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體意象對中學生社交焦慮的影響:有調節的中介模型*

2024-01-12 05:22張興慧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24年1期
關鍵詞:意象中學生社交

江 睿 張興慧②△

①海南師范大學心理學院(??? 571158 ②海南省青少年心理發展與教育研究基地 △通信作者 E-mail:zhangxh_hnu@sina.com

社交焦慮是指個體暴露于社交場合時,感到過度緊張和焦慮,同時伴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回避行為的現象[1],通常表現為緊張、恐懼、害怕被注視、臉紅、顫抖等[2]。中學生正處于心理和生理劇烈變化的時期,這一時期個體很容易出現各種社交問題,尤其是社交焦慮[3],相關研究表明中學生社交焦慮檢出率約為18.96%[4]。社交焦慮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密切相關,會對個體的學業成就、未來職業選擇等方面產生消極影響[5-6]。因此有必要對社交焦慮的相關影響因素進一步研究,為其干預提供相應的數據支持。

身體意象是指個體對其身體進行主觀的、有情感性的整體感知和評價[7]。當人們積極看待身體形象時,就會積極地感知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而當人們消極看待身體形象時,就會消極地感知他人的評價,這就可能導致社交焦慮的出現。Cash等人的研究發現,負面身體意象能正向預測社交焦慮水平[8];羊曉瑩等人的研究表明,對身體不滿意的個體,更有可能出現社交焦慮問題,個體的身體意象滿意度越高,其社交過程中的焦慮水平越低[9]。由此,本研究提出假設1:積極的身體意象可顯著負向預測中學生社交焦慮。

自憫是指個體對自己寬容、客觀的理解與接納,可以幫助個體認識到自己的困境是大家都會面臨的普遍經歷[10]。自憫是調節焦慮和抑郁等癥狀的有效方法,并對心理健康有積極影響[11]。已有的實證研究證明,自憫可以負向預測社交焦慮,并且對自憫的干預可以有效地減輕社交焦慮癥狀[12]。同時也有研究表明,身體意象與自憫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具備積極身體意象的個體,會懂得更好的接納包容自己而不是苛責自己的不足[13],從而降低個體在社交環境下的焦慮水平。Slater等人的研究發現身體意象滿意度越高者,自我憐憫程度越高,其焦慮情緒就越低[14]。因而,自憫是影響社交焦慮的重要因素,有正向身體意象的個體通過產生更高的自我憐憫程度,進而降低社交焦慮水平。據此,本研究提出假設2:自憫在身體意象和社交焦慮之間起中介作用。

然而,自憫的中介作用可能會受到其他因素的調節,其中,個體社會支持程度的高低是不容忽視的。社會支持是指個體從外部環境中獲取的物質或精神上的援助[15]。宮宇軒的主效應模型認為,社會支持對個體身心健康狀態具有普遍增益的作用,能夠促進個體積極的情緒體驗和身心狀況,從而降低社交焦慮水平[16];社會因果關系模型認為,個體所獲得的社會支持低,就可能會誘發社交焦慮甚至導致自殺[17]。擁有高社會支持的中學生可以通過在人際關系中得到的支持和鼓勵、成功的社交經驗,使之更容易接納包容自身的不完美,不會盲目看重外界對自己的看法,從而緩解社交焦慮的狀態[18]。個體的自我認知方式和其所具有的心理調控能力都會影響社會支持對社交焦慮的作用[2]。社交的聯系以及個體社會支持感的提升,有助于感受他人的善意和關愛,減少個人自我負面認知和挫敗感[19-20],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社交焦慮狀態。也就是說,當個體得到更多社會支持時,若個體的自我憐憫程度較高,就會對自己有更客觀的認識,進而減輕社交焦慮癥狀?;诖?本研究將在探討自憫在身體意象與社交焦慮之間的中介作用基礎上,進一步提出研究假設3:社會支持可調節中介模型的后半段。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樣法,從海南省??谑泻透=ㄊ「V菔谐槿?所中學進行調查,共發放問卷1276份,回收有效問卷1174份(4所學校人數依次為346人、298人、233人、297人),有效率為92%。被試年齡為15.78±1.58歲,其中男生565名(48.1%)、女生609名(51.9%);初一學生213(18.2%)、初二學生189人(16.1%)、初三學生233人(19.8%)、高一學生221人(18.8%)、高二學生173人(14.7%)、高三學生145人(12.4%)。

