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對產科護士護理質量的影響

2024-01-12 10:28曾曉云王賽男楊盛蘭
中國衛生產業 2023年19期
關鍵詞:產科層級科室

曾曉云,王賽男,楊盛蘭

常德市婦幼保健院產科,湖南常德 415000

產科以產婦為主要就診群體,產婦就診期間,由于妊娠對其肢體運動功能及活動范圍、機體生理狀態及外貌等的影響,加之就診環境干擾性,使得產婦出現情緒、行為反應等變化,輕者出現情緒波動,重者發生醫患糾紛,對產科診療環境、醫患及護患關系等造成影響[1-2]。產科對就診產婦提供護理服務,意義在給予產婦所需幫助及具有專業性的服務,以此維護母嬰健康,從而使其就診體驗、分娩安全性等得到維護。但隨著公眾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產婦就診時護理服務需求量明顯增加[3-4]。對產科護士護理質量開展管理,目的在于提高產科護理工作質量,增強護士護理操作的專業性,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作為具備較高規范性、系統性的管理措施,護理期間通過劃分護士等級方式,對不同等級護士實施針對性管理,管理開展后,所實施措施可見較高適用性,護士經由管理,其工作專業性及個人綜合能力均能夠得到顯著提升[5-6]。本文選取常德市婦幼保健院產科護士26 名為研究對象,于2022 年1—4 月期間行傳統產科護士護理質量管理為管理前,于2022 年5—10 月期間行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為管理后,分析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的干預作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產科護士26 名為研究對象,于2022年1—4 月期間行傳統產科護士護理質量管理為管理前,于2022 年5—10 月期間行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為管理后。管理前后均為同一批產科護士,均為女性;年齡22~43 歲,平均(29.97±2.53)歲;工齡3~21 年,平均(10.72±1.28)年;主管護師3 名,護師8名,護士9 名,助理護士6 名,受教育程度:大專7名、本科19 名。

1.2 方法

管理前實施傳統產科護士護理質量管理:科室內醫療用品、備品等定期做數量清點,專人進行申領。定期匯總護理工作中所遇問題,開展會議分析問題成因,制訂處理方案,對科室護理人員進行宣講,指導其規范開展工作,以促進其職能作用發揮。

管理后采用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對產科護士實施護理質量管理:①對管理機制進行構建,采取層級管理方式,管理開展前,對產科護士個人專業能力及專業技能等實施考核,行護理工作質量檢查,綜合分析護士個人能力,對其信息資料做詳細了解,由護理部、大科、科室結合產科實際情況,對管理制度進行規劃,商定崗位職責、人力資源分配、工作流程,工作內容做細致劃分,依據護士個人能力、工齡及臨床經驗等,分配工作,發揮其個人專長,協調護士之間工作,保障工作程序規范性,提高護士工作效率。

②劃分護士等級,不同等級護士在工作中分工協作,同時在為產婦提供護理服務期間,依據其個體差異及實際情況,對護理人員進行分配,保障產科人力資源合理利用,高等級護士在工作中,予以低等級護士工作協助,并積極為其傳授護理經驗及技巧,互幫互助,增進產科護理工作時效性、工作質量的同時,構建和諧工作氛圍,有助于改善護士工作體驗。

③開展專業培訓,在組織專業培訓過程中,根據護士等級,規劃培訓內容,低等級護士,以豐富其經驗、增進其專業操作技巧掌握水平、提高其專業能力等為重點,由高年資護士為其實施培訓,提高低等級護士個人綜合能力;高等級護士,在進行新型產科護理技術示范、醫療領域產科護理新興研究成果宣講的基礎上,對現今就診產婦護理服務需求、護理工作中的常見問題進行分析,促進其進一步掌握產科護理服務工作開展要點,以提高產科護理工作質量。

④產科護士等級、工作內容劃分的基礎上,其晉升機制、待遇等均結合上述因素進行規劃,且不同等級獎勵方式略有區別,在激發護士工作積極性的同時,有助于引導其自主學習意識及進取精神,從而在工作中護理工作切實發揮其職能作用,使護理工作在臨床產科中實施意義及影響性得以充分體現。

⑤定期實施考核,查驗產科護士工作質量、專業水平等,在此期間對產科護理工作開展影響、干擾因素進行匯總,分析成因,調整管理措施細節,加強影響因素管理,以此增進產科護理質量,為產婦提供高質量護理服務。

1.3 觀察指標

比較管理前后專業考核評分:包括專業知識、操作技術等,考核成績為百分制。

比較管理前后護理工作質量評分:應用自制量表評測護理操作、溝通方式、病房管理、護理文書、健康教育、病例分析等,單項得分20 分,得分與護理工作質量成正相關。

比較管理前后產科護理差錯事件發生情況:包括執行醫囑錯誤、接錯液體、發錯口服藥、漏用藥等。

比較管理前后護士管理滿意度:采用不記名投票方式,調查護士對于管理工作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等,印制投票單,條目10 項,護士自行填寫,不記錄姓名,勾選7 項條目為滿意者,表示非常滿意;勾選4~6 條滿意者,表示滿意;勾選3 條及以下滿意者,表示不滿意;分析護士管理滿意度。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n)和百分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管理前后護士專業考核評分比較

管理后護士專業考核評分均高于管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管理前后護士專業考核評分比較[(±s),分]

表1 管理前后護士專業考核評分比較[(±s),分]

?

