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初中留守兒童自我調節疲勞、抑郁情緒與短視頻使用的交叉滯后研究*

2024-01-12 05:22莊璦霞劉明理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24年1期
關鍵詞:消極情緒交叉個體

莊璦霞 劉明理

湖南科技大學教育學院(湘潭) 411201 △通信作者 E-mail:liumingli@hnust.edu.cn

農村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從農村流動到其他地區,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的農村地區,并因此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未成年人[1]。因環境質量低下、父母監管不當,農村留守兒童會更多地面臨情緒與行為問題[2-3]。近年來,短視頻平臺(抖音、快手等)作為一種新興的媒體,深受人們的喜愛[4]。在強大的推薦算法下,短視頻能預測每個用戶的興趣,并根據用戶以往的瀏覽記錄為其推薦個性化視頻,使用戶沉浸其中[5]。短視頻是指個體通過網絡平臺創建并傳播時長小于5分鐘的在線視頻[6]。根據我國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短視頻平臺的用戶規模已達10.26億[7]。被視為“數字弱勢群體”的留守兒童也漸漸成為使用短視頻的重要增量來源[8]。由于家庭關愛的缺乏易使他們在短視頻中尋找情感寄托與安全感[9],但短視頻中呈現的不良內容、網紅效應可能會造成其產生非適應性認知或情緒問題[10],同時初中階段的留守兒童,正處于自我意識與社會認知的關鍵期,強化此階段兒童合理使用短視頻,關系到其身心健康和諧發展。因此,探究農村初中階段留守兒童使用短視頻及相關問題的內在聯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有限自制力模型認為,人類自我控制能力基于有限資源,個體在進行自我控制活動中會消耗自身資源。自我調節疲勞是指個體消耗了超過自我控制能力的心理資源所導致的持續性疲勞狀態,即出現一系列的消極認知、情緒和行為[11]。因留守兒童自我控制能力差,所持有的心理資源易被耗盡,個體一旦消耗了一定的心理資源后易使其更多的使用網絡[12]。研究發現,隨著心理資源的耗竭,個體更容易陷入不健康的自我消耗方式[13],即可能持續觀看短視頻呈現的搞笑段子、熱門視頻。但持續觀看短視頻會使個體面臨大量他人的積極化信息[14],一旦脫離短視頻面對現實生活時,其往往需要控制由于比較而產生的消極情緒,同樣也易陷入自我調節疲勞。

抑郁是一種由于無法應對外部壓力而產生的消極情緒,是農村留守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15]。研究表明,自我控制資源的損耗可降低個體對抑郁的控制能力[16]。處于心理資源耗竭的狀態時,會增加個體產生各種抑郁、焦慮的可能性[17]。同時認知行為模型認為個體心理失調可能會出現非適應性的上網行為[18],即產生抑郁情緒的個體可能通過瀏覽短視頻來達到緩解抑郁的目的。但橫向研究表明,短視頻使用顯著正向預測抑郁[10]。短視頻軟件拍攝者可利用濾鏡美化自己,從而掩蓋自身瑕疵以迎合大眾審美,而頻繁接觸易導致個體對自身形象產生消極態度,從而產生抑郁情緒[19]。根據自我概念分化假說[20]和社會比較理論[21],個體觀看短視頻時面對大量的完美信息,傾向于向上社會比較[19],導致自我概念模糊,加之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他們面臨的主要問題便是父母關愛缺失,因此他們易產生敏感自卑心理,從而誘發個體抑郁情緒的發生[22]。另外根據情緒“拓展-建構”理論[23],消極情緒會消耗心理資源,出現認知受阻及影響行為控制的表現[24]。研究表明,具有消極情緒的個體易消耗更多的心理資源[25],從而產生自我調節疲勞。

綜上所述,目前各變量之間主要以橫斷面研究為主,時間序列上的變量關系研究缺乏。采用交叉滯后技術能從時間序列上考察變量之間的準因果關系,使研究結論更具有意義與推廣性。本研究對農村初中留守兒童自我調節疲勞、抑郁情緒與短視頻使用的相互關系進行交叉滯后分析,以期為探討農村初中留守兒童短視頻使用的關聯因素,為此群體合理使用短視頻提供理論指導和實證支持。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整群抽樣方法,以班級為單位對湖南省某農村中學7~9年級的留守兒童進行間隔16周的兩次追蹤調查,調查前已取得研究對象的同意。2023年2月(T1)進行第一次施測,獲得有效被試273名(男生130人,女生143人)。2023年6月(T2)進行第二次施測,獲得有效被試259名,被試流失率為5.13%,其中男生121人(46.72%),女生138人(53.28%),7年級106人(40.93%),8年級85人(32.82%),9年級68人(26.25%),平均年齡為13±0.92歲。