1.2 方法

1.2.1 社交焦慮量表 采用Leary編制,彭純子等人修訂的交往焦慮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IAS)中文版[21-22]。該量表共15個條目,采用“1~5”的5點計分,1代表“一點也不符合”,5代表“極其符合”。得分越高,個體社交焦慮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該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86。

1.2.2 身體意象量表 選用Cash等人編制,羊曉瑩等人修訂的身體意象狀態量表(Body Image States Scale,BISS)[8-9]。該量表共6個條目,采用“1~9”的9點計分,1代表“極不滿意”,9代表“極滿意”。得分越高,個體的身體滿意度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該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88。

1.2.3 自憫量表 采用Neff編制,胡小兵修訂的簡版自憫量表(The Self-Compassion Scale-Short form,SCS-S)[10,23]。該量表共12個條目,包括自我友善、普遍人性和正念3個維度,采用“1~5”的5點計分,1代表“幾乎不這樣”,5代表“總是這樣”。得分越高,個體的自憫程度越高。本研究中該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83。

1.2.4 社會支持量表 選用戴曉陽主編的《常用心理評估量表手冊》中的青少年社會支持量表[24]。該量表共17個條目,包括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和支持利用度3個維度,使用“1~5”的5點計分,1代表“不符合”,5代表“非常符合”。得分越高,個體擁有的社會支持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該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91。

1.2.5 質量控制 在班主任的支持下組織了班會,在會上針對研究目的、研究程序向學生做了詳細說明,征得同意后,由經過培訓的心理學本科生發放和收回問卷。

1.3 統計處理

本研究采用SPSS 23.0對數據進行共同方法偏差檢驗、描述統計與相關分析,采用SPSS宏模型PROCESS進行有調節的中介效應分析。

2 結 果

2.1 共同方法偏差檢驗

采用Harman單因素檢驗方法,對問卷中的所有項目進行共同方法偏差檢驗,結果表明: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共9個,且第1個因子解釋變異量為24.60%,小于40%的標準[25]。由此判斷本研究不存在嚴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2.2 各變量描述統計與相關分析

在控制性別和年齡之后進行偏相關分析發現,中學生身體意象、自憫、社會支持與社交焦慮均呈顯著負相關;身體意象、自憫、社會支持兩兩之間均呈顯著正相關,見表1。

表1 各變量描述統計與相關分析(r)

2.3 身體意象與中學生社交焦慮的關系:有調節的中介效應檢驗

在控制了性別和年齡之后,根據溫忠麟有調節的中介模型檢驗法進行檢驗[26],運用SPSS的宏程序PROCESS進行回歸分析[27]。結果如表2所示:方程1中身體意象可顯著負向預測中學生社交焦慮(β=-0.36,P<0.001);方程2中身體意象可顯著正向預測中學生自憫(β=0.43,P<0.001);方程3中自憫可顯著負向預測中學生社交焦慮(β=-0.39,P<0.001),身體意象仍可顯著負向預測中學生社交焦慮(β=-0.19,P<0.001),但預測作用有所降低,可見,自憫在身體意象與中學生社交焦慮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Bootstrap運算結果顯示,中介效應量為-0.17,占總效應的比例為46.88%,95%置信區間為[-0.20,-0.13],未包括0在內,中介效應顯著;方程4中社會支持可顯著負向預測中學生社交焦慮(β=-0.12,P<0.05),并且自憫與社會支持交互項的預測作用也顯著(β=-0.10,P<0.05),即社會支持調節了自憫與中學生社交焦慮之間的關系。