2.2 管理前后護士護理工作質量評分比較

管理后護理工作質量評分高于管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管理前后護士護理工作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2 管理前后護士護理工作質量評分比較[(±s),分]

?

2.3 管理前后護士產科護理差錯事件發生率比較

管理后護理差錯事件發生率低于管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管理前后護士產科護理差錯事件發生率比較

2.4 管理前后護士管理滿意度比較

管理后護士滿意度高于管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管理前后護士管理滿意度比較

3 討論

產科在臨床中具有明顯特殊性,該科室就診者均為孕產婦,作為特殊人群,產婦在就診期間,對于護理服務需求量較大,加之妊娠、分娩等所致不適感受,極易對其個人行為、情緒狀態等造成影響,因此在護理中,需予以其高質量服務滿足產婦護理需求,從而協助臨床產科診療工作,一方面促進產科診療工作有序開展,增進其時效性,另一方面維護產婦就診體驗,提高其體感舒適度,有助于維護醫患、護患和諧關系[7-8]。對既往產科護理工作觀察發現,護理服務在開展中,存在溝通有效性低、產婦接受度差等情況,除產婦自身因素外,產科護士專業能力、職能認知、護理操作技術及操作技巧掌握情況等,均可影響產科護理工作質量,因此,為增強臨床產科護理工作質量,有必要開展工作質量管理[9-10]。

產科護理質量管理措施的選擇,應從科室實際情況、接診患者群體特殊性等角度出發,選擇適宜且適用的方式開展管理,從而達到切實管理目的[11-12]。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是以層級劃分方式對不同層級護士做針對性管理干預,該護理模式奉行“以人為本”理念,從人文角度出發,予以不同等級、專業能力護士進行管理,在提高科室人力資源合理利用率的同時,護士個人專長可在工作中得到充分發揮,增進工作協調性,從而使護理工作能夠有序、高效開展,對護理工作質量提高可產生明顯促進作用[13-14]?;谧o士分層級管理模式所具備管理干預作用,將其用于產科護士護理質量中,構建管理機制,護理部、大科、科室規劃護士護理質量管理措施,分配工作內容、計劃工作流程,從科室實際出發,制訂適宜措施開展管理,提高科室工作質量的同時,強化護士工作規范性、人力資源利用合理性,從而促進護理工作能夠規范、有序開展。護士等級實施劃分,不同等級護士工作中相互協同配合,且不同等級護士針對性分配患者,護理工作時效性、工作質量得以提高的同時,護士之間工作協同性增強,能夠樹立其集體感,構建同事間和諧氛圍[15]。分級實施專業培訓,予以其針對性專業技能宣講、培訓,不同等級護士經培訓后個人能力得以提高的同時,可為其個人專業知識、技能等做充分把握奠定良好基礎,有助于其未來晉升及人生發展,對提高產科護理工作質量具有積極影響[16-17]。對不同等級護士晉升機制、待遇等進行規劃,結合等級制訂獎勵機制,幫助產科護士樹立明確目標及發展方向,促進其在工作中切實發揮其自身職能作用,使其工作積極性得到激發。開展考核,對管理措施實施效果進行分析,做細節調整,以發揮管理措施在護士質量管理中作用,可提高管理有效性及管理措施在科室管理中適用性,從而使產科護士護理質量得到根本性增強,此外,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的開展,護士經管理后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患者就診期間身心狀態能夠得到專業性調整,改觀其就診體驗外,有利于維護科室良好就診環境,因此在管理產科護士護理服務質量的同時,有助于提高護理服務干預有效性[18-20]。

綜上所述,產科護士護理質量管理,采用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實施后能夠顯著增進護理工作質量,可推廣。

猜你喜歡
產科層級科室
科室層級護理質量控制網的實施與探討
軍工企業不同層級知識管理研究實踐
基于軍事力量層級劃分的軍力對比評估
職務職級并行后,科員可以努力到哪個層級
愛緊張的貓大夫
視歧——一位住錯科室的患者
產科醫師答問錄
產科醫師答問錄
產科醫師答問錄
“合作科室”為何被壞了名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