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PEG-rhG-CSF在預防結直腸癌化療中性粒細胞減少的對比研究

2024-01-12 05:33李琳慧楊月梅田勁猛
云南醫藥 2023年6期
關鍵詞:半衰期中性粒細胞

李琳慧,楊月梅,田勁猛

(云南省滇南中心醫院/紅河州第一人民醫院 1.腫瘤血液科 2.普外科,云南 蒙自 661100)

大部分結直腸癌患者有臨床癥狀者都已是中晚期,術后基本都需要接受化療治療,化療后較嚴重的并發癥就是中性粒細胞絕對值(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ANC)減少。通常,對應中性粒細胞小于1.5*109/L的患者稱為中性粒細胞減少癥(Febrile neutropenia,FN),對于中性粒細胞小于0.5*109/L的患者稱為中性粒細胞缺乏(Lackof neutrophil,LN),常伴難以控制的感染。作為傳統的預防化療后中性粒細胞減少的藥物,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CSF),其療效、安全性均已得到肯定[1-4],其不足之處在于半衰期較短(3.5h),所以需要每日1次給藥。聚乙二醇化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作為長效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PEG-rhG-CSF)的半衰期為46-62h,對于大多數化療方案來說,每周期僅需要1次,使用更方便。

本次研究采用自身對照研究的方法,目的是將PEG-rhG-CSF與rhG-CSF進行對比,對兩者在預防化療所致的FN和LN效果及安全性進行對比,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于紅河州第一人民醫院腫瘤血液科收治的結直腸癌患者113例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均為術后,手術切除的標本均經過病理學確診。在這113例患者中,女性61例,男性52例,年齡29~71歲,平均年齡(56.4±9.7)歲。納入標準:(1)年齡29~71歲;(2)近半年未接受過化療或放療治療;(3)排外其他可能導致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病因;(4)接受化療前血液分析、肝腎功能無明顯異常;(5)能配合完成至少兩個周期化療。所有患者都簽署治療同意書,并已通過倫理委員會審查。排除標準:(1)化療前或化療過程中發生難以控制的呼吸道或泌尿系等感染;(2)因為各種原因不能或不愿繼續接受治療。根據腫瘤分期及類型選擇mFOLFOX6(奧沙利鉑/亞葉酸鈣/5-氟尿嘧啶)。

1.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方法為自身交叉對照研究,按照上述的納入排除標準進行篩選,將符合入組標準的113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

第一組56例,女性27例,男性29例,年齡29~69歲,平均年齡(52.3±12.4)歲;

第二組57例,女性34例,男性23例,年齡33~71歲,平均年齡(53.6±11.3)歲。

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2組患者均接受兩個周期mFOLFOX6化療治療,區別在于2組人員在兩個化療周期分別交叉使用rhG-CSF和PEG-rhG-CSF:

第一組:第1周期為對照組,給予rhG-CSF;第2周期為實驗組,給予PEG-rhG-CSF。

第二組:第1周期為實驗組,給予PEG-rhG-CSF;第2周期為對照組,給予rhG-CSF。

1.3 藥物使用方法

rhG-CSF規格為150μg/0.5 mL;PEG-rhG-CSF的規格為1.35*108IU(3.0mg)。用法:2組患者均于化療結束24h后給藥:PEG-rhG-CSF按照100μg/kg的劑量皮下注射;rhG-CSF按照5μg/kg/日/1次的劑量皮下注射。停藥指征:外周血ANC由低值上升后連續兩次≥5.0*109/L或有一次≥10.0*109/L。

1.4 觀察指標

分別在兩次化療周期的第3、5、7、9d進行血常規檢查,記錄發生FN和LN的發生率、持續時間及藥物相關不良反應發生率。

1.5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2種藥物臨床療效對比

在兩個化療周期中,PEG-rhG-CSF組,表內以下簡稱PEG組,PEG組與rhG-CSF組患者FN和LN的發生率和LN的持續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FN和LN的發生率和持續時間[n(%)]

2.2 2種藥物預防使用后ANC動態變化

接受預防性PEG-rhG-CSF組與rhG-CSF組治療后2組患者外周血中ANC的變化,2組患者的ANC最低值均出現在化療第3d,分別為(4.6±1.8)*109/L和(5.2±1.3)*109/L,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76,P=0.341),見表2。

表2 2組患者外周血中ANC的變化

2.3 2種藥物不良反應

表3 其他不良反應發生率[n(%)]

3 討論

大部分結直腸癌患者術后需接受化療治療,臨床化療藥物所引起的骨髓抑制常常導致化療終止,骨髓抑制的主要表現為血三系細胞減少,以FN或LN最為常見,嚴重者可造成難治性感染[5],這將導致化療無法完成,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目前,我國對于化療后粒細胞減少多使用rhG-CSF,PEG-rhG-CSF多用于既往有較嚴重化療后粒細胞減少癥患者,國外使用情況與國內的類似[6]。

rhG-CSF其重要作用是刺激粒、單核巨噬細胞成熟,促進成熟細胞向外周血釋放,并能促進巨噬細胞及噬酸性細胞的多種功能[7]。rhG-CSF在預防化療藥物導致的粒細胞減少目前已有很多的臨床實驗證實是安全、有效的[8]。其不足之處在于半衰期僅為3~4h,原因是其有效成分為蛋白質,該蛋白質容易被體內的相應肝酶水解。這就導致了在臨床應用中,為了維持其血藥濃度,需要在患者本周期化療結束24h~48h后每日一次連續給藥[9]。PEG-rhG CSF通過rhG-CSF的有效成分與20KD聚乙二醇交聯純化獲得,從而顯著延長半衰期。

此次本院113例惡性腫瘤化療患者均予以兩個周期的mFOLFOX6化療,2組患者的結果顯示第3、5、7、9d的FN和LN發生率、持續時間及藥物相關不良反應發生率,與一些前期臨床研究[10-16]結論相符。

綜上所述,在化療后的預防性用藥時,PEG-rhG CSF與rhG-CSF相比半衰期更長,患者使用更為方便。且一次給藥與rhG-CSF連續給藥對比效果和不良反應無差異,為預防惡性腫瘤患者化療后粒細胞減少多了一個選擇。

猜你喜歡
半衰期中性粒細胞
經方治療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引起發熱案1則
基于語言學中文學術圖書的半衰期分析研究*
英文的中性TA
基于引用半衰期的我國五官學期刊文獻老化研究
高橋愛中性風格小配飾讓自然相連
FREAKISH WATCH極簡中性腕表設計
基于JCR?的國外臨床醫學學科半衰期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綜合征的治療進展
誤診為嗜酸粒細胞增多癥1例分析
一株中性內切纖維素酶產生菌的分離及鑒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