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和觀察傳染病控制中流動兒童預防接種管理的應用

2024-01-12 10:28楊禎吳德娣李林林劉軍
中國衛生產業 2023年19期
關鍵詞:預防接種流動人口傳染病

楊禎,吳德娣,李林林,劉軍

1.棗莊市市中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山東棗莊 277101;2.棗莊市市中區人民醫院,山東棗莊 277101;3. 棗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山東棗莊 277101

由于我國區域發展極不均衡,人口流動明顯加劇,這一群體往往因為工作等原因居無定所,且年齡多在20~40 歲之間,正是生育年齡[1]。除此之外,城市發展進程加快,農村人口逐步向城市流動,在外地工作的頻率不斷提高,流動人口的數量也在不斷增長。而在這一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流動兒童也極大地降低了流動兒童及時進行免疫接種的可能性[2-3]。因此,對加強兒童預防接種管理是免疫規劃管理的核心問題。但是,流動兒童的生活環境并不穩定,其父母的免疫接種意識不強,這就導致了流動兒童免疫規劃工作的推進比較困難[4]。由于對流動兒童預防接種工作的管理和執行不規范,使得流動兒童感染疾病的風險增大,對兒童的健康成長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很大的負擔。由此,各地區也逐步認識到了加強對流動兒童疫苗接種工作的重要性。鑒于此,本文就2022 年7—12 月山東省棗莊市市區132 例流動兒童預防接種管理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 年1—6 月山東省棗莊市市區124 例流動兒童開展常規管理措施(開展前),2022 年7—12 月132 例流動兒童開展預防接種管理(開展后)。開展前男69 例,女55 例;年齡1~7 歲,平均(5.41±0.49)歲。開展后男71 例,女61 例;年齡1~7 歲,平均(5.37±0.51)歲。兩組兒童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22 年1—6 月僅開展常規管理措施,予以預防接種相應的宣傳,前往社區內開展知識講座等;預防接種人員必須由縣級行政部門發放上崗證后,方可從事預防接種工作,接種時要穿戴工作衣帽、口罩,佩戴胸卡,患手部皮膚病或患傳染病期間不準參加接種工作。接種人員應主動向群眾宣傳告知接種知識,預約下次接種時間,尚未按程序接種者及時進行隨訪落實。接種前做好準備工作,包括統計應種對象、發接種通知,準備疫苗、注射器及各種藥械等。接種過程嚴格執行“三查七對一留觀”,嚴格執行預防接種規范要求開展接種工作。

2022 年7—12 月積極開展預防接種管理,具體內容如下:①對于在當地出生并在當地建立了卡牌的兒童進行接種,并且在當地有較長時間居住的外省戶籍兒童,其管理辦法與當地戶籍兒童一樣,通過預防接種信息系統進行查找,并通過手機短信或電話通知其及時進行疫苗接種;與流動人口管理有關的各部門,需形成一種常態化的工作機制,促使居民參與到對流動兒童的疫苗接種管理中來;與各區域的預防接種部門進行定期的信息交流,及時了解外來兒童的變化情況,是否按時接種疫苗等情況;在有條件的地區,為方便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接種疫苗,可以設置臨時疫苗接種點。在傳染病的多發人群中,托幼兒童屬于加強對托幼機構的培訓和管理,嚴格把入托接種證明的查驗關,一方面,提高了疫苗的接種率,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相關傳染病的發生率。②應該逐漸構建起“各級政府主導,衛生部門提供服務、技術支持,其他部門協同,全社會參與”的長期工作機制。將學齡前兒童的信息記錄下來,并與地段預防接種門診定期反饋兒童流動信息,或者流動人口信息平臺對預防接種門診開放部分查詢權限,確保學齡前流動兒童可以及時接種疫苗。對承擔公共衛生工作的鄉村醫生或公共衛生聯絡員,要明確其工作職責,建立一套考核管理機制,并要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助。③在宣傳內容方面,除了要對免疫預防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國家的基本政策、免疫程序等進行宣傳之外,還要對社會其他部門所承擔的責任、兒童父母所承擔的責任等進行宣傳,還要對疫苗接種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進行正確的認識,從而確保免疫預防工作的深入開展。

1.3 觀察指標

①5 種疫苗接種情況[5]:詳細記錄5 種疫苗接種狀況,包括百白破、麻疹、乙肝、乙腦及甲肝。②兒童傳染病發生率:詳細記錄開展前后兒童百白破、麻疹、乙肝、乙腦及甲肝發生狀況。③預防接種知識掌握程度[6]:采用醫院自制問卷調查表的形式對兒童家長預防接種相關健康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評估,主要包括預防接種知識(40 分)、注意事項(30分)、不良反應及處理方法(30 分),分值與掌握程度成正比。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n)和百分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開展前后兒童5 種疫苗接種情況比較

開展后兒童5 種疫苗接種率均明顯高于開展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預防接種管理開展前后兒童5 種疫苗接種情況比較[n(%)]

2.2 開展前后兒童傳染病發生率比較

開展后兒童傳染病發生率均低于開展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開展前后兒童傳染病發生率比較

2.3 開展前后兒童家長預防接種知識掌握程度比較

開展后兒童預防接種知識掌握評分均高于開展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開展前后兒童家長預防接種知識掌握程度比較[(±s),分]

表3 開展前后兒童家長預防接種知識掌握程度比較[(±s),分]

?