1.2 方法

1.2.1 短視頻使用 采用梁曉燕[19]改編的短視頻使用強度量表,共6個題項,采用Likert 5點計分法,從“完全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將各題項轉化為標準分數,平均分數越高,則個體短視頻使用強度越高。本研究中,T1、T2時點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分別為0.73、0.79。

1.2.2 自我調節疲勞 采用Nes[11]編制的18個項目的自我調節疲勞量表,王利剛[26]在此基礎上修改為16個條目,采用Likert 5點計分法,從“完全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得分越高表明自我調節疲勞程度越嚴重。本研究中,T1、T2時點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分別為0.78、0.82。

1.2.3 抑郁情緒 采用Kroenke[27]編制的PHQ-9評定學生的抑郁水平,共9個題項,采用0~3分4級評分,總評分范圍0~27分,評分越高,代表抑郁情緒水平越高。本研究中,T1、T2時點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分別為0.86、0.89。

1.3 統計處理

采用SPSS 26.0進行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及描述性統計,利用Mplus 8.3進行交叉滯后分析和模型比較。

2 結 果

2.1 共同方法偏差檢驗

采用Harman單因子檢驗法分別對T1、T2的原始數據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使用未旋轉的主成分因素方法,結果T1的9個因子的特征根大于1,其中第一個因子解釋了總變異的22.89%(小于臨界值40%);T2的7個因子的特征根大于1,其中第一個因子解釋了總變異的27.11%(小于臨界值40%),表明本研究不存在嚴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2.2 重復測量方差分析

以性別(男、女)為組間變量,以測量時間(T1、T2)為組內變量,以自我調節疲勞、抑郁、短視頻使用為結果變量進行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在初中留守兒童短視頻使用方面,性別的主效應具有統計學意義(F=4.27,P<0.05),T1與T2時點女生的短視頻使用得分均高于男生。在初中留守兒童自我調節疲勞方面,性別的主效應具有統計學意義(F=12.01,P<0.01),T1與T2時點女生的自我調節疲勞得分均高于男生。其他主效應及交互作用均不顯著。

2.3 描述性統計及相關分析

相關分析結果顯示(見表1),無論從同時性還是延時性角度看,三組變量兩兩之間均呈顯著正相關。T1、T2的自我調節疲勞與抑郁情緒、短視頻使用均呈顯著正相關,T1、T2的抑郁情緒與短視頻使用均呈顯著正相關,說明變量間存在跨時間的同步性。自我調節疲勞、抑郁情緒與短視頻使用在T1、T2均呈顯著正相關,說明變量間存在跨時間的穩定性。因變量間同時滿足跨時間的同步性與穩定性,故進行后續的交叉滯后分析。

表1 各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及相關分析(r)

2.4 交叉滯后分析

考慮到性別與研究結果變量相關,將性別作為控制變量納入模型中。同時,采用追蹤數據構建4個模型(M1、M2、M3、M4)檢驗交叉滯后關系,M1模型只包含自我調節疲勞、抑郁情緒、短視頻使用自回歸路徑的基線模型;M2在M1的基礎上增加了自我調節疲勞、抑郁情緒對短視頻使用的預測路徑;M3在M1的基礎上增加了短視頻使用對抑郁情緒、自我調節疲勞的預測路徑;M4在M1的基礎上增加了自我調節疲勞、抑郁情緒與短視頻使用的交叉滯后模型。各模型比較發現(見表2),M3有較好的擬合效果,同時為了簡化模型,因此采用M3來解釋初中留守兒童自我調節疲勞、抑郁情緒與短視頻使用之間的準因果關系。

