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脾增食顆粒對幼齡厭食大鼠血漿β-EP及CCK-8的影響

2024-01-13 12:36李會影于映霞
中國中醫藥科技 2024年1期
關鍵詞:幼齡厭食癥消食

梁 雪,李會影,于映霞

(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1)

小兒厭食癥是兒科常見的脾胃系統疾病,指小兒較長時間見食不貪、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種病癥[1]。調脾增食顆粒是本院兒科治療小兒厭食癥的臨床經驗方,臨床應用療效確切。本研究旨在探討調脾增食顆粒對幼齡厭食模型大鼠血漿β-內腓肽(β-EP)及膽囊收縮素(CCK-8)的影響,為將其開發為中藥新藥提供實驗數據。

1 實驗材料

1.1 藥物 調脾增食顆粒由雞內金、藿香、神曲、麥芽、山楂、砂仁等中藥組成;性狀:棕褐色顆粒,味微苦;批號:20221024;由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制劑室生產;每g藥膏相當于3.02 g生藥。健胃消食片:江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3052072。

1.2 實驗動物 封閉群,35~40日齡健康幼齡SD大鼠,SPF級,雌雄各半,體質量60~80 g,由遼寧長生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實驗動物生產許可證號:SCXK-(遼)2020-0001,實驗動物使用許可證號:SYXK(吉)2022-0004。

1.3 試劑和儀器 β內啡肽(β-EP)試劑盒及CCK-8細胞活力檢測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ST-360酶標儀:上??迫A實驗系統有限公司。

2 實驗方法

2.1 動物分組、造模及給藥 選取60 只幼齡SD大鼠,適應性飼養3 d后,根據體質量,隨機分為6 組,正常對照組、模型對照組、調脾增食顆粒高、中、低劑量組及陽性對照組,每組10只。正常對照組喂常規鼠飼料,其余各組采用南京中醫藥大學汪受傳等的造模方法[2],用特制高蛋白高脂飼料(魚松、奶粉、玉米粉、黃豆粉、白糖、鮮雞蛋、鮮肥豬肉按1∶1∶2∶1∶1∶1.8∶2 比例配制),喂飼幼齡大鼠7 d,建立厭食癥大鼠模型。攝食量低于正常對照組大鼠攝食量的 20%~30%、平均體質量低于正常對照組大鼠體質量的10%~15%,表示造模成功。從造模第8 天開始灌胃給藥,正常對照組和模型對照組給予蒸餾水,調脾增食顆粒高、中、低劑量組分別以33.86、16.93、8.47 g/(kg·d)灌胃,分別為2 倍臨床等效劑量、臨床等效劑量及1/2臨床等效劑量,陽性對照組大鼠給予健胃消食片0.675 g/(kg·d)灌胃,均連續給藥4 周。

2.2 觀察指標

2.2.1 進食量 記錄大鼠每周進食量。

2.2.2 血漿β-EP及CCK-8檢測 給藥結束24 h后,采用3%戊巴比妥鈉腹腔注射麻醉大鼠。采血前每管加抑肽酶 30 uL和10%EDTA-Na30 μL。腹主動脈取血后注入上述管內,充分搖勻并置于-4 ℃的冰箱,3 h內 4 000 r/min 低溫離心 10 min,分離血漿,于-70℃保存待測。按照試劑盒說明方法檢測大鼠血漿β-EP及CCK-8的含量。

2.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結果

3.1 各組大鼠進食量比較 見表1。

表1 各組大鼠每周進食量比較周)

3.2 各組大鼠血漿β-EP及CCK-8含量比較 見表2。

表2 各組大鼠血漿β-EP及CCK-8含量比較

4 討論

小兒厭食癥是一種慢性消化功能紊亂綜合征,厭食日久,對兒童的生長發育有嚴重影響。兒童攝食行為與多種肽類激素直接相關;其中,β-內啡肽(β-EP)作為肽類激素,在參與攝食調控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3];膽囊收縮素(CCK-8)也是一種參與胃腸功能調節的重要激素,具有明顯的抑制食欲的作用,直接導致病理性的攝食減少[4]。調脾增食顆粒是本院兒科基于化積醒脾法治療小兒厭食癥的臨床經驗方,方中雞內金和藿香同為君藥,雞內金味甘,性平,能消食化積,健運脾胃,擅治各種食積;藿香辛,微溫,歸脾、胃、肺經,醒脾開胃,增進飲食。神曲味甘辛,行散消食,健胃和中;麥芽味甘,性平,行氣消食,健脾開胃;山楂酸甘,微溫,可消食化積,三者合用,可化谷、面、肉諸積,并助君藥以增消食化積、健脾開胃之功。砂仁味辛,性溫,氣味芳香,可暖肺醒脾,養胃益腎,行氣和中;石菖蒲辛苦而溫,芳香而散,擅化濕濁、醒脾胃、行氣滯、消脹滿;陳皮味辛苦,性溫,理氣醒脾,疏利中、上二焦氣機;此三者亦為臣藥,共助醒脾開胃之效。當歸補血活血,以消瘀滯;佛手入脾胃經,理氣和胃;石斛可養脾胃陰津,使諸藥辛而不燥;連翹清熱散結以消食積之熱;共為佐藥。諸藥合用,使食積去,脾胃復,標本兼治,共奏化積醒脾之功效。該方治療小兒厭食癥療效確切,受到廣大患兒和家長的普遍認可。

本文研究結果表明,調脾增食顆粒高劑量組第3 周和第4 周的進食量明顯高于模型對照組,差異具有極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調脾增食顆粒中劑量組第3周和第4周的進食量略高于模型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模型對照組比較,調脾增食顆粒高劑量組大鼠的血漿β-EP含量明顯升高,CCK-8含量明顯降低,差異具有非常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1);調脾增食顆粒中劑量組大鼠的血漿β-EP含量升高及CCK-8含量降低,與模型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調脾增食顆粒治療厭食癥與調節血漿β-EP及CCK-8的分泌與釋放的有關。

猜你喜歡
幼齡厭食癥消食
幼齡腰果園套種番薯栽培技術
基于多光譜圖像的幼齡白木香含鋅量無損診斷
國王的厭食癥
消食藥膳方
我家秘方
食欲不振喝點山楂茶
厭食癥,你知道嗎
高山幼齡果園套種蔬菜技術
胡天成教授治療小兒厭食癥經驗擷菁
不同供氮水平下幼齡蘋果園氮素去向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