓學生在制作手抄報中獲得愉快體驗,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意義重大。

三、結語

總之,閱讀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師不能再一味地進行知識灌輸,而是要增強對學生英語閱讀興趣及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視。教師需要不斷探索更多樣、有效的教學方式,不斷提高英語閱讀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夢迪.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及策略研究[J].文淵(中學版),2020(7):83.

[2]竇康平.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英語課外閱讀教學方法探析[J].求知導刊,2021(43):73-75.

[3]曾慧紅.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2020(32):287-288.

[4]王晴晴.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的優化策略研究[J].教育界(教師培訓),2019(8):80-82.

[5]吳潔文.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小學英語閱讀素養教學研究[J].中國科技經濟新聞數據庫 教育,2021(12):16-17.

猜你喜歡
英語閱讀小學英語核心素養
探究性閱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技工院校英語思維創新型閱讀教學的探討
初探利用講故事的方式激發低年級小學生英語閱讀興趣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英語語篇教學的策略探討
尋求英語課堂對話真實性有效性研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