表2 各模型擬合結果及其比較

交叉滯后分析結果顯示(見圖1),在控制了前測的抑郁情緒與短視頻使用后,前測自我調節疲勞對后測的短視頻使用與抑郁情緒作用不顯著;在控制了前測的自我調節疲勞與短視頻使用后,前測抑郁情緒顯著正向預測后測自我調節疲勞;在控制了前測的自我調節疲勞與抑郁情緒后,前測短視頻使用顯著正向預測后測抑郁情緒。

圖1 初中留守兒童自我調節疲勞、抑郁情緒與短視頻使用的單向交叉滯后模型(M3)

3 討 論

相關分析顯示,農村初中留守兒童自我調節疲勞、抑郁情緒與短視頻使用具有穩定同步的相關性。運用交叉滯后技術結果證實諸變量之間具備準因果關系,其中農村初中留守兒童短視頻使用是抑郁情緒的原因變量,抑郁情緒是自我調節疲勞的原因變量。

重復測量方差分析顯示,農村初中留守兒童在自我調節疲勞、短視頻使用上具有性別差異,女生得分高于男生。這可能由于處在青春期時期男生與女生的發育速度不同,女生的心理發展較男生快,因此對情緒、行為的控制能力較弱。同時相比較男生,女生更容易在短視頻上關注時尚、娛樂類視頻[28]。而抑郁情緒的性別主效應不顯著,與以往研究一致[29],可能是農村留守兒童缺乏安全感,男生或女生都易陷入負性情緒的原因所致。

交叉滯后結果表明,農村初中留守兒童前測短視頻使用顯著正向預測其后測抑郁情緒。以往的橫向研究發現,短視頻使用對大學生的抑郁情緒有顯著正向預測作用[19],本研究中證實了在農村初中留守兒童群體兩者存在因果關系。同時證實自我概念分化假說和社會比較理論。針對農村初中留守兒童而言,父母監管的缺失使他們更易獲得智能手機,短視頻中一系列的網紅、炫富視頻易使個體形成上行社會比較[30],同時也導致他們盲目跟風、審美扭曲及價值觀異化,失去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造成自我概念認知混亂[31],進而易出現抑郁等消極情緒。短視頻注冊門檻低、內容豐富多樣,而留守兒童經常瀏覽短視頻也使個體對平臺的親密度提高,長此以往,與監護人存在代溝,責怪父母不懂他們,導致親子間經常發生沖突與矛盾,由此也產生抑郁等消極情緒。但如果留守兒童適當的瀏覽短視頻,不過多依靠觀看短視頻帶來的經驗與技巧去解決問題,而是選擇尋找相應的社會支持并做出判斷,可能會減少其消極情緒的出現。這提示教育工作者、父母要關注留守兒童短視頻的使用狀況,預防抑郁情緒的出現。

交叉滯后結果也表明,農村初中留守兒童前測抑郁情緒顯著正向預測其后測自我調節疲勞。初中生正處于成長關鍵期,生理與社會心理、情感將發生巨大的改變,針對留守兒童而言,面臨困境時他們很難及時與父母溝通,不能得到父母的支持與幫助,從而增加其出現抑郁情緒的可能性[32],同時具有較多負性情緒的初中留守兒童可能會持有更少的心理資源。這一研究結論證實了情緒的擴展建構理論。與非留守兒童相比,留守兒童更易出現負性情緒,這會窄化個體的注意范圍,降低其認知與思維的靈活性,因此長期消極的情緒體驗可能損害青少年的積極心理資源[33-34],出現自我調節疲勞。初中階段的留守兒童出現抑郁的風險會大大增加,當出現消極情緒,造成自我控制資源的不足,會出現各種認知、情緒、行為上的失控。但本研究結果未表明留守兒童自我調節疲勞預測抑郁情緒,提示當孩子的自我控制資源消耗過多,出現自我調節疲勞狀態時,教育者不用過多擔心,及時給予關注與支持可能會使孩子恢復自身的心理資源。誠然,本研究仍存在不足,針對留守兒童短視頻使用與心理健康問題是長期性的,許多問題短短幾個月無法確切求證,但也為后續研究提供了方向,未來研究應進行全年或多年的追蹤研究,深入調查留守兒童短視頻使用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猜你喜歡
消極情緒交叉個體
靜心
測試
關注個體防護裝備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幫孩子化解消極情緒的繪本
連一連
Clear Your Mental Space
個體反思機制的缺失與救贖
基于Fast-ICA的Wigner-Ville分布交叉項消除方法
How Cats See the World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