表2 有調節的中介效應分析

為了進一步解釋社會支持的調節作用,將社會支持按平均數加減一個標準差分為高、低兩組,進行簡單斜率檢驗并繪制簡單效應分析圖(見圖1),考察在不同社會支持程度下自憫對社交焦慮的影響。結果顯示,對于社會支持低分組,自憫對中學生社交焦慮的負向預測作用顯著(Bsimple=-0.27,P<0.001);對于社會支持高分組,自憫對中學生社交焦慮的負向預測作用增強(Bsimple=-0.40,P<0.001)。

圖1 社會支持在自憫與社交焦慮之間的調節作用

3 討 論

本研究發現:身體意象可顯著負向預測中學生社交焦慮。這一結果證實了假設1,該結果與國內其他研究較為一致[28]。與身體意象滿意度高的個體相比,身體意象滿意度低的個體會有意無意地傳達自己身體的負面信息,進而導致社交焦慮。個體對身體意象的主觀認識是理想中的身體自我,但現實與完美理想之間存在差距,導致了社交焦慮的產生[7]。身體意象不僅是自我認知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評估身心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會在日常生活中影響個體思想、情感和人際關系[6]。個體不滿意自己的身體,就會過度關注并與他人對比,從而產生消極體驗和焦慮。

除此之外,本研究還發現自憫在身體意象與社交焦慮之間存在部分中介作用,這一結果證實了假設2。身體意象滿意度高的個體,不會為了盲目尋求外界的認可而輕易改變自己的風格,對自己的全面認識也會使個體更能接納和寬容自己較為不完美的地方,欣賞自己獨一無二的存在[13],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提升個體的自憫程度。自憫是一種有效的積極自我調節策略,個體自我憐憫程度越高,意味著對自身的認識更為準確,并且還能專注自身意識而不受外界干擾,這就有助于個體減少對自己的批判,從而改善個體因過于關注體像而導致身體意象滿意度下降的情況,也減少因負面認知和情緒感受而產生的惡性循環[10],從而降低個體社交焦慮水平及社交焦慮的消極影響。因而身體滿意度高的個體其自我憐憫程度也高,在需要對自身體像進行評價的社交場合上所產生的焦慮情緒較少。

最后,本研究發現社會支持在中介模型的后半段中存在調節作用,證實了假設3。與低社會支持的中學生相比,高社會支持程度的中學生,隨著自憫程度的提高,其社交焦慮水平呈更為迅速的下降趨勢。研究表明,社會支持與積極情緒顯著正相關[29],較高程度的社會支持可以調節個體的行為,使其以積極的方式應對環境變化,同時使個體更加接納自己,降低緊張和焦慮情緒,這反過來又會提升個體的自信以及接受包容自己的能力,這與自憫的積極作用具有共同性,從而起到普遍增益的效果,能夠促進個體的身心狀態和情緒體驗達到一個健康積極的狀態,更有助于降低個體的社交焦慮水平。

本研究結果揭示了身體意象與自憫影響社交焦慮的機制,以及社會支持在該中介作用中所起到的增益作用。家庭、學校及社會應該協同幫助中學生通過樹立正確的身體意象觀,認可真正的自己,提升個人自信心,通過培養自憫來提高積極的自我感。在這個過程中,幫助中學生建立社會支持系統,培養中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減少社交焦慮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學生社交焦慮問題,促進中學生心理健康良好發展。

猜你喜歡
意象中學生社交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癥該怎么治
撫遠意象等
2022年高考,《中學生數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與您同行
《發明與創新·中學生》征稿啦
社交距離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為內向
我與《中學生》的初相遇
我來“曬曬”《中學生》
“具體而微”的意象——從《廢都》中的“鞋”說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