3 討論

伴隨著國家擴大免疫政策的實施,適齡兒童需要接種的疫苗的劑量和種類都在逐步增加,因此,如何保證疫苗的安全性越來越引起臨床的重視[7]。18 世紀初,使用“天花”患者的膿液進行了疫苗接種,后來英國的一名醫生對疫苗進行了改良,并在人類中進行了實驗,這就是疫苗學和免疫學的起源[8-9]。目前,通過疫苗接種進行疾病防疫已成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關數據表明,在20 世紀70 年代末,我國實施了免疫計劃后,通過普及兒童疫苗,使白喉、結核、百日咳、麻疹等疾病的患病人數降了3 億多,并減少了400 多萬的死亡[10]。對兒童來說,提供預防接種是保證他們健康成長的一項關鍵措施,同時也是控制各種傳染病發生的一種必要手段,對提高兒童機體免疫力有積極的作用。

在消滅和控制某種傳染病的過程中,疫苗接種是最經濟、最有效和最安全的方法。目前,由于人口流動的頻繁性,流動兒童群體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但很多父母沒有進行流動人口登記,因此不能得到預防接種門診關于預防接種的相關信息和通知,導致兒童不能按時按照規定接種[11-12]。此外,流動人口的生活環境并不穩定,聯系方式頻繁變化,給流動兒童的疫苗接種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一些兒童家長因為自身文化程度低、工作條件差等原因,對免疫計劃疫苗預防接種的關注程度較低,這就導致了流動兒童預防接種率很難達到規定的標準。在流動兒童日益增多的情況下,怎樣才能有效地推進計劃免疫預防接種工作,已經變成了各地疾控中心迫切需要解決和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13]。本研究結果顯示,開展后兒童5 種疫苗接種率、兒童預防接種知識掌握評分均明顯高于開展前,且兒童傳染病發生率均低于開展前(P<0.05)。針對我市流動兒童的疫苗接種率比本地兒童要低,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①流動兒童的父母預防接種意識不強,沒有及時為流動兒童進行接種。②父母工作繁忙,流動性大,對相關疫苗接種信息的獲取不暢通,從而不能及時進行疫苗接種。根據上述因素給予針對性意見和建議[14-15]:①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規范疫苗接種工作的同時,可以增加針對外來兒童的疫苗接種咨詢和其他相關服務;在流動人口較多的地區,積極開展預防接種工作。②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加大對免疫規劃人員的培訓力度,并在此基礎上加快疫苗接種信息系統的建設,盡快實現國家疫苗接種信息系統的聯網。③加強政府機關的領導,優化和改善流動人口的生活環境和醫療衛生條件,加大轄區縣、鎮、村的預防接種工作投入,提高基層員工的福利水平。健全外來務工人員預防接種卡制度,凡在本區居住滿3 個月以上的外來務工人員,均須辦理居住證;加強對外來務工人員的走訪調查,及時補種,確保外來務工人員的疫苗接種質量。④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作,提高對流動人口的有效管理水平,使其能及時、準確地掌握流動兒童的基本情況,并對其進行全面的調查。⑤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加大對基層疫苗接種工作者的培訓力度,使他們熟悉計劃免疫的相關政策,并能對公眾進行正確的免疫規劃知識的普及,增強應急處理能力,從而全面提升疫苗接種管理工作的質量。⑥繼續加強宣傳,不斷創新宣傳方式,擴大宣傳渠道,及時、全面地提供疫苗接種資料,使外來子女的父母更好地了解疫苗,加深他們對疫苗的認識。

綜上所述,在流動兒童預防接種管理中強化傳染病控制具有積極意義,有助于降低傳染病發生狀況,改善家長對預防接種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前景。

猜你喜歡
預防接種流動人口傳染病
《傳染病信息》簡介
傳染病的預防
加強預防接種管理對兒童預防接種的影響
關注!新冠病毒疫苗預防接種不良反應問答
3種傳染病出沒 春天要格外提防
呼吸道傳染病為何冬春多發
漫畫
數說流動人口
數說流動人口
湖南:開啟預防接種“掌